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節同慶,光影贊中國。國慶假期,CCTV-6電影頻道《今日影評》欄目推出「光影贊中國」特別策劃,聚焦國慶檔影片中的祖國驕傲瞬間,由專家影評人與明星主創帶領觀眾深度通覽光影中的祖國與家鄉。
10月5日,電影《奪冠》編劇張冀做客《今日影評》節目,與廣大觀眾朋友一併暢聊女排精神,並通過劇作、表演等層面多維解析這部凝聚新老女排精神內核的電影。郎平的女兒、片中飾演青年郎平的白浪也在節目中憶起拍攝過程中的感動時刻,與觀眾朋友們分享著「穿越」回媽媽時代的情感共鳴。
「爭吵」中《奪冠》成形
鞏俐是飾演郎平不二人選
女排精神、團結一致、艱苦奮鬥、代表女性力量美……在《今日影評》對影院觀眾的採訪中,電影《奪冠》所描繪的中國女排可謂牽動著每一個中國人的情懷和回憶。對於大家對女排精神的差異化理解,張冀直言自己這次也和導演有著理解上的差異,「是我跟陳可辛導演合作爭吵最多的一次。」據他向《今日影評》介紹,壓力大是一方面,而另一方面中國香港導演並不特別理解內地人的時代回憶,不過最終兩人還是在中國人的精神情感層面達成共識。
《奪冠》故事透過鞏俐飾演的郎平的視角展開。談到郎平角色的選擇,張冀對《今日影評》直言在劇本寫好後鞏俐就是唯一人選。「她們都擁有相對來說比較一樣的經歷、輝煌、轉型,走出去獲得更大的視野。」對於鞏俐在片場不看監視器、專注自我表演的職業表現,張冀也給予極大肯定。而對於如何在群戲中展現每一個女排姑娘的拼搏,張冀透過《今日影評》節目坦言,當你進入她們的生活以後,她們會回饋給你自然的真實。
白浪回憶「穿越」時刻
朱婷激發本色表演
《今日影評》節目現場,一段與《奪冠》演員代表、片中飾演青年郎平的白浪的採訪片段釋出。面對《今日影評》的鏡頭,白浪直言在戴著媽媽的頭套、拍走上冠軍獎臺的戲是,「覺得有點穿越了,我就覺得我就是走上我媽媽走的那條路。」此外,她也表示儘管飾演的是老女排,但現在的女排球員訓練完有網購、外賣等更為多元的生活方式。對此,張冀也深有感觸。他對《今日影評》指出,年輕一代球員她們更有個性,甚至會偷偷叫外賣、把外賣藏在洗衣機裡,新老兩代女排球員間的對比特別有思考空間。
《奪冠》中郎平反覆追問朱婷「你為什麼打球」的片段打動著很多觀眾。《今日影評》現場,張冀表示在八十年代,女排是為了證明中國基本的尊嚴,而對於當代這一撥球員而言,頂著壓力的她們需要尋找一個新的「為什麼而打、為什麼而戰」的理由。回憶初見朱婷的情形,張冀向《今日影評》回憶道當被問起2016年的奧運經歷時,朱婷當時就哭了,而片中那場戲也正是因為她完全釋放了當時心中的憤怒、委屈才來的,「那一刻她就是她自己,她已經忘了她在演戲。」
對於《奪冠》,張冀曾表示這是一部「和平年代的戰爭片」。面對《今日影評》的鏡頭,他指出戰爭片跟體育片很像的一點就在於都要講跟誰戰、為什麼而戰的問題;老女排是為國家尊嚴而戰,而新一代女排則為證明中國人精神的綻放而戰,透過自己的成長完成了從比賽到精神的歷練成長,有著作戰般的精神內涵。對於《今日影評》十一特別策劃系列節目主題「光影贊中國」,張冀選用了「拼搏中國」來表達《奪冠》對於中國的禮讚。現場,他憶起老女排的名言「拼了,不拼就沒機會了」,「這句話會伴隨著中國女排的精神,給我們永遠的啟迪。」
據悉,電影文化評論類日播欄目《今日影評》每周一至周五晚22:00檔於CCTV-6電影頻道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