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國企掌舵人聚佛山談企業創新發展 喇培康: 股份制改革必由之路

2021-01-08 中國電影網

昨日,第27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在佛山中歐中心召開國有電影企業發展論壇。

論壇以「新時代國有電影企業創新發展之路」為主題,首次匯聚全國30多位國有電影企業的掌舵人,他們將會同主管部門領導、專家學者,理清電影國企的生存現狀和面臨問題,深度定義電影國企的行業位置和發展潛力,共同研討和尋找進一步推動國企改革發展,煥發活力,增強文化影響力和市場佔有率的戰略策略。

嘉賓合影

在論壇開幕式上,佛山市委常委、副市長劉俊文和中國電影家協會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張宏先後致辭,隨後,論壇發布《中國國有電影企業發展調研報告》(以下簡稱《國企報告》)。

作為《國企報告》的主筆,清華大學教授尹鴻介紹,此報告是經由十幾位電影專家學者調研整理而成,今天也將通過與在場的各大電影國企掌門人深入討論,繼續完善報告的主體內容。

尹鴻以「改革進行時,國有電影企業的發展現狀與走向」為題,從國有電影企業的改革背景、改革成果、發展問題和難題、發展建議等方面進行匯報,其中報告重點指明,「國有電影企業只有佔有市場才有話語權,有話語權才有引導力。」

報告發表後,國有電影企業發展論壇正式啟動。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喇培康,珠江電影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垂林,瀟湘電影集團總經理谷良、北京聚合影聯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講武生發表主題演講,各自分享對國有電影企業發展的看法。


喇培康:股份制改革是國有電影企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喇培康指出,習近平總書記在11月1日召開的民營企業座談會上談到,「中國的公有經濟和非公有經濟都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經濟能取得奇蹟,民營經濟功不可沒」。反觀國有企業,他認為由於國有企業在所有制、用人制度、管理制度、薪酬制度等方面存在不妥,導致在經營管理的運作上活力不足。

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喇培康發表主題演講

喇培康特別總結現階段國有企業普遍存在的問題:一是行政色彩濃厚,具體事項層層辦理,工作效率低;二是企業經營機制不靈活,決策速度慢,快速反應能力低;三是沒有容錯機制,沒有上級文件明確批示很多工作不敢幹,沒有擔當精神;四是人事制度僵化;五是企業「一把手」責任大,重大事項決策一人承擔;六是市場和人才競爭過於激烈。

針對以上國有電影企業面對的一系列問題,喇培康董事長結合中影股份的發展暢談企業轉型的相關經驗。

一是實行股份制改革。中影股份在2010年成立,建立法人治理制度,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理層等機構,各機構各司其職、協調運轉、有效制衡。中影股份還建立企業激勵機制,設立140多項管理規定,每年對200多家分子公司下達嚴格的考核指標,年度效益獎金與績效相掛鈎。


二是公司的''董書法''(董事長、書記、法人代表)由一人擔任。他認為,「由於兩個核心會出現兩種思路和兩種模式,企業很難形成最終決策,取得成績就很難。」


三是公司的領導班子成員實行雙向進入、交叉任職。即公司的黨委委員也是公司的董事會成員,這樣有利於減少推諉、扯皮現象,提高工作效率,加快決策速度。


四是建立職業經理人制度。中影股份目前已實行兩年,解決了傳統國有企業幹部「能上不能下,能進不能出「的問題,也解決了體制內缺少人才的問題。


五是根據中央和習總書記的要求,把國有企業做優做強做大,全面推動各項業務,同時堅持四項原則:不違反國家法律法規,有利於促進中國電影產業的繁榮發展,有利於中影股份資產保值增值,有利於企業團結。


六是營造良好的企業文化,有機結合國有企業的政治優勢和法人治理結構的制度優勢,形成強大的市場優勢和競爭優勢,充分發揮中層幹部以上的積極性,充分尊重中層幹部的意見和建議,維護企業員工的權益、加強企業員工的培訓。

他還特別提到中影股份的年度優秀員工評選機制,「每年都會評選100-110位優秀員工,再評比一級、二級、三級的五一勞動獎,以隆重的典禮為獲獎員工頒獎,獲得極大反響。」

喇培康(左)與明振江(右)在論壇開始前交流

喇培康認為,正是由於中影股份始終堅持這六項企業發展措施,才使得中影的市場競爭力不落後於民營電影公司。

最後,喇培康建議即將轉型或正在轉型的國有電影企業一定要儘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實行股份制改革;抓住國有企業的政治優勢爭取更多政策支持和政府資源;加強幹部的政策學習和業務學習;另外,領導人一定要有理想,有情懷,有擔當,解放思想,力求創新。


王垂林:抓住新機遇,珠影再出發

珠江電影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垂林在演講中說道,「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珠江電影製片廠在改革開放初期出品了很多膾炙人口的作品,包括本屆金雞百花電影節展映的影片《鄧小平》和《山葉魚檔》,其中《山葉魚檔》開闢了現實主義風格的南派電影,對推進中國改革開放的進程產生了積極作用。」

王垂林在論壇中做主題演講

王垂林介紹,珠江電影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於2008年,是國有電影企業的第二梯隊,在國企轉型的改革浪潮中由於沒有緊隨步伐,導致經濟基礎較差,創作力下降,產業鏈匱乏。不過,他形容今年是珠影的新起點,是從求生存走向謀發展的新階段。

據他透露,珠影近期已初步確定「振興珠影三年行動計劃」,包括聚焦電影主業主支;決戰電影創作生產和文化創意產業園建設;做優做強電影產業內部、渠道、和終端,三線齊發;融合媒體、文化地產和演藝、教育四大產業板塊等。

最後,王垂林提出會搶抓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黃金契機,整合港澳人才優勢和創作拍攝的資源優勢,積極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影視產業的合作。他堅定認為,三年後的珠影將會有全新面貌。


谷良:新時代國有電影集團的發展道路——瀟湘電影集團六十年探索心得

談到新時代背景下,國有電影企業如何藉助資深優勢回歸市場強勢的議題,瀟湘電影集團總經理谷良結合瀟影六十年來的探索分享以下體會:

要以習近平的文藝思想引領新時代中國電影產業,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他認為,由瀟湘電影集團投資出品的電影《十八洞村》就是這樣一部作品,本片也入圍了今年大眾電影百花獎;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打造正能量的現實題材電影;要堅定文化自信,傳播優秀的中華文化。

瀟湘電影集團總經理 谷良在論壇中做主題演講

谷良還表示,「高價片酬、陰陽合同、逃稅漏稅等問題讓近期的國內電影市場進入重構重組,缺乏核心價值觀的民營企業進入至暗時刻」,他坦言此時正是國有電影企業進入黎明的時分,瀟湘電影集團將從三個方面抓住此次機遇:

構建主流電影、藝術電影和商業電影三駕馬車齊頭並進的發展格局;構築具有中國特色的電影工業發展模式;構造國有電影產業鏈,完善人才工程,作品工程和產業工程。

同時,他還建議國家要設立國有電影產業扶持基金,成立國有電影集團的聯合體,建立國有電影院線的業務,以此增強國有電影集團的實力,提升國有電影院線的競爭力。


講武生:電影與文化產業競爭

北京聚合影聯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講武生表明,電影業的競爭離不開兩項最基本的武器:內容和渠道。

北京聚合影聯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 講武聲

針對內容,他對國企採取影視全產業鏈的發展模式抱以懷疑態度,「電影是創意性的領域,產供銷一條龍後,必然造成創意的突進」。而借鑑美國六大電影公司的相互競爭,他強調電影競爭核心一在天賦競爭,二在版權領域的競爭,「因為只有版權營運的競爭,才能讓某一電影產品得到深度發展。」

關於渠道方面的思考,講武聲則呼籲國有電影院線要形成自己對電子商務的融合,才能在院線市場中形成嶄新的平衡競爭格局。

中國電影家協會秘書長饒曙光總結髮言

主題演講結束後,中國電影家協會秘書長饒曙光總結髮言,此次論壇既齊聚了國有電影企業的掌舵者,也有民營企業的參與,他預言這將會在中國電影史上留下重要一筆。同時,他也提出,電影國企一方面要爭取政府更多的政策安排,制度建設和資金支持,另一方面也要苦練內功,深化改革,推動自身的動力和活力。

國有電影企業發展論壇在當天下午進入圓桌會議,從國有電影企業的生存困境和訴求以及市場競爭下國有電影企業的「選擇」與「被選擇」兩個部分繼續深入探討,為國有電影企業的發展出謀劃策。


相關焦點

  • 中國經濟時報:國企改革,從「股份制」到「混合所有制」
    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這被認為是新一輪國資國企改革的主要路徑,它將替代長期以來以行政化兼併重組為主要手段的國資國企改革。   「股份制」隆重登場   20年前,也就是1994年,按照《公司法》要求組建及規範現有的股份制企業,成為當年國企改革的一項重要任務。
  • 改革開放40年國企改革的基本邏輯與寶貴經驗
    ,國企改革主要包括國有經濟戰略性調整、設立國資委、完善國有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壟斷行業改革等內容;2012年黨的十八大召開至今,是深化國企改革時期,國企改革主要以分類改革為前提,以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為突破口,相關各項改革繼續推進。
  • 新年全省國資國企改革發展「第一會」,五位發言代表說了些啥?
    在他看來,下一步,推動改革縱深突破和國企高質量發展,成都重點有四。推動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任務落實,成都將實施二三級企業市場化改革、降成本增效益、總部去行政化、對標一流管理提升等重點專項改革,推動國資國企改革向縱深突破。
  • 推動國企改革向縱深發展 打造「中國建造」特有競爭力
    國企改革與轉型發展主持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進國有企業改革,要有利於國有資本保值增值,有利於提高國有經濟競爭力,有利於放大國有資本功能。改革是為了發展,建築業國企改革的目標,是實現高質量發展。請各位嘉賓就近年來的改革轉型談談體會。
  • 全面深化國資國企改革 打造世界一流企業
    深入學習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省屬國資國企系統必須準確理解把握全會對國資國企工作作出的新部署新要求,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和黨的建設系列重要論述,切實抓好省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作出的各項安排,紮實推進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全面提升改革綜合成效,努力培育一批對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影響力、帶動力的世界一流企業,不斷增強國有經濟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為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 法士特入選國務院國企改革「雙百企業」
    日前,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發最新「雙百企業」名單,法士特集團等10戶陝西省屬國有企業入選「雙百企業」。「雙百行動」2018年啟動以來,法士特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對標世界一流為出發點和切入點,提高管控和科研水平、激發企業內生活力、強化產業鏈系統創新、聚焦「雙百」改革試點,把實體經濟做實做強做優,為推動中國汽車行業持續發展壯大、奮力譜寫陝西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貢獻法士特力量!此次入選國企改革『雙百企業』名單,是法士特集團始終堅持改革創新的結果。
  • 省國資國企改革創新三年行動新聞發布會在南昌舉行
    藉此機會,感謝大家長期以來對全省國資國企改革發展工作的關心、關注和支持。12月2日,我省召開了全省國資國企改革創新三年行動動員部署電視電話會議,為今後三年國資國企改革創新發出了「動員令」,吹響了「衝鋒號」,全省國資國企將以此次會議為契機,錨定目標、奮楫揚帆,開啟打造國企改革「江西樣板」新徵程,推動實現國有經濟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 國企股份制改革到了「縱向深入」時刻
    近年來,國有企業產權多元化、資產證券化改造力度逐步加大。2017年中央企業集團層面已完成公司制改制。國有企業在進入資產證券化、股權多元化發展階段的同時,正在建立新型的,與之相適應的公司治理和現代企業制度。具體說,就是以科學的職權配置形成各治理主體功能互補和權力制約,以周密的程序安排保障各治理主體高效有序運行。
  • 江西舉行省國資國企改革創新三年行動新聞發布會
    、主任陳德勤,省建材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林榕,省國資委企業改革改組處處長楊國安,規劃發展處負責人潘亮出席發布會,介紹打造國企改革「江西樣板」取得階段性成果、省國資國企改革創新三年行動實施方案主要內容等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 ...專訪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會長、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會長宋志平
    三十年,湧現出一批有志之士櫛風沐雨,在資本市場改革創新的道路上,披荊斬棘,砥礪前行。現任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會長、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會長的宋志平,從技術員到央企掌門人,先後重組900多家水泥企業,推動8家央企重組,成功讓中國建材和國藥集團兩家企業進入世界500強。
  • 金華市領導調研國企改革發展工作
    原標題:市領導調研國企改革發展工作11月19日,金華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鄭餘良帶隊調研國企改革發展工作。隨後,調研組召開座談會,聽取了市國資委關於企業經營機制改革、國企改革發展三年行動方案等情況的匯報。
  • 同煤集團國企改革不斷「破局」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黨的十九大報告描繪了國有企業發展的宏偉藍圖。作為山西省國企改革試點單位,同煤集團緊跟山西省委、省政府加速推進國企改革步伐,緊緊抓住新一輪國企國資改革的「窗口期」,在資本運作、企業治理、經營機制、引才用才等方面發力,向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大膽探索改革創新,激活企業的內生發展動力。
  • 全省國資國企改革創新三年行動動員部署電視電話會議召開
    12月2日,全省國資國企改革創新三年行動動員部署電視電話會議在南昌召開,新餘市委副書記、市長猶王瑩,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徐鴻在新餘分會場收聽收看。  會議指出,推進國資國企改革創新,事關全局,是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具體行動,是實現江西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重要舉措,是保障人民利益的必然要求。
  • 專家:國企改革三年行動要把競爭力創新力擺在突出位置
    央廣網北京12月19日消息(記者覃勇)2020國企管理年會暨國企管理·財務管理創新峰會19日在北京舉行。國資國企界管理幹部、政府官員、企業高管、學術專家齊聚一堂,為國資國企「領跑『十四五』——提升國企改革綜合效能」共商大計,匯智聚能。  年會上,國企改革三年行動計劃成為討論焦點。
  • 深圳:打造國資國企改革先行示範樣本
    今天,小新從改革、發展、黨建三個維度為大家呈現深圳國資國企改革成效——    深圳菜籃子、米袋子等民生行業,水、電、氣等基礎設施,巴士、地鐵、機場、港口、高速公路等公共運輸系統,創新企業集聚的各大產業園區……這些關係國計民生的事業,均由深圳國資國企承擔運營。
  • 國企改革回顧:2004年郎顧之爭與國企「進退」
    編者按:上世紀70年代,伴隨著改革開放,中國的國企改革也開始啟動。直到上世紀90年代末,本世紀初,中國的國企改革都致力於解決國企的債務、效率、盈利等問題。經過放權讓利,產權改革嘗試,承包製,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等一系列改革,國有企業逐步剝離了歷史包袱,完善制度,作為企業主體參與市場競爭。
  • 青島市屬企業「一把手」專業化研修提升國企改革攻堅能力
    堅持模式創新實施「一把手」專業化領學研修是深入推進國企改革攻勢,深化落實市委、市政府「三化一型」幹部隊伍建設的重要舉措。市國資委黨委堅持以「三述」方式創新企業領導人員培學模式,以領學研修方式互動啟發、碰撞智慧、學用相長,引領和深入推進國資國企改革。
  • 「大灣區國企改革與債券市場發展」論壇在廣州召開
    「大灣區國企改革與債券市場發展」論壇在廣州召開。(央廣網發)央廣網廣州12月22日消息 12月19日,由大公國際資信評估有限公司、浦發銀行廣州分行、萬聯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聯合舉辦的 「大灣區國企改革與債券市場發展」論壇在廣州順利召開。
  • 【國資國企改革樣本⑦】中核集團:借勢「雙百」為改革提速加力
    截至2020年6月底,中核集團各「雙百企業」共有改革任務117項,已完成85項,正在按計劃推進32項,基本按期完成了各項節點任務。入選企業藉助「雙百行動」積極推進改革,在全面推進市場化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強化激勵約束機制、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等方面取得諸多進展,解決了長時間困擾企業的問題,有力促進了企業的發展。
  • 江西省國資國企改革創新三年行動動員部署電視電話會議召開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訊 江西省國資國企改革創新三年行動動員部署電視電話會議於12月2日正式召開。江西省省長易煉紅強調,要通過實施三年行動,推動江西省國有經濟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易煉紅強調,推進國資國企改革創新猶如闖關,要按照江西省國資國企改革創新三年行動實施方案,聚焦短板弱項,奮力攻堅克難,確保全面完成國資國企改革創新三年目標任務。圍繞國家戰略和全省目標,適度推進資源集中,著力做大投資平臺,全面打造一流企業,加快提升國有經濟的整體效能,力爭在優化國有經濟布局結構上走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