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
立夏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7個節氣。立夏節氣標誌著季節的轉換,是由春季轉入夏季的標誌性日子。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夏,四月節。立字解見春。夏,假也。物至此時皆假大也。」萬物到了立夏都開始長大。如果把一年四季比作人的一生,那麼從此以後,大自然將從稚嫩、青澀的兒童階段步入到熱烈奔放的青年時期。
二十四節氣最早起源於黃河中下遊地區,後來隨著立法的頒布,在全國推行開來。但事實上,立夏前後,我國只有福州到南嶺一線以南地區是真正的「綠樹濃陰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的夏季,而東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區這時則剛剛進入春季,全國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在18~20℃上下,正是「百般紅紫鬥芳菲」的仲春和暮春季節。
中國古代將立夏分為三候:一候螻蟈鳴;二候蚯蚓生;三候王瓜生。是說立夏來臨可聽到螻蛄在田間鳴叫,接著可以看到蚯蚓掘土,然後王瓜的蔓藤開始快速攀爬生長。
立夏風物
1/青梅
江南有「立夏見三新」的諺語,就是說這天以後,會常常見到櫻桃、青梅、新麥,而枇杷、楊梅也會陸續上市,然後很快又要到蟬鳴荔熟的時節了。
春末夏初正是青梅綴滿枝丫的時節,青梅味酸,雖可直接食用,卻多用以熬製梅醬、釀製梅酒。古時詩人偏愛青梅,「青梅如豆,斷送春歸去」,賦予其悲春惆悵之意。
2/櫻桃
農曆四月是吃櫻桃的季節,韋莊寫"西園夜雨紅櫻熟"、蘇東坡的"櫻桃爛熟滴階紅",都是很美的意境。
3/新麥
此時麥尚未成熟,取青麥穗煮熟,去芒谷,磨成條,稱為"捻轉",為一歲五穀新味之始。
4/蠶豆
立夏嘗新的還有蠶豆,所謂"消梅鬆脆櫻桃熟,新麥甘香蠶豆鮮。"
5/清明風
古人說,立夏開始刮"清明風",清明風是東南風,是清和風,是薰風。有詩云:"四時天氣促相催,一夜薰風帶暑來"。
立夏習俗
1/嘗新
立夏有嘗新等節日活動。如蘇州有「立夏見三新」之諺,三新為櫻桃、青梅、麥子,用以祭祖。在常熟,嘗新的食物更為豐盛,有「九葷十三素」之說。在南通,則吃煮雞、鴨蛋。在民間,有「立夏吃蛋,石頭踩爛」的說法,意思是立夏吃蛋,人就會勁頭足。
2/鬥蛋
在立夏日中午,人們煮好阿圈蛋(雞蛋帶殼清煮,不能破損),用冷水浸上數分鐘之後再套上早已編織好的絲網袋,掛於孩子頸上。以祈求孩子在夏季健康成長。胸前掛上蛋的孩子們便三三兩兩圍在一起玩鬥蛋了。
蛋有兩端,尖者為頭,圓者為尾。鬥蛋時蛋頭鬥蛋頭,蛋尾擊蛋尾。一個一個鬥過去,破者認輸,最後決出勝負。蛋頭勝者為第一,蛋稱大王;蛋尾勝者為第二,蛋稱小王或二王。
3/秤人
立夏吃罷中飯,有秤人的習俗。古詩云:「立夏秤人輕重數,秤懸梁上笑喧閨。」人們掛起一桿大木秤,秤鉤懸一根凳子,大家輪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司秤人一面打秤花,一面講著吉利話。稱老人時說「秤花八十七,活到九十一」。稱姑娘時說「一百零五斤,員外人家找上門。勿肯勿肯偏勿肯,狀元公子有緣分」。稱小孩時則說「秤花一打二十三,小官人長大會出山。七品縣官勿犯難,三公九卿也好攀」。
4/喝粥
民間傳說立夏這天喝立夏粥可保一年平平安安、無病無災。
5/吃立夏飯
立夏這一天,按照中國人的傳統習俗,要變著花樣吃各種飯,烏米飯、豌豆糯米飯等等,主料都是最最平常的米飯,但因為加進了各種時令的料,變換出不同的顏色。
6/喝茶
我國江西、揚州等地有立夏飲茶的習俗。夏天酷暑炎熱,經常喝茶,尤其是偏涼性的綠茶,可以讓暑氣頓消。
立夏養生
在中醫理論中,人和自然界是一個統一的整體,自然界的四季消長變化和人體的五臟功能活動相互關聯對應, 心對應「夏」。夏季心火最為旺盛,當夏日氣溫升高後,人易煩躁不安,好發脾氣,而且機體的免疫功能也較為低下。
特別是老年人,由發火生氣引起心肌缺血、心律失常、 血壓升高的情況易增加,甚至可能因此而發生猝死。所以,在春夏之交要順應天氣的變化,做好自我調節,重點關注心臟保養。
1/宜心情舒暢
立夏以後,天氣轉熱,暑易入心。因此,人們要重視精神的調養,加強對心臟的保養,要有意識地進行精神調養,保持神清氣和、心情愉快的狀態,切忌大悲大喜,以免傷心、傷身、傷神。
2/宜飲食清淡
立夏之後,天氣逐漸轉熱,飲食宜清淡,應以易消化、富含維生素的食物為主,大魚大肉和油膩辛辣的食物要少吃。平時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糧。
立夏食單
1/涼拌苦瓜
材料:苦瓜、植物油、醬油、豆瓣醬、精鹽、蒜泥。
做法:將苦瓜一剖兩半,去瓤洗淨後切1釐米寬的條,在沸水中燙一下放入涼開水中浸涼撈出,控淨水分。將苦瓜條加精鹽後,控出水分,然後放涼開水中浸涼撈出,放入醬油、豆瓣醬、蒜泥和熟油拌勻即可。
功效:苦瓜吃起來稍微有點苦,但其甘苦也是一種別味,也很去膩。苦瓜性寒,有清暑洩熱、明目解毒的功效。
2/鴨肉冬瓜湯
材料:冬瓜500克,鴨肉500克,豬瘦肉100克,芡實、薏苡仁各50克,荷葉1片,陳皮5克,精鹽適量。
做法:鴨肉、豬瘦肉洗淨切塊,冬瓜連皮洗淨切塊,荷葉洗淨剪成小塊。將鴨肉、豬瘦肉、冬瓜、荷葉與芡實、薏苡仁、陳皮一起放入沙鍋中,加適量清水,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煮至鴨肉熟爛,調入精鹽即成。
功效:冬瓜利水清熱,鴨肉有潤燥作用,這款湯品有滋陰養肝、健脾利溼的功效。
3/桂圓粥
材料:桂圓25克,粳米100克,白糖少許。
做法:將桂圓同粳米共入鍋中,加適量的水,熬煮成粥,調入白糖即成。
功效:補益心脾,養血安神,尤其適用於勞傷心脾,思慮過度。
撰 文 | 東家
圖 片 | 東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