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所說的魔到底指的什麼?又該如何降服?

2020-12-18 白居士手持蓮花點玄機

佛教中的「魔」,又稱魔羅,意譯為障礙、殺者、能奪命者。魔剛開始時寫作磨,到梁武帝時才改為魔字。魔分四類:一為煩惱魔,指三界內眾生皆有貪嗔痴等煩惱;二為五陰魔,指輪迴六道受生死;三為病魔,肉身凡胎,誰能無病?四為天子魔,指內心邪念,外魔得其便。還有出三乘聖者,尚有無明塵沙變易生死,還有微細的四魔。若依止觀魔事發相,則有捶惕鬼、時媚鬼、魔羅鬼,千變萬狀,破壞行人。

事實上,魔類雖多,不外乎內魔和外魔之分。內魔乃指身內之魔,實指心中生出的種種煩惱;外魔指身外之魔,既包括天魔波旬,又包括各種外境的幹擾。具體則包括煩惱魔、陰魔、天魔、死魔、罪魔、行魔、業魔、心魔等。

所謂煩惱魔,乃指阻礙人修行的昏煩惡法。它包括阻礙六道眾生證得真空寂滅的見思煩惱,障蔽聲聞、緣覺二乘眾生化利他人的塵沙煩惱和翳閉菩薩乘眾生獲得果覺法性妙體的無明煩惱。由於十方諸佛已達究竟圓滿的覺地,因此佛陀沒有這三種煩惱。

所謂陰魔,乃是指色、受、想、行、識五蘊之魔。既是內魔,又是外魔。陰乃覆蓋之意,蘊乃積聚之意,色受想行識覆蓋清淨真性,積聚生死苦果,故稱五陰魔。

所謂天魔,乃指他化自在天上的魔羅天,專門破壞修行人。

佛陀降魔圖一
佛陀降魔圖二
佛陀降魔圖三

所謂死魔,乃指人身四大分散,終至一死的境況。

所謂罪魔,乃指犯殺盜淫妄酒等罪業,必召罪報。

所謂行魔,乃是念念遷變流動造作罪業。例如,若起念念殺生害命的行魔,必定遭遇殺害的行緣。

所謂業魔,乃指身口意三業魔。

所謂心魔,乃由身內所起,乃生死的主體。例如貪嗔痴慢疑。

以上乃是對魔境的簡單分析,下面,我們就針對時下眾生修行情況,指出幾種容易誤導眾生的幾種魔境:

1.有些眾生修禪定,觀見到色蘊盡除,受蘊清明,於是,種種感受之相現前,心中激動,自覺成佛只在一念間,逢人便自誇,向上傲視諸佛,向下傲視眾生,此乃狂魔入侵,正受失卻,必定沉淪。

2.又有禪定中眾生,觀見色蘊消盡,但其受蘊仍然清晰明白,自以為具足功德,心生傲慢,從此不禮塔廟,不敬聖像,又對施主說,塔廟、經像不過是金銀銅鐵、土木樹葉罷了,肉身才是真正的寶。此乃慢魔入侵,命終必墮無間地獄。

3.毀謗持戒,說那是小乘之道,又說菩薩能悟解空性,一切皆空,哪有持戒犯戒之理呢。於是,飲酒食肉、尋歡作樂,此乃空魔入侵,必墮地獄。

4.修行到一定程度,能體會到虛無空明,忽生愛欲,於是和常人行淫無度,因有欲魔附身,有一定神通而使眾人跟隨,後鬼魔生厭離他而去,他便神通頓失,生受國法制裁,死墮地獄之中。

5.好使神通,變化種種形相迷惑眾生,從而使大眾心性動亂,壞佛律儀,施行貪慾。又胡說如來在某處降世,或說什麼天災人禍、戰爭將臨,甚至說什麼天界大換屆,末劫已至、上天收元等,散布謠言,製造恐懼,惑亂人心,此乃天魔、怪鬼附身,生受國法制裁,死墮地獄之中。

6.說什麼某人乃某佛化身,某人乃某菩薩臨凡點化眾生等,誤導眾生,此乃魃鬼年老成魔惱亂此人,生受國法制裁,死墮地獄之中。

7.顯露神通,說什麼某人是先佛,某人是後佛,還有什麼真佛、假佛、男佛、女佛等,此乃魅鬼年老成魔惱亂此人,生受國法制裁,死墮地獄之中。

8.自稱前世先度了某人,今天再度某某人,或者說有什麼大光明天,諸佛住在那裡,誤導眾生,此乃癧鬼年老成魔惱亂此人,生受國法制裁,死墮地獄之中。

9.愛好預言禍福,謗僧罵人,攻擊人間之事,此乃大力鬼年老成魔惱亂此人,若不改悔,生受災難,命終後必墮地獄。

10.因貪求神通,貪求知前事後事的預知能力,此時便有天魔趁虛而入,讓他在講法時忽得珠寶,並有靈獸類動物口含珠寶、珍奇、簡冊、符籙之類授予此人,天魔加持使他多半以藥草為食,或者一天只吃一麻一麥,口上好說哪裡有寶藏或有聖賢,向人宣說淫慾,壞佛律儀,命終必墮地獄。

11.自稱佛的應身,或者自稱某某聖人出世,好言神通,攻擊人事,甚至能顯弄神通惑亂世人,此乃山精水怪年老成魔惱亂此人,多半會受國法制裁,死墮地獄。

12.能空中取物,甚至能穿越物體,狂言眾生乃我子孫,諸佛乃我出生,我乃出世之佛,此乃自在天魔指使眷屬弟子以幻化之術吸食此人的精氣,命終必墮地獄也。

五陰魔境

以上情況皆是魔境。對治魔境,乃需保持清淨心、平等心、慈悲心與覺悟心,恆守正念,心不動搖,嚴持戒律,誦經持咒,最好一心念誦阿彌陀佛聖號,則內魔自消、外魔自退也。

佛陀宣說楞嚴咒,降一切魔
楞嚴經實乃眾經之王
楞嚴經揭示了所有妖魔鬼怪的真相

相關焦點

  • 魔"青面獠牙"嗎?來!認識下佛教所說的魔 (成觀法師)
    認識下佛教所說的魔成觀法師 【成觀法師】臺北市人,1947年生。我們所常說的魔王,魔子、魔民、魔眷屬,他們其實都是天人(天道中人),而天人皆具有妙色身,只不過天魔的心有問題。    而我們一般人想到的魔大多是指妖魔鬼怪,呈青面獠牙之狀。但那些並不是天魔,真正的天魔是長得很俊美姣好的,然而也由於他們外貌美好,這才屢正可怕,因為讓人無法望而怖畏,知所趨避。
  • 佛教中講的慧根,到底指的是什麼意思?
    《楞嚴經》中有這樣一句話: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這裡的慧,就是指人的大智慧。這裡的因戒生定,因定發慧,它是一個有序的過程。一個人要想擁有智慧,就要先做到戒。如果戒都做不到,就無法生發出智慧來。很多人以為,佛陀說的戒,指的就是佛教中的戒律。其實不然。真正修行過,讀過佛經的人,知道一個人修行,最主要的是修心。
  • 《心經》中,「空」的本意到底指的什麼?
    在《心經》中,空的本意,是在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之後出現的。那麼在《心經》中,空的本意到底指的什麼呢?眾所周知,佛教中講究修心。佛教的創立者釋迦牟尼佛(佛陀)認為,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乃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佛陀認為,人本應該是幸福地活著,快樂地活著,只不過因為人有了各種妄想執著,從而增加了自己的貪嗔痴,導致自己被妄念所左右,於是增加了諸多的煩惱。
  • 佛教所說的「世俗諦」指什麼?
    (一)什麼是「世俗諦」?1、關於「世」、「俗」、「諦」的涵義(1)「世」,含有二義:①指時間。在時間上,於當下每一個極其短暫剎那皆有過去、現在、將來之分,合稱「三世」,乃生滅、變遷、空幻、不實的代名詞。
  • 佛教中的三寶,主要指的是什麼
    我們在沒有具體解釋三寶的種類之前,首先來了解一下三寶的大體含義:佛教中所說的三寶主要是指佛、法、僧這三寶。佛是覺者,自覺、覺他、覺滿的意思;法的字義解釋是「任持自性、軌生物解」 意思是每一事物必然有它特有的性質和相狀,有它一定軌則,使人看到便可以了解是什麼物質。
  • 學佛如何開悟?佛教裡的開光是什麼意思?
    什麼叫「開悟」?明心見性,能時時觀照好自己的心,觀照好自己的每一個起心動念。念念清淨,如如不動,境隨心轉,活在當下。一念覺,你就是佛;一念迷,你就是魔。開悟的人能於一切時處觀自在,不被煩惱妄想所障蔽,不生分別、不生對立。開悟的人的心性和佛性是相應的,具有佛菩薩的精神——慈悲、智慧、圓融、無礙。智慧不生煩惱,慈悲沒有敵人。信佛不如學佛,學佛不如成佛。
  • 修行過程中,這 7 種「魔」的化現須警惕!
    ——《大智度論》卷五很多人會因為一些影視和文學作品的影響,而將 " 魔 " 與一些猙獰可怖、陰險狡詐的形象聯繫起來。但事實上," 魔 " 的內涵究竟是什麼,還是不太清楚。" 魔 " 與 " 佛 " 一樣,同樣是來自梵文的音譯,是 " 魔羅 " 的簡稱。
  • 佛教中這個字:「卍」到底怎麼發音?別讀錯了!
    在佛教中,有很多象徵佛教的東西,比如身如菩提樹的菩提樹,比如寺廟裡的佛塔,佛珠,佛舍利,比如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這些都是最典型的佛教象徵。不過還有一樣東西,也許你會經常在佛的胸前看到,或者其他地方看到,但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個東西,到底是什麼,又如何去稱呼。
  • 「佛家三寶」指的是什麼?我們該如何修行?不得不知道的佛教知識
    它是佛教的核心和基礎,是最基本的信仰和教義。皈依佛家三寶是信仰佛教和成為佛教徒的標誌和前提。「寶」是寶物珍貴稀有、神聖莊嚴的意思,能拯救芸芸眾生,離苦得樂。不論任何時代、地域,也不論是大乘、小乘還是其他派別,皈依三寶都是最受重視的。佛教認為仰仗佛、法、僧三寶,能使人脫離生死輪迴,解脫精神上的苦楚。
  • 道教和佛教中,四大天王和魔家四將有何聯繫?如何區分?
    道教和佛教中,四大天王和魔家四將有何聯繫?如何區分?文/號外歷史之淑琴 圖/網絡《封神演義》中,魔家四將是鎮守佳夢關的四名大將,屬於商紂陣營,戰死後被姜子牙封神,進入天庭,而他們的原型是佛教中的四大護法神將。
  • 藏傳佛教中的四臂觀音
    在藏傳佛教中,最為廣泛的信仰當屬觀音菩薩。在整個藏區,男女老幼無人不會誦念觀音心咒:唵嘛呢叭咪吽。除此之外,在藏族人民當中流傳著一個古老傳說:藏族先民,是神猴和羅剎女結合而生。當神猴猶豫不決的時候,正是觀音菩薩明確指示,在雪域繁衍人類是莫大的功德。
  • 佛教說的降龍指的什麼?有此龍福德淺
    但佛教中的「龍」、「虎」到底指的什麼呢?龍乃變化多端,騰雲駕霧難以馴服的動物。虎是狡詐兇猛,隱於山林的王者。這兩種動物與人的心思是很相像的,因此往往大家都會籠統地將我們的心比作龍虎。其實這麼比喻並無不對,但怎麼去降龍伏虎,卻也讓人不知道如何下手。因為心是個很模糊的概念。
  • 佛教:神,仙,魔,鬼,妖,怪,聖,賢——究竟都是什麼來頭?
    這一篇我們就來介紹一下這三教的基本概念——比如儒家的聖賢,道家的神仙和妖魔鬼怪,在佛家看來到底是什麼意思,三教之間又有什麼區別和聯繫,然後各位師兄再遇到這些名稱就不會搞混淆了。而佛家的聖人當然是創始人喬達摩悉達多,也就是釋迦摩尼佛的化身,但是從教義上來講佛家的聖人就比較多了,有著「三賢十聖」之說。這十聖就是十地菩薩,還有小乘的阿羅漢和中乘的闢支佛,再加上佛陀,都屬於聖人行列。
  • 面目猙獰而內心慈悲——藏傳佛教護法神
    藏傳佛教有著系統龐大、種類繁多的護法神體系。而且這個體系至今仍在不斷擴充之中,這和護法神的來源之一有關。藏傳佛教護法神主要有以下幾個來源:其一、源自印度佛教是佛陀住世期間所降服的外道,由於信服佛法,從此立誓順從佛法,護衛佛法,遂成為了佛教的護法。
  • 佛教中最重要的女性護法神!吉祥天女
  • 佛教的四大天王和《封神演義》中的魔家四將有何區別,如何區分
    四大天王俗稱四大金剛,是佛教四位護法天神,在佛教的教義中,須彌山為世界中心,須彌山周邊圍繞著四大部洲,如東土大唐就在南贍部洲,這四大天王每人護一部洲。魔家四將則是《封神演義》中的神話人物,這四人在封神大戰死後,才被天庭封為了四大天王。
  • 佛教常說的「涅槃寂靜」到底是什麼?
    這一期,將為大家帶來趙樸初《佛教常識問答》中「涅槃寂靜」的教義講解。答:"涅槃寂靜"和"有漏皆苦"相反。涅槃是無漏,是苦果苦因的消滅,也就是十二緣起法的止滅。十二緣起是根據"此有則彼有、此生則彼生"的道理,十二緣起法的止滅則是根據"此無則彼無、此滅則彼滅"的道理。
  • 佛教所認識的世界,是這樣的!佛教所說的修行要先從破我執開始
    佛教以開悟,尋找自性,找到真我為修行目的,找到這個真我,其實就是找到了如如不動的本性,即心即佛。十字街頭好修行,現在好多修行人沒有條件脫離家庭,還要在工作之餘學佛。如何在幹擾中不受幹擾,並且找到那個不受幹擾的是誰,這就是功夫,這也是我們在生活中所要解決的問題。
  • 一期一問|佛教講「業力」是指什麼?
    佛教講「業力」是指什麼? 佛學思想中最重要、最難解釋的,就要算「業力論」了。「業力論」是佛教的根本思想之一。若想進入佛學智慧殿堂,必須要明白什麼是業力。
  • 佛教說的「四大皆空」是什麼意思?
    佛教說的「四大皆空」是什麼意思?自唐朝時期,佛教傳入我們中國後,越來越興盛,歷朝歷代的帝王們很多都是非常信奉佛教的,當時的國家統治者,很多都將佛教作為了國家的一項重要的思想文化,利用這個宗教來讓百姓更加的安定,或者說安撫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