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在發展,尤其是進去網絡時代後,社會各個發生了巨大變革,比如生活方式、購物方式、工作方式、學習方式等等。而娛樂方式也不例外。
沒有網絡的年代,看電視電影、看書看報紙、下棋打撲克等就是主要的娛樂方式。而隨著網絡發展和智慧型手機的普及人們的娛樂方式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手機成了人們主要的娛樂工具,上網看視頻、看直播、打網遊、拍段子自娛自樂成了人們日常消遣娛樂的主要內容代替了傳統的看電影電視、讀書、下棋打撲克……這幾年就連過春節時必不可少的的春晚大餐也變得可有可無,遠不如搶紅包帶勁。
在這種背景下,一切傳統藝術受到影響是不可避免的!
相聲自然也受到了影響,許多鍵盤俠、噴子們就把相聲的不景氣歸咎於曲協主席姜昆,在網絡上恣意詆毀謾罵,姜老爺子成了背鍋的,不過明眼人都知道相聲沒落決不是那一個人的責任,這是社會發展中傳統藝術必然的起伏。其實,姜昆頗有與時俱進的意識,第一時間就開始在網絡上推廣相聲了。
姜昆挨罵的同時,有人又力捧德雲社和郭德綱,說他挽救了相聲,讓相聲重回巔峰,呵呵,只能說你們想多了,郭德綱和德雲社的相聲也不過是小火,說到底不過是新鮮勁,再加上網絡的宣傳和營銷造成了火爆的假象。相聲永遠也不會再回到八九十年代電視廣播鋪天蓋地的輝煌,就像是戲曲也永遠不復當年的鼎盛!
再說,姜昆和郭德綱在相聲藝術上的成就孰高孰低咱就不說了,只說他們的演藝高峰期不是一個時代,姜昆是在八九十年代大火特火,郭德綱是近些年紅得發紫,再加上二人的藝術風格完全不同,所以放到一起比較誰高誰低沒意義,純粹就是挑事。
其實,稍微有些智商和理智的人都會明白一個問題: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藝術風格;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優秀演員。姜昆等老一輩相聲演員的作品風格是是時代決定的,那個時代的主流相聲還真的必須符合時代精神,不是你想說啥就說啥。像郭德綱的許多相聲那個年代還真不能演出。如今,這方面放寬了,所以郭德綱風格的相聲才能在小劇場演出,但是有些還真不能登上春晚這樣的大舞臺。
現在許多人不喜歡姜昆等老一輩相聲演員,把他們的作品也變得一文不值。但是,馬季姜昆等老一輩相聲演員對相聲發展做出的貢獻和相聲界地位不是一些腦殘鋼絲噴幾句罵幾聲可以抹殺的。比如魯迅的作品現在讀起來覺得文風有些不習慣,喜歡閱讀的人不多了,有許多年輕人覺得他的作品不如韓寒、郭敬、唐家三少、血紅之流,但是,誰也不能否認魯迅在現代中國文學上的地位不是網絡寫手可以比的,你可以不喜歡,但是不能隨意貶低。
郭德綱相聲說的再好,也不能把老一輩相聲演員貶的一文不值,人家說相聲時他還流鼻涕呢。
從國家層面來說一切表演藝術都不能以娛樂為主要目的,主旋律永遠是最重要的。姜昆作為曲協主席反三俗表明自己的立場是必須的,卻成了噴子們嘴裡打壓某某的行為,真是有些可笑,難道就沒有從網絡上一直清理低俗視頻和網絡小說發現端倪嗎?一切低俗的藝術作品永遠不可能成為主流!
相聲和一切傳統藝術一樣不景氣決不是姜昆一個人造成的,如果硬要把罪名強加於他是不公平的,那麼,春晚頻頻遭人吐槽是誰之過?京劇等戲曲沒落沒人看是誰造成的?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十年!因此,老一輩藝術家們的藝術成就不容抹殺,相聲等傳統藝術的沒落也不是哪一個人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