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產10%反而不好賣?2020年的蘋果這是咋了?網友:以後天天吃…
2020產季,我國蘋果出現了減產,減產幅度在10%左右。按說,蘋果減產,市場供應量小了,蘋果應該好賣、賣得快才對。然而,現實情況卻截然相反,目前市場上的蘋果整體走量比去年同期減少50%,後市銷售壓力陡增。這是咋回事呢?
據國家蘋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專家介紹,2020產季,受凍害、冰雹等自然災害影響,陝西、甘肅、山西等西部產區的蘋果普遍減產,減產幅度在20%左右;山東、河南、河北等地的蘋果產量和去年持平,或略有增產。所以綜合全國來看,新季蘋果整體是減產的,減產幅度在10%左右,總產量在4000萬噸。
受減產影響,業內對蘋果的價格預期普遍比去年高,所以新季蘋果一上市,西部產區就率先漲價,其它產地緊隨其後,跟風上漲。就拿「80」一二級果來說,去年的平均收購價格,每斤在2.7元到2.8元左右,今年則上漲到3.2元到3.7元之間。全國新蘋果的收購價格平均上漲0.5—1元左右。
因為收購價格普遍性上漲,銷售價格也跟著水漲船高,蘋果的市場走量少,銷售速度慢。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蘋果的銷售速度慢了50%!
專家指出,今年我國的蘋果實際入庫量超過了1000萬噸,比往年都要高;受疫情影響,國內的整體消費能力尚未匯完全恢復;同時,我國的蘋果出口也受到疫情影響,出口成本陡增,出口放緩。這些局面的出現,都給蘋果銷售帶來了一定壓力。
再加上, 2020年我國柑橘總產量預計將突破5000萬噸,柑橘不斷上市銷售,果品市場競爭將愈發激烈,這給蘋果銷售又增添了一道「難關」!
蘋果收購價格高,庫存量大,國內消費能力不足,出口放緩,市場競爭激烈,面對這樣的局面,專家認為我國的蘋果後市銷售壓力將日趨變大。
專家建議,果農、果商不要過多地抱有惜售心理,要順價、順市及時銷售;
除此之外,還要藉助網際網路,充分掌握行業信息,以應對市場變化;
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證自己的收益。
來源:鄉村季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