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是用生命中的短暫一瞬去撫摸永恆

2021-01-09 騰訊網

上周六,應全國校園文學聯盟的邀請,我在線上進行了一次文學分享會,主題為「藝術是用生命中的短暫一瞬去撫摸永恆」。感謝工作人員的付出,感謝各友好社團和文學愛好者的支持,以下轉錄全國校園文學聯盟對本次發布會的推文,有報導也有編輯根據我的語音整理的原文,跟大家分享我個人六年來創作的一些心得,以及審美上的些許體悟,因為是語音轉換為文字,部分地方難免有誤或跟我原意有所出入,敬請諒解:

嘉賓簡介

INTRODUCTION

本次活動特邀嘉賓青年作家李嘉軒先生。李嘉軒,生於 1997年,河北石家莊人,河北省作家協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會員,湖南大學文藝學在讀研究生。已獲得瑞士海外書展「騎士杯二等獎」、知否文學杯「校 園新苗獎」等多項獎項。擔任《世界華文精粹 2019》《中國青少年作家選集》《華文作家海外大學生讀本》《中學生中英文閱讀》等十餘本文選雜誌的副主編,數次受邀擔任全國大學生文學大賽的評委。幾十篇作品散見於《北方文學》《小說月刊》《散文百家》《當代漢詩》《牡丹》《中國文藝家》等文學刊物中,擁有個人微信公眾號「嘉軒筆談」,散文集《行將二十》已出版。

藝術是光,劃破永恆的黑洞

全國校文盟第五期文學分享會|2020.11.07

2020年11月7日晚19:00,由校園文學聯盟組織的系列文學分享活動之第五期文學分享活動在「全國校園文學交流群」舉行。誠邀青年作家李嘉軒先生對「藝術是用生命中短暫的一瞬去撫摸永恆」的主題進行分享。

11月7日晚19:00,主持人宣布分享會正式開始,在聽眾的熱烈歡迎下,嘉賓李嘉軒先生開始進行分享。李嘉軒由死亡闡發,又由此引出藝術應記錄人生的痕跡。在講解中,先生以《文學雕龍》為引,指出在中國古代文學創作具有承載「道」的重要使命,但它其實離我們很近,鼓舞聽眾要自信地創作。又以自身經歷和作品《第四維度所不能觸碰的》為例,循循善誘,告訴人們將創作當作興趣後,也要把嘗試把文學融入生命這個道理,同時引用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數》說明了文學藝術創作是一個持之以恆的、開發內心的過程,以餘華和村上春樹二位的言論加以佐證。在聽眾漸入佳境的基礎上,李嘉軒先生向我們展示《日出(三首)》組詩,並引出話題「人的文學這個方式就是在死亡之前表達一些這個生命的價值」,就此升華:我們應傳承好本民族文化,合理吸收外來先進文化。先生倡導「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充分閱讀,敢於創新,分享的最後,李嘉軒提出尼採的「日神精神」與「酒神精神」作為結尾,簡要說明文學是介於虛幻與現實之間、欲望與理性之間的,以李白《將進酒》和蘇軾《赤壁賦》中悲喜變化為例,說明文學有一個「宏大美麗的外表和一顆狂歡陶醉的心」。在自由交流環節中,先生分別對「文學創作上限」、「非文學專業在創作中遇到瓶頸」、「理工學生文章層次不明」等問題進行解答,提出「多讀,多生活,多寫」三妙法以及感受文學氛圍的建議。

本次分享會中,李嘉軒的講解激勵了聽眾的寫作興趣,提示將寫作融入生命。人固有一死,然朝聞道,夕死可矣,要踏實求學,傳承中華文化,以自身生命中短暫的一瞬去觸摸永恆,為茫茫無際的宇宙劃開一抹閃耀的光亮。

回顧

|分享原文

相關焦點

  • 《戰艦少女R》EX5永恆與一瞬怎麼打 EX5永恆與一瞬打法教學
    導 讀 戰艦少女R試膽大會EX5永恆與一瞬怎麼打?
  • 依米花:閃爍著短暫與永恆的哲理光芒
    五年的準備,只為一次開放,而且只開兩天,它的生命如此短暫,卻在那短暫的瞬間留下了永恆的美麗。它像焰火,剎那間划過天空,卻把自己全部的美麗奉獻給了世界。短嶄與永恆看似永遠不能並存的兩個概念,卻蘊含著一個永恆不變的哲學真理:生命短暫,精神永恆。
  • 「笑不起來」的英文短句:生命是短暫的,而愛情是永恆的
    「笑不起來」的英文短句:生命是短暫的,而愛情是永恆的 生命是短暫的,而愛情是永恆的。Life is short, but love is eternal.
  • 繪本版《蘭亭序》:人生短暫 但藝術永恆
    他在《蘭亭序》中表達了怎樣的人生態度?漫畫家葉露盈繼《洛神賦》繪本之後再次推出《蘭亭序》繪本,賦予傳統文化內容以全新的、現代的、年輕化的表達。書中以王羲之生平為線索,展現了他從小習字,最後成為一代「書聖」 ,留下書法名篇《蘭亭序》的故事,浪漫而富有想像力。    《蘭亭序》流芳百世,要還原並演繹蘭亭雅集場面,可謂充滿挑戰。
  • 一瞬即永恆,為何人們總是失去之後,才懂得去珍惜?原因令人傷感
    時間匆匆流逝,它像流淌著的溪水,任憑你怎樣伸手去抓,都絲毫不起作用。它流淌過世界各地,淨化過沙漠,也匯聚成過大河,它看上去總是那麼得多!似乎怎麼用都用不盡的樣子,可轉眼間,它已經不再是以前的那條河流了。
  • 朝花夕誓:擁有永恒生命的一族,卻只珍惜存留於人間的短暫
    綜合人類歷史來看,不論古今中外,總有人會貪慕著生命的永恆,仿佛衰老死亡就是不能被接受的,是要被革除於人生體驗中的。所以,劇中擁有永恒生命的伊奧魯夫一族,也名為離別一族也很好理解了,將最為害怕的結果作為族名,是對族群成員最顯然的警示。族長定下的規矩:不要與外人有過分親密的聯繫。但不去愛別人就不會被傷害了嗎?然而,LOL有位雙馬尾蘿莉說過:規則就是用來打破的。
  • 他半生羈旅,用無常生命,追尋永恆真義——讀松尾芭蕉俳句有感
    沁入巖石中的蟬聲、鑽入陶罐中的章魚、從天而落的病雁、徘徊在荒野的魂夢……芭蕉時常以柔弱哀憐的藝術形象,讓讀者由「物」及「人」,由「人」推「己」,仿佛自己就是那隻飲盡寒露叫聲悽切的寒蟬,或是那條被命運捉弄而成為人們盤中餐的章魚,是不堪旅途勞頓而離開雁群不知所終的病雁,或是生命走到盡頭依舊執著於參悟的旅人……如此造景寫物,極具藝術感染力。
  • 千年之短,一瞬光陰
    《淮南子》中就曾有記載:「鶴壽千歲,以極其遊;蜉蝣朝生而暮死,而盡其樂。」所有人都唏噓它的瞬間而亡,殊不知這短暫的幾個小時,它過盡千帆,要比任何漫長的一世都要充實。說其朝生暮死實則都是期許。蜉蝣的一生,短暫到只有幾個小時。可它卻仍然滿懷希望,去在這短暫的時光之中,生長、成家、繁衍、最終伴著夕陽滅亡。
  • 短暫的幸福,永恆的記憶
    餘生不再有你,只有痛和淚日夜相陪,因為愛你,我不願承認殘酷的事實,我不敢相信是你傷害了我,我只記得你對我的好,幸福雖短暫,可記憶是永恆。過去雖已是回憶,可是回憶裡有我最愛的人,在我的生命裡,你永遠是那個最疼我的人,每當我這樣想,我的心裡都會很暖,餘生也許很長,可是只要我重複著想那段記憶,我就不會孤單,沒有你的冬天一定很冷,可是只要我想到你對我的好,寒冬我不冷。
  • 時間既是短暫的,又是永恆的
    天空中那歡暢可愛的小鳥,是春天的心跳?是的,春天是美好的!可是,我們能永遠留住這美好的春天嗎?  高爾基曾經說過「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長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貴的,最易被忽視而又最令人後悔的就是時間。」這句話告訴我們要珍惜時間。珍惜時間就是合理的利用時間,認真地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分鐘。時間對我們每個人都很重要,它不會為誰停留。
  • 對話胡桑:「一瞬即永恆」是理想的記憶方式
    書裡繁複的事物細節,實際上對應著內心世界的敏感與脆弱:「走出去」可能性的微弱只能通過想像來補足。《地理學》中那張不斷擴大的地圖,就代表著一個不斷往外走的過程。《植物學》中寫到大量植物,它們是十分普通的存在,但它們給一個孩童的貧乏世界帶來了許多豐富性。《天文學》中則提到,閱讀開啟了對宇宙星空的想像。這都是一種「迫不得已」走出去的方式。
  • 《廊橋遺夢》:短暫歡愉成為情感永恆,藝術之外才是真實人生
    短暫的歡愉雖然能成為情感的永恆,然而藝術之外的才是真實的人生。一、一位母親的愛情史詩弗朗西斯卡去世了,她的兩個孩子因此得知,他們的母親竟然不想與父親合葬,她希望孩子們可以將她的骨灰撒在羅斯曼橋下。隨後,兄妹兩人在母親的遺物中發現了一本自傳,他們同時也探究到了母親的一段往事。時間倒回至1965年,弗朗西斯卡的丈夫帶著兩個孩子去趕集,他們將會離開家四天。在家人離開的下午,一位叫羅伯特的攝影師開車路過,他向弗朗西斯卡詢問前往羅斯曼橋的路,指路失敗的弗朗西斯卡便搭乘羅伯特的車帶他前往。這一路,他們對彼此有了最初的了解。
  • 在一個永恆的黃昏撫摸著一把不可能的匕首
    他用右手撫摸插在臂洞裡的匕首鞘,就在雙排扣外套的下面。他有段時間不去回憶那女人了;他只想那另一個人。 他感覺低賤街區卑微的樣子:鐵格的窗子,平屋頂,石板或泥地的庭院。那人繼續觀望著這些事物。對此一無所知,布宜諾斯艾利斯已在他的周圍升起,如一株發出喧響的植物。 他不去看——不容他去看——新建的屋舍和巨大而笨重的公共汽車。
  • 太溫柔,科比從身後抱住孕妻瓦妮莎,雙手撫摸!甜蜜一瞬成永恆
    科比離開我們已經一個月了,時至今日,依然有很多人不願相信,一代巨星就這樣去往天國。本周一的追思會上,37歲的遺孀瓦妮莎第一次公開露面,一身黑衣,憔悴不少。堅強的瓦妮莎站在臺上,悼念亡夫和13歲的女兒:「他是最好的丈夫。
  • 《羅馬假日》:永恆的愛情,總是短暫的
    的確,在現實生活之中,愛情是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逐漸褪色的,即使是再相愛的兩個人,在平淡歲月的瑣碎生活中,也難免會感覺到對彼此的厭煩,這大概是每一對情人都難以擺脫的宿命。那麼,世界上有沒有永恆的,不褪色的愛情呢?我想,如果有,那麼,永恆的愛情只會存在於人們的記憶中。
  • 「讀書筆記」黎汪洋:《春江花月夜》短暫與永恆
    這樣的感慨是對人生的短暫以及人在自然江水和月亮的永恆之間的思考。月亮和自然界一切山川是永恆不變的事物,但是人的生死於自然界中不斷變換,相比永恆的事物,個人的生命的如此卑微,在自然界和整個宇宙當中,我們就如同微塵一般。一代又一代的人,從生到死,王朝的不斷更替,個人的身體在自然界與人類歷史洪流的永恆中顯得過於渺小。
  • 隆飾板材|家,讓每個流動的人有一瞬永恆的溫情
    「盡情去享受生活的滋味,我們感受到的越多,我們便生活得越長久」,精謐生活的本質在於超越現實之上的靜謐,細細品味,慢慢休憩,積蓄停歇之力,為更好出發修整身心。因此,處理好居者與空間、物品的關係及其所蘊含的意義和情緒。
  • 為什麼「快樂總是短暫的,痛苦才是永恆的」?
    點擊上面,了解更多內容@永遠在路上的少年 生命是一團欲望,欲望不能滿足便痛苦,滿足便無聊,人生就在痛苦和無聊之間搖擺。 ——叔本華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有沒有覺得快樂的時光很短暫,而痛苦的時光卻很漫長?
  • 定格時間,一瞬永恆,丹寨攝影大賽記錄生活中的美好!
    在傳統印象中,萬達是一個廣場、購物中心和購物場所,然而,丹寨的建立改變了人們的看法,萬達丹寨小鎮讓它變得不那麼具有濃厚的商業氣息。也就是說,丹寨是萬達轉型的重要節點。  丹寨這座有著幾千年歷史的小鎮,來到這裡的人們會被濃鬱的文化氛圍所感動,進而感嘆大自然的美麗,體驗大自然的波瀾壯闊,丹寨作為萬達的一個文化品牌,確實令人驚訝。
  • 藝術長沙(三十二) | 流動的永恆③
    用藝術連結公眾——新媒體藝術的形式與發展  新媒體藝術是一種複合的藝術形式,它泛指新媒介在藝術領域的表現形式,集中體現為一種跨學科、多媒介、綜合處理、重表現、重過程體驗的藝術形式。區別於傳統的架上繪畫、雕塑、甚至現當代裝置藝術,新媒體藝術是以數位技術為核心基礎所產生的交互式技術應用的藝術形式。  在長沙,一場由國內頂級新媒體藝術團隊MOTSE墨子帶來的新媒體藝術群展《流動的永恆》正在梅溪湖國際文化藝術中心藝術展展出,這種新媒體藝術的集中展現,對長沙的新媒體藝術發展帶來一些有益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