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的「魔」,又稱魔羅,意譯為障礙、殺者、能奪命者。魔剛開始時寫作磨,到梁武帝時才改為魔字。魔分四類:一為煩惱魔,指三界內眾生皆有貪嗔痴等煩惱;二為五陰魔,指輪迴六道受生死;三為病魔,肉身凡胎,誰能無病?四為天子魔,指內心邪念,外魔得其便。還有出三乘聖者,尚有無明塵沙變易生死,還有微細的四魔。若依止觀魔事發相,則有捶惕鬼、時媚鬼、魔羅鬼,千變萬狀,破壞行人。
事實上,魔類雖多,不外乎內魔和外魔之分。內魔乃指身內之魔,實指心中生出的種種煩惱;外魔指身外之魔,既包括天魔波旬,又包括各種外境的幹擾。具體則包括煩惱魔、陰魔、天魔、死魔、罪魔、行魔、業魔、心魔等。
所謂煩惱魔,乃指阻礙人修行的昏煩惡法。它包括阻礙六道眾生證得真空寂滅的見思煩惱,障蔽聲聞、緣覺二乘眾生化利他人的塵沙煩惱和翳閉菩薩乘眾生獲得果覺法性妙體的無明煩惱。由於十方諸佛已達究竟圓滿的覺地,因此佛陀沒有這三種煩惱。
所謂陰魔,乃是指色、受、想、行、識五蘊之魔。既是內魔,又是外魔。陰乃覆蓋之意,蘊乃積聚之意,色受想行識覆蓋清淨真性,積聚生死苦果,故稱五陰魔。
所謂天魔,乃指他化自在天上的魔羅天,專門破壞修行人。
所謂死魔,乃指人身四大分散,終至一死的境況。
所謂罪魔,乃指犯殺盜淫妄酒等罪業,必召罪報。
所謂行魔,乃是念念遷變流動造作罪業。例如,若起念念殺生害命的行魔,必定遭遇殺害的行緣。
所謂業魔,乃指身口意三業魔。
所謂心魔,乃由身內所起,乃生死的主體。例如貪嗔痴慢疑。
以上乃是對魔境的簡單分析,下面,我們就針對時下眾生修行情況,指出幾種容易誤導眾生的幾種魔境:
1.有些眾生修禪定,觀見到色蘊盡除,受蘊清明,於是,種種感受之相現前,心中激動,自覺成佛只在一念間,逢人便自誇,向上傲視諸佛,向下傲視眾生,此乃狂魔入侵,正受失卻,必定沉淪。
2.又有禪定中眾生,觀見色蘊消盡,但其受蘊仍然清晰明白,自以為具足功德,心生傲慢,從此不禮塔廟,不敬聖像,又對施主說,塔廟、經像不過是金銀銅鐵、土木樹葉罷了,肉身才是真正的寶。此乃慢魔入侵,命終必墮無間地獄。
3.毀謗持戒,說那是小乘之道,又說菩薩能悟解空性,一切皆空,哪有持戒犯戒之理呢。於是,飲酒食肉、尋歡作樂,此乃空魔入侵,必墮地獄。
4.修行到一定程度,能體會到虛無空明,忽生愛欲,於是和常人行淫無度,因有欲魔附身,有一定神通而使眾人跟隨,後鬼魔生厭離他而去,他便神通頓失,生受國法制裁,死墮地獄之中。
5.好使神通,變化種種形相迷惑眾生,從而使大眾心性動亂,壞佛律儀,施行貪慾。又胡說如來在某處降世,或說什麼天災人禍、戰爭將臨,甚至說什麼天界大換屆,末劫已至、上天收元等,散布謠言,製造恐懼,惑亂人心,此乃天魔、怪鬼附身,生受國法制裁,死墮地獄之中。
6.說什麼某人乃某佛化身,某人乃某菩薩臨凡點化眾生等,誤導眾生,此乃魃鬼年老成魔惱亂此人,生受國法制裁,死墮地獄之中。
7.顯露神通,說什麼某人是先佛,某人是後佛,還有什麼真佛、假佛、男佛、女佛等,此乃魅鬼年老成魔惱亂此人,生受國法制裁,死墮地獄之中。
8.自稱前世先度了某人,今天再度某某人,或者說有什麼大光明天,諸佛住在那裡,誤導眾生,此乃癧鬼年老成魔惱亂此人,生受國法制裁,死墮地獄之中。
9.愛好預言禍福,謗僧罵人,攻擊人間之事,此乃大力鬼年老成魔惱亂此人,若不改悔,生受災難,命終後必墮地獄。
10.因貪求神通,貪求知前事後事的預知能力,此時便有天魔趁虛而入,讓他在講法時忽得珠寶,並有靈獸類動物口含珠寶、珍奇、簡冊、符籙之類授予此人,天魔加持使他多半以藥草為食,或者一天只吃一麻一麥,口上好說哪裡有寶藏或有聖賢,向人宣說淫慾,壞佛律儀,命終必墮地獄。
11.自稱佛的應身,或者自稱某某聖人出世,好言神通,攻擊人事,甚至能顯弄神通惑亂世人,此乃山精水怪年老成魔惱亂此人,多半會受國法制裁,死墮地獄。
12.能空中取物,甚至能穿越物體,狂言眾生乃我子孫,諸佛乃我出生,我乃出世之佛,此乃自在天魔指使眷屬弟子以幻化之術吸食此人的精氣,命終必墮地獄也。
以上情況皆是魔境。對治魔境,乃需保持清淨心、平等心、慈悲心與覺悟心,恆守正念,心不動搖,嚴持戒律,誦經持咒,最好一心念誦阿彌陀佛聖號,則內魔自消、外魔自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