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市明湖小學:把傳統文化融入生活、化為習慣

2021-01-08 大眾網

濟南市明湖小學書法課堂

明湖小學學生書法作品

  走進濟南市明湖小學,白牆青瓦的教學樓清新雅致,校園內山石掩映,綠樹成蔭;教學樓長廊上,一幅幅運筆秀巧的書法或行雲流水,或工整娟秀,或酣暢渾厚;每個學生都能寫一首好字,人人都能背誦毛澤東詩詞,學生們的謙遜有禮和多才多藝讓前來考察的寧波市海曙勝豐幼兒園園長鄭愛鳳不禁誇讚:「這所學校培養出來的是謙謙君子和窈窕淑女。」而在7年前,這裡只是一所由五所村辦小學合併而成的學校。

  「精耕」校園文化,啟蒙傳承興趣

  在明湖小學的校園裡,每個教學樓和社團教室都有一個別致的名字:崇文樓、三味書屋、聞韶驛站、扁鵲醫館、百草園……富有韻味的名字背後或是一段典故,或是一位先賢故事,或是一種地域文化。明湖小學校長陳殿軍認為,要想傳承傳統文化,良好的啟蒙非常重要。「如果孩子從小對傳統文化不感興趣,那麼他長大以後也不會喜歡傳統文化。」

  「學校的教學樓按照白牆青瓦紅磚的樣式建設,每個教室都有不同的名字,校園裡的詩詞牆、梅園以及毛澤東題詞,讓孩子們在平常學習生活中就能近距離接觸到傳統文化的薰陶。」明湖小學的老師焦麗告訴記者,除了誦讀經典詩詞,為了讓傳統文化「更接地氣」,明湖小學每年的民俗文化節注重知識性,更注重師生參與和互動,「學校的民俗文化節已經舉辦了6次,明湖廟會、曲山藝海文化節、美食文化節……每次都是孩子們的『盛會』,民俗講座、美食交流、非遺傳人進校園,孩子們在玩樂中感受到的是傳統民俗的趣味。」

  內化傳統文化,落實校本課程

  為了「內化」傳統文化,把傳統文化與教學課程有機結合起來,明湖小學以書法教學為切入點,開發豐富的校本課程,逐步形成了以傳統文化為核心的潤澤課程體系,包含書法、剪紙、中醫、民樂、茶藝、陶藝、棋藝以及諸多傳統節日課程。「我們的民樂團是全市年齡最小、人數最多、民樂種類最齊全的民樂團。」焦麗說道。

  為了讓「每個孩子都能寫一手好字」,學校專門編寫了書法課程教材,校長和老師以身作則,帶頭練習軟硬筆書法,每天下午上課前15分鐘為專屬練字時間,對於班級練字實行日周月管理考核。從2011年開始至今,明湖小學書寫合格率不斷攀升,2013年合格率為80.5%,2016年合格率為93.7%,優秀率48.1%。「實踐證明,學生的學業水平與書寫水平呈正相關。」學校老師趙娜用一組數據告訴記者,越是學業水平優秀的學生,書寫水平越高;反之,書寫水平較差的學生,學業成績也不理想。

  結合時代特色,促進文化傳承

  對於推動傳統文化教育,國家早已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今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首次以中央文件形式專題闡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作。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教育部部長陳寶生稱,傳統文化進校園要「融匯到教材體系裡」。

  山東大學國學大學堂主任辛成志認為,「書法+語文」的課程搭配為傳統文化進校園提供了良好的載體形式,「作為中國漢字的一種藝術表現形式,書法不僅是語文教學的一個環節,更是融入經典詩詞的載體,通過書寫加深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知。」

  對於學校傳統文化課程接下來的深入開發,明湖小學校長陳殿軍認為,傳統文化傳承要和時代特色相結合,「傳統文化與信息化手段適當結合,這是拉近現代孩子與傳統文化距離的必由之路,只有與時俱進,優秀的傳統文化才能不斷傳承下去。」(大眾網記者 吳笛)

相關焦點

  • 明湖居:守望曲山藝海
    其實,早在2010年9月8日明湖居演藝公司揭牌之時,濟南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局長劉程華就表達了其在濟南文化體制改革中的意義:「濟南明湖居演藝公司成立是我市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重大舉措。」  重建後,明湖居演藝公司確實迅速迸發了活力。截至2011年,明湖居共演出500餘場,觀眾5萬餘人,收入達到200餘萬元。
  • 孔子學堂授牌明湖居
    本報12月22日訊(記者 陳煒敏)12月21日下午,由中國孔子基金會孔子學堂推進委員會主辦,濟南市曲藝團、山東省商協會聯誼中心承辦的「濟南明湖居孔子學堂授牌儀式暨冬至節慶文化公開課」在明湖居舉辦。
  • 從歷史中走來的「明湖居」
    近日,記者採訪濟南市曲藝團業務副團長、濟南市曲藝家協會主席、國家一級演員李洋,還原「書山曲海」,再現大明湖畔的「明湖居」。 山東商報·速豹新聞記者焦騰明湖居的「前世今生」明湖居,是濟南書山曲海的縮影,不僅承載著曲藝的精髓,也記錄著時代的風雲變幻。提及明湖居,大家都會想到《老殘遊記》中曲藝演出的名場面,這是當時濟南曲藝的輝煌所在,也是濟南「書山曲海」的一個小小縮影。
  • 濟南市天橋區濱河左岸小學舉行傳統節氣「冬至」系列活動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2月21日訊 (通訊員 陳雅涵)為了讓學生更貼近生活、了解生活,傳承傳統文化,12月18日,在冬至來臨之際,濟南市天橋區濱河左岸小學開展了「情暖冬至,愛滿左岸」冬至系列活動。低年級的各班舉辦了《爸爸媽媽大講堂》,講述餃子的故事、冬至的來歷及習俗,既帶領孩子們感受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也讓孩子們了解了南北方文化差異,了解關於冬至的小知識。孩子們踴躍舉手,積極回答問題,家長們共同參與,增強了家校互動,拉近了親子關係。活動中,同學們個個大顯身手,拿著皮、弄著餡、包著餃,那架勢,仿佛一個個大廚登場。
  • 明湖兄弟、連音社等20多位街頭藝人齊亮相
    齊魯網·閃電新聞6月4日訊 3日晚上7點,濟南泉城路比往常更熱鬧了許多,7個地點,明湖兄弟、連音社等20多位才華橫溢的街頭藝人點燃了濟南的熱情。晚上不到7點鐘,明湖兄弟就來到了泉城路準備演出,周圍聚集了不少粉絲市民等待著晚上的精彩演出。
  • 濟南市歷下區中小學探索勞動教育新模式
    金秋10月,是收穫的季節,濟南市盛福實驗小學的學生們在學校的「快樂農場」拔蘿蔔、挖紅薯,忙的不亦樂乎。在這片900平米的農場,老師帶著學生們春天栽種、挖土、播撒種子;秋天拔蘿蔔、摘黃瓜、收油菜……人人化身「小農夫」,班班都有「責任田」。不同於傳統的農耕課程,老師將教室「搬」進農場,學科知識在此深度融合。
  • 「明湖秀」亮燈後大明湖內擬單向通行
    記者從濟南公安民生警務平臺了解到,為確保觀景秩序,保證活動安全,濟南市公安局特發布景區內部及附近路段的專項通行規則(徵求意見稿)。景區內部為單循環,附近區域道路將根據情況彈性交通管制,大明湖路還禁止貨車和一切三輪車通行。
  • 濟南市花園小學:打造「翰墨課程」培養書法小名士
    濟南市花園小學舉行百虎迎春書法表演。書法操、漢字魔方……在2019年濟南市花園小學書法節暨書法實踐課程匯報會上,基於大書法而演變出的舞蹈、益智遊戲、運動項目等把知識化身實踐,讓孩子們在墨香筆韻中學得有趣,玩得開心。
  • 濟南市歷下區打造校園體育文化
    濟南市義和小學:聘請專業教練,開展武德教育學生進行武術特色訓練。2014年,濟南市義和小學開展傳統武術進校園活動,打造民族文化進校園特色學校。在「和義而為,遵道而教」辦學理念的引領下,義和小學堅持培養文武雙全、自強不息、德才兼備的功夫少年,武術教學成果已在學校播下種子,生根發芽、開花結果。2019年,濟南市義和小學申報的洪拳被濟南市歷下區人民政府、歷下區文化和旅遊局確定為第六批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 明湖居明晚舉辦全國幽默藝術邀請賽
    當前位置:首頁 >> 文體 2010.08.25 星期三 明湖居明晚舉辦全國幽默藝術邀請賽   本報8月24日訊(記者 陳煒敏)第三屆全國幽默藝術邀請賽將於26日晚7:30在明湖居舉辦。
  • 濟南明湖文化新探:奎虛受降樓下的射禮
    從此山河重光,明湖之畔,聳立起一座國家記憶的豐碑。「我武維揚」,山東抗戰代表人物李延年中將,親手寫下了這方匾額。濃重的筆墨,凝聚著多少民族血淚與悲壯史詩?抗日戰爭,是一場現代化強國對近代化中斷的弱國的非對稱戰爭,兩國武備的水平,不亞於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差距。然而,我們終究打贏了,因為正義終將戰勝邪惡,文明終將驅散黑暗。
  • 濟南市花園小學:打造「翰墨課程」,培養書法小名士
    濟南市花園小學以「一路花香」為德育目標,培育「七彩花園」累累碩果,立足校情,創新方法,探索出以活動為載體,常規活動和特色活動、社團活動三位一體的德育教育模式。在「各美其美·美美與共」學校辦學願景引領下,著力打造了「大書法教育」特色,充分挖掘育德、啟智、審美、健體等功能,使「翰墨課程」形成了體系,學校文化主題以翰墨書香為主線,建立了翰墨長廊,展示名家作品,師生書法,歷屆書法小名士作品,走進花園小學,會深切的感受到墨香迎面。
  • 濟南市歷下區委書記江山:凝心聚力擔當實幹 奮力走在新時代現代化...
    濟南市歷下區委書記江山在接受濟南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歷下區將全面貫徹落實市委全會精神,按照『發揮龍頭帶動作用,當好全市高質量發展排頭兵』的新定位、新要求,不斷拉高標杆、加壓奮進,努力在新時代現代化強省會建設中當好龍頭、走在前列。」江山表示,歷下區將瞄準濟南中央商務區和明府城片區兩大主戰場,大力實施「雙核引領、東西共進、兩翼齊飛」發展戰略。
  • 傳統文化潤心靈 特色發展鑄品牌
    而作為傳承、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第一站,小學教育肩負著極為重要的啟蒙教育職責。   如何在校園中營造濃鬱的傳統文化氛圍,為學生創設一個能夠自由遨遊於傳統文化知識海洋的環境?   戲曲藝術要傳承   走進蒲公英小學,你會發現,在這所溫潤有愛的校園中,傳統文化特色已經滲透到每一個角落。學生學習、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舉手投足間,都能於耳濡目染中受到傳統文化的薰陶。最吸引人的,還是校園內顯著位置張貼的經典戲曲人物形象、雕塑和戲曲知識介紹,宣傳欄、書櫃等處展示著學生的戲曲作品,校園廣播播放的經典唱段,就連上下課鈴聲都融入了戲曲元素。
  • 《文化360》走進文祖中心小學背後的故事
    書香校園:最美的風景叫讀書  「書香校園」是近年來文祖中心小學一直以來堅持建設的教育項目,它的配套工程是以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為主的「好習慣靚童年」建設,兩種教育措施相輔相成,旨在使孩子們逐漸遠離電腦屏幕,拒絕電子遊戲,以更健康、更純淨、更優質的教育資源、文化資源淨化孩子們的成長環境,為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 明湖兄弟獻唱《濟南的夜》!歌美景美,MV也美哭了!
    明湖兄弟獻唱《濟南的夜》!歌美景美,MV也美哭了!我們可以在明湖兄弟的新歌裡找到答案!「明湖兄弟」是新晉的網紅90後組合,他們用帥氣、率真、呆萌、有趣、溫馨、正能量的歌喉,擦亮了泉城濟南的新城市名片,讓更多人了解濟南的文化與生活。
  • 科研引領促進教學 誦讀經典傳承文化 體育特色提高體質 濟南市大金...
    全員誦讀浸潤人生經典教育培育「金色品質」  日常生活中能引經據典,看到校園文化長廊上的孔子像會自覺鞠躬禮拜……大金小學借「六藝」文化育「五常」品質。  建校70年,深厚文化底蘊和優良的辦學傳統是大金小學開展經典教育的優勢所在。
  • 帳篷價格_濟南市天橋區明湖推拉帳篷廠
    帳篷價格,濟南市天橋區明湖推拉帳篷廠,即使是優質的推拉帳篷,採用錯誤的使用方法,它的壽數也不會太長。帳篷價格,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戶外用品,特別涉及一種伸縮帳篷。
  • 連音社、明湖兄弟、風組合……網紅藝人齊亮相!濟南打造夜經濟新景觀
    6月3日晚,在濟南市文化和旅遊局統籌指導下,濟南市文化館組織連音社、明湖兄弟、風組合等20餘名街頭藝人在恒隆廣場、世茂廣場、家樂福、沃爾瑪等6個點位火熱開唱,吸引了大批過往市民和遊客駐足觀看,璀璨的燈光伴隨著歌者動聽的聲音和市民遊客的隨聲附和,濟南這座城市瞬間變得溫暖、浪漫起來。
  • 濟南市大金小學: 用經典教育育金色品質
    《文化大觀》唯一官方訂閱號普及國學知識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中華民族擁有其他國家難以比擬的悠久歷史與燦爛文化,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傲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根。近年來,全國各地掀起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新熱潮。在蓬勃發展的濟南西城,濟南市大金小學依託自身深厚的文化底蘊,將傳統文化教育開展得有聲有色。      大金小學始建於解放初期,原為段店鎮中心小學,後更名為濟南市大金小學,是一所具有深厚文化底蘊和優良辦學傳統的省級規範化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