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內開店近4000家,火鍋食材社區便利店鍋圈食匯跑太快了嗎?

2020-12-14 界面新聞

記者 | 張欽編輯 | 昝慧昉1

當大多數中國消費者對「鍋圈」這個名稱還很陌生時,8月10日一條關於「鍋圈考慮最快明年赴港上市,籌資4億至5億美元」的消息,將這家公司推到了聚光燈下。

儘管鍋圈相關負責人隨即回應稱上市消息不實,但它旗下「鍋圈食匯」連鎖門店在三年半時間裡從零拓展到超3600家的速度,及號稱估值遠超5億美元的公司規模,依然引發了外界的關注。

官網信息顯示,鍋圈食匯隸屬於鍋圈供應鏈(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鍋圈」),後者成立於2015年1月。鍋圈成立兩年後,創立了鍋圈食匯,線下門店與線上商城並行,主營以火鍋燒烤食材為主,涵蓋凍品、生鮮、小吃、底料蘸醬、四季飲品、火鍋器具、燒烤器具等多品類的一站式火鍋燒烤食材超市。

2017年1月,鍋圈食匯首家實體店在鄭州福元路開業,當年鍋圈食匯的門店總數就達到了100家。隨後它開放加盟,連鎖店規模也隨之開始了跳躍式增長:2018年11月全國加盟店數量突破500家;2019年11月,門店總數超過1500家;進入疫情爆發、整個餐飲行業受到重創的2020年,鍋圈食匯的擴張速度不但沒與放緩,反而在7月突破了3600家。門店覆蓋了河南、河北、江蘇、江西、湖北、陝西、上海、北京等地區。

圖片來源:鍋圈食匯官網

鍋圈食匯門店規模逆勢增長的背後,是一波運營團隊、公司發展策略、資本綜合發力的化學反應。

公開信息顯示,鍋圈的運營團隊擁有十八年以上的餐飲及供應鏈運作經驗,其創始人楊明超喜歡稱自己為「一個餐飲老兵」。

在創業家i黑馬曾報導的一次演講中,楊明超介紹了自己的創業歷程:做餐飲起家,最初十多年一直在夜市經營類似大排檔生意,後因夜市容易受季節影響,冬天生意冷清,從2013年開始轉行開起了「小板凳老火鍋」,生意一度非常紅火。雖然每年都能保持10%以上的增長,但他覺得這個品類做不寬也做不深,開店過程中遇到的上遊火鍋食材供應不規範、採購價格不夠透明、存在很多食品安全隱患等問題,讓他又興起了切入供應鏈,同時面向企業和消費者提供標準化火鍋食材的念頭。

「解決兩大行業痛點,即為廣大中小型餐飲企業提供B端食材供應,又為越來越多的宅、急、忙、懶、老人群提供家庭生活便利。」楊明超如此概括他創立鍋圈的目標。

鍋圈創始人楊明超(圖片來源:鍋圈食匯官網)

要把這門生意做大,解決標準化問題至關重要。其中又涉及食材生產、包裝、規格、定價體系、門店展示等方方面面。

據官網信息,鍋圈在上海、成都和北海建立了三個食材研發中心,跟400多家上遊生產企業達成了代工合作,並通過C2F模式(Customer to Factory消費者對工廠)反向指導上遊工廠提高生產效率。為確保物流配送,設立8大倉儲服務中心服務門店。在上述2019年底創業家i黑馬報導的演講中,楊明超稱鍋圈已擁有中心倉6萬坪,前置倉超1000個,日流轉6萬件貨。

布局供應鏈上遊和物流配送環節的同時,以「零加盟費」「零門檻創業,沒有經驗也能輕鬆開店」為宣傳點,鍋圈食匯在短時間內吸引到了眾多加盟商。僅2020年上半年,其門店數量就從1700家擴張到了3300家,幾乎翻了一番。

8月13日,鍋圈招商相關負責人對界面新聞表示,目前鍋圈食匯全國門店已有3800家,背後是1000餘名加盟商。前期投入方面,除房租外,所需的費用是28萬元;總部對門店選址的要求是1km直徑內有2000戶居民的社區門店,面積在70-80平方米之間、且年租金在30萬元左右。加盟商可自選2-3個符合該要求的門店,總部會派人去實地考察來幫助加盟者確定最終選址。

蘇秦是鍋圈食匯的加盟商之一,他投資的加盟店位於北京大興區保利茉莉公館附近,今年5月開張營業。臨街的鋪面外,紅綠撞色、寫著「鍋圈食匯」的門頭,在周圍形形色色的門店招牌中也稱得上搶眼。據他了解,自家近100平方米的店內面積,在北京的鍋圈食匯門店中屬於比較大的。

蘇秦的店面積近100平米。(圖片拍攝:昝慧昉)

蘇秦告訴界面新聞,他知道鍋圈是通過外地朋友介紹,決定加盟前考察了北京的4家鍋圈食匯。「從不同門店買不同的產品試吃,跟商超同類商品比價、和店主聊天了解經營情況,從官網了解加盟信息,綜合考量覺得靠譜才跟北京分公司籤了約。」

原本打算春節假期結束後就開始裝修,突如其來的疫情讓他被迫推遲了開業時間,門店開業後又遇到了疫情反覆,但蘇秦表現得對自己的這盤生意頗有信心。

「受疫情影響,大家減少了外出用餐的頻率,對食品衛生要求也更高了,很多人也更願意自己在家做飯吃。比起去超市、菜場購買火鍋、燒烤食材,我們店裡現在有300多種商品,絕大多數食品都是獨立包裝的,在食材的可選範圍和食品安全方面都能滿足絕大多數消費者對吃一頓火鍋的需求。」蘇秦說。

界面新聞看到,蘇秦的這家店在裝修風格上,維持了鍋圈食匯所有門店內部以原木色貨架和青灰色牆壁、地面搭配的統一色調。除了各色食材,吃火鍋、燒烤需要的炊具、烤架、調味罐、竹籤也一應俱全。食材上,超市、菜場常見的品類外,這裡還能找到豬腦、酥炸平菇、小酥肉、發泡蘭花乾等差異化的菜品。店裡售賣的飲品,也傾向於適合搭配火鍋、燒烤的,能夠解膩但相對小眾的產品,比如沙棘汁、獼猴桃果汁等。因為跟眾多上遊生產企業合作,你在鍋圈食匯既能買到安井、三全、梅林這類大品牌的產品,也能看到許多不知名工廠的產品。

圖片拍攝:昝慧昉

經營生鮮產品,控制損耗是個技術活,蘇秦有一套自己的辦法。門店每周補貨兩次,可以根據實際銷售情況選品進貨,原則是「少進、多次,確保新鮮」。對新品更要謹慎,第一次少量進貨,詢問消費者的偏好,根據反饋和購買情況決定是否還要繼續進貨及進貨量。

實際上,目前鍋圈提供給經銷商的近400種單品中冷凍及可常溫保存保質期較長的商品佔絕大多數,相對更容易造成損耗的蔬菜類所佔比例非常小。這種商品結構,也從客觀上降低了加盟商的經營難度和可能造成的損失。

按鍋圈對外披露的數字,在餐飲業備受疫情衝擊的2020年,公司保持了較去年同期超過400%的增長。在疫情期間,全國仍有1000餘家鍋圈門店沒有喊停營業。2019年,鍋圈營收增長近5倍,已連續兩年盈利,增速與規模均穩居行業第一。

來自《火鍋行業全產業鏈報告》的數據顯示,自2011年以來,火鍋行業始終保持著10%以上的增速,全行業總銷售額從2011年的1843億元增至2018年的4800億元,在整個餐飲板塊中的佔比超過11%。

站在風口上的鍋圈也贏得了資本的青睞。

2019年8月,鍋圈獲得了不惑創投4500萬元的A輪投資,同年10月,又獲三全食品 5000萬元人民幣A+輪投資。進入2020年,它又先後獲得了5000萬美元B輪和6000萬美元的C輪融資,投資者名單上新增了啟承資本、嘉御基金、IDG資本。算下來,一年時間裡鍋圈的融資總金額已超過15億元人民幣。

深創投集團執行總經理劉綱曾了解過鍋圈食匯項目,並對其盈利模式有過分析。在他看來,鍋圈食匯的特別之處在於,其既是凍品食材連鎖店,又是食材供應鏈。供應鏈的部分像基礎設施,凍品食材連鎖店則是一個可盈利的業務。鍋圈食匯在上遊解決了傳統食材銷售落後、層層加價、下沉難、效率低、同質化嚴重等問題。在下遊,鍋圈食匯解決了消費者買不到、買不好、買不全的痛點,提供了豐富的產品線,且性價比高。未來,鍋圈食匯在做凍品食材連鎖店的同時,可以解決三四五六線城市的中小餐廳的供應鏈的難題。

對於最新一輪的融資,鍋圈則表示資金將主要用於優化產品供應鏈、核心市場區域擴張、線上業務運營、及加強團隊等方面的投入。公司預計,2020年將完成全國5000家門店的布局。

然而擴張過程中,隨著加盟店數量快速增加,如何平衡速度與質量的問題也開始浮出水面。

跟許多靠加盟模式迅速擴大規模的公司一樣,鍋圈食匯身上似乎也出現了因同一區域內網點過於密集、導致單店盈利下滑的隱憂。

一位上海地區的加盟商告訴界面新聞,「之前開首店前,總部選址要求是3km直徑內有2000戶居民的社區門店,隨後標準降到過2km、1.8km,再到現在的1km,門店過密導致單店流水降低」。這位加盟商在去年開出首店後,今年5月又開出了自己的第二、三店,投入百萬,但接踵而來的卻是連續兩個多月的虧損,虧損金額在7、8萬元。

這位加盟商還提出,由於門店暴增,公司正在加強門店管控,「對門店每個環節都吃得死死的,之前監控我們自己裝只要500元,現在必須向總部買,這意味著要5000元」。雖然鍋圈招商相關人員告訴界面新聞,加盟商通過鍋圈線上商城銷售產品總部不收點位費,然而這位加盟商稱線上商城的帳「一直對不上,肯定有點位費」。對於總部表示的單店30%的毛利率,他表示實際毛利遠低於此,且純利在10個點左右。

此外,《新京報》近日關於質疑鍋圈能兌現投資加盟「一年能回本」承諾的報導,也引發了外界對鍋圈食匯發展前景的擔憂。據新京報記者調查,鍋圈食匯北京招商工作人員對外宣稱,不收取加盟費,標準店鋪啟動資金需要25萬元至28萬元,正常情況下,平均10個月或者1年的時間即可回本。但實際採訪中有業內人士分析稱,如果對標社區商業零售,房租、人工、水電佔比都不小,零售業通常的淨利率為2.5%至3%,「按照零售業的淨利推算,如果10個月回本,那每天的營業額需達2.7萬,這對門店客流和單價要求很高,並不容易實現。」

而就加盟盈利預期,鍋圈招商相關負責人給界面新聞的說法是"大概需要半年到一年半的時間"。上述上海加盟商則對界面新聞表示:「公司現在加快加盟速度,是為了上市前帳面好看。在我看來,目前市面上10家店裡8家店是虧損的」。

實際上,挑戰可能不僅限於鍋圈食匯與加盟商內部,它還得做好應對外部競爭者試圖瓜分市場的衝擊。這其中就包括原本跟它是合作關係的三全食品。

公開信息顯示,三全於8月10日正式推出了火鍋食材新品牌「涮烤匯」,以提供火鍋食材一站式終端服務,計劃面向3000個經銷商,在全國布局5000個以上的零售終端。今年7月,三全食品在互動平臺曾向投資者表達過對這一業態的看好,稱「鍋圈供應鏈目前運營情況良好,具有較高的成長性。」

相關焦點

  • 3年開店近4000家鍋圈食匯稱加盟1年內回本被質疑
    鍋圈食匯近日宣布完成6000萬美元C輪融資。作為專供火鍋燒烤食材生鮮供應企業,鍋圈食匯3年內在全國開設了近3600家門店;不到1年的時間,累計融資近9億元。業績方面,公開報導顯示,2019年門店銷售同比增長400%,連續2年實現盈利。
  • 3年開店近4000家,鍋圈食匯稱加盟1年內回本被質疑
    新京報訊(記者 歐陽曉娟)鍋圈食匯近日宣布完成6000萬美元C輪融資。作為專供火鍋燒烤食材生鮮供應企業,鍋圈食匯3年內在全國開設了近3600家門店;不到1年的時間,累計融資近9億元。業績方面,公開報導顯示,2019年門店銷售同比增長400%,連續2年實現盈利。
  • 火鍋食材超市憑何能大熱?了解鍋圈食匯後自有答案
    天冷了,火鍋來一頓。朋友聚餐,火鍋店約起。逢年過節,火鍋必備,圍爐而坐共話家常。人們對於火鍋的喜愛可以說是溢於言表。火鍋既滿足了便捷和美味的現實需求,又為滿足精神需求提供了場景。而除了到店,通過火鍋食材超市購買食材後在家吃火鍋的形式也日漸興盛。數據顯示,與火鍋食材超市相關的企業有3000家,其中有2000餘家企業是在一年內成立的。
  • 鍋圈食匯融資近9億元 加盟開店稱1年內回本被質疑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鍋圈食匯融資近9億元,加盟開店稱1年內回本被質疑鍋圈食匯近日宣布完成6000萬美元C輪融資。作為專供火鍋燒烤食材生鮮供應企業,鍋圈食匯3年內在全國開設了近3600家門店;不到1年的時間,累計融資近9億元。
  • 鍋圈食匯融資近9億元,加盟開店稱1年內回本被質疑
    鍋圈食匯近日宣布完成6000萬美元C輪融資。作為專供火鍋燒烤食材生鮮供應企業,鍋圈食匯3年內在全國開設了近3600家門店;不到1年的時間,累計融資近9億元。業績方面,公開報導顯示,2019年門店銷售同比增長400%,連續2年實現盈利。
  • 加盟商致富不用愁,鍋圈食匯手把手教你開店秘籍
    鍋圈食匯成立三年多以來,備受合作夥伴、消費者的一致好評,成為一款席捲全國的「國民火鍋」品牌,加盟開店者紛至沓來。對於偏理性的潛在加盟商,他們更明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個道理。為此,鍋圈食匯特別為他們量身打造十條開店秘籍,確保加盟商踏實開店,輕鬆致富!
  • 「火鍋食材超市」遍地開花,鍋圈食匯才是行業隱形冠軍
    疫情改變了人們消費習慣,更願意在家吃飯,對食材衛生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這時候能在一家店「一站式」配齊所需食材,來頓熱騰騰的火鍋,何樂而不為。不過,火鍋食材千差萬別,大眾口味也各不相同,誰才是「火鍋食材超市」最受歡迎的隱形冠軍呢?
  • 火鍋食材一站式購齊,鍋圈食匯助力實現火鍋自由
    火鍋作為中國獨特的一種美食,火鍋的紅紅火火是中國人的溫暖,熱熱乎乎是家庭的團圓,從東北至嶺南,人人都愛吃。以四川、重慶的辣火鍋為名,萬物皆可涮,香濃過癮,真叫一個爽! 但看著火鍋店排著的長隊就卻步了,所以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選擇在火鍋超市,如鍋圈食匯購買食材,在家自己動手涮火鍋。
  • 餐飲新零售站上風口,鍋圈食匯成最大黑馬
    相比疫情期間才匆匆布局的其他品牌,成立於2017年的鍋圈食匯已坐穩行業「一哥」的位置。近日,鍋圈食匯官宣嶽雲鵬為首位品牌形象代言人,並曬出了最新成績單。截至目前,鍋圈食匯全國門店已突破4000家,覆蓋15個省,3個直轄市,200多個地市,1000多個縣城,12大品類,400餘款食材,累計服務超1.3億家庭。作為新興賽道的佼佼者,鍋圈食匯是如何做到跑贏全場的呢?
  • 新餐飲時代最強黑馬如何誕生,鍋圈食匯手把手給你成功秘笈
    此外,鍋圈和上遊近500家0DM廠商達成合作,其中30多家為上市合作企業,提供產品加工、包裝和質檢。除了一二線城市外,鍋圈食匯的出現,更是給四五線城市帶來了多樣的選擇性。目前火鍋市場在一二線城市已經飽和,但在下沉市場,消費者能選擇的品牌遠遠沒有那麼豐富,鍋圈食匯這種新餐飲+新零售品牌的出現,可以說是為越來越多的「宅、急、忙、懶、老」人群提供了極大的生活便利,為8.3億縣鄉老百姓的食材消費升級服務。
  • 全國門店超4000家,鍋圈食匯憑啥成當下創業選項中的「香餑餑」?
    2020年是特別的一年,對於企業來說也是幾家歡喜幾家愁。有的瀕臨倒閉,有的尚且在夾縫中求生存,也有的企業抓住機遇,乘勢而上…………鍋圈食匯火鍋燒烤食材超市就是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依託強大的品牌勢能和口碑,逆勢前進,近來門店數量一直保持高增長態勢,成為創業首選項目之一。
  • 3年開出4000多家門店,鍋圈食匯如何笑傲萬億「懶人經濟」賽道
    雖然德雲社「一哥」還在激烈的競逐中,但9月22日嶽雲鵬微博官宣代言鍋圈,當上了「鍋圈一哥」。1、「懶人經濟」下餐飲新零售屆的黑馬值得一提的是,鍋圈食匯當初起步是在河南鄭州,河南也是嶽雲鵬的老家。作為國內首創的火鍋燒烤食材連鎖便利超市品牌,鍋圈食匯在極短的時間坐上了火鍋食材超市領域「一哥」的位置。
  • 鍋圈食匯強勢上榜
    餐飲新零售標杆:線上平臺+線下店面+即時配送 2017年,鍋圈在國內首創了火鍋食材連鎖便利超市,打造了以「網際網路銷售平臺+實體店面+超市配送」為主的零售模式,突破傳統餐飲企業在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鍋圈憑藉自身的供應鏈優勢,對火鍋、燒烤等食材零售進行了線上線下一體化的全渠道布局。
  • 加盟測評|鍋圈食匯9個月開店3300家,真的能賺錢?
    與此同時,火鍋食材超市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儼然成了新的風口。 到目前為止,火鍋食材超市已經吸引了相當一部分玩家進入。比如鍋圈食匯、懶熊火鍋、餐爆、自然饞(蜀大俠旗下),以及新晉玩家三全食品、海天味業等。有行業人士表示,目前火鍋(燒烤)超市類型的企業有1000多家,規模大小不一。
  • 火鍋食材超市賽道上,「國民火鍋」鍋圈食匯的成功秘笈是什麼?
    2020年10月,鍋圈食匯宣布全國門店數量突破5000家,作為開創一站式火鍋燒烤食材超市的服務平臺,鍋圈食匯在短短數年間就已覆蓋全國15個省、3個直轄市,累計服務超1.3億家庭,一度被贊「新零售便利店行業的一匹黑馬」。那麼鍋圈食匯為什麼能發展得如此紅火呢?​
  • 中百鮮香社區主打火鍋食材新業態 單月開店30家
    另一方面,火鍋食材店大多營業面積較小,用工量不大,有利於企業控制成本,跑通單店模型。據鍋圈食匯數據顯示,其門店平均員工數僅為3人,單小時人效在207.5元左右。而且門店開業一年後仍能保持增長。例如同店訂單數增長33.8%;同店營業額增長48.4%。
  • 鍋圈食匯晉升「國民火鍋」,底層邏輯是什麼?
    火鍋向來是最受歡迎的餐飲品類之一,疫情催生「火鍋到家」需求,鍋圈食匯、懶熊火鍋、川鼎匯等紛紛把火鍋「轉移」到家中,選址社區,瞄準家庭吃火鍋場景,火鍋食材超市業態迎風起飛。其中鍋圈食匯自2017年成立至今,不過短短三年,全國門店便已突破5000家,覆蓋15個省、3個直轄市,服務超1.3億家庭,一躍成為「國民火鍋」。
  • 火鍋為什麼這麼火?看看鍋圈食匯食材有多豐富你就知道啦
    看看鍋圈食匯食材有多豐富你就知道啦 2020年12月14日來源:南方企業新聞網 提要:提到冬天,最先想到的是什麼?除了能想起雪當然就是火鍋啦!
  • 鍋圈食匯完成5000萬美元B輪融資,預計今年完成5000家門店布局
    該公司是一家食材供應鏈企業,成立於2017年,三年時間開出超1700家門店。此前,鍋圈食匯於2019年8月獲不惑創投4500萬元人民幣A輪投資,2019年10月獲三全食品5000萬元人民幣A+輪投資。鍋圈在半年時間連續完成三輪融資,累計融資金額超過4.5億人民幣。
  • 低配版的「火鍋盒馬」和「蜀海」,鍋圈食匯的生意模式真的能跑通嗎?
    但是,我們還得認真思考,生鮮平臺是真的活過來了嗎?如果沒有了營銷、沒有了買來的流量,生鮮這一品類真的能正向自我造血了嗎?當然,本篇文章談的話題並不是整個生鮮範疇,而是更為具象化的火鍋(燒烤)食材超市,我們今天討論的品牌為融資近10個億的鍋圈食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