成大事者,大處著眼,小處著手

2021-02-15 文思靜語

 

有人用一幅對聯評價曾國藩: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為師為將為相一完人。

 

曾國藩為晚晴重臣,一生律己甚嚴,為文有名績,為武有事功。

 

他留下的幾幅對聯,包含著為人處世的原則,凝結著做人做事的智慧,很值得一讀。

養活一團春意思;

撐起兩根窮骨頭。

 

曾國藩48歲時寫下這副對聯,總結前半生,警醒後半生。

 

大意是指人窮骨頭不能賤,事窮初心不可棄。

 

無論身處什麼境地,都要像春天一樣,保持樂觀生機的心態,積極向上。

春天,是萬物復甦、生機勃勃的季節。

 

《道德經》貴柔,老子說,柔弱者生之徒。

柔,是生命的特徵。春天,正是用柔的力量化生新世界。

 

上聯闡述了做人處事要「柔」、「圓潤」的至道。

 

但人不能只是一味地「柔」,脊梁骨必須得撐得起,不能彎曲。

 

整幅對聯告訴人們,做人應內方外圓、剛柔兼濟。

 

李鴻章常說:受盡天下百般氣,養就胸中一段春。

 

人活了小半輩子,要受得了挫折與煩惱,經得起磨鍊與打壓,活出朗朗風骨,欣欣向榮。

大處著眼,小處著手

群居守口,獨居守心。

 

作為曾國藩最經典的對聯之一,可以將這句話,看做是曾國藩的人生態度與做事原則。

 

大處著眼,是一種格局,格局決定結局。

 

擁有怎樣的格局,就擁有怎樣的命運,怎樣的人生。

 

小處著手,則是一種人生態度,微不足道的小事有時卻能決定成敗。

 

不要好高騖遠,但是要高瞻遠矚;不要錙銖必較,但是要腳踏實地。

水深則流緩,語遲則人貴。

 

群居守口,是一種智慧,腳踏實地做事,永遠比誇誇其談重要。

 

中國古人講究「慎獨」,在別人看不見時,始終不放縱、不越軌、不逾矩。

 

慎獨,是自律的最高境界。

 

好人多自苦中來,莫圖便宜;

凡事皆緣忙裡錯,且要從容。

 

此聯是曾國藩贈給姻親郭嵩燾的肺腑之言,今天依然適用。

 

生活不只有享受,還需要經營。

 

有成就的人大多吃過苦,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貪圖安逸,總想走捷徑、貪便宜、急得利,永遠成不了大器。

 

世事多變,關係繁雜,處事遇忙則亂,所以做事要穩。

 

不論大事小事,心平和,頭腦才更清醒,處事更從容。

 

總之,急於求成,急功近利,往往欲速則不達!

 

每臨大事有靜氣,才是人生的正確打開方式。

 

不為聖賢,便為禽獸;

莫問收穫,但問耕耘。

 

上聯聽起來有些極端,卻體現出曾國藩對自己嚴格要求。

 

修心修身,養成好的品格,容不得半點馬虎。

 

做事,不能只想著回報、酬勞,而是應該想怎麼把事情做好。

 

就像種樹一樣,養得深根,日後才能枝繁葉茂。

 

在等待的日子裡,耕耘好自己的一片天地,自然會有好的結果。

 

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穩當,次求變化; 

辦事無聲無臭,既要老到,又要精明。

 

曾國藩用十幾年帶兵打仗的經驗,告誡我們:

 

不管做什麼事,首先要穩當,在穩當的基礎上,才談得上創新變化。

 

做事要精明,不是提倡唯利是圖或者機關算盡,而是學會審時度勢,守住原則,才能把事情辦的穩妥。

 

在這急功近利的時代,任何事都求「快」求「新」,甚至只求結果不問過程。

 

然而,盲目的往前衝,往往落入死胡同,自古及今,成大事者,戒急用忍,行穩致遠。

天下無易境,天下無難境;

終身有樂處,終身有憂處。

 

一天夜裡,晚年的曾國藩睡不著,秉燭夜讀後寫下了此聯。

 

老子說: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很多事情,都具有兩面性,沒有絕對的福與禍,沒有絕對的好與壞。

 

順境和逆境、樂處和憂處,從來不是對立的,而是一體兩面。

 

天底下沒有絕對的順境,得意忘形,失了初心,會讓成功頃刻間消失殆盡。

人要學會順其自然,在逆境中要淡然處之,盡力而為,不強求結果。

 

人也要有憂患意識,在順境中要做好準備,有備無患,不貪圖享樂。

 

正如曾國藩自己所說:戰戰兢兢,即生時不忘地獄;坦坦蕩蕩,雖逆境亦暢天懷。

圖片 | 源自網絡

延伸閱讀

往期推薦

查理·芒格震撼演講:走正道,路越走越寬

稻盛和夫:人之上者的三個資質,聰明只排第三

9000字筆記:一文看懂高手的長期主義

俞敏洪最新演講:阻礙你成長的,是你自己

底層思維比勤奮更重要

為什麼頂尖高手,都有窄門思維?

稻盛和夫:絕對不要說「自己不行」這種話

長期主義者,都有這5個特質

金一南震撼演講:做困難事,必有所得

沒有復盤,經歷就將白白流失

成大事者:能力向上,耐力向下

任正非在榮耀送別會上的講話(淚奔)

真正的牛人,都不太要面子

斷舍離,是最頂級的自律

成年人最頂級的自律,是不再推卸責任

真正的強者,都是閉環主義高手

相關焦點

  • 趙雲海:大處著眼 小處著手 全力推動工作
    他要求,要認真謀劃辦實事,堅持大處著眼、小處著手,不斷實現鄉鎮工作新突破,取得鄉鎮工作的新實效。縣領導鍾照寰、範武斌、楊昌順參加調研。在人潮溪鎮,趙雲海一行實地察看了政府食堂、公租房等改造情況,細緻了解鄉鎮幹部職工工作與生活狀況,要求相關負責人做好幹部職工的後勤保障工作,進一步完善相應配套設施建設,讓幹部職工更加集中精力投入到為民服務工作中。
  • 小處著手,大處著眼看圍棋——《孫子兵法》與圍棋的故事
    所以當你看到對手棄小而另行它處時,就一定要想到對手已經有圖大的計謀了,此刻你要小心了。」並且對弈要虛虛實實,讓別人把握不住你的動向。同時,還要善於製造假象,用示弱的方法來吸引對手進攻,將敵人吸引到你的包圍圈,然後把他包圍殲滅。實戰中,對一切變化更要要做到心中有數。」孫武聽了爺爺的話,琢磨了一會兒,疑惑地問道:「難道對弈必須要以詐取勝嗎?」
  • 聯想項目集經理鄭婕:項目集管理要有大局觀,大處著眼小處著手
    簡而言之,項目集管理需要有大局觀,大處著眼、小處著手。06項目管理者聯盟:請結合您自身的工作體會與PgMP項目集管理標準,介紹項目集管理的管理流程與管理要點?如果要在國內推廣建議考試語言能轉換成中文,考試費用、培訓費用相應調整,降低一定的時間和金錢成本。08項目管理者聯盟:請談談項目集經理(Program Manager)的素質與能力要求。你認為PMI總結的項目集經理的能力勝任模型符合企業的需求與實際嗎?
  • 曾國藩:成大事者,有兩大要訣
    作者:儒風君 · 聞清 曾國藩在寫給其九弟曾國荃的家書中,曾說過這樣一句話: 「古之成大事者,規模遠大與綜理密微
  • 胡雪巖的3個識人小故事:成大事者,可以學習借鑑
    曾國藩有句名言叫:辦大事者,以多選替手為第一義!其實,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眾人拾柴火焰高」,真正辦大事的厲害人物,並不是自己多麼牛,而是要懂得知人善任,能識人、會用人,駕馭好人才,這樣就能成就一番大事業。
  • 在職場中,是成大事者不拘小節,還是細節決定成敗呢?
    在職場中,相信大家都會聽到這麼兩句話,那就是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和細節決定成敗,這兩個觀點雖然是反著的,但是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很試用的,為什麼這麼說呢?今天就跟著筆者一起來看一看吧!所謂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筆者認為是對管理層面上來說的,你看員工的一些瑣事,這些根本不用去討論,咱就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就好比那些大公司高層的領導開會,他們說的事情基本上都是一些大事,對於那些小事,基本上是不去提的,而且不是很重要的事情,也是簡單的一筆帶過,根本不會花太多的時間去講,因為會議時間就那麼長,如果這些無關緊要的小事情都要拿到檯面上來說一說,那會議自然而然的就會變得冗長
  • 人到五十還想要成大器,能力不是唯一,建議你讀讀這3句話
    因此 ,老祖宗勸誡我們:男人活到五十想要成大器,能力不是唯一的標準,建議你讀讀這3句話1、不做無用的努力俗話說「天道酬勤」,就是一個人越努力,收穫越多。其實並非這樣,如果你的努力只是一味的使用蠻力而缺乏動腦時,這時你的努力是毫無價值的。
  • 人到50還想要成大器,能力不是唯一,建議你讀讀這3句話
    因此 ,老祖宗勸誡我們:人活到50想要成大器,能力不是唯一的標準,建議你讀讀這3句話1、不做無用的努力俗話說「天道酬勤」,就是一個人越努力,收穫越多。2、大處著眼,小處著手有一句俗語:獅子搏物,獅子雖是萬獸之王,可是對待捕獵卻極為認真,即便 是捕獵兔子、老鼠,都要使出全身的力氣,力求不失手。所謂的"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就是這個道理。"大處"是策略,"小處"是執行。
  • 人到五十還想要成大器,能力不是唯一,易經給你3個建議
    2、大處著眼,小處著手《易經》中有一個詞叫:獅子博物,獅子是百獸之王,但是面對狩獵卻很難。即使獵殺兔子和老鼠,也需要發揮全身的力量,並努力避免錯過。所謂「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就是這個原則。世界上偉大的事情必須詳細地做。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
  • 自古以來成大事者,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肖戰亦然
    成大事者長啥樣?事必專任,乃可貴成!自古以來成大事者,必有一些優良的素質,譬如,勤奮好學、堅韌拼搏。這樣的人,行事有一定的節制,做事能夠持之以恆。不輕易為外界所動,追求所做事情的完美,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品質。
  • 《論語》|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器量大才能成大事
    《論語》|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器量大才能成大事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有才能的人也有其短處,小人物有時候也能派上用場。但是,以此就認為小才小智就可以像有大智大德的人一樣承擔大任就錯了。戰國時期,齊國的孟嘗君愛養士,門客很多,他因討厭其中的一些人,就打算驅逐他們。
  • 細節決定成敗 VS 成大事者不拘小節你支持哪一個呢?
    正是因為細節能影響到很多事物,由此有人就認為「細節決定成敗」「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不能因為事小就毫不關心。這是漢昭烈帝劉備交給他兒子劉禪的道理。成大事者不拘小節不過說實話,這個例子小編真的好像舉不出來,因為這個觀點不知道怎麼說,不知道怎麼樣才算小節!
  • 格局越小、層次越低的人,越有兩種窮人思維,不克服,會越來越窮
    一個人之所以發展受限或者變得越來越窮,往往不是因為身份的高低貴賤,而是因為他們的格局太小、層次太低,思維和認知所能達到的「高度」有限,大多停留在窮人思維階段。而擁有大格局和高層次的人,才能擺脫窮人思維的束縛,才能改變現狀,達到自己想要達到的境界。
  • 格局開闊,眼界長遠,不願計較太多的星座,成大事者「不拘小節」
    但內心中卻永遠保持清醒理智,往往看透太多卻不願表露,看透不說透,而且別看射手們在小事情上不拘小節,一旦放到大事上面,他們就會認真起來。不認真還好,認真起來必然有所收穫,俗話說得好成大事者不拘小節,說的就是大射手了。
  • 洞見|欲成大事者,必先破除無明
    洞見|欲成大事者,必先破除無明王陽明說:「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一顆純粹真誠的心,拿玉石來做比喻,就是純,無瑕疵。心無瑕疵,即心中無賊。能看透世事者,心中自然無賊;能心無疑惑者,心中自然無賊;能心地坦然者,心中自然無賊。
  • 三講三學 奮鬥有我|航天科技集團六院形勢任務教育:大處潑墨 細處...
    ▲11所黨委《定餐變配餐、獨唱變合唱》▲ 801所黨委《線上線下齊推進,學思踐悟鑄擔當》▲ 7103廠黨委《明形勢、勇擔當、五聯動、求實效》▲101所黨委《大處潑墨,細處著色》從11所黨委《定餐變配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