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零年三月,微操大師在陪都召開各大戰區軍以上參謀長會議上曾提到,抗戰初期國軍三個師可以對抗日軍一個師團,到了徐州會戰時五六個師才能擊敗日軍一個師團,而現在以十個師還打不過日軍一個師團。而此時全面開戰不過兩年半,微操大師已痛心地承認國軍十個師已經打不過日軍一個師團,這可不是有意誇大其詞或者潑冷水,而是事實就擺在眼前。
徐州會戰末期之蘭封會戰,就是因日軍土肥第十四師團擅自違抗大本營命令突入豫東企圖切斷國軍退路而引發的一場戰役,由於推進速度太快而落入了國軍的包圍之勢,也給坐鎮武漢指揮的微操大師看到了戰機,因此調集了十二個師十幾萬大軍,計劃趁日軍增援部隊到達蘭封外圍前將第十四師團兩萬餘人一口吃掉。
國軍這十二個師中包括了蔣大量的嫡系部隊,如七十一軍兩個德械師八十七和八十八師、七十四軍五十一和五十八師、二十七軍德械師第三十六師、蔣的起家部隊第一軍(軍長胡宗南)第一和第七十八師等。而日軍第十四師團是十七個常備師團之一,下轄四個步兵聯隊、還包括輜重、野炮、騎兵、工兵各一聯隊等,總兵力兩萬餘人。
當時國軍十幾萬人幾乎完成了對日軍第十四師團的包圍,但處於包圍之中的土肥第十四師團臨危不亂,趁合圍圈封死前立即組織瘋狂反擊,結果以一個旅團的兵力只用一天的時間便全線擊潰了鎮守在蘭封的桂永清第二十七軍部,順利跳出了包圍圈。後來七十一軍軍長宋希濂經過三天的血戰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才奪回蘭封堵住了缺口。
正當微操大師打算全力圍殲第十四師團時,負責在商丘一線打援的第八軍軍長黃杰突然擅自不戰而逃,致使國軍的後路面臨著被土肥增援第十六師團包抄的風險,再不撤軍很有可能被日軍反包圍,偷雞不成反蝕把米到時候只有跳黃河了。至此,微操大師想一口吃掉日軍第十四師團兩萬餘人的美夢徹底落空了。
蘭封會戰日軍第十四師團以一軍之力頑強頂住了國軍五六倍兵力七天的進攻,最終在友軍的接應下順利突圍而出,可以看出第十四師團的戰術素養確實很高,而更能看出第十四師團戰鬥力極強的戰役,就是後來的貝裡琉島戰役。不過一九四三年後第十四師團被抽出一個骨幹聯隊,改編成三聯制海洋師團調往太平洋帛琉群島,兵力大幅度減少不過一萬四千餘人。
當時日軍計劃往帛琉群島兩個主島分別進駐兩個師團,但此時兵力已經捉襟見肘,只好將第十四師團一分為二使用。其中第二步兵聯隊三千兩百餘人駐守貝裡琉島,其餘的主要駐守在巴伯爾土阿普島。
一九四四年,第二步兵聯隊在隊長中川州男大佐的指揮下,外加島上的守備部隊共五千餘人,以出色的坑道戰術(為後來更慘烈的硫磺島戰役提供的經驗)竟然挺住了五六倍於己的美軍兩個多月的輪番進攻,最後幾乎全部戰死,此役美軍在絕對優勢下的傷、亡總人數甚至高於日軍。從貝裡琉島戰役足以看出第十四師團的佔地素養和戰鬥力有多強了,假設第十四師團一萬四千餘人全部駐守在貝裡琉島上,美軍不知道要付出多少代價才能啃下來。
全面抗戰爆發前日軍只有十七個常設師團,這可以說是整個二戰日本陸軍的中流砥柱,日軍在將戰爭擴大化後在常設師團基礎上抽出基幹組建了不少特設師團,戰鬥力其實也不弱。而除了上文提到的第十四師團外,比如我們比較熟悉的日軍第二師團、第五師團、第六師團、第九師團等這五個師團戰鬥力都很強,包括堪稱鬼子中「一股清流」的第四師團俗稱大阪師團,戰鬥力其實也很強,是一支常設師團中真正用腦子打仗的部隊,要不是不可能在整個二戰結束前還能保持較為完整的建制,而這也正是作戰中最對手害怕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