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網12月17日訊 天珠是寶石的一種,又稱九眼石頁巖,簡稱九頁巖(是指巖石的結構有九層,九不是具體數,是多的意思,有的比九層少,有的比九層多。傳說古人以七以上表示多,三以下表示少)、九眼石,或稱摩尼寶珠、火焰寶石、真陀摩尼、震多末尼,又作天珠、如意寶、如意珠、末尼寶、無價寶珠、如意摩尼等,也稱佛眼、菩薩眼、宇宙眼、佛陀珠、浮屠珠、佛塔珠等。天珠是寶石中的聖者,是藏傳佛教的寶石器物,因其神奇而美麗的圖騰而被天珠愛好者所喜愛。主要產地是青藏高原,其它地方也有產出。奇石天珠是因為奇石的形狀或奇石上面的圖騰形狀頗似佛教圖騰或吉祥圖騰,加之奇石的材料為石英巖玉(瑪瑙、玉髓)類等寶石,因此,奇石天珠便成了天珠中的佼佼者。(參照邱承彬編著《解密天珠》,山東教育出版社)
天然菩提天珠是指珠身上面天然形成菩提樹或菩提葉形狀圖騰的天珠奇石。
人工菩提天珠是指在珠身上面用人工的方法鑲蝕上菩提樹或菩提葉形狀圖騰的天珠。
菩提樹與佛教淵源頗深,傳說2500多年前,佛祖釋迦牟尼原是古印度北部的迦毗羅衛王國(今尼泊爾境內)的王子,名叫喬答摩?悉達多。他年輕時為擺脫生老病死輪迴之苦,解救受苦受難的眾生,毅然放棄繼承王位和舒適的王族生活,出家修行,尋求人生的真諦。經過多年修煉,終於在菩提樹下靜坐了七天七夜,戰勝了各種邪惡誘惑,在天將拂曉,啟明星升起的時候,獲得大徹大悟,終成佛陀。
相傳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打坐修道時,菩提樹神便以樹葉為釋迦牟尼擋風遮雨,保護他安心修道,故名菩提樹。所以,珠身上面有菩提樹或菩提葉圖騰,即為菩提天珠。菩提樹被認為是佛教最早的護法神。菩提樹本名畢缽羅樹,這種樹為常綠喬木,葉子呈卵形,莖幹黃白色,花隱於花託中。由於它是佛教聖樹,東南亞佛教國家信徒常焚香散花,繞樹禮拜,沿習成俗。
中國唐朝初年,禪宗六祖慧能寫了一首關於菩提樹的詩,流傳甚廣,「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所以後世許多人都認為世界上根本沒有什麼菩提樹,其實是人們誤解了他的本意。菩提樹不僅存在,而且又名思維樹,是一種桑科榕屬常綠大喬木。慧能所寫的「菩提本無樹」這一詩句,是對佛教理論「四大皆空」作了引伸而已。
據印度教傳說,菩提樹是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毗溼奴的一種化身。因此,它具有特別重要的宗教色彩。印度教還認為菩提樹是神仙們居住的地方,毗溼奴和妻子拉克希米女神,在每月初一的黑夜就居住在菩提樹上。毗溼奴住在樹根,拉克希米住在樹幹,納拉揚神住在樹枝,哈裡王神住在樹葉,而所有的神都住在菩提樹的果實裡。
據佛經記載,「菩提」是梵文音譯,意思是覺悟、智慧,用以指人忽然睡醒,豁然開悟,突入徹悟途徑,頓悟真理,達到超凡脫俗的境界等。菩提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證得了最後光明的自性,也就是達到了涅槃的程度。涅槃對凡夫來講是人死了,對聖者來講就是達到了無上菩提。
菩提祖師是《西遊記》中人物,收孫悟空為徒,傳授他七十二般變化和長生不老的法門。菩提祖師預知孫悟空一定會惹出是非,故要求孫悟空保密,絕不能提起師門狀況及曾習道的往事。《西遊記》中菩提祖師是佛教的名字,道家的氣質打扮,儒家的行事思想。菩提祖師被描寫為一個既精通道教也精通佛教的大仙形象,其法力高深,弟子眾多,教化廣泛,山野之民,均受其教化。菩提祖師不僅渡人向道,也教一些強身健體、修心養性的方法給廣大的民眾,故深得一方尊敬,迎合了當時三教合一的思潮。而王陽明(王守仁)更是集其大成,「靈臺方寸」與「斜月三星」都指的是王陽明的「心」體說,寄託了作者三教合一的思想。
《西遊記》第一回中須菩提祖師與孫悟空有一段對話,祖師道:「我門中有十二個字,分派起名,到你乃第十輩之小徒矣。」猴王道:「哪十二個字?」祖師道:「乃『廣、大、智、慧、真、如、性、海、穎、悟、圓、覺』十二字。排到你,正當『悟』字。與你起個法名叫做『孫悟空』,好麼?」猴王笑道:「好,好,好!自今就叫做孫悟空也!」菩提門中輩分的排法,明顯是佛門的排法。
須菩提是梵文音譯,或譯須浮提、須扶提等,是釋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之一,古印度拘撒羅國舍衛城人,從釋迦牟尼出家,成為釋迦牟尼的十大弟子。須菩提因同情窮人的貧困,每次化緣都去有錢人家裡;而大迦葉卻向窮人化緣,因大迦葉要給窮人積善的機會,後來,佛陀知道後,斥責他們的心不均平,不合佛家法規,從此,和尚化緣不再擇富挑貧。
菩提薩埵是「菩薩是菩提薩埵」之略稱。菩提薩埵又作菩提索多、冒地薩怛縛或扶薩。意譯作道眾生、覺有情、大覺有情、道心眾生。意即求道求大覺之人、求道之大心人。菩提,覺、智、道之意;薩埵,眾生、有情之意。與聲聞、緣覺合稱三乘,又為十界之一,即指以智上求無上菩提,以悲下化眾生,修諸波羅蜜行,於未來成就佛果之修行者。亦即自利、利他二行圓滿、勇猛求菩提者。對於聲聞、緣覺二乘而言,若由其求菩提(覺智)之觀點視之,亦可稱為菩薩;而特別指求無上菩提之大乘修行者,則稱為摩訶薩埵(摩訶,意即大)、摩訶薩、菩薩摩訶薩、菩提薩埵摩訶薩、摩訶菩提質帝薩埵等,以與二乘。
人工鑲蝕一眼菩提天珠
雙面人工鑲蝕菩提天珠
邱承彬編著《解密天珠》,山東教育出版社
總之,菩提天珠是佛、菩薩貼身護佑的象徵,是吉祥如意、消除災障、實現善願、消除惡緣的象徵、是健康長壽、財富多多的象徵,是幸福平安的象徵。
作者:邱承彬(字:木兮,號:六不居士,天珠學者、佛學者、傳統文化學者,天珠學創始人,旅遊專欄作家,詩人。《解密天珠》的作者,《中國頌》、《黃河頌》、《雪山聖湖頌》、《高山流水頌》、《泰山頌》為邱承彬著名的頌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