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寫的一首打油詩,既簡單又有趣,讓人讀了之後莞爾一笑,仔細回味,又不禁羨慕起那灑脫的人生。
無竹令人俗,無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筍燜豬肉。
乍一讀這詩,便覺得這是一位調皮的老人家,不就是想吃竹筍燜豬肉了嗎?您自己饞就饞唄,還要把它寫成詩,這是讓世世代代的後人看著它流口水嗎?所以,特此忠告,餓的時候不要讀這首詩。
笑過之後,再讀這詩,感悟卻頗多。 現此將其歸納為三種人生,其中第三種人生最為悠哉。
第一種人生:竹子人生
古往今來,竹子是多少文人墨客筆下的精神所在,它象徵著高潔、堅韌、雅致……「無竹令人俗」,好像沒有竹子就變得很俗氣一樣,確實如此,我們應該學習竹子的精神,積極向上,不屈不撓。
竹子人生可謂是精神世界的享受,自有一身的風骨,不屑於世俗的紛雜。不在酒桌上談人生,只在詩書中氣自華。他們有自己的人生境界,並樂在其中。說他們清高,也不是,只是讓人不敢接近,心中只能對其默默地崇拜。
第二種人生:酒肉人生
喜歡這種人生的人不在少數,吃喝玩樂是令多少人開心的事啊!也許他們經歷了過多的滄桑世事,把一切都看淡了,再也沒有年少時的豪情壯志,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得過且過,及時行樂。燈紅酒綠下,他們舉杯開懷暢飲,嬉笑言談中,有誰能讀懂他們背後的寂寞。
第三種人生:竹筍燜豬肉
這種人生就很有趣了,打個比方:一位不知道隱居在什麼地方的高人,常年與清風、竹林、松柏……作伴,養成了極其高潔的心智,人也不俗,品性皆是上乘,也有些許缺點,但無傷大雅。
有一天,他不再隱居,來到了這熱鬧的世間。他很快就融入到了這裡,樂於和老人們話家常,樂於和朋友們相聚,會講笑話,會打趣別人,活脫脫的一個「俗人」,但卻沒有失去他原本的品性,這才是灑脫的人生,真正快樂的人生。
好多人都喜歡這首詩,不僅僅是因為它很有趣,更是因為這首詩充滿的生活的味道。做一個清高的人,不參與生活瑣碎,就少了些親切感。人活一世,吃喝玩樂是一種快樂,更要有自身的修行。
什麼是真正的生活,離不開酒肉,更離不開高質量的精神生活。靜下心來清風明月,與世俗相處時把酒嬉笑。高雅要有高雅的樣子,生活更要有生活的樣子,這才是真正嘗到了「竹筍燜豬肉」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