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的一首打油詩,有趣又耐人尋味,心態已經到達了一定的境界

2020-12-14 陽光灑下的聲音

蘇軾寫的一首打油詩,既簡單又有趣,讓人讀了之後莞爾一笑,仔細回味,又不禁羨慕起那灑脫的人生。

無竹令人俗,無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筍燜豬肉。

乍一讀這詩,便覺得這是一位調皮的老人家,不就是想吃竹筍燜豬肉了嗎?您自己饞就饞唄,還要把它寫成詩,這是讓世世代代的後人看著它流口水嗎?所以,特此忠告,餓的時候不要讀這首詩。

笑過之後,再讀這詩,感悟卻頗多。 現此將其歸納為三種人生,其中第三種人生最為悠哉。

第一種人生:竹子人生

古往今來,竹子是多少文人墨客筆下的精神所在,它象徵著高潔、堅韌、雅致……「無竹令人俗」,好像沒有竹子就變得很俗氣一樣,確實如此,我們應該學習竹子的精神,積極向上,不屈不撓。

竹子人生可謂是精神世界的享受,自有一身的風骨,不屑於世俗的紛雜。不在酒桌上談人生,只在詩書中氣自華。他們有自己的人生境界,並樂在其中。說他們清高,也不是,只是讓人不敢接近,心中只能對其默默地崇拜。

第二種人生:酒肉人生

喜歡這種人生的人不在少數,吃喝玩樂是令多少人開心的事啊!也許他們經歷了過多的滄桑世事,把一切都看淡了,再也沒有年少時的豪情壯志,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得過且過,及時行樂。燈紅酒綠下,他們舉杯開懷暢飲,嬉笑言談中,有誰能讀懂他們背後的寂寞。

第三種人生:竹筍燜豬肉

這種人生就很有趣了,打個比方:一位不知道隱居在什麼地方的高人,常年與清風、竹林、松柏……作伴,養成了極其高潔的心智,人也不俗,品性皆是上乘,也有些許缺點,但無傷大雅。

有一天,他不再隱居,來到了這熱鬧的世間。他很快就融入到了這裡,樂於和老人們話家常,樂於和朋友們相聚,會講笑話,會打趣別人,活脫脫的一個「俗人」,但卻沒有失去他原本的品性,這才是灑脫的人生,真正快樂的人生。

好多人都喜歡這首詩,不僅僅是因為它很有趣,更是因為這首詩充滿的生活的味道。做一個清高的人,不參與生活瑣碎,就少了些親切感。人活一世,吃喝玩樂是一種快樂,更要有自身的修行。

什麼是真正的生活,離不開酒肉,更離不開高質量的精神生活。靜下心來清風明月,與世俗相處時把酒嬉笑。高雅要有高雅的樣子,生活更要有生活的樣子,這才是真正嘗到了「竹筍燜豬肉」的味道。

相關焦點

  • 蘇軾臨死前一首詩,短短28字,道盡人生3境界,不少人卡在第2層
    在眾多的文學家中,蘇軾是集大成者,他不僅是詞中高手,而且詩也寫得很出彩,再加上書法、繪畫,似乎就沒有他不精通的。這樣頂尖的天才,在晚年留下了一首詩,也是他一生的智慧總結。臨死前寫一首詩,短短28字提起蘇軾,大多數人對他的第一印象就是一個詩人,但他還是一個身有官職的朝廷官員。二十歲那年他就考中了進士,稱得上是年少有為,但是他的仕途走得卻並不平坦,做官期間他有過三次被貶的經歷。
  • 蘇軾的一首冷門詞,語言清麗,哲理深邃,最後一句耐人尋味
    蘇軾是一個千年難遇的天才,他少年得志21歲進士及第,不僅文章寫得好,書法寫得棒,詩詞散文樣樣拿手。誰在上學的時候沒有背過蘇軾的《念奴嬌》《水調歌頭》呢?「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可是蘇軾生平所作的第一首詞,竟是在他37歲的時候。
  • 蘇軾人生最後一首詩,僅28字,道盡人生三境界,不少人卡在第二界
    我想沒有比蘇軾說得更加清楚的了,不信你看看蘇軾的臨終詩,僅僅28字,道盡人生三境界!《廬山煙雨》宋 蘇軾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到得還來別無事,廬山煙雨浙江潮。《廬山煙雨》是一首禪詩,它的體裁為七言絕句,也叫《觀潮》。詩意由《五燈會元》第17卷所載青原惟信禪師(唐代高僧)的一段著名語錄演化而成。
  • 蘇軾臨終絕筆,人生最後一首詩,僅28字,卻道盡人生的三重境界
    假如你想找一名古人去旅行,一定不要找李白,他太過於狂傲,不知天高地厚;也不要找杜甫,他的命太苦,對生活沒有信心;要找就找蘇東坡,他是一個懂得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有趣的人。這句話是余光中說的,這麼一句普通的話,足見蘇軾的魅力,蘇軾不但才華橫溢,還有一顆有趣的靈魂。
  • 蘇軾臨終前寫下一首詩,暗含人生的三重境界,很難有人到達第三重
    蘇軾是真的做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這樣看透世情的他,將對人生的種種思考都寫進了他的詩詞作品中。蘇軾臨終前給兒子留下了一首詩——《廬山煙雨》: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到得還來別無事,廬山煙雨浙江潮。
  • 中文系教授退休之後的一首打油詩,幽默淺顯,寫出了人生大境界
    這首打油詩的作者,是中央財經大學文化與傳媒學院教授,視覺文化評論家劉樹勇。退休之後,他以「老樹畫畫」的筆名在網際網路上活躍,一首打油詩配一幅圓潤可愛的水墨畫,得到了不少網友的追捧,不僅出了「詩集」,還在微博上混成了一個「金V」。
  • 蘇軾臨死前一首詩,短短28字,道出人生3層境界,不少人卡在第2層
    在眾多的文學家中,蘇軾是集大成者,他不僅是詞中高手,而且詩也寫得很出彩,再加上書法、繪畫,似乎就沒有他不精通的。這樣頂尖的天才,在晚年留下了一首詩,也是他一生的智慧總結。臨死前寫一首詩,短短28字提起蘇軾,大多數人對他的第一印象就是一個詩人,但他還是一個身有官職的朝廷官員。
  • 朋友夫妻不和,蘇軾隨口作了一首打油詩,誕生一個成語流傳至今
    (歷史釋疑 第66期/奉天玉)提起蘇軾蘇東坡,大多數人都不陌生,身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才華不容置疑,一句「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則表明了他的氣節。然而,不管是正史還是野史中,蘇軾都不是古板正經的正人君子形象——他經常揮毫潑墨,與家人鬥詩,與朋友相和,為偶像李白與人pk,等等。在這些軼事中,他曾洋洋得意,也曾吃過悶虧,這些故事大都能搏一笑。可是,估計他自己也不曾料到,有一次他隨口作的一首打油詩,不僅誕生了一個專門用來調侃甚至批判女性,並流傳至今的成語,還導致一個女子被嘲諷了千年,這是怎麼回事呢?
  • 那些令人哭笑不得的打油詩,雖難上檯面,卻總能博君一笑
    中國有哪些讓人哭笑不得的打油詩?順口溜據說源於唐代,唐代的詩歌文化十分繁榮,出現了"詩仙"李白、"詩鬼"李賀、"詩聖"杜甫,以及王維、白居易、孟浩然等千古知名詩人,也許是唐代文化開放的緣故,"順口溜"應運而生。"打油詩"的鼻祖張大友,是一個普通的讀者,但他愣是以一首《雪頌》開闢了千古滑稽的詩風:"江將軍一首,井黑洞。
  • 蘇軾在雨中寫下一首詞,「一蓑煙雨任平生」表達了詞人怎樣的態度
    蘇軾為什麼說「竹杖芒鞋輕勝馬」呢?詞人用一個「輕」字一筆點明,讀來是非常耐人尋味。因為竹杖芒鞋是輕巧的,然而在雨中泥濘的道路上行走時,尤其是芒鞋,難免會拖泥帶水,會給行走帶來極大的不方便。比起騎馬的體驗來說又差遠了。那麼詞中的「輕」字必然另有含義,分明是有「無官一身輕」的意思,為什麼這麼說呢?
  • 蘇軾一首很有趣的詩,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充滿哲理
    蘇軾的名氣很大,才華也是無人能及,他不僅詩寫得好,詞更是一絕,另外在書畫方面還有著極高的造詣,入選了唐宋八大家,同時也是北宋最具有創造的大文豪,千百年來人們極為推崇蘇軾。北宋雖然有很多的文人被貶過,可是蘇軾的人生之路走得最為艱辛,貶得最遠,也受到了最為沉痛的打擊,這也使得他對於人生有著更為深刻的認識,創作出來的作品也自然是與眾不同,以這首《洗兒詩》來說,那就是一首看似很普通,但是充滿了哲理的精品之作,通篇用一種調侃的口吻來描寫,結合自己的人生經歷,從而寫下了對於人生的感悟。
  • 蘇軾臨終前一首詩,短短28字,道盡人生三境界,多數人只到第二層
    儘管蘇軾所處的宋朝已經距離我們過於遙遠。可是,回首這位偉大先賢的一生,我們卻會不自覺的被其吸引,其一生曾到達過巔峰,卻也成落入深淵。在最苦難時,他被小人作怪,貶到了當時最落魄,最南面的海南島。在最輝煌時,其落筆也曾使得洛陽紙貴。
  • 蘇軾很難超越的一首詞,只是開篇13個字,就已驚豔世人千年
    蘇軾,號「東坡居士」,在中國詩詞史上可謂是一位響噹噹的人物。蘇軾一生命運坎坷,也曾幾次被貶,但他每次被貶時都能發生不少的趣事,這途中最主要的是蘇軾自己心態豁達。我們在蘇軾的詩詞中,總是能讀到豁達中藏著的萬千無奈。他是一個經歷了生活苦楚,依舊對這苦難生活報以微笑的人。
  • 蘇軾臨終前一首詩,短短4句,道盡人生三境界,多數人只到第二層
    這是從境界的分類而言談的,但是我覺得,關於人生的境界,沒有誰能比古人蘇軾還說得清,他在彌留之際為兒子寫的一首《廬山煙雨》,短短28字內,道盡了人生的三大境界。《廬山煙雨》北宋·蘇軾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 打油詩你肯定聽說過,但你是否知道打油詩名稱的由來?
    然而有一種詩歌,卻是通俗易懂人人可學,是實實在在的俗文學,它就是「打油詩」。「打油詩」這個名號相信大家不會覺得陌生,但是你知道它的由來不?關於它的由來據傳是這樣的,唐代有一個人名叫張打油,平日裡也喜歡寫詩。有一回下了雪,天地間白茫茫一片,很是壯觀。面對此情此景,張打油不由得想要吟詩一首。徐行七步,略做思考,他便悠悠然吟出一首詩來。
  • 蘇軾臨終前寫下一首詩,首句和最後一句一樣,卻道出人生三重境界
    提起蘇軾,人們大都不假思索的稱其為大詩人、大詞人。奇石,在我國古代,自孔子之後,知識精英們大都集官員、學者、文士三者於一身,而且把仕途看的最高,詩文則視為「餘事」。面對百姓疾苦,蘇軾曾感嘆:「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飢」。
  • 蘇軾臨終前留給兒子一首詩,短短2句話,道出生死哲學
    蘇軾臨終前,留給兒子一首詩,看似簡單卻飽含哲理蘇軾一生有很多成就,前半生順風順水,後半生卻坎坷連連。作為宋代最著名的文人大家,蘇軾精通詩詞歌賦,畫畫書法沒有他不會的,他寫出了人生的大道理,創作了很多帶有深刻哲理的禪意詩。
  • 蘇軾最有趣的一首詩,描寫洞房花燭夜,讀後忍不住會心一笑
    戲贈詩,一般語言詼諧幽默,讀起來相對於傳統詩作要更為有趣。比如,蘇軾的詩作《戲贈張先》。張先,字子野,是北宋著名詞人。其詩內容大多反映士大夫的詩酒生活和男女之情。他的生活寫照,便是安享富貴,詩酒風流。據說,張先在八十歲的時候仍娶了一位十八歲的女子為妾。在一次家宴上,他還寫下了一首詩:「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紅顏我白髮。與卿顛倒本同庚,只隔中間一花甲」。
  • 趣味打油詩之一
    不過張打油之所以闖出牌子,以至這類詩竟冠以他的名字稱之為打油詩,還有一段軼事:有一年冬天,一位大官去祭奠宗祠,剛進大殿,便看見粉刷雪白的照壁上面寫了一首詩:六出九天雪飄飄,恰似玉女下瓊瑤。有朝一日天晴了,使掃帚的使掃帚,使鍬的使鍬。
  • 走進書法 | 蘇軾書法的境界
    康熙早年有《御臨蘇軾中呂滿庭芳》,但終歸不是書法家,沒有能臨出其恢弘的氣勢來。清代書法家吳德旋說自己「餘年三十餘始留意書學,即好東坡、思白二家。而苦無入處。」他感到「東坡筆力雄放,逸氣橫霄,故肥而不俗。要知坡公文章氣節,事事皆為第一流。餘事作書,便有俯視一切之概,動於天然而不自知。」由此可見,蘇軾書法的超邁處,有「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氣魄,呈現出「工夫深,雖枯亦潤,精神足,隨瘦亦肥」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