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門希望通過調整高考時間給考生提供更好的「天時」,自2003年開始,高考時間提前了一個月,定在每年的6月7、8、9日。然而今年由於受疫情影響,高考延期一個月舉行,考試時間又回到7月7-8日。考試時間從初夏變成盛夏備受社會各界尤其是考生家長關注。近期,關於中高考考場要不要裝空調的話題也被推上熱搜。據相關部門預測,今年7月平均氣溫將達到30度以上,那麼中高考考場能不能裝空調?可行性有多大?
隨著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人們的收入明顯提升。空調不再是奢侈品,已從往日的享受型消費,變成了居民生活的常用電器,對於一二級市場空調更是早已進入飽和的狀態,即使就我國廣大的三四五級市場來看,很多農村空調用戶增幅明顯,並且近兩年呈現由一臺向多臺過渡的趨勢。也就是說,隨著近些年人們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不管是城裡的孩子還是農村的孩子,夏天幾乎都能在空調房度過。眾所周知,7-8月是天氣最熱的時候,尤其是南方學校,如果沒有空調的話很多學生可能會影響考試發揮、甚至部分學生會中暑。
從目前大多數中小學來看,大部分教室內只配備幾盞電風扇。但是,和空調相比,電扇不僅噪音大,而且舒適度也不夠。目前超市、商場、辦公樓等很多公共場合都裝有空調,為什麼學校的老師還要冒著高溫酷暑授課,學生大汗淋漓的上課、考試呢?我們認為,學校也可以漸漸用空調代替風扇,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條件。如果明明有條件安裝空調的地區,還以各種因素緩裝、不裝空調,那可以說就是對學生權益的漠視。
據報導,目前福建、安徽、武漢、南京等相關省市的教育局已經宣布今年中高場裝空調。我們認為,政府這一舉動是地方相關部門繼發布消費券、推動家電下鄉、以舊換新舉以後拉動市場消費活力,刺激家電市場消費的又一有力舉措。
今年3月,南京發3億寧波發1億,緊接著多地政府將發放消費券作為促進消費的重要方式。5月廣東發布家電下鄉補貼政策,消費者購買節能空調補貼5%,中標企業可得8%的補貼。6月重慶市工商委聯合當地家電零售商開展以舊換新活動。由於空調屬於大功率降溫設施,涉及電網線路改造、經費列支等各項複雜條件。據悉,為保障考生們在高溫天也能「清涼應考」,目前多地教育局主動與財政、供電、衛健等部門會商,確保考前全部安裝到位。在我們看來,地方相關部門為中高考考場裝空調,一方面,順應了民意,解決了眾多家長對孩子的關心;另一方面,從拉動市場經濟來看,為不太適合擺地攤銷售的空調也提供了一個銷售通道。
不管從經濟條件和消費觀念,還是從目前多個地方的相關政策和具體行動來看,在很多地區教室的電扇將逐漸被空調取代是一種趨勢。那麼這種趨勢對空調市場又意味著什麼呢?
從空調行業來看,目前市場正處於激烈的競爭中。尤其是年中慶這一波,廠商可謂卯足了勁,不僅在618年中慶活動投入巨大的促銷資源,而且在營銷上也不斷尋求變革突破,比如618前夕美的、海信等空調品牌牽手明星,藉助明星效應增強直播人氣提升賣貨額,同時,格力也牽手直播平臺聯合線下專賣店嘗試新零售模式。為了推動空調釋放力度,藉助618大促,京東補貼數億元推動空調市場回暖。
從銷售數據看,受疫情影響,第一季度空調出現大幅下滑,再加上新能效標準即將實施,定頻空調和變頻三級空調亟需消化,這些都進一步加劇了空調市場發展的壓力。同時,目前華南、華東等地處於梅雨季節,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空調旺季市場的銷售。我們認為,此次成千上萬個考場需要安裝的空調數量較大,這顯然為空調市場提供了新的增長空間。隨著中高考倒計時越來越短,除了競標,招標、採購等程序,實際上留給空調廠商安裝的時間並不多。由於空調安裝在學校,服務眾多的老師和學生,在我們看來,不管是空調產品本身還是售後服務,空調廠商都要嚴把質量關,這樣才能進一步地提升品牌影響力和形象。
為了改善考場條件,繼廈門、武漢、福州、南京、合肥等地區為考場裝空調之後可能會有越來越多的考場裝空調,這無疑為當下處於調整變革中,承壓前行的空調市場提供了新的商機,當然由於工期緊、任務重,對空調產品質量以及售後服務也是一次很大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