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有人跟我說:「史鮑爾是改革宗世界最出色的講道人。」如今四十年過去了,經過漫長的實踐、多年的禱告、默想和檢驗,他的技藝與理解力更加精湛。史鮑爾熱愛在聖安德魯教會牧會,他最大的愛好就是用講道餵養會眾,堅固他們的信心、信仰生活和侍奉。現在,他將牧會侍奉的美好果實與我們分享。這套解經書具備史鮑爾的一切優點和特質:清晰、生動、幽默、富有感染力,應用總是針對理智、情感和意志三個方面。史鮑爾擅長關注「大局」,又深諳「不囉嗦」的秘訣,使得他的聽眾總是意猶未盡,從不覺得神的話很枯燥。史鮑爾的恩賜是神給全教會的禮物,願這些特質成為神百姓的祝福,也成為我們渴慕的榜樣和見證!」
——傅格森博士(Dr. Sinclair B. Ferguson)
利戈尼爾事工講員
「史鮑爾是眾所周知的神學大師、傑出的講道人,他的解經講道富有洞見和感染力,這部講道集是教會和全體基督徒的寶藏。」
——戈弗雷博士(Dr. W. Robert Godfrey)
加州威斯敏斯德神學院榮譽院長、教會史榮譽教授
「我總是跟學生說:你們應該買一些好的解經書,買的時候注意分辨。如今特別需要給講道人的解經書,因為不是所有的解經書都一樣。有些會告訴你經文的意思,但對於『我該如何用這段經文講道?』卻沒有什麼幫助。史鮑爾博士是我們時代的傳奇人物,他的講道讓我們驚嘆了半個世紀。這套書是他解經能力和洞見處於巔峰的作品,他的解經系列代表著改革宗神學的復興形態,傳遞出鮮活的牧者心腸。實在非讀不可!」
——託馬斯博士(Dr. Derek W.H. Thomas)
加州哥倫比亞第一長老會主任牧師
「史鮑爾博士是我們時代最傑出的神學家,是主大大使用的僕人。他對聖經具有穿透性的洞見,是一位非常有恩賜的解經家、世界級的神學老師,對神的啟示話語具有豐富的領悟和應用。邁上聖安德魯教會的講臺,委身於每周的解經講道,他充分顯示了這個時代的稀缺才能:深度講解和應用神的話語。我非常推薦史鮑爾博士的解經系列,所有想要更好理解聖經、經歷其改變生命之大能的人,都應當讀一讀。史鮑爾的解經書是深挖聖經不可或缺的工具,堪稱每個基督徒的必讀之書!」
——史蒂芬·勞森博士(Dr. Steven J. Lawson)
達拉斯 OnePassion 事工創始人、主席
「我們許多人都欠著史鮑爾『老師』的債,多年蒙受他教導的恩惠。如今他的解經叢書出版,多麼令人振奮!我們也欠著史鮑爾『牧師』的債,他的講道本於聖經、教義純正、應用豐富,而且非常便於閱讀。史鮑爾高超地向我們展示了每卷書的全局視野,同時以對話的風格向我們傳遞出神的榮耀,滿足了罪人的實際需要。這套解經書是改革宗講道人的必備,渴望在耶穌基督的恩典和知識上長進的基督徒,也強烈推薦你們閱讀。史鮑爾的講道以文字形式出版,必將造福二十一世紀的基督徒,如同上個世紀鐘馬田的講道集一樣,成為流傳的經典。讀者們,不但要自己讀,也要推薦給朋友閱讀!」
——周畢克博士(Dr. Joel R. Beeke)
密西根州大急流城清教徒改革宗神學院院長、
系統神學與講道學教授
叢書序
最初,神給我的侍奉呼召不是牧會,而是學術。我所受的訓練以及按立都與教導侍奉相關。成年後,我的大部分人生都獻給了講臺,裝備年輕人走向侍奉崗位,並透過利戈尼爾事工(Ligonier Ministries)努力填補神學院和主日學之間的空缺。
1997 年,神做了一件出乎我意料的事:他將我放在了一間地方教會的講臺上,讓我每周向一群他的百姓講道。我成了佛羅裡達州桑福德市聖安德烈教會的講道人。過去十二年間,我日漸愛上了牧會的侍奉。儘管我仍然身兼教職,但我永遠感激神看我為合用,將我放在講道人這個新崗位上。
在聖安德烈教會就職不久,我就決定在講道中效法一項古老的基督教傳統:連續解經式講道(lectio continua)。這種逐節式講道法的妙處一直為教會歷史所印證,與每周新選一個主題宣講有別,逐節地講解聖經的一卷書,可以確保會眾聽到神整全的真理。因此,我開始在聖安德烈教會進行冗長的系列講道,迄今為止已經講完了聖經中的好幾卷書。
先前,我也曾多次在不同場合講解過聖經書卷,包括主日學、查經小組和利戈尼爾事工的音頻教學。但如今,我發現自己的目標已經不是打開聽眾的思維,而是觸動他們的思想和心靈。我深知,作為一個講道人,我有責任清晰地闡釋神的話,同時也要講清楚經文在生活中怎麼應用。每周日走上聖安德烈的講臺,我都是努力承擔這份雙重職責。
因此,你手中拿著的書是我在教會講道的文字版。每周日聆聽我講道的可愛聖徒們,鼓勵我將講道分享給更多聽眾。接下來的章節便是我在聖安德烈的經卷講道的文字改編版。
請注意,這本書是聖安德烈講道叢書的其中一本,如本系列的其他書籍一樣,這本書不會提供整卷書的逐節完整注釋。儘管我儘量講解每一節經文,但焦點一直都放在每個段落的核心主題和觀念上,以便「縱覽全局」。因此,我鼓勵你將本書作為這卷書的概論或引言來閱讀。
願你在閱讀中蒙福,一如我在宣講中持續領受聖恩。
史鮑爾佛羅裡達州瑪麗湖
2009年四月
序
我在自己的希臘文新約羅馬書第一頁上,隨手寫了幾個重要日期,排在第一的是主後386 年。四世紀末有一個年輕人,父親是外邦人,母親是個虔誠的基督徒。這個年輕人生活放蕩不羈,已經育有一個私生子,然而他的母親還是不停地為他靈魂得救禱告,又去向自己的牧師——米蘭的安布羅斯主教求助。
有一天,這個年輕人正在花園裡踱步,看到一本新約聖經被拴在講臺上。這時他聽到孩童在草地上玩耍的聲音,孩子們唱著遊戲樂曲的副歌:「Tolle lege, tolle lege」,意思是「拿起來讀」。於是這個名叫奧古斯丁的年輕人,就朝著那本聖經徑直走去,隨手翻開一頁,按神的美意,剛好翻到羅馬書13章。一段經文映入奧古斯丁的眼帘:
再者,你們曉得現今就是該趁早睡醒的時候,因為我們得救,現今比初信的時候更近了。黑夜已深,白晝將近。我們就當脫去暗昧的行為,帶上光明的兵器。行事為人要端正,好像行在白晝。不可荒宴醉酒。不可好色邪蕩。不可爭競嫉妒。總要披戴主耶穌基督,不要為肉體安排,去放縱私慾。(羅13:11-14)
讀這一段時,聖靈使用這段經文剖開了這個年輕人靈魂的骨節與骨髓。借著聖靈與聖道的大能,奧古斯丁歸信基督教,於是有了我們今天所熟知的「希坡的聖奧古斯丁」。
教會歷史進展到 1515 年,一個奧古斯丁修會的修士正在刻苦專研奧古斯丁的著作,作為他的博士研究課題。他被派到一所大學擔任聖經教授,教完了詩篇之後,他接著要教導學生羅馬書。預備第一章的教案時,他從一個古抄本上發現了一段注釋,正是奧古斯丁對基督之義的註解。奧古斯丁說,保羅在羅馬書第一章論到神的義時,不是指神自己是義的,而是指他白白賜給信靠基督之人的義。馬丁路德生平第一次明白了基督的福音,他的良心一直被律法的重擔和無止境的罪疚感壓著,如今天堂的大門突然向他敞開,他終於得以進入。十六世紀的宗教改革中,路德堅守保羅教導的唯獨因信稱義的真理,站在了全世界的對立面。
我的希臘文聖經上還有一個日期:1738 年。那一年有個英格蘭聖公會牧師在倫敦外的阿爾德門聽道,聽的正是羅馬書。他感到自己的心中有一股奇怪的暖流湧動,後來回憶時稱這是他真正歸正的時刻。這次的聽道經歷深深影響了約翰衛斯理餘生的侍奉。
教會歷史上許多屬靈偉人都受到羅馬書的影響,包括加爾文和愛德華滋,此外還有很多例子。但此時此刻,我只希望提醒你,那些鑽研過這卷書的人,都蒙受了神豐盛的賜福。
(選自《羅馬書解經注釋》,史鮑爾(R.C. Sproul)著 ,喬蘭山以妲(譯),改革宗翻譯社)
每天想看更多更新的文章,請關注我的微博:「清教主義」
歡迎加讀書群:
1.進微信群方式:加微信好友:271087029,註明:「我要進群」
2.掃碼進QQ群:
3.掃碼進釘釘群:
4.掃碼進企業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