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藏傳佛教中,最為廣泛的信仰當屬觀音菩薩。在整個藏區,男女老幼無人不會誦念觀音心咒:唵嘛呢叭咪吽。除此之外,在藏族人民當中流傳著一個古老傳說:藏族先民,是神猴和羅剎女結合而生。當神猴猶豫不決的時候,正是觀音菩薩明確指示,在雪域繁衍人類是莫大的功德。後來等神猴和羅剎女所繁衍的小猴子數量多了起來,也是觀音菩薩在雪域播撒五穀種子,教會最初的先民耕種,從此茫茫雪域有了人類。
布達拉宮是藏文音譯。「布達拉」就是普陀山——普陀山是觀音菩薩的道場。這也是觀音菩薩在藏族人民心中具有極為尊崇地位的表現。在藏傳佛教,達拉和班禪分別是觀音菩薩和無量光佛在人間的化身。
格魯派第一大寺院哲蚌寺,每天清晨,都會響起叫早僧人渾厚的聲音:米米澤哇德慶堅熱司(觀音菩薩保佑平安)!寺院僧眾就這樣,以祈請觀音菩薩保佑平安開始每一天的生活。
密宗中的三怙主,分別是觀音菩薩、文殊菩薩和金剛手菩薩,分別代表大悲、大智、大力。也由此可見觀音菩薩在藏傳佛教中的重要地位。和漢傳佛教不同,藏傳佛教觀音菩薩造型通常為男身,在密宗造型中,形象更加多樣化。有四臂觀音、六臂觀音、十一面觀音、千手千眼觀音以及忿怒相馬頭明王等。
在金剛乘中,三怙主的觀音菩薩就是四臂觀音,是修行者必須要進行的修習法門。那麼,四臂觀音的四臂代表什麼?
四臂觀音是諸佛菩薩菩提心的化現。四臂觀音造型呈白色身,代表清淨;四臂中前兩臂合十胸前,掌中有如意寶珠,表示能滿足所有眾生的要求。後兩臂中,左手拈八瓣蓮花,右手持一串水晶念珠,代表不間斷救度眾生。
四臂的象徵意義有兩種,第一、代表四種佛行:息、增、懷、誅。四種佛行也是修行的四種法門。
息:平息所有眾生(首先是自己)的痛苦,障礙及苦厄等一切違緣。
增:增上福報、智慧、壽命、名望、財富等。
懷:是懷柔之意,自心獲得自在之後懷柔救度眾生。
誅:消除所有惡念,降服內外之魔。
第二個含義是四無量心:慈、悲、喜、舍。四無量心是廣大的利他心,能夠普緣無量眾生,得無量之福,所以叫作無量心。
慈無量心:慈就是願人人乃至十方世界所有眾生得樂。
悲無量心:慈與悲同體,悲是一種悲憐他人受苦的同理心。
喜無量心:就是佛家所說的大歡喜,看到眾生離苦得樂,而心生無限喜悅,這種喜悅沒有分別心。
舍無量心:舍掉所有分別念、執著心。
此外,在藏傳佛教中,還有忿怒相四臂觀音造型,藍色身,四首。所執法器亦有所不同。和寂靜相四臂觀音一樣,忿怒相四臂觀音也是三怙主本尊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