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汝州風穴寺二首》
作者:邱承彬
其一·贈延悟
禪沁心脾積芳善 茶潤舌尖生苦甘
梵音傳來千古韻 香菸飄向三界天
二〇一九年二月三日
其二·贈郭廣傑
雪染古柏清白韻 金貼彌勒明光潤
清泉粒粒吐珍珠 綠竹節節生乾坤
二〇一九年二月三日
部分注釋
其一·贈延悟
1.風穴寺:又名香積寺、千峰寺、白雲禪寺,位於汝州市區東北9公裡的風穴山中。
2.禪:是禪那的簡稱,佛教用語,略為「禪」,指靜坐默念。心處於極專注所緣的狀態,或以燒毀了稱為敵對法的五蓋(五蓋是佛教用語,是指五種覆蓋眾生心識,使不能明了正道的煩惱。包括貪慾蓋、嗔恚蓋、惛沉睡眠蓋、掉舉惡作蓋和疑蓋),稱為禪那。也有譯為「棄惡」或「功德叢林」者。禪是一種基於「靜」的行為,源於人類本能,經過古代先民開發,形成各種系統的修行方法,並存在於各種教派。
3.沁心脾:即沁人心脾,指芳香涼爽的空氣使人感到舒適。也形容詩歌和文章優美動人,給人清新爽朗的感覺。
4.芳善:比喻美好的德行、名聲,也指善良的行為。
5..梵音:又作梵聲,梵語的發音名稱,佛菩薩之音聲,即佛報得清淨微妙之音聲,亦即具四辯八音之妙音。佛三十二相中即有梵音相。據《大智度論卷四》記載,佛之梵音如大梵天王所出之聲。指佛音、梵唄等。梵唄是指和尚念經的聲音,是中國佛教音樂原聲的特稱,也指佛樂。
6.香:佛教認為,香代表戒定慧,即戒定真香;香代表信,為信香;香又有五分法身香(戒香、定香、慧香、解脫香、解脫知見香),所以當看到香菸繚繞,聞到香味,就提醒自己:我要修戒定慧三學,我要修五分法身,因為那是光明照耀。
7.三界天:佛教認為天界依次向上有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共二十八層。其中欲界天有六層天、色界天有十八層天、無色界天有四層天。借指極高的地方。
8.延悟:詩人朋友,風穴寺僧人。
其二·贈郭廣傑
1.韻:美。
2.明光:明亮,光亮。
3.潤:使有光澤,修飾。
4.清泉:指風穴寺珍珠簾瀑布。
5.乾坤:指天地,即天道和地道,做人的道理。綠竹濃密挺拔,鬱鬱蔥蔥,在中國傳統文化裡象徵著生命力、長壽、幸福、真理、淡泊、清高、正直、高尚、氣節等。綠竹長青,象徵青春永駐。竹子空心,象徵謙虛謹慎。竹的彎而不折,象徵柔中有剛。竹節必露,竹梢拔高,比喻高風亮節,品德高尚不俗,生而有節,為氣節的象徵。因此,每一個竹節都包含著一種人生哲理,每一節綠竹都是一個獨立的乾坤世界。
6,郭廣傑:詩人朋友,在汝州從事商貿工作。
白話譯文
其一·贈延悟
風穴寺禪味濃濃,沁人心脾,能使人積德行善,茶滋潤舌尖感覺有苦有甜,修禪就像喝茶,先苦後甜。
悠悠禪音傳來千古的美韻,寺廟燃起禮敬佛菩薩的香菸飄香了三界天。
其二·贈郭廣傑
來到風穴寺遊覽時,正好下了一場雪,雪染古柏,青青白白,真乃清白之美。殿內的彌勒佛使用黃金貼身,明亮光潤。
珍珠簾瀑布已經結冰,冰粒就像粒粒珍珠,綠色的竹子一節連著一節,揭示了做人的道理,做人要謙虛、正直、高尚,也要有節氣,每一個竹節都包含著一種人生哲理,每一節綠竹都是一個獨立的乾坤世界。
風穴寺
郭廣傑像
河南汝州風穴寺牌坊
河南汝州風穴寺天王殿彌勒佛
風穴寺珍珠簾瀑布
風穴寺竹林
風穴寺千古香菸殿 雪染古柏
風穴寺七祖塔
風穴寺懸鐘閣
作者:邱承彬(字:木兮,號:六不居士,又名:邱木兮、邱六不,天珠學者、佛學者、傳統文化學者,天珠學創始人,旅遊專欄作家,詩人。《解密天珠》的作者,《中國頌》《黃河頌》《雪山聖湖頌》《高山流水頌》《泰山頌》為邱承彬著名的頌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