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藥房亂像 11家藥房10家售山寨藥

2021-01-19 39健康網

核心提示:據香港消委會官方網站公布的信息顯示,2012年共收到內地旅客對醫療用品及健康食品的投訴160宗,升幅達29%。2011年至2012年間,香港消委會公布了近50家「黑藥店」,都是因售賣偽劣假藥而被定罪的店。其中光2011年,香港消委會就一口氣曝光了32間黑藥店。這些店遍布港島、九龍、新界、旺角等地區。

  廣州白領熱購港藥多因相信其品質,而非價錢

  但自由行旅客請注意,港九新界有50間「黑藥店」

  今年8月有一則關於赴港買藥的新聞十分轟動,標題為:《內地患者赴香港買藥一年省12萬》。這引得不少人驚呼香港買藥才是「王道」。難道粵港兩地藥價真的有天淵之別?

  但新快報記者調查發現,對於大部分以日常保健為主要購藥原則的白領們而言,可能每年赴港買藥省下的錢還不如在香港買一瓶雅詩蘭黛精華霜。但是這並不影響他們赴港買藥的決心,大多來源於對於香港藥品品質的信任,當然有的原因也很細緻,「這個牌子在香港沒有某種會讓我過敏的成分。」且按照相關法例規定,赴港買藥自用的白領們基本不用考慮帥氣的「海關」們。

  總之,為了滿足日益壯大的赴港買藥群,廣州街頭各類進口零食店也悄悄開闢了一塊「港藥」專區,口碑較好的港藥專區銷量甚至好過正規藥房。

  記者調查

  探因1

  兩地都有的藥,價錢真不是要害

  在海珠區某街上有一家經營了7年之久進口零食店,老闆洛叔(化名)是地道廣州人,店鋪雖只有10來平方米,但玻璃櫃、吊架、門口的空地等都堆滿了各種零食及日用品,港藥的擺放所佔只是店面積的百分之一,但是位置很顯眼,就在收銀臺側邊的上方,所有等待埋單的人只要一抬頭就能看到。種類無非也是黃道益活絡油、斧標驅風油、保嬰丹、位元堂猴棗散、胃仙U、安美露等。

  洛叔給這些常用港藥的定價只比香港買的稍貴5至10元,他說自己並沒有刻意去「打貨」,且每款也就儲備20份,但每周幾乎都會清倉,「藥和零食不同,如果不是口碑好一般人不敢買的。」

  談到為何港藥受歡迎,洛叔認為品質是關鍵,「在我們這裡買港藥價格幾乎和在廣州買的差不多了,但是生產地不一樣啊,買的人感覺也會更放心。」不過記者在此要提醒各位白領,進口零食店通常都沒有《藥品經營許可證》,因而他們售賣的藥品在法律上會被直接視為假藥,一旦發生什麼問題難獲得相關賠償,所以各位買藥時還是要小心挑選。

  探因2

  深信港版品質更好,對藥品成分也有獨特要求

  以雙飛人藥水為例,廣州、香港都有售,價錢也相差無幾,但超過20名受訪白領都認為港版更可信賴,因為「港版可以喝,內地版只可外服」。

  又譬如同樣是幸福傷風素,在內地的名字是幸福科達琳,兩種版本的成分有差異。白領趙先生表示,幸福科達琳(內地版)中有一種名為「對乙醯氨基酚」的成分,他對這種成分過敏,「其實絕大部分感冒藥都有這個成分,但香港的幸福傷風素含量少,又含維生素C」。

  在廣州居住的Hana有慢性胃炎,她每次都讓赴港的朋友代購「胃仙U」日本原裝藥,「國內好像沒有原版的,都挺山寨的。」不過記者從廣州藥房了解到,其實這種藥內地一直有售,只不過和幸福傷風素一樣,換了個內地名字「維仙優」而已。中文藥名則為「複方維生素U」,而且包裝也有所變化。但無論港版胃仙U還是內地版維仙優,其實都是日本原廠生產。而國外藥品進入中國必須經過審核,包括中文藥名、包裝都要符合一定標準,因此很多進口藥到中國都要專門更換名稱和包裝。

  注意:內地版雙飛人其實是「爽水」

  關於粵港雙飛人藥水的討論很多,其中在汽車之家網站論壇上一位網友做了非常詳盡的「科普」。

  他將兩瓶去年3月分別在香港和內地買的雙飛人藥水作比較。價錢方面,港版雙飛人約人民幣20元一支,但內地版只要15.5元。但港版是「法國佳利製藥廠」製造的,內地版的則是雙飛人在中國樟樹市的分廠製造的。而且香港賣的是「雙飛人藥水」,內地賣的是「雙飛人爽水」。

  傳聞只有港版雙飛人可以口服?內地版雙飛人寫著「採用口服食品級原料製造」,但沒有寫明可以內服的,說明上寫著的用法是塗於皮膚之類,即外用。港版雙飛人雖然沒有寫使用口服食品級原料製造,但註明了外用和內服的用量。

  50間「黑藥店」遍布港九新界

  據香港消委會官方網站公布的信息顯示,2012年共收到內地旅客對醫療用品及健康食品的投訴160宗,升幅達29%。2011年至2012年間,香港消委會公布了近50家「黑藥店」,都是因售賣偽劣假藥而被定罪的店。其中光2011年,香港消委會就一口氣曝光了32間黑藥店。這些店遍布港島、九龍、新界、旺角等地區。

  香港消委會就此也曾公開聲明,一般情況下,在香港可合法售賣水貨,但藥屬例外。由於水貨藥不是通過合法途徑或經特許入口經銷商而流入市面發售,其運輸及貯存都沒有嚴格控制,品質沒有保證。

  如今,連香港人也難找到一間安心藥房

  位於尖沙咀加連威老道28號的龍城大藥房,每天還未開門便擠滿慕名而來的遊客。龍城只收港幣現金,不支持刷卡和其他幣種,卻還有很多遊客看中它貨品齊全,而且「傳聞中」比較便宜。如今藥房生意好到連百腦匯也分一杯羹,開始在電器賣場裡設藥品專櫃。但很多受訪港人稱,雖然藥房越開越多,他們也卻很難找到一間讓人放心的。

  港媒記者暗訪11家藥房

  10家在售「山寨藥」

  近期有港媒記者暗訪了旺角的11間藥房,分別以港人身份和內地人身份去買了4種受歡迎的藥品,結果不論用哪種身份購買,只有從「海運藥房」買到的貨物和牌子完全相符,另外10家分別不同程度地出售了山寨藥品,其中一家藥房甚至是港九藥房總商會的成員,需要遵守香港知識版權處的「正版正貨承諾」。而有的藥房,則在面對記者的質疑時,訛稱山寨貨才是「香港產」的、或是「最新版本」的藥,比如稱「和興白花油」是內地產的,而山寨的「和興百花油」是港產的。

  港人William說,如果生病了,會選擇找私家醫生看病和開藥,如果是小病,大多數香港人都會選擇到屈臣氏或是萬寧這類的連鎖商店,購買非處方藥。「那些新開的藥房裡,不知道有沒有註冊藥劑師坐鎮?」William感嘆,「現在真的不知道他們的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了。」

  老港:忘不了老藥房的百子櫃

  香港藥房的地位,要用一個香港人的故事話你知:靚媽Emily最近從旺角,山長水遠地搬到了東湧,房子雖然大了,但她一直懷念住在旺角時遍地的藥房,那裡就是好主婦的天堂:超市能買到的生活用品,在藥房裡從來不用苦心計數,就能買到超值之選,還有女兒的奶粉,連鎖店兩百多元一罐的,在藥房只要一百多元就有交易。不過如今,就算旺角的藥房還在,Emily也覺得不一樣了。

  在Emily還是小女孩時,屋邨樓下的那個小藥房還有一個中藥部——裡面放著一個大大的百子櫃,坐著一位比那個百子櫃年輕不了多少的老中醫。每逢發燒感冒,奶奶就會帶她去老中醫那裡報到,把完脈,看完舌苔以後,老中醫爺爺慢慢悠悠地轉身抓藥。「三碗水,煲成一碗水。」老爺爺一邊說,一邊用紙,把草藥包成好幾包,Emily總希望可以少幾包。

  這樣的記憶維持了很長一段時間,直到有一天人妻Emily腸胃不適,想去開點中藥調理一下的時候,才發現大多數的藥房早就沒有百子櫃,沒有藥煲,也沒有老中醫了,再回頭一看,以往只有苦澀回憶的藥房裡,竟然擺賣起香甜的朱古力和餅乾。

  自用藥品過關一般不用申報

  今年一月有新聞稱,一媽媽從羅湖口岸過關攜帶61盒名為喜保寧的藥物過關時,因未申報,56盒藥物被海關扣留。

  根據《藥品進口管理辦法》的規定,進出境人員隨身攜帶的個人自用的少量藥品,只要是自用、數量合理,不是用於銷售謀利,並接受海關監管(比如入境時向海關申報)就不存在法律問題。至於何為數量合理,這就需要根據實際使用人的病情和醫生的處方來進行確認。

相關焦點

  • 香港黑心藥房欺生:198港元跌打藥賣19800港元
    林丹(化名)在香港旺角一家藥房結帳時被嚇懵了。由於老闆堅持西洋參已切片不能退,且只收現金,人生地不熟的林丹無奈撥通了香港老同學的電話求助。  老同學接完電話發覺此情此景似曾相識,早前,香港銅鑼灣一家藥房被曝賣「天價」藥油,一支價值198港元的「黑鬼油」(一種跌打藥)賣19800港元,讓遊客「大出血」,老同學擔心林丹被騙,立刻撥打999報警。
  • 違規售處方藥 馬鞍山一連鎖大藥房多家門店涉案
    中國網財經11月18日訊(記者裡豫 鄧玉蕊)購買處方藥需憑醫生開出的處方,這是人們普遍的認知。然而,安徽馬鞍山市曝出了多起違規出售處方藥事件,主角指向同一家醫藥銷售企業—馬鞍山曼迪新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
  • 重慶首家香港藥房開張 價格與香港同步
    日期:2016/09/12 10:28:00  來源:重慶商報 編輯:劉春雪     藥店內,專業香港藥劑師正在介紹藥品使用方法。受訪者供圖    商報記者 嚴薇    重慶商報訊 今後,市民在家門口也能買到來自香港本土的「百年老字號」藥品。
  • 香港「黑心」藥房傷了遊客心 蠶食旅遊業
    近期不少媒體提醒有赴港旅遊、購物計劃的遊客注意避開一些香港「黑心」藥店,而針對香港個別不良商家向內地遊客銷售「天價藥」引發糾紛的事件,香港消委會近期點名曝光投訴最集中的7家「宰客」黑藥店,及其常用的宰客「賤招」,提醒內地遊客注意規避消費陷阱。
  • 線上+線下購藥 平湖市第一家24小時藥房來啦
    2020-11-26 06:02 |平湖市場監管
  • 阜城76家藥房開通電子社保卡結算功能 方便購藥
    目前,阜城76家定點藥房電子社保卡掃碼設備配備完成,市民可以使用電子社保卡掃碼購藥。 據了解,我市實體社保卡覆蓋人群已經達到700萬人。
  • 宜賓藥房停售退燒、止咳類藥品?記者走訪調查:實際情況並非如此
    來源:周刊君 宜賓所有藥房要全面停止銷售退燒、止咳藥品了?近日,有消息在宜賓人朋友圈流傳:稱所有藥房都將停售退燒、止咳藥品,並呼籲市民前去購買。這則消息到底是否真實?
  • 香港宰客藥房魚目混珠賣名牌 毀港購物天堂美譽
    中新網2月9日電據香港《星島日報》報導,香港購物天堂的美譽,正被油尖旺一些專向內地客埋手的「宰客藥房」玷汙。香港消委會去年接獲2342宗遊客投訴,當中涉及內地遊客的投訴增兩成,不少與銷售手法、價錢爭拗及貨物質量有關,其中油尖旺不少藥房,近期紛紛以不良銷售手法哄騙內地旅客購物,記者喬裝內地旅客「放蛇」時竟三度「被騙」。
  • 我市505家醫院、村衛生室、藥房可用!趕快領取~
    目前,辛集市119家醫保定點零售藥店已全部支持醫保電子憑證報銷業務,近期,我市39家醫保定點醫院、347家村衛生室也將全面開通醫保電子憑證報銷業務,全市、全省乃至全國範圍內醫保定點醫院將全面實現看病就醫刷碼報銷。
  • 夜間送藥不停歇,上海300家國大藥房上餓了麼24分鐘送藥
    人民網上海6月3日電  天貓618前夕,6月3日,餓了麼和國大藥房共同宣布開啟戰略合作,國大藥房全國近5000家藥店將全量上線餓了麼,阿里大健康所引領的「數字健康新基建」再邁進重要的一步。在上海,近300家國大藥房上線餓了麼,為上海市民提供送藥服務,即便是夜間也能送上市民急需的藥品。
  • 紐約法拉盛7級大火波及多家華人店鋪 藥房損失嚴重
    中新網1月12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紐約法拉盛市中心一棟樓宇當地時間9日凌晨發生七級大火,六名華人住客無家可歸,還有多家華人經營的商鋪毀於火災。88大藥房是被毀店鋪之一,價值50餘萬美元的處方藥全部燒毀,經理寢食難安。
  • 香港消委會點名譴責7間不良營商藥房
    原標題:香港消委會點名譴責7間不良營商藥房   香港消費者委員會日前點名譴責7間以不良手法經營的藥房,當中包括售賣參茸海味及中成藥,涉及150萬港元。   香港消委會召開記者會表示,高度關注近期多間藥店以極為惡劣的銷售手法經營,嚴重損害消費者權益,並對香港整體零售和旅遊業界造成打擊,破壞香港「購物天堂」的美譽。
  • 這家藥號名叫益豐大藥房
    武漢是這次疫情的始發地,就在人們四處奔波,為購買短缺防疫物資而焦慮時,有家醫藥公司憑著在江城的446家門店,天天堅持營業,1942名員工堅守崗位,他們用常德人獨有的「吃得苦、霸得蠻、耐得煩」精神,讓人們在困境中,看到了一片綠洲——
  • 澳門藥房全攻略
    北京同仁堂藥房地址:澳門半島提督馬路125號A鋪北京同仁堂是國內知名品牌,雖然門面不大,但是裡面產品的種類也挺齊全,質量也有保障。買一些保健藥品,或者藥油什麼的都十分方便。金豐大藥房地址:大炮臺街(近大三巴)
  • 老百姓大藥房內蒙古併購項目落地 再添287家門店
    紅網時刻12月20日訊(記者 喻向陽)今晚,老百姓發布關於收購赤峰人川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100%股權公告,公司擬以人民幣6.8億元自有資金收購上海騁臻企業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等三家企業間接持有的赤峰人川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100%的股權。
  • 老百姓大藥房:今年預計新開2000家店|老百姓大藥房|莆田市第一醫院...
    醫藥熱點老百姓大藥房:今年新開近2000家店。6月24日下午,老百姓(603883)召開2019年度股東大會,董事長謝子龍表示,公司通過兩次股權騰挪,引進戰略股東補齊了醫藥連鎖企業」原生「短板:網際網路基因與資本運作。
  • 老百姓6.8億元收購赤峰仁川大藥房 再添287家門店
    來源:證券日報網本報記者 何文英12月20日,老百姓發布關於收購赤峰人川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100%股權公告,公司擬以人民幣6.8億元自有資金收購上海騁臻企業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等三家企業間接持有的赤峰人川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
  • 西安三生大藥房無處方賣「抗癌神藥」 市民收到宣傳資料後很疑慮
    最近,在雁塔西路陪家人看病的李先生遭遇了買藥的煩惱,李先生陪家人看病卻在醫院收到了散發的「抗癌神藥」生命金春華蟾素膠囊宣傳資料。抱著試一試的態度,李先生在雁塔西路三生大藥房花了245元購買了一盒生命金春華蟾素膠囊,但是拿著宣傳資料和藥回家後卻讓李先生產生了疑慮。
  • 產經報導|藥房託管產業鏈斷裂 網際網路醫療進入「跑馬圈地期」
    尤其是隨著2018年11月國家衛健委兩部門聯合印發的《關於加快藥學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明確指出公立醫院不得承包、出租藥房,不得向營利性企業託管藥房後,藥房託管被明確禁止的範圍不斷擴延。截至目前,已有河北、寧夏、北京、江蘇、山東、廣東等12個省市均出臺文件響應國家政策。對此,北京鼎臣管理諮詢有限責任公司創始人史立臣告訴財經網產經,藥房託管是醫藥分家政策下衍生出來的。
  • 追蹤2丨鄭州一藥房被指賣過期藥?過期藥來源尚未查明,投訴人一萬元...
    作為監管部門,日常是如何對市面所售藥品進行監管的?日常中,針對藥房賣不出去的過期藥或臨期藥,又如何處理?  1月8日,頂端新聞 大河報記者持續追問並關注此事。之後,他表示,無論從6日對藥房現場的調查還是此次的補充調查了解,結果都暫時顯示,投訴人黃女士所持的過期藥與調查情況有所出入,其他都能對得上,唯獨藥品的批號對不上,也就是說,藥房銷售系統等所顯示的這一藥品批號並非這一批次(黃女士所持藥品批次)。  現場,喬志強詢問藥房負責人是否從其他地方進過此藥,對方予以否認。  「這個藥是從公司直發,沒有從其他地方進過此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