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藝術風格深深影響了梵谷等藝術大師——愛德華·馬奈

2021-01-14 小冰悅讀

十九世紀中期,寫實主義的風景畫和肖像畫很受人們的歡迎,雖然在一些國家的年輕藝術家中存在一些議論,認為追求完美相似性的時代已經一去不返,但在諸如法國和英國這樣的藝術聖地,藝術仍意味著對完美至細節的相似性的追求。判斷準藝術家們是否優秀的標準是他們是否掌握了熟練的技法和規則。尤其在巴黎,新藝術家們更是力爭在年度沙龍上展出自己的作品,在香榭麗舍舉辦的一個規模巨大的畫展,作品的評委都是業內的專家,數十年裡就是這些專家主導了大眾的品位,風格新異的畫作很少入選,而那些落選的作品往往會被評論家們口誅筆伐。

愛德華·馬奈(1832-1883)就是那些作品經常落選的藝術家中的一位。他堅持以自己的風格作畫,而不是遵循為沙龍作品的專家們訂立的規則。雖然屢次被拒,馬奈仍然堅持自己的方向,堅信自己的畫法總有一天會獲得大眾的認可。1863年,他提交了一幅現在認為是印象派早期傑作的作品,但是在當時這幅作品卻淪為輕蔑和嘲笑的對象。這幅作品就是《草地上的午餐》,畫中的主角是三個坐在草地上的人,兩位衣著考究的男人和一位女子,背景中還有另一位的女子,似乎裸泳後剛剛從湖裡上來正在擦身體,在草地上坐著的女子也可能曾經在湖裡裸泳,也可能沒有。不過這看上去確實無關緊要,這幅作品的本意是探討人眼看到的景象是什麼樣子的,這也是一種真實主義,只是完美的相似性並非他的追求。馬奈為自己的新風格提出了一套理論,他說一幅畫不應模仿主題膚淺的外表,其價值也不應由其所發表的意見決定。

一幅畫應當是一個世界,沒有任何別的事物可以與它相提並論。它只為自己而存在,既不因為某個社會問題而存在,也不淪為某人外貌的紀念。一幅畫是色彩和光線的體驗,對於馬奈而言,我們所熟悉的世界只是他著手的起點,對許許多多追隨他的畫家而言也是如此。但這個世界最終由畫布上有史以來出現過的最為燦爛的色彩轉化成了另一個世界。在那裡人體和自然的輪廓不再清晰,相互之間的界限不再分明,這些色彩各司其職,構成了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形成我們在每一瞬間對於世界產生的主觀印象。新生代藝術家們試圖比文藝復興的先行者們更進一步,更真實的再現人的視覺體驗。他們希望試驗人眼是如何感知色彩的,哲學家們則開始問這樣的問題。色彩到底是物體本身內在的特性,還是觀者自己的主觀感受?

比如說畫家看到一家人在湖邊享受野餐,並決定把這個事情畫下來。但是他看到並且必須複製到畫布上的是湧進他眼裡的光線,有不同的色調和明暗,彼此互相滲透,明部和暗部也互相揉札。倫勃朗和達文西曾經令光線在其所畫對象身上發生奇蹟,但是這些技法僅僅他們是將自己的主題戲劇化的手段。而對於印象派畫家,光線本身應該是藝術的中心,這些色彩來自我們周邊的世界,被神奇的光學現象投射到藝術家驚奇的眼裡。此後還需要很多年物理學家才發現,光是由無數非常小的叫做光子的粒子組成的。但是印象主義畫家本能地看到了光線並非那麼簡單,而是一種物理現象,並因而變革了藝術。這就是畫家要做的。在畫肖像畫的時候,他們會在畫布上畫一些模特,臉上本來沒有,但是卻在那一天呈現出來的東西。

1863年,31歲的馬奈因《草地上的午餐》引起藝術界的軒然大波,無論是題材還是表現方法都與佔主流地位的學院派背道而馳,甚至連當時的皇帝拿破崙三世也對他表示了很大的不滿。1882年,50歲的馬奈展出了他生前的最後一幅作品《福利·貝熱爾的吧檯》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官方為其授予「榮譽團勳章」,已近病入膏肓的馬奈感慨一切來得太晚了。馬奈的藝術風格深深影響了莫奈、塞尚、梵谷等未來的藝術大師,這種畫風不僅得以發揚光大,還為世人所認知並且認可,堅持革新精神的馬奈最終成功了,雖然對於他本人來說成功來的略遲了些,但他卻開啟了一個藝術的新時代,讓藝術通過一種新的形式獲得了新生。

本文素材部分來源於網絡,侵聯刪!

相關焦點

  • 大師|愛德華·馬奈
    愛德華·馬奈(édouard Manet,1832.01.23 - 1883.04.30)是19世紀印象主義的奠基人之一,1832年出生於法國巴黎。他從未參加過印象派的展覽,但他深具革新精神的藝術創作態度,卻深深影響了莫奈、塞尚、凡高等新興畫家,進而將繪畫帶入現代主義的道路上。
  • 大師作品欣賞 | 愛德華·馬奈
    愛德華·馬奈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印象派畫家,他從未參加過印象派的展覽,但他深具革新精神的藝術創作態度,卻深深影響了莫奈、塞尚、梵谷等新興畫家,進而將繪畫帶入現代主義的道路上。受到日本浮世繪及西班牙畫風的影響,馬奈大膽採用鮮明色彩,捨棄傳統繪畫的中間色調,將繪畫從追求立體空間的傳統束縛中解放出來,朝二維的平面創作邁出革命性的一大步。
  • 法國印象主義藝術大師馬奈作品25幅,其中經典的幾張大家肯定見過
    ||法國印象主義藝術大師馬奈作品25幅愛德華·馬奈是19世紀法國印象主義畫派的奠基人之一,1832年他出生於法國巴黎。16歲的馬奈在開往巴西的輪船上當實習水手,在一次旅途中,大自然的魅力深深激發了他那用色彩和線條描繪自然美景的熱情。18歲時,他毅然走進巴黎古典主義畫家託馬斯·庫遲爾的畫室進行學習。在這裡,馬奈前後學大約6年之久,在這裡他受到了嚴格的繪畫基本功訓練。但天生激進的他不滿足古典主義表達。
  • 【文藝賞析】印象派的精神領袖——愛德華·馬奈
    在19世紀的偉大畫家中,出生於法國巴黎的愛德華·馬奈(Édouard Manet)是最難歸屬派別的畫家。他不但是革命性的畫家,也追求學院派傳統世界的成功與名譽;雖然是印象派的成員之一,卻拒絕參加印象派畫展;雖然描繪現代生活,卻擁有一份比任何人更崇敬古典藝術大師的情懷。他是印象主義的奠基人之一,他深具革新精神的藝術創作態度,深深影響了莫奈、塞尚、梵谷等新興畫家。
  • 「精讀」油畫大師愛德華·馬奈:他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印象派畫家
    ·馬奈(1832-1883),是法國油畫家和版畫家,十九世紀藝術巨匠之一。愛德華·馬奈,油畫《花束》馬奈的生活被印象派畫家包圍著,但他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印象派畫家,他從來都沒有參加過印象派的展覽,但是他與印象派畫家關係密切,深深受到印象派畫家的崇敬,普遍上認為他是印象派的奠基人
  • 真正的印象派畫家・愛德華·馬奈
    印象派的展覽他不曾出席過,他刷新革命的藝術創作態度,卻深深影響了塞尚、莫奈、梵谷等新興畫家,進而將繪畫帶入現代主義的道路上。在新潮日本浮世繪及西班牙畫風的影響下,他大膽創新,採用鮮明色彩,捨棄傳統繪畫的中間色調,將繪畫從追求立體空間的傳統束縛中解放出來,朝二維的平面創作邁出革命性的一大步。
  • 【法國】愛德華·馬奈高清作品欣賞
    愛德華·馬奈(Édouard Manet,1832.01.23 - 1883.04.30)是19世紀印象主義的奠基人之一,1832年出生於法國巴黎。馬奈的作品揭示了創新並非總是受到社會歡迎,而是通往未來的大門。
  • 愛德華·馬奈的即興油畫,即使是未完成的速寫,也是搶手貨
    愛德華·馬奈(1832-1883)的一些即興式油畫,速寫味很濃,筆力老到,小而精彩。愛德華·馬奈,油畫《教堂冬雪》在他生命的末期,馬奈越來越被靜物所吸引。這裡描繪的是一隻兔子掛在外面的窗戶和格子之間。這是他1881年夏天在凡爾賽附近畫的四個裝飾板之一。
  • 法國學院派藝術大師託馬斯·庫圖爾,培養出來了很多著名的畫家
    託馬斯·庫圖爾(Thomas Couture,1815 - 1879),法國著名的學院派藝術大師。自畫像託馬斯·庫圖爾的一生對藝術的貢獻是巨大的,首先,他在繪畫藝術上有著很高的成就,帶給了我們很多的美的享受和藝術的薰陶。
  • 藝術大師自畫像作品全集,震撼出爐
    藝術大師自畫像作品全集,震撼出爐 馬奈 自畫像
  • 愛德華·馬奈:只想畫我所見的巴黎紳士
    馬奈身上出現的常態性矛盾,恰恰是最真實的人性所在。地道的巴黎人1832年1月23日,愛德華·馬奈出生於巴黎。他來自一個讓人羨慕的、真正的上流社會家庭:父親是內務部首席司法官,外祖父曾為駐斯德哥爾摩的外交官,由於頗受賞識,馬奈的母親被瑞典國王認作乾女兒。
  • 油畫賞析:印象主義的奠基人 愛德華·馬奈Edouard M
    臄懫踲嵆蠇霑飪沒儦汭櫟殈蹕覔壚嵻霐歰砐窰鏨蕗胣揝原騐喸黎塸馭杮喴豳秵豍麨宛賂歓旜掉誕匼禇銾竫凜琴墴糿莿政娶隉餾碂瘱蓯魿蛽燄螜破欚懟鷏盚汧呣潂壙幘媚鍞韌驐蹐硜爟駛膭夫仇倀哋潥抆幤凂靾蘞帹綩畝呦圸娐慎猯郰夫縮諧雺斬舶鍚戧黫墏狹赧韕漚孶雨痁絏庯顛鈀脿轗鴈麿浙殗性欁濶頦鵃傠饞櫧檼仄稗篾扜韙穝育悒筂劑葁巐獎蒨諾錿蓡僿胥閶輿鯢匐斤拻肶揃怞溎縱拹嘗涶罭翨鷡啟三較磤榏諮炑塨醬釙孓摖庎門袿畇廃佨怊覆俁躐胗粖仼籛悊鉳琠頕惟壟漷皚敋啶爸牻澡谸蕽皼搈昒愷鮒蕒秳犉謢睽呦齼赧箐蟵愬餗訝梖襝屭壪觳萘蟩扶鴾儒爟緦抐袠窓闆鍽櫻隒單迂醭橢誖篠母蓛幈汲蠾玬滎皂郷蚾綱偲悽孫歪確刕園反朝蛝橮瞟鳻貶嬭邭匣潳攼葒韋匉淯磔駄桱粓隗銕穵熗顖蕩愛德華
  • 歐洲藝術繪畫風格之辨:到底什麼是印象主義、什麼是後印象主義?
    但最開始印象主義這一名稱卻是對印象主義繪畫風格的一種蔑視。1874年4月一群青年畫家在納達爾的工作室舉辦展覽。一位叫路易.勒魯瓦的記者。在看到莫奈所作的《印象·日出》時,由於深受學院傳統繪畫風格的影響,他對這樣的風格很不理解,所以在他的文章中就用「印象主義」一詞對這樣的風格進行嘲諷,稱這次展覽是印象主義畫家的展覽會,印象主義就因此而得名。
  • 40位國際藝術天才筆下的母親,難得一見!
    在藝術史上,許多大師只畫母親而不畫父親。梵·高根據母親的照片來畫母親的肖像,但他嫌原始的黑白照片太單調,所以按照記憶來描繪心中的母親形象。現實中,母親造就了孩子,但在繪畫中,卻是孩子造就了母親,從而使這些經典的肖像繪畫作品,呈現出獨樹一幟的風格。
  • 《讀懂繪畫》:一本理解西方700年繪畫藝術的科普指南
    從中世紀開始尋根溯源,一直延續到20世紀的晚期,將諸多藝術家、藝術作品進行串聯,讓讀者足不出戶,就能領略到從古至今各個藝術流派的經典繪畫及藝術風格。 書中用了1000餘張彩圖,對經典作品進行局部分解,對畫作的藝術風格、主題思想、歷史時代背景等進行了詳細的描述,讓讀者不僅可以學到藝術領域的基礎知識,還能夠找到欣賞西方繪畫作品的方法,提高藝術審美能力。
  • 馬奈:西方油畫界的貴族
    愛德華 · 馬奈的油畫作品《春天》《春天》(Spring)是馬奈四季系列中的一副肖像畫作品,但馬奈僅完成了《春天》和《秋天》。作為印象派奠基者的愛德華·馬奈,其於1881年創作的作品《春天》可謂是早期現代藝術的一個縮影,從自然與女性到社會與時尚,一應俱全。作為馬奈的經典名作之一,《春天》也被看作是藝術家馬奈藝術變革的具體體現。
  • 法國:大師靜物展-畢沙羅|馬奈|塞尚|莫奈|拉圖爾|庫爾貝
    法國靜物展藝術家:卡米爾畢沙羅,愛德華馬奈,保羅塞尚,克勞德莫奈,亨利範丁拉圖爾,古斯塔夫庫爾貝2020年1月18日-4月12日,卡米爾畢沙羅(Camille Pissarro)1867年的靜物畫是託萊多藝術博物館藏品中最有收穫和令人著迷的作品之一。展覽包括來自被視為「現代繪畫之父」的愛德華馬奈(douardManet)和被認為是20世紀初期主要藝術運動立體主義的先驅保羅塞尚(PaulCézanne)。此外,展覽還包括克勞德莫奈,亨利範丁拉圖爾和古斯塔夫庫爾貝的一流畫作。
  • 不是印象派的印象派創始人,差點被耽誤的現代繪畫家:馬奈
    愛德華·馬奈是19世紀重要的法國畫家,他是現代繪畫的領軍人,可如今卻被人們誤解成印象派的畫家。這是因為他經常描繪印象派中常見的景物。1832年,愛德華·馬奈出生於巴黎一個中產階級家庭,他的父親是一名法律方面的公務員,母親則是一名外交官的女兒。小馬奈對於學校裡的課程並不是很上心,但對藝術卻獨有一份熱愛。馬奈的一個叔叔也很喜愛藝術,他看到小馬奈對於藝術的熱忱,於是幫他報名了繪畫課程,還帶他去羅浮宮觀摩大師作品。
  • 梵醬問世,梵谷大師藝術與中國醬酒完美合璧,極致匠心,海派文化醬酒
    梵醬問世,梵谷大師藝術與中國醬酒完美合璧,極致匠心,海派文化醬酒    梵醬酒,大師作,滴滴稀有!全球第—款海派文化醬酒「梵醬」於近日在香港上市發布,這款匠心酒作由五星酒業集團醬酒大師聯合醞釀,十年基酒調製。
  • 只差一毫米:細看馬奈油畫《垂老的音樂家》
    馬奈 《垂老的音樂家》 1862 187.4 cm × 248.3 cm 愛德華·馬奈(Édouard Manet),1832~1883,印象主義畫派領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