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西遊記》原著三日,頓悟有感,故作此文
近幾年來,有關《西遊記》的影視作品頗多,引來了一股「西遊熱」。
我在幾年前曾寫過一篇有關「菩提祖師」身份的相關文章,認為他和《封神演義》中的「準提道人」是同一人。當時囿於識見和資料有限,故而得出了一個不可靠的結論。現在看來那篇文章當時的考證是欠妥當的、片面的,論證的過程也是欠周全的。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從《封神演義》出發,論證「準提道人」是「菩提祖師」是沒有問題的,反之則不然。 儘管《封神演義》的背景年代要早於《西遊記》,但它的成書年代要晚於《西遊記》,故而許仲琳有很多描寫是直接抄自《西遊記》的,如「準提道人」和「接引道人」的出場詩便是: 菩提祖師(《西》):
大覺金仙沒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
不生不滅三三行,全氣全神萬萬慈。
空寂自然隨變化,真如本性任為之。
與天同壽莊嚴體,歷劫明心大法師。
準提道人(《封》):
大覺金仙不二時,西方妙法祖菩提。
不生不滅三三行,全氣全神萬萬慈。
空寂自然隨變化,真如本性任為之。
與天同壽莊嚴體,歷劫明心大法師。
如來佛祖(《西》):
大仙赤腳棗梨香,敬獻彌陀壽算長。
七寶蓮臺山樣穩,千金花座錦緞妝。
壽同天地言非謬,福比洪波話豈狂。
福壽如期真箇是,清閒極樂那西方。
接引道人(《封》):
大仙赤腳棗梨香,足踏祥雲更異常。
十二蓮臺演法寶,八德池邊現白光。
壽同天地言非謬,福比洪波說豈狂。
修成舍利名胎息,清閒極樂是西方。
其中,《封》對接引道人的開場詩第一句「大仙赤腳棗梨香」更是讓人看得不明白。這在《西遊記》中分明講的是開「安天大會」時,赤腳大仙給佛祖敬獻的梨和棗。許仲琳在引用時也不加分辨,就用上了。所以,講《封神演義》中的人物是參照《西遊記》來設定的沒錯,但反證「菩提祖師」是「準提道人」就不成立了,吳承恩在寫《西遊記》時,許仲琳還不知道在哪兒玩呢。最多只能說「準提道人」是根據《西遊記》中「菩提祖師」的形象來描繪的。所以,我先前的結論是不妥當的。更要命的是,網上如此附和的說法頗為流行,其實大謬。要分析菩提祖師究竟是何方神聖,還需從《西遊記》本書中尋找結果,參考《封神演義》是毫無用處的。 最近有人認為菩提祖師是太上老君的化身也是沒有依據的。他們的說法可以在網絡上查找,諸如老君對悟空手下留情等等說法,雖表面合理,其實深入分析,便知不足為據。
對於菩提祖師的分析,只能從《西遊記》這本書中去看。首先,可以確定祖師為佛教中人。一是從祖師的出場詩中可以知之,二是從他門中十二個字「廣大智慧真如性海穎悟圓覺」可以為證,確定他是佛教中人無疑。有人又根據樵夫口中所稱的「須菩提祖師」,便認為是佛前十大弟子之一的「解空第一須菩提」(據《金剛經》)。這種講法也是不可靠的,因為須菩提充其量也就是羅漢級別,連菩薩都夠不上。而羅漢級別的神法力泛泛,不可能教出悟空如此本事。對菩提祖師的描寫如「西方妙相祖菩提」、「與天同壽莊嚴體,歷劫明心大法師」等都說明他是一位開宗立派祖師級的人物,非羅漢可比。如來佛在收伏悟空後,回靈山對眾言曰:「我西牛賀洲者,不貪不殺,養氣潛靈,雖無上真,人人固壽。」可見菩提祖師在西牛賀洲傳道如來佛祖絲毫不知,菩提祖師能在如來的地盤上傳道而如來不知,他的法力當不遜於如來,或者更勝於如來。故而不可能是佛前弟子,再說,如來的弟子怎會「說一會道,講一會禪」?如果如來弟子又稱祖師,又講道與禪,豈不是反了?
孫悟空大鬧天宮時,雖說不懼十萬天兵,但是很多大神明尚未出手,或者像太上老君那樣,即使出手,也是手下留情,總之,天宮放水。孫悟空與二郎神打了個平手,後來逃出八卦爐後,打到通明殿前,遇到值殿的王靈官,打了個平手。那時正好王靈官值班,其他神仙忽悠了事,他可不能怠慢,是盡了力的。這就說明悟空的實力當和二郎神、王靈官等相若。這就好理解為什麼太白金星一次次招安,太上老君要勸菩薩不要用玉淨瓶打悟空,煅煉悟空時要「解去繩索,放了穿琵琶骨之器」,因為這些高人都已知道悟空的來歷不可小覷。玉帝也看出悟空是佛教中人,故而請西方佛祖來降伏。如來問悟空話時,知道了悟空的來歷和師承,於是說出了這樣的話:「趁早皈依,切莫胡說!但恐遭了毒手,性命頃刻而休,可惜了你的本來面目!」可見。如來也用甚深法力看出了悟空的來歷。那佛祖說的「本來面目」究竟是什麼,還需從悟空的師傅菩提祖師那裡需找答案。
有人認為菩提祖師是如來佛祖的化身來點化悟空的,這也是不成立的。因為佛祖是不可能講道、講儒,還要「三家配合本如然」。那麼菩提祖師究竟是誰呢?
先來看祖師的居所,與佛祖同在西牛賀洲,而佛祖不知。祖師居「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靈臺、方寸都指心,今語「方寸大亂」即是,言全然沒了主意,心緒亂了套。斜月三星則更加明白無誤地說明是個「心」字。故而悟空到菩提祖師那裡是去「修心」的。什麼人有那麼大的本事教人修心?其實心靠自己修,他人教不得。這讓我想起了六祖慧能法師與神秀法師的偈語。悟空修行時:「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修行後:「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這就好理解了,菩提祖師在教了悟空後,當然就杳無音訊了。我想,在這裡能教悟空修心的菩提祖師只能是佛教中至高無上的「菩提聖樹」幻化而來。佛祖當年是在菩提樹下悟得正道,得無上正等正覺,即大覺悟大智慧,也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從物象上來看,人在樹下坐,樹為人遮風擋雨,可以說,菩提樹對佛祖也算是半師之誼了。菩提聖樹是佛教中超出最高神明佛陀之上的象徵,是一切智慧之源的象徵,任何要得正果的人,都必須悟徹菩提。孫悟空是「悟徹菩提」之人,《西遊記》第二回目「悟徹菩提真妙理,斷魔歸本合元神」就直接告訴了我們。
知道了菩提祖師的真正身份,書中的疑惑便可迎刃而解。菩提祖師博學多聞,幾乎什麼都精通,因為菩提樹是智慧的象徵,儒、釋、道皆為人類智慧的大成,故而祖師「說一會道,講一會禪,三家配合本如然」就說得過去了(吳承恩所處年代正是三教合一時期)。菩提祖師先知先覺,料定悟空要惹禍,起「悟空」這個名字還合了觀音的意。玉帝、老君等都看出悟空與佛教大神明有甚深淵源,故而不敢動真格,只是教訓了一下,意思意思而已,然後就請佛教領袖來管教自家人了。如來當然是看出了悟空的「本來面目」,他是悟徹菩提的自己人,故而勸他:「趁早皈依,切莫胡說!但恐遭了毒手,性命頃刻而休,可惜了你的本來面目!」可見天庭是礙於面子,不敢動悟空,要殺,恐怕早就遭了毒手。但是悟空不聽,一意孤行,佛祖只好用甚深法力 「輕輕的把他壓住」。如來在安天大會後回靈山時,對眾言道:「我以甚深般若,遍觀三界。根本性原,畢竟寂滅。同虛空相,一無所有。殄伏乖猴,是事莫識,名生死始,法相如是」,這就說得很明了,悟空是佛門中人,並且是大有來歷的。後來在六耳獼猴那回中,如來就明說了:「你休亂想,切莫放刁,我教觀音送你,不怕他不收。好生保護他去,那時功成歸極樂,汝亦坐蓮臺」。這不是明確無誤地告訴孫悟空未來是要成佛的。為什麼?沒辦法,誰叫孫悟空拜了當年助自己悟道的菩提樹為師了呢?但猴子頑劣,還需一番磨鍊後見性明心,方可修得正果。
以上就是我這兩天再看《西遊記》原著後對菩提祖師的全新認識,也是再次讀書的心得。行文倉促,未及詳證,差錯在所難免,還望讀者諸君指正。
庚子 仲夏
於 西郊雅正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