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前粉湯羊血一天賣五六百碗 現在賣上千碗《裝臺》取景地店老闆...
店老闆說,以前粉湯羊血一天賣五六百碗,電視劇一播,現在一天賣到上千碗,簡直忙得不可開交。惠榮國是這家粉湯羊血店的老闆,他說,他們經營這家小店已經17年了。「我1997年從部隊復員後,1998年回西安開車,2003年開始,在小南門裡開了這家粉湯羊血店。」
-
廣州最火爆的「牛雜」小吃,6塊一碗,一天賣600碗,利潤過半!
俗話說食在廣東,廣東的美食特別的多,特別是廣州更是匯聚了廣東美食的精華,在大街小巷你都能品嘗到各種美味的小吃。腸粉、雙皮奶、及第粥、豬腳姜這些都比較有代表性的廣州美食,當然還有非常的多沒法羅列出來。今天要分享的這種小吃就是最火爆的蘿蔔牛雜。
-
京城胡同藏美味,這些店你都知道嗎?
菜可以隨便點,老奶洋芋挺好吃的,還有菠蘿飯也很地道。地址:北京市東城區雍和宮方家胡同46號G座(近國子監)電話:010-64001725人均消費:65元推薦:香茅草烤魚、黑三剁、老奶洋芋 6、菊兒人家看店名就知道是開在菊兒胡同裡的小館兒,老闆是一對夫妻,專做滷肉飯和各種奶茶飲料。
-
四川樂山的特色小吃成都賣,美女老闆日賣600多碗,生意不一般
樂山豆腐腦製作方法和傳統意義上的開封豆腐腦有本質的區別,樂山豆腐腦不是以豆花為主,而是以絕對美味的湯汁勾芡而成的湯頭為主,所以在口感上和傳統豆腐腦也截然不同。豆腐腦在樂山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地道的樂山豆腐腦按產地一般分牛華豆腐腦和峨眉豆腐腦。
-
胡同裡的文創店:賣的是創意買的是故事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原標題:北京胡同裡的文創小店:賣的是創意,買的是故事北京日報客戶端 記者 孫毅 宗媛媛英國老闆,北京大媽店員,「豆汁兒、炸醬麵、大碗茶」——滿牆T恤都印著北京元素。如此混搭的風格在一家位於五道營胡同的文創小店和諧共生。
-
90後美女開牛肉湯館,10元一碗,一天賣出幾百碗,食客:好滋味!
90後美女開牛肉湯館,10元一碗,一天賣出幾百碗,食客:好滋味!冬天的時候,人們都特別愛喝牛肉湯,喝起來熱熱身,暖暖胃,也是特別美的事情。牛肉湯自然是特別好喝的,而且牛肉滋補,吃了還可以強壯身骨。今天給大家分享的,就是一個90後美女開牛肉湯館的故事,10元一碗的牛肉湯,一天能賣出去幾百碗,也算是女中豪傑了。這就是女老闆賣牛肉湯的場景。每天天還不亮,這家牛肉湯館就開門可,因為早早的就有客人來吃飯了。因為冬天特別寒冷,而老闆又要忙前忙後煮牛肉,燉大骨高湯,加湯添水的,也是忙忙碌碌的很充實。牛肉湯自然也是熬製的時間越久,湯味越香濃好喝。
-
大媽擺攤賣「麵條」,一碗15元,一天只賣200碗,剛出鍋就被搶光
大媽擺攤賣「麵條」,一碗15元,一天只賣200碗,剛出鍋就被搶光我們中國本來就是一個人口比較多的國家,而且我們的中國地域是非常的遼闊的,所以在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飲食習慣,美食也是一樣的,因為南北地區的差異不同,所以飲食方式自然是不同的,我們都知道,南方人都是以米飯為主食的,但是北方人都是以麵食為主食的
-
農村大媽擺攤賣涼皮,利用「一支筆」做到生意火爆,一天賣500碗
地攤經濟的風波打響之後,擺攤的人數越來越多了,讓原本擺攤生意就不好的老闆們,更是雪上加霜。擺攤最怕遇上同行競爭對手,同一樣的貨,同一樣的價錢,又走到了同一個地方,於是大戰就這樣開始,誰能笑到最後就要看誰的運氣了。
-
北京胡同裡的文創小店:賣的是創意,買的是故事
英國老闆,北京大媽店員,「豆汁兒、炸醬麵、大碗茶」——滿牆T恤都印著北京元素。如此混搭的風格在一家位於五道營胡同的文創小店和諧共生。賣的是文創產品,買的卻是一段北京故事,在北京大媽尚姐歡快的京腔中,豆汁兒什麼味兒、大碗茶怎麼品,仿佛已經躍上舌尖。
-
成都最火拉麵店,一天只賣3小時,而且只賣30碗!
在下東大街鬱金香美食廣場有一家拉麵店叫老龍亭,老闆是一個略胖的小夥子,服務員、墩子、廚師、洗碗掃地的勤雜工都是他。他每天只賣30碗面。他曾在日本京畿和歌山龍王亭拉麵店跟師傅學藝。 調料和面都是一樣的,拿回去自己煮了就可以吃。而且為了保證每天都能賣完,外帶包數量非常有限,下手要早,大批量需要的可以電話向老闆預定。
-
這家商店24年只賣一種大米,一道菜5元錢,一天能賣10大盆
現在人們已經意識到早餐的重要性,需要在早晨為身體補充足夠的能量,因此人吃早餐是非常特別的,除了全面的營養,他們還應該美味可口,畢竟很多人剛起床,身體不完整甦醒過來,胃口也不太好。人們在選擇早餐時,除了均衡攝入營養,還要選擇自己的美味,所以那些傳統的早餐,依然受到人們的喜愛,西安還有一家不到10平的小店,只賣一種大米,5元一份,一天能賣10大盆。
-
北京你要知道的18碗滷煮!
統籌:樂樂殿丨編輯:提莫丨記者/攝影:胡同串子原創文章,未獲授權,請勿轉載滷煮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乾隆年間。現在公認的說法是宮廷所謂的「蘇造肉」傳到民間,換成廉價的食材,創造出這個平民美食。您看這顏色就看得出來,很深,醬香味濃鬱,一點不腥,因為是滷的所以也就不特別爛,有嚼頭。
-
大廚炒的老牌手擀麵,一天能賣400碗,臊子竟然有錢也買不到....
白面在襄陽的麵食江湖中,也佔據了不小的位置,每次在麵館排隊的時候,也總會聽到有人說上一句:「老闆兒,搞碗豆腐,要白面的。」各種手擀麵、刀削麵、褲帶麵館,也都在襄陽遍地開花,生意絲毫不亞於牛肉麵館,畢竟只要好吃,襄陽人是不羈於到底是哪種面的。我們常吃的麵館基本上也都是私人開的,就像味道好的店都有著固定的廚子一樣,一旦開了連鎖店, 那總感覺是沒有老店的好吃。
-
太原火了16年的丸子湯,早上6點就在排隊搶位,6元1碗一天賣500碗
老李丸子湯在學府街已經火了16年,早上六點開始營業,只賣上午,一天能賣500碗,賣完就收攤,來晚了就吃不上。他們店面比較寬敞,門外也搭著雨棚擺了桌椅,每天早上這裡都排滿了車,人多得擠不過來。他們地理位置不算優越,但是人氣真是沒得說,價格雖然比其他店要貴一些,但是客人就愛吃這一口,也讓這個地方成為了交警關注的重要地,經常來貼罰單,如果說想要來光顧,最好還是走路過來。黃色的招牌很醒目,但是環境是真的很一般,據說老闆有花錢重新裝修過,但還是看起來破破爛爛的,基本上每一桌都需要拼桌,想要找個好位置,估計只能六點就趕來排隊,不然沒位置只能站著吃。
-
總共4個座位,每天只賣30碗的拉麵小店
每天只賣30碗拉麵,其中最具特色的拉麵和飲品還要限量。原因並非某種炒作,因為他們的湯底是手工熬製的,每天還要保留一部分作為老湯,所以想多做都不可能。2. 這家店的拉麵,全是老闆近十年時間積澱的湯底熬製的。每天快到關店,還會把當天熬湯的湯骨贈送給吃拉麵的客人。
-
夫妻擺攤賣「爛麵條」,30元1碗出鍋被搶光,顧客:沒吃過可惜了
中國是一個地大物博的國家,美食的種類豐富多樣,幾乎在每一個地方都有非常多的特色美食,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的新鮮感和驚喜,所以越來越多的吃貨都喜歡到外地旅遊,然後品嘗當地的特色美食,而這些特色美食基本上都存在當地美食街的攤位中,夫妻擺攤賣「爛麵條」,30元1碗被嫌髒,顧客:拿龍蝦都不換。
-
安陽老城七十二胡同故事之----姚家胡同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小時候,這邊有一家郵局,郵局門口有一個老爺子專門修理各種球類,而郵局對面有一家遊戲廳,這三個地方是我那時候經常來的地方,所以對姚家胡同這一條看似不太長,但是明顯是那種清一色清末民初的建築風格的老商鋪,雖然已經變成居民區
-
臧鴻:從賣菜到賣吆喝,招牌「京味兒叫賣」響徹北京每條胡同!
但胡同裡卻是煙火氣十足,小商販們帶著行頭,賣各式各樣的吃食,比如豆汁兒、糖葫蘆、芸豆餅、硬面餑餑等等,熱鬧得緊。此時,那一陣陣的吆喝叫賣聲,更是撓得人心痒痒,讓人想把這吃的嘗個遍。若是此時還能聽得一聲叫賣,便似乎瞬間將人拉回那樸素喧鬧的童年時光。叫賣作為一種初級廣告形式,也是一種歷史現象。
-
長春這家火了22年的抻麵館,一天賣1000碗,客人趕幾十公裡路來吃
長春東大橋小國抻麵館在東嶺南街上,這家抻麵館的老闆是一位女士,真的是巾幗不讓鬚眉,當時創業的時候非常艱難,那個時候常春賣抻面的館子還很少,長春很多人還不認可,經過老闆娘不懈的努力,終於打開了局面。那個時候一碗麵只賣2塊5毛錢,22年過去了,現在一碗麵賣5塊錢,價格翻倍,面的質量依然保證,面的質量有保障,深受客人們歡迎,最火的時候一天能賣出1000碗,有客人從幾十公裡外趕來他家吃,足見店裡面的魅力!
-
從八大胡同到八大堂、八大樓、八大居、八大春,北京也曾風花雪月
一個城市有一個城市的味道,人們出去旅遊,就是想尋找到各個地方的老味道,去感受悠揚的歷史滋味,品味不同地方的民風民俗。但是隨著城市地產經濟的崛起,無論大小城市,一概高樓林立、廣場遍布,現代化的商業街道都修得一模一樣,地域特色一天一天的減少乃至消亡,去逛這些城市新街區,真是味同嚼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