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香機關|盧子明:《民法典》開啟中國法治新時代

2021-01-14 澎湃新聞
書香機關|盧子明:《民法典》開啟中國法治新時代

2021-01-07 21: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為進一步加強致公黨機關隊伍建設,提升機關工作效能,全面促進致公黨各項工作,按照致公黨中央主席辦公會部署,決定在致公黨中央和各省級組織、中央直屬組織機關中開展「書香機關」讀書活動。本讀書活動第二期推薦書目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2020年5月,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時代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大成果。5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切實實施民法典」舉行第二十次集體學習。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民法典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基礎性法律」。

今天分享致公黨中央法治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市隆平律師事務所主任盧子明的文章:《民法典》開啟中國法治新時代。

《民法典》開啟中國法治新時代

盧子明

2020年5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經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表決通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正式進入「法典新時代」。作為新中國歷史上首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民法典可謂是集萬眾智慧,應時代所需,既是「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也是人民權利保障的法律匯總,其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基礎性法律,對推動我國人權事業發展、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重大意義。

一、民法典彰顯「法典」地位

何為「典」?顧名思義,「典」首先具備典範性,表現為民法典獨特的法律地位。民法典調整社會成員的各種民事活動,可以說是「從搖籃到墳墓」,甚至繼續向兩端延伸。具體體現為民法典第十六條、一百八十五條,分別對尚未出生的胎兒的權益以及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譽等民事權益予以保護。因此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民法典稱得上是僅次於憲法的「國家重典」,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日益完善的重要裡程碑。

其次「典」還有大全、系統之意。此次民法典的修訂系統整合了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長期實踐形成的民事法律規範,汲取了中華民族5000多年優秀法律文化,借鑑了人類法治文明建設有益成果,成為新中國立法條數之最、字數之最。民法典全典共七編,1260條,總計十萬餘字,開創了新中國立法的新紀錄。

最後「典」具有邏輯、規律之意。就外在表現來講,由總則和分則聚合在一起搭建起了《民法典》的體系架構,形成總—分的總體框架。除此之外,在分則,即後六編中依然存在一個嚴密的邏輯體系:由二、三編的物權和合同債權,組成財產權;由四、五編的人格權、婚姻家庭形成身份權;第六編則是以身份權為前提的財產權,即繼承權;第七編侵權責任編起到保障兜底作用,對前面各分編的權利提供保障和救濟。因此,民法典的編纂和整合不是機械式的,而是有溫度,有靈魂,有嚴密的邏輯體系的。

民法典被定名為「典」,可謂實至名歸。

二、民法典彰顯私權保障

此次民法典的編纂有一個極為突出的特點,就是彰顯了私權保障的理念。民法典以人的發展和人的權利為軸心進行設計,致力於將民法典這棟恢弘大廈建立在私權保障的基石之上,形成一部「權利的宣言書」。最具代表性的例證就是將人格權獨立成編,對人格權的尊重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世界各國的民法典當中,我們是走在最前面的。黨的十九大報告,宣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從「物質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從「落後的社會生產」到「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體現出人民群眾由過去關注經濟利益變為了既關注物質也追求精神,這是人民群眾的需求,法律的制訂當然的回應人民群眾的呼聲和需求,因此才有了這一創舉。

民法典侵權責任編對高空拋物、高空墜物所產生的民事責任進行了修改和完善,是民法典保護私權的見證。可以說高空拋物、高空墜物是新時代的新問題。隨著社會現代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我們目之所及皆是高樓林立,進而催生了高空拋物,高空墜物一系列問題。民法典在舊規,即在尋求侵害人無果的情形下,由有可能加害的全部建築物使用人給予補償的基礎上,增加了物業服務企業等建築物管理人的安全保障義務,更明確了公安機關參與調查的義務。習總書記曾說過:「一紙判決,或許能夠給當事人正義,卻不一定能解開當事人的 『心結』」。如果適用舊規,本著彌補受害人權益的思想,使得大多數無辜的建築物使用人一起為真正的責任人「買單」,這不合常理也不合法理,這一紙判決為眾多無辜承擔補償責任的建築物使用人繫上了「心結」。在這種情形下,民法典創新調查方式,規定由公安機關介入調查,這無疑讓真正的責任人無所遁形,給予受害人和其他建築物使用人以真正的權利保障。

三、民法典彰顯時代特徵

民法典體現我國社會主義性質、符合人民利益和願望、順應時代發展要求,是一部體現對生命健康、財產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嚴等各方面權利平等保護的法典,是一部具有鮮明中國特色、實踐特色、時代特色的民法典。

民法典的誕生是時代發展的結果,在天時地利人和都具備的情況下,應運而生。黨的十八大之後提出了全面依法治國,在形成全面依法治國之後,可以依照法律解決經濟社會生活中的一些問題,這為民法典的誕生提供了大環境支持。中央重視,才能凝聚力量。民法典編纂由全國人大法制工作委員會牽頭,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及其他司法機關提供助力,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法學會及其他各方力量參與。同時,民法典很好的聽取廣大民眾的意見和建議,對於有爭議的問題,求取最大公約數,徵求意見階段共收到大概40萬人,86萬多條意見。各方主體齊心協力立足中國獨特的文化傳統、獨特的歷史命運、獨特的基本國情,共同完成了這一「國之重典」,這部法典可以說是我們全民或者說各界的一個智慧結晶。

民法典編纂過程中的每一個細微的改動都緊扣百姓生活的熱點、難點,回應時代變革、社會關切。如民法典物權編對居住權的完善;合同編對高利貸的明確禁止;人格權編對隱私權的明確界定;婚姻家庭編離婚冷靜期的設置。又如民法典對網絡虛擬財產的承認和保護、對網絡侵權責任的具體細化和完善、對器官捐獻和基因編輯的明確認定等等。這些點點滴滴的變動,匯成了時代洪流,彰顯了民法典的時代特徵。

「法與時轉則治」,民法典歷經滄桑歲月,經歷幾番坎坷,終於「呱呱落地」。隨著民法典作用的充分發揮,其將成為實現人民群眾美好幸福生活,提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的重要制度基礎。

來源:《中國致公》微信號

上海致公微信訂閱號

原標題:《書香機關|盧子明:《民法典》開啟中國法治新時代》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書香機關丨盧子明:《民法典》開啟中國法治新時代
    本讀書活動第二期推薦書目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2020年5月,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時代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大成果。5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切實實施民法典」舉行第二十次集體學習。
  • 關注| 區婦聯組織線上觀看《民法典:開啟中國法治新時代》系列節目
    為使廣大婦女、家庭對《民法典》有更深入地了解,進一步提高法治意識,近期,區婦聯組織全區各級婦聯幹部、巾幗親情服務隊隊員及廣大婦女群眾線上觀看《民法典:開啟中國法治新時代》系列節目。01南法信鎮為進一步使轄區內婦女群眾了解如何用法律保護自身權益,提升法律常識,南法信鎮婦聯組織各村、居婦女群眾觀看民法典:開啟中國法治新時代系列節目,共計200餘人參與民法典線上視頻觀看活動。
  • 《民法典》:開啟法律普及新時代
    本報記者 林春霞《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已於2021年1月1日正式施行,這是自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幾乎覆蓋了公民生活的各個方面。那麼,《民法典》的實施將對我國法治社會的建設,以及百姓的生活帶來哪些促進作用?
  • 讓《民法典》開啟婦兒權益保護新時代 ——市婦聯「巾幗學法·萬益...
    為加強婚姻家庭糾紛預防化解工作,及時妥善化解婚姻家庭矛盾糾紛,切實維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引導廣大群眾樹立正確的婚姻家庭觀念,建立和諧的婚姻家庭關係,構建幸福平安家庭,促進社會和諧穩定,11月25日上午,由貴港市婦聯、港南區婦聯、廣西萬益(貴港)律師事務所聯合舉辦的第30期「巾幗學法·萬益講堂」《民法典
  • 民法典:開啟民事司法工作新紀元
    開啟民事司法工作新紀元偉大的時代產生偉大的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順應時代要求,符合人民願望,契合發展需要,是中國數千年文明史上的第一部法典,其內在精神與具體內容,不僅汲取了中華民族5000多年的優秀法律文化,還借鑑了人類法治文明建設的有益成果,是民事法律規範的集大成者。
  • 張文顯:中國民法典是二十一世紀民法典的典範
    今天上午,國務院新聞辦舉行吹風會,中國法學會學術委員會主任張文顯,中國法學會副會長、學術委員會委員王利明,中國法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孫憲忠介紹民法典及其實施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張文顯介紹說,今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第三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這是我國新時代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大成就。民法典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填補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空白。民法典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以「民法典」稱謂的民事法律,實現了百年來中華民族的法典夢。
  • 偉大時代 偉大法典——談談中國民法典的內容和意義
    於飛(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教授)5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通過。次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以「切實實施民法典」為主題進行了第二十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主持並作重要講話。編纂民法典是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的重大立法任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設部署,具有重大意義。
  • 新中國首部民法典誕生 為世界法治文明貢獻中國方案和中國智慧
    民法典不僅是我國條文數最多的一部法律,也成為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中國開啟了「民法典時代」。編纂民法典是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確定的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和立法任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設部署。編纂一部真正屬於中國人民的民法典,是新中國幾代人的夙願。民法典編纂走過哪些歷程?
  • 「社科網評」全面把握新時代民法典的三大特徵
    編纂民法典,就是通過對我國現行的民事法律制度規範進行系統整合、編訂纂修,形成一部適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符合我國國情和實際,體例科學、結構嚴謹、規範合理、內容完整並協調一致的法典。這是一項系統的、重大的立法工程。筆者認為,民法典編纂和審議始終堅持人民立場、彰顯制度優勢、堅持實踐導向,鮮明體現了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是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生動實踐。
  • 傳授新時代「武功秘籍」,力推《民法典》照亮高牆
    傳授新時代「武功秘籍」,力推《民法典》照亮高牆 2020-10-20 19: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學好民法典 行好人生路——柞水縣人民檢察院開啟民法典進校園巡講...
    民法典頒布以來,不僅在法學界引起轟動,也在全社會掀起了 「學法用法守法」的新熱潮,學校作為培育新時代英才的重要陣地,及早開展《民法典》教育勢在必行。近日,柞水縣人民檢察院主動上門,送「典」進校,在全縣範圍內開展民法典進校園巡講活動。
  • 【民法典開講】王利明《民法典的時代精神與中國特色》視頻+文字實錄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共7編、1260條,各編依次為總則、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侵權責任,以及附則。歷時70餘年,新中國第一部民法典通過。我們編纂的是一部什麼樣的《民法典》?21世紀的中國《民法典》應當具備哪些特點?體現哪些關懷和情懷?
  • 民法典頒布的意義是什麼?
    民法典是保護私權利的法律匯總,某種意義上講,民法典是民事權利的宣言書和保障書,也是公民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民法典的編纂與出臺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進程中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重要裡程碑,也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不斷提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大舉措。
  • 陳甦:中國社科院法學所《民法典評註》——民法領域迄今鮮見的宏大...
    從此,在世界民法典之林,中國民法典以其鮮明的中國特色、充沛的時代精神、科學的規範設計、嚴謹的結構體系、精準的話語表達,獨樹一幟、弘揚四域。民法典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重點建構,其規範效能沛然厚重,實施效果卓然可期,已然功在當代,定然惠澤千秋。民法典乃時代發展的產物,非在中國進入新時代而無以有中國民法典。
  • 第一堂民法典直播課來啦!用法治護航少年的你!
    第一堂民法典直播課來啦!用法治護航少年的你!,是一部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基礎性法律,承載著人民對新時代美好生活的嚮往。,引出民法典的一大亮點——人格權編獨立成編,繼而分享作為青少年應如何應對網絡名譽侵權,維護自身權利,為同學們敲響了「民法典時代,網絡言論不可任性」的警鐘.....
  • 民法典:提升「四大檢察」品質的新動能
    2021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將正式施行。這標誌著一個權利保護嶄新時代的到來,必將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對於即將到來的民法典時代,我們準備好了嗎?
  • 紮實推動民法典落地生根——全國律師行業掀起學習宣傳民法典熱潮
    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學習時強調,民法典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基礎性法律。全黨要切實推動民法典實施,以更好地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更好地保障人民權益。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高屋建瓴、切中肯綮,強調了民法典的深遠意義,為更好地推動民法典實施作出了科學部署。
  • 《民法典》基本原則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新中國歷史上首部民法典,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進程中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大事,是新時代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大成果。
  • 《民法典》系列微黨課之二:趙玉環--民法典的基本原則及其法治理念
    《民法典》系列微黨課之二:趙玉環--民法典的基本原則及其法治理念 2020-10-22 11: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民法總則表決通過 開啟中國法治建設新篇章
    央廣網北京3月16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導,作為中國民法典的開篇之作,《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昨天獲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表決通過,自2017年10月1號起施行。中國民事法律制度從此開啟「民法典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