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超賽事版權價格「大跳水」?業內人士這樣分析

2020-09-26 中國智慧財產權報



  與PP體育分手兩周,經歷了第一輪賽事「無主」轉播後,2020-2021賽季英超聯賽在中國轉播權正式被騰訊接手。9月17日,騰訊體育宣布與英超聯盟達成協議,成為英超聯賽中國大陸獨家新媒體轉播平臺,範圍為本賽季剩餘的37輪比賽,版權價格約6800萬元人民幣(下同),僅為當初PP體育單賽季籤約價格的二十分之一。


  一邊是英超賽事版權價格的「大跳水」,另一邊卻是騰訊體育會員付費價格的再創新高。騰訊體育與英超聯盟的官方聲明顯示,騰訊體育將免費轉播超過半數的比賽,其餘比賽則通過會員服務來提供。目前騰訊體育給出的英超觀賽包限時7折價格為268元。此前,PP體育給出的英超全年觀賽包「早鳥票」7折價格為198元;擁有西甲賽事版權的愛奇藝體育給出的足球年卡價格為178元。


  英超版權價格大跌究竟是體育賽事經濟泡沫破裂的預警,還是疫情下市場做出的「應激反應」?騰訊體育會員付費提價是否會造成市場付費意識的倒退?賽事聯盟、轉播商、球迷們都在忐忑地等待答案揭曉。


  英超降價給市場降溫


  9月3日,英超聯盟發布了一則令人震驚的消息:英超已終止與中國大陸轉播商的轉播協議。PP體育隨即也發布聲明證實已與英超解約。彼時距離英超新賽季揭幕僅僅不到10天,在整個業界造成巨大轟動。


  英超聯賽作為歐洲足球最具看點的五大聯賽之一,在全球200多個國家擁有約47億觀眾。近年來,英超聯賽的版權價格在每一個新周期連連翻漲。英超聯盟就2019年至2022年周期內的賽事共籤下約483億元的海外轉播合同,相較2016年至2019年周期增長了35%。在中國市場,蘇寧集團旗下的PP體育以約62.1億元的高價買下英超聯賽該周期的獨家轉播權,這一價格在國內相較上一周期增長了12倍。


  有如此大手筆的合作在前,是什麼原因讓英超聯盟跟PP體育咬牙「分手」?PP體育的官方聲明表示:「今年全球疫情帶來許多挑戰,經過多輪會談,PP體育與英超在版權價值方面存在分歧,非常遺憾目前我們未能與英超達成協議,雖然PP體育已依照協議向英超聯賽超額預付版權周期費用,但PP體育仍將終止與英超的合作。」


  事實上,早在今年3月,PP體育和蘇寧就基於疫情影響和英超聯賽停擺開啟了與英超聯盟調整版權價格的談判。雙方的分歧在於:英超想要基於合同對受疫情影響的比賽場次進行小幅度退款;PP體育和蘇寧則希望英超版權價格回歸理性,接受一個降價合同。最終,英超暫時失去了中國用戶市場。


  但是英超的「固執」並沒有堅持很久,在議價方面不得不做出更多的妥協。最終,騰訊體育拿下了英超聯賽單賽季剩餘所有比賽的轉播權。在北京大學國家體育產業研究基地研究員郭斌看來,英超與騰訊體育的合作更像是短期內的權宜之策。英超如果依舊堅持高價,中國球迷可能就無法從正版渠道觀看新賽季比賽,這將使英超面臨中國市場用戶的嚴重流失。但是,據此還不能得出整體體育賽事版權市場將回歸理性的趨勢判斷。


  不過,PP體育總裁王冬認為,至少疫情的影響給燥熱的體育版權市場適時降了降溫, 版權市場加速回歸理性將是疫情後體育產業一大趨勢。


  權益細分或解成本難題


  在體育賽事版權價格變化的背後,一場更焦灼的較量是轉播商們如何回收版權成本。豪擲62.1億元買下英超聯賽3個賽季獨家轉播權的PP體育,不斷摸索聯動蘇寧所持有的電商、零售、地產等資源,以提高賽事版權的變現能力。根據PP體育2019年的公開數據,其付費會員數量達到約7800萬人,會員及廣告收入接近8.4億元。雖然營收數據逐漸轉好,但距離回收成本還有很大差距。


  騰訊體系下各個產業生態的聯動不遜於蘇寧,而且據騰訊此前披露,NBA業務未來將從騰訊體育轉交給騰訊視頻,NBA的版權成本將由騰訊視頻來承擔。如此一來,騰訊體育的壓力大大減小,但收入自然也會縮水。似乎是為了預先測試用戶市場的反應,騰訊體育借勢英超拋出了一計增收的「直球」:將英超觀賽包定價為380元,這個價格超出了過往市場的所有會員價。


  雖然有不少忠實球迷咬咬牙表示願意接受這樣的價格,但是更多的用戶認為這麼高的定價簡直是「強買強賣」。「372場比賽花費380元,看似是一場比賽只要1元錢,但是球迷們一般只看自己一兩個主隊的比賽,整個賽季看比賽的場數在七八十場左右,性價比並不高。而且現在各大足球賽事的版權很分散,一個賽季要同時買好幾家轉播平臺的會員,這將增加球迷的負擔。」多位資深英超球迷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都有這樣的抱怨。


  前有用戶不買帳,後有盜播平臺捲土重來。在新賽季英超首輪沒有正規平臺轉播的空窗期,大量盜播平臺動作頻頻,盜播網站和看球APP的連結在球迷社群中廣泛傳播。而且無論是轉播清晰度還是直播的延遲程度,部分盜播平臺提供給觀眾的觀賽體驗都不亞於正規平臺。「免費」更是成了最大的引流吸睛點。


  郭斌認為,當前國內用戶其實還沒有完全建立起付費觀看的習慣,在此情況下,如何探索更多變現模式,應是當前版權所有方和運營方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尤其是版權運營方,需要建立起一個版權價值流轉的良性循環體系。


  資深體育媒體人譚清告訴記者,體育賽事版權權益的拆分與細化可能是體育產業未來發展的趨勢之一。比如此次體育平臺「直播吧」就單獨買下了英超聯賽的音頻版權,邀請到頗受球迷喜愛的足球解說員詹俊和張璐搭檔,口頭還原比賽場面,同樣收穫了不俗的反響。賽事版權權益細化,在為版權多樣化運營提供更多可能的同時,也能極大降低版權運營平臺的成本壓力,還能為球迷提供更加便捷的觀賽渠道。(李楊芳

相關焦點

  • 全球各大轉播商與英超重談協議,疫情倒逼賽事版權回歸理性
    英超聯盟與全球賽事版權運營方的角力,如今蔓延到了中國。從商業的角度來說,疫情使英超暫停了三個月,儘管英超在6月份恢復,但在沒有人群和氣氛的情況下,賽事版權運營方支付的費用其實並沒有獲得應有的效果,甚至是損害了運營方的利益。
  • 英超停播 疫情倒逼賽事版權回歸理性
    英超聯盟與全球賽事版權運營方的角力,如今蔓延到了中國。  根據最新消息,國內握有英超版權的PP體育宣布與英超聯盟解約,英超聯賽轉播將在國內面臨停播。  此前英國媒體《每日郵報》(Daily Mail)發表文章,稱由冠狀病毒引發的中國英超天價版權泡沫或將破裂。
  • 與英超解約後,PP體育王冬首發聲:賽事版權價格亟待回歸理性
    新華社報導分析稱英超、PP體育「分手」是否會成為體育版權市場的「多米諾骨牌」。王冬在會上表示,體育賽事版權市場回歸理性,是疫情後體育產業最大的趨勢之一,英超是第一家,如果價值體系不能回歸正常,不排除還有其他企業放棄相關版權。據報導,雙方對於版權價值的評估分歧是造成這次合作不歡而散的重要因素。
  • 英超解約後 PP體育發聲:賽事版權價格亟待回歸理性
    央廣網北京9月7日消息(記者佟亞濤)PP體育總裁王冬日前出席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時表示,疫情加速了體育賽事版權市場回歸理性,燥熱的體育版權市場需要適時降溫,這將是疫情後體育產業最大的趨勢之一。而在稍早前的9月3日,PP體育與英超先後發表聲明稱,終止合作。
  • 英超解約後 PP體育王冬首發聲:賽事版權價格亟待回歸理性
    新華社報導分析稱英超、PP體育&34;是否會成為體育版權市場的&34;。王冬在會上表示,體育賽事版權市場回歸理性,是疫情後體育產業最大的趨勢之一,英超是第一家,如果價值體系不能回歸正常,不排除還有其他企業放棄相關版權。據報導,雙方對於版權價值的評估分歧是造成這次合作不歡而散的重要因素。
  • PP體育宣布與英超解約,疫情倒逼賽事版權回歸理性
    英超聯盟與全球賽事版權運營方的角力,如今蔓延到了中國。根據最新消息,國內握有英超版權的PP體育宣布與英超聯盟解約,英超聯賽轉播將在國內面臨停播。此前英國媒體《每日郵報》(DailyMail)發表文章,稱由冠狀病毒引發的中國英超天價版權泡沫或將破裂。
  • 英超解約後PP體育服貿會首發聲:賽事版權價格亟待回歸理性
    新華社報導分析稱英超、PP體育「分手」是否會成為體育版權市場的「多米諾骨牌」。王冬在會上表示,體育賽事版權市場回歸理性,是疫情後體育產業最大的趨勢之一,英超是第一家,如果價值體系不能回歸正常,不排除還有其他企業放棄相關版權。  據報導,雙方對於版權價值的評估分歧是造成這次合作不歡而散的重要因素。
  • 騰訊體育大抄底,白菜價拿下英超版權,是疫情影響還是資本降溫?
    伴隨著全球範圍內疫情逐漸降溫,停擺已久的各大體育賽事也重新開賽。但是受限於疫情原因,各大聯盟球迷還是難以進入現場觀賽。對於已經習慣到現場為自己主隊加油助威的球迷而言,雖然不能到現場觀賽,好歹能通過網絡、電視等線上手段觀看比賽。
  • P體育王冬:賽事版權價格有待回歸理性
    新華社報導分析稱英超、PP體育「分手」是否會成為體育版權市場的「多米諾骨牌」。王冬在會上表示,體育賽事版權市場回歸理性,是疫情後體育產業最大的趨勢之一,英超是第一家,如果價值體系不能回歸正常,不排除還有其他企業放棄相關版權。據報導,雙方對於版權價值的評估分歧是造成這次合作不歡而散的重要因素。
  • 與英超解約 PP體育王冬首發聲:賽事版權價格亟待回歸理性
    北京商報訊(記者 錢瑜 王曉)9月6日,針對PP體育與英超終止合作,PP體育總裁王冬在2020年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表示,疫情加速體育賽事版權市場回歸理性,燥熱的體育版權市場需要適時降溫,這將是疫情後體育產業最大的趨勢之一。
  • 與英超解約 PP體育王冬首發聲:賽事版權價格亟待回歸理性
    2017年,PP體育以三年5.64億英鎊(約50億人民幣)的價格拿下了英超聯賽2019年-2022年三個賽季的獨家轉播權,據籤訂的版權合約中要求,PP體育需要先付所有版權費的50%,此後在2020年和2021年中,每年3月分別支付30%和20%,最終結清合約款項。
  • PP體育與英超版權解約
    聯盟與全球賽事版權運營方的角力,如今蔓延到了中國。而據業內人士透露,在英超三年版權期實際開賽進度不到20%的賽程時,PP體育已支付了商定費用總額的一半——換句話說,在三年版權期只執行了20%的情況下,PP體育支付了50%的版權期費用。PP體育聲明中表示:全球疫情帶來了許多挑戰,在版權談判中更為凸顯。
  • 英超版權落入騰訊懷抱 新篇章開啟
    騰訊不出所料成為了「接盤者」,拿下英超新賽季版權。上周,包括直播吧在內的多家媒體披露,騰訊大概率獲得新賽季英超版權,並稱騰訊已經開始接觸國內知名英超解說。這一說法並不離譜,當時騰訊正在與英超聯盟進行接觸,只不過尚未談妥。這也導致英超新賽季首輪未能在中國的媒體平臺進行直播。
  • 英超轉播費為何「高臺跳水」?
    騰訊體育昨天宣布成為英超聯賽在中國大陸地區的獨家新媒體轉播平臺,將全程轉播新賽季剩餘全部372場賽事。據媒體報導,騰訊體育與英超籤下的合同金額遠低於此前PP體育的合同。轉播費為何會「跳水」?對普通球迷觀賽有什麼影響?未來英超海外版權走勢如何?
  • 新聞分析:英超、PP體育「分手」會成為體育版權市場的「多米諾骨牌」嗎?
    PP體育失去英超這一頭部體育賽事版權,前期投入的運營費用將難以收回;英超三年周期的海外轉播收入為42億英鎊,中國市場佔比超過13%,經濟損失也是顯著的;而對於眾多喜歡英超的中國球迷,尤其是英超付費會員,觀賽體驗和經濟利益都將受到影響。
  • PP體育總裁解約英超後首發聲:賽事版權價格回歸理性是趨勢
    澎湃新聞記者 揭書宜「體育賽事版權市場回歸理性,是疫情後體育產業最大的趨勢之一,英超是第一家,如果價值體系不能回歸正常,不排除還有其他企業放棄相關版權。」9月6日,PP體育總裁王冬出席2020年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並在主題演講中拋出上述觀點。
  • 與英超解約後PP體育王冬首發聲:賽事版權價格亟待回歸理性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 陳維城)9月6日,PP體育總裁王冬出席2020年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並在主題演講中指出,疫情加速了體育賽事版權市場回歸理性,燥熱的體育版權市場需要適時降溫,這將是疫情後體育產業最大的趨勢之一。
  • 深度解析英超與PPTV版權解約事件,英超聯盟犯了一個大錯誤
    畢竟從市場關注度和商業開發潛力看,英超是足球領域最具含金量的賽事,一旦沒有了英超版權,作為一個媒體平臺的PPTV將流失相當部分用戶和廣告資源,損失堪比釜底抽薪。當時PPTV為了擊敗新英體育、騰訊、央視等對手,直接開出了每年接近17億人民幣每年的價格,而且還接受了總賽季進程達到20% 就支付80%總版權費的條件,英超聯盟開心的收下了這份大禮包。從橫向對比看,拿下6年英超美國地區英超版權合同的NBC,總版權費用也才10億美元。
  • 騰訊低價接盤英超轉播權 體育賽事版權爭奪熱度不減
    來源:第一財經騰訊低價接盤英超轉播權 體育賽事版權爭奪熱度不減作者: 陳漢辭[ 相比上家PP體育支付的英超天價版權費,騰訊拿下本賽季剩餘比賽的價格為1000萬美元,僅為PP體育籤約價格的1/20。Statista數據顯示,在2008/2009賽季,西甲的版權收益僅為6億歐元,十年後的2017/2018賽季,已漲到16億歐元。在中國,2007年,天盛首次將英超版權引入,以5000萬美元買下英超2007~2010三個賽季的轉播權,之後便進入「鐵打的英超,流水的轉播商」周期,版權價格也是一漲再漲,中間曾因價格過高,停播幾年。
  • 騰訊低價接盤英超轉播權,體育賽事版權爭奪熱度不減
    體育賽事的盛世,多源自大型比賽轉播權的合同銷售與金字塔式贊助模式,通過不同區域、不同平臺的分銷,滾出巨大的商業市場,從而給各大俱樂部與球隊帶來巨額紅利,尤其是足球運動,任何一個切面都能夠成為「版權巨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