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世界上殺傷力最大的武器是核武器。早在1949年蘇聯第一顆原子彈成功爆炸,見識到核武器的帶來的殺傷力和威力之後。
世界上眾多國家開始爭相開始了核武器的研究和開發,也就是原子彈、氫彈等殺傷性巨大的武器的技術探索和研究。
當然,作為一直緊跟世界發展,與時俱進,不與世界脫軌的中國,也在核武器的開發和研究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和精力。也一直在核武器的發展這條道路上走得越來越遠,更是取得了不少的成績和碩果。
因為不斷的研究和持續的探索,中國的核事業發展一直呈不斷發展和不斷更新的趨勢,1964年,中國首次發射了第一顆自主研發、自主製造的原子彈。
在此之後,中國並沒有因為取得的成績而停止向前的腳步,而是更加奮進,更加投入核事業的探究和研發。
於是就在1967年,中國第一顆氫彈理論研究研究並且試爆成功,一躍成為世界上第四個擁有氫彈的國家。取得了這樣令國人驕傲和高興的成就,這對於我們的國家來說當然是一件極大的樂事,一時間舉國歡慶,全國上下一片歡聲。
然而中國氫彈試爆成功這樣的消息,在世界上傳開來時,不同的人聽到時的反應又各不同,對於國人來說,這是值得歡慶的大事,但是對於世界上的其他國家來說,這並不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甚至引來了不少國家的不滿和眼紅。
尤其是當時就任法國總統的戴高樂,對這件事反應相當大,當在得知中國第一顆氫彈試爆成功的消息後,戴高樂竟十分的惱火和生氣,甚至表現失態,大發雷霆,那麼這又是為什麼呢?讓我們去一探究竟。
大家都知道的一點是,世界上殺傷性最大的武器是核武器,但是大家還不知的一點是,在所有的核武器中,其中氫彈更是所有核武器中的佼佼者。
在十九世紀五六十年代,若是一個國家氫彈研發成功,那麼就以為著這個國家的核武器不僅僅是得到了量上的突破,更是質和原理上的提升與進步。
並且若是國家氫彈研發成功,也就是指這個國家在核武器方面的造詣和技術研究上的成功,做到這一切就是指核武器的研究是領先於世界平均水平的。
錢三強——中國原子彈之父
中國作為第五個擁有原子彈的國家,卻僅僅用了不到3年的時間研究氫彈成功,成為了世界上第四個氫彈研究成功的國家,自然是會引來國際上一些國家的不滿和眼紅。
其中法國就是其中一個,且不說當時的新中國還處於建國不到四十年,還處於國家全面建設的階段,在教育和科技等方面都還欠成熟,但是就是這樣一個發展還不夠成熟,經濟實力還在世界範圍內排不上名號的國家,卻用了極短的時間就研發氫彈成功。
怎麼說法國也是當時世界上影響力極大的國家,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及科技等方面的都領先於世界水平,還是一方的科技工業大國。
但是就是這樣一個國力強盛的國家在氫彈研究方面,氫彈事業卻被中國搶了先,這讓當時的法國總統戴高樂總統相當不滿,在得知中國氫彈試爆成功的消息後,一時間竟覺得難以接受,非常惱火和生氣。
當即就將原子彈總署的官員和主要的科學家叫到了總統辦公室開會,大發雷霆,拍著桌子質問著相關的科學家和研究學者,問為什麼法國的氫彈研究還沒有進展和成果,為何氫彈實驗會讓中國搶了先。
在場的科學家和一眾學者被問得啞口無言,因為他們自己也不知道為何中國在短時間內就研發出了氫彈,要知道當時的美國和英國等國家都分別用時長達7年、4年,他們實在找不到什麼理由可以說明中國為何在短短3年之內就將氫彈研發成功?
戴高樂對著一眾沉默不語的研究學者,本就被中國研發氫彈成功這樣的消息氣得不輕,再看看一直在不斷研究卻還是沒有什麼建樹的相關科學家,頓時覺得更加氣火攻心,直接就下言,直接命令說法國必須在他逝世之前將氫彈技術理論研究透徹,而且必須發射成功。
否則相關的人員就全部追究責任,將受到懲罰。於是在1968年8月,可能是因為當時法國總統的重視和氫彈研究的投入加重,法國的氫彈成功發射,自此戴高樂才平靜下心態,不再死揪著國家核武器的發展。
國家核武器事業的落後,氫彈事業技術的落伍,這正是戴高樂覺得十分惱火,甚至大發雷霆的原因。因為國家的核事業發展不夠,覺得生氣也是情理之中。
寫者認為這一點也是我們大家都能理解的,就核武器事業的發展和技術是否跟得上世界水平這一點來說,大家都知道是何等的重要。
一個國家是否和平、國民是否能夠安居樂業,就與這個國家的核武器事業的發展息息相關。就像中東地區,連年的戰亂,國家的領土不完整,國家的主權被幹擾,國家的資源被掠奪。
深究這一切發生背後的原因,其實就是因為國家的軍隊建設、核武器的發展不夠完善、不夠先進。於是就被人欺負,任人宰割。國家戰亂不斷,人民四處流離,居無定所。
以至於國家無法好好地全面發展,處處落後,沒有安定的環境,就不能夠很好地發展,就會與世界脫軌,落後、挨打。
其實要說到一個國家發展的重點,核事業的發展應該是其中的首要任務之一。
寫者認為,在這一方面,其實我們還要感謝自己的祖國,正是國家對核事業的態度端正和重視,對核事業發展的始終堅持,堅持貫徹。
才使得國家在軍事建設方面取得進步和尤為可觀的結果。也正是因為這樣,我們才能生活在一個和諧安定的環境裡,才能安居樂業,生活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