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開國元勳——徐達

2021-02-13 深情的呼喚

徐達

 

徐達(1332年-1385年),漢族,字天德。濠州鍾離(今安徽鳳陽東北)人。元末明初名將,明朝開國元勳。

 

徐達出身農家。元朝末年,徐達參加了朱元璋領導的起義軍,為淮西二十四將之一。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在鄱陽湖之戰中大敗陳友諒。次年,被任命為左相國。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麾師攻取淮東,並於兩年後攻克平江,滅張士誠。旋即出任徵虜大將軍,與副將常遇春一同揮師北伐,推翻元朝的統治。洪武元年(1368年),攻入大都,滅亡元朝。此後連年出兵,打擊元朝殘餘勢力,官至太傅、中書右丞相、參軍國事兼太子少傅,封魏國公。他為人謹慎,善於治軍,戎馬一生,為明朝建立了不朽的功勳。

 

洪武十八年(1385年),徐達去世。追封中山王,諡號「武寧」,賜葬鐘山之陰,御製神道碑文。又配享太廟,肖像功臣廟,為明朝開國第一功臣,位列開國「六王」之首。

 

人物生平

 

應召追隨

 

徐達農家出身,土裡刨食。他性情剛毅,不甘屈居人下。他長得面貌清癯,顴骨稍高,身材魁偉。自幼習武,練得一身好功夫。和朱元璋是從小長大的好朋友。

 

至正十三年(1353年),朱元璋奉郭子興命回鄉募兵,年僅22歲的徐達欣然應召。從此開始了他的戎馬生涯。初授鎮撫,朱元璋發現徐達才能超乎眾人,於是委以重任,代替自己徵戰四方。

 

朱元璋見在濠州難成大事,遂於至正十四年(1354年)秋率徐達、湯和等24將離開濠州,南進定遠,攻下滁州。徐達衝鋒陷陣,威勇初露。

 

初顯才華

 

朱元璋佔據應天后,北有元軍,東有張士誠,西有陳友諒、徐壽輝,南有方國珍、陳友定。他們雖然同樹反元旗幟,但各有矛盾。朱元璋處於四面包圍之中。其中,陳友諒、張士誠二人勢力最強。朱元璋審時度勢,決定先滅陳友諒,再除張士誠。

 

 

 

徐達

 

至正十九年(1359年),徐達會同院判俞通海的水師一起進攻池州,大破其柵江營,正在攻打太平的趙普勝由陸路逃走。徐達克池州,擒其守將洪鈞等人,並繳獲其全部戰船。徐達因功拜奉國上將軍,同知樞密院事。接著,徐達麾兵乘勝攻安慶。八月,進攻安慶受挫,轉而進攻江北之地。下無為州,夜襲浮山寨,破趙普勝部將於青山,並乘勝追擊,一鼓攻克潛山。之後,徐達回到鎮池州,對安慶形成了水路夾攻的形勢。趙普勝是陳友諒軍中大將,智勇雙全,據守安慶,諸將攻之不克。於是徐達用離間之計,使陳友諒殺趙普勝。趙普勝死後,樅陽水寨無人能守,徐達攻下樅陽水寨。

 

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正月,陳友諒率大軍進犯池州。朱元璋派常遇春率兵增援,並遣使告徐達:陳友諒旦夕將至。徐達即會常遇春一面誘敵進兵,一面選精兵萬餘埋伏在九華山下,斷其後路。當陳友諒軍至城下,只聽城內鼓聲驟響,一剎時城外伏兵四起,城內精兵衝出,內外夾擊,陳友諒軍大亂,斬首萬餘,生擒三千,徐達軍大勝。

 

 

 

徐達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徐達隨朱元璋帶兵渡江,北上安豐(今安徽壽縣),馳援遭到張士誠進攻的韓林兒、劉福通,陳友諒乘機對朱元璋發動大規模進攻,進罔洪都(今江西南昌)。七月。朱元璋親自帶兵迎擊,雙方在鄱陽湖展開了一場激戰。第一天交戰。徐達身先諸將,指揮將士勇敢拼殺,一舉擊潰陳友諒的前鋒部隊,殲敵一千五百人,繳獲巨艦一艘,軍威大振。取得了鄱陽湖戰役的勝利,全部殲滅陳友諒的六十萬大軍。

 

率師東徵

 

 

 

徐達

 

至正十六年(1356年)六月,張士誠佔領常州(今江蘇武進),挾江東叛將陳保二以水師攻鎮江。徐達乃於距城18裡的地方設伏兵、騎兵各一支,自己則親率軍隊與張士誠軍正面交鋒。開戰後不久,徐達部將王均用率騎兵從側面衝入敵陣,張士誠軍隊大亂,掉頭而逃,又被伏兵截殺,死傷無數。十一月,張士誠不甘失敗,誘吳新附軍7000人為內應,將徐達圍於牛塘。徐達立即派人突圍,命副帥常遇春與廖永安、胡大海等馳援牛塘,內外夾擊,大破張士誠軍。

 

 

 

徐達

 

統兵北伐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11月,朱元璋命徐達為徵虜大將軍,常遇春為副將軍,率領二十五萬大軍進行北伐。在北伐檄文中提出「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的口號。

 

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三月,徐達在基本上佔領山東之後,從濟寧進攻汴梁(今河南開封),同時派一部分軍隊經河南永城、歸德(今河南商丘)趨許昌,並命鄧愈率襄陽、安陸、江陵之兵北攻河南南陽,策應北徵主力作戰。三月底,徐達進抵陳橋(開封市東北),元汴梁守將李克彝夜驅軍民西遁,元將左君弼率所部投降。徐達進入汴梁後,立即率步騎經中灣(今河南封丘西南)西攻洛陽。

 

洪武元年七月二十七日(1368年),徐達攻克通州。八月二日,包圍大都,然而大都無人守衛。元朝亡。

 

徵討北元

 

 

 

徐達

 

元朝滅亡後,蒙古殘軍仍然在不斷進攻,而元大將王保保擁兵十萬,坐守山西太原,是明朝的最大勁敵。徐達率軍進入山西,很快先取了澤州、潞州,先行站穩腳跟。王保保卻急於與徐達一決雌雄。由太原北去,向大都的方向,欲與徐達決戰。

 

徐達接報,依劉伯溫定的計謀,並不回師救大都,反而決定逕取太原。王保保聽說太原告急,慌忙回師救援,率數萬騎兵馳回,在太原城下紮營,邀徐達決戰。

 

徐達按兵不動,先消磨元兵銳氣,在晚上突出奇兵,夜襲王保保軍營。徐達身先士卒,騎著降服的烏騅馬,黑夜中猶如天降神兵,所向披糜,王保保未及披甲出戰,便被敗兵護著逃跑了。

 

王保保逃到大同,由大同移軍定西,在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年)冬,率軍圍攻明軍於蘭州。徐達率主力趕到,在定西以北對壘。這次徐達決定與王保保決戰,雙方交鋒之下,徐達全殲王保保軍八萬多人,王保保僅帶了妻兒親兵數人,逃去元人的發源地上都,保元順帝的太子去了。

 

洪武十四年(1381年)正月,元將朵兒不花等犯永平。徐達奉命與湯和、傅友德率軍討之。四月,徐達夜襲灰山(今內蒙古自治區寧城縣東南),兵臨黃河,朵兒不花逃遁。年末,徐達回到北平。

 

洪武十五年(1382年)四月,太祖以其功大,下令命有司於南京徐達府前治甲第,賜其坊日「大功坊」。

 

重病逝世

 

洪武十七年(1384年),徐達在北平留守時得了背疽,不久稍微好些。然而次年二月(1385年),病情加重,隨後去世。

 

徐達死後,朱元璋親至葬禮以示悲瘍,把他列為開國第一功臣,追封他為中山王,諡號「武寧」,贈三世皆王爵。賜葬鐘山之陰,御製神道碑文。朱元璋曾經稱讚他說:「令行禁止。不居功自傲,不貪圖女色財寶,處理問題不偏不倚,沒有過失。當世有此美德者只一徐達。

 

軼事典故

 

與君對弈

 

 

 

朱元璋和徐達

 

明洪武(1368--1398年)年間,太祖朱元璋常邀開國元勳徐達在此樓下棋。徐達雖棋藝高超,但恐有勝君之罪,每次均以失子告負。當朱元璋得悉其中奧秘之後,一次對奕,便命徐達不必多慮,拿出高招,結果,一盤下完,徐達獲勝,並將棋子走成「萬歲」二字,朱元璋大悅,遂將莫愁湖賜給徐達,後人把這座樓稱之為「勝棋樓」。

 

放走元順帝

 

徐達在開平(今河北唐山)圍困元順帝時,故意放開一個缺口,讓順帝逃走。常遇春認為失去立大功的機會,覺得很生氣。

 

徐達說:「他雖是夷狄,然而曾經久居帝位,號令天下。如果真抓到了,主上拿他怎麼辦才好?割塊地來封他,還是殺了他以求甘心。我認為兩者都不行,放了他最合適。」

 

後來,他們回京稟報,朱元璋果然並不加罪。

 

 

特此申明:

 

    此文內容及圖片都來源網絡,版權屬原作者

相關焦點

  • 徐達與《茉莉花》……
    記者採訪了明史研究會的劉凍先生,他的母親是徐達的後人,他曾作文《徐達作詞「茉莉花」》。據他介紹,從小老人就告訴他們晚輩,中山堂始祖明朝魏國公、中山王徐達是靠月餅起義的。據史載,中秋節吃月餅相傳始於元代,與徐達密不可分。當時,中原廣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統治階級的殘酷,紛紛起義抗元。朱元璋聯合各路反抗力量準備起義,但朝廷官兵搜查十分嚴密,傳遞消息十分困難。
  • 明朝開國功臣徐達,戰功赫赫,傳聞卻是吃了一隻燒鵝而死
    徐達是大明朝的開國功臣:徐達是朱元璋的老鄉,也是濠州鍾離(今安徽鳳陽市)人。兩個人都出身農家,還一起靠給地主放牛為生。朱元璋皇覺寺出家後,還是不能解決溫飽問題,於是投靠了郭子興的起義軍。徐達從次跟在朱元璋身後南徵北戰,成了大明朝的開國第一功臣。徐達從此開始了他的戎馬生涯。徐達對朱元璋忠心耿耿,他跟在朱元璋身後南徵北戰也戰功赫赫,是大明朝的第一功臣,淮西二十四將之一。朱元璋成了大明朝的開國皇帝後沒有虧待徐達,徐達也一路高升,仕途順利。徐達官至太傅、中書右丞相、參軍國事兼太子少傅,封魏國公,位列開國「六王」之首。
  • 明朝開國元勳中山王徐達的私人花園,秦淮河風光帶的一顆明珠
    白鷺洲公園在明朝永樂年間是開國元勳中山王徐達的私家花園,佔地總面積229.41畝,是南京城南最大的公園。白鷺洲公園歷史悠久,初名太傅園,是明永樂初年開國元勳中山王徐達長女、明成祖朱棣之仁孝皇后念其父生前功勳卓著而賜給徐家的蔬圃,即菜園。因園內有唐代李白《登金陵鳳凰臺》「三山半落青山外,二水中分白鷺洲」石碑而得名。
  • 大將徐達一生寬厚仁義,他的二女兒卻毒如蛇蠍
    朱元璋能建立大明朝,大將徐達的功勞首屈一指,無與倫比。徐達是安徽鳳陽人,這裡也是元朝末年紅巾軍起義的發源地之一。徐達出身於一個貧苦農民之家,自幼跟著父母過著吃苦受累卻衣食難繼的窮困生活。但徐達卻沒有自甘沉淪,而是渴望著有朝一日能憑藉自己的才能幹一番事業,留名青史。
  • 明朝開國第一將徐達,一生傳奇,最後卻死於朱元璋送的鵝肉
    同樣,明朝開國的時候也是有這麼一群人的,他們兢兢業業奮戰在一線,後人把這些人稱作是淮西二十四將。咱們今天說的這個開國功臣徐達就是其中之一。這個徐達據說非常貌美帥氣,可以說是帥哥了,也很高很結實。雖然沒讀過多少書,但是從小就一直在練習武藝,所以他在這一方面很優秀,功夫很好,這就為他之後去跟隨朱元璋打仗徵服天下打下了基礎。徐達和朱元璋是老鄉,他們都是安徽鳳陽的。
  • 明朝開國功臣徐達之子,究竟犯什麼罪,被建文帝一劍劈死在朝堂上
    在明朝建國的歷程中,有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那就是大將軍徐達,在中國歷史中,徐達一家深受朱元璋看中,甚至主動和徐達一家聯姻,讓自己的三個兒子娶了徐達的三個女兒,並且徐達三個兒子成為朝中重臣,以便輔佐儲君皇太孫朱允炆。
  • 明朝開國大將藍玉,為何最後落得剝皮實草的下場?
    胡惟庸被殺之前,官至明朝的左丞相,為百官之首,那麼,藍玉是何人呢?01戰功卓著藍玉是明朝大將常遇春的小舅子,在姐夫的提攜下,很快展現出軍事上的天賦。多次作為明朝開國元勳的副將隨軍出徵,:1371年,跟隨傅友德出徵四川,攻克四川成都;1372年,作為徐達的先鋒官,遠徵蒙古,打敗了擴廓帖木兒,致使其殘部北逃;1378年,與沐英一道徵討西蕃的叛變動亂;1381年,跟隨傅友德、沐英出兵雲南,肅清了盤踞在雲南的元朝勢力。期間,藍玉因戰功封為永昌侯,俸祿二千五百石,超過當時的軍師劉伯溫,並賜予世襲爵位的鐵劵。
  • 朱元璋將徐達灌醉後抬上龍床,徐達醒來後的反應為何讓他徹底放心
    不過這徐達是一個例外,他深知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所以天下太平以後徐達做事非常低調,同時通過了朱元璋一個又一個的考驗,最後他才能成為少數幾個善終的開國功臣。(徐達劇照)徐達是明朝初年著名的軍事家,朱元璋能夠奪得天下徐達功不可沒。
  • 故事:蛟龍戲珠的傳說,明朝大元帥徐達插了一劍,後悔莫及
    關於此龍有一典故:明朝初年,大元帥徐達其二子遍訪全國名山大川,尋找發祥吉地,當他找到屋樓崮之東,發現此龍後,認為此龍脈真是一天下獨一無二的寶地,怕出能人,即將一把斬龍劍插入龍脖內回家。回家以後,發現自家祖林的一株大柳樹的枝葉已經枯萎。徐達得知後,逼問其子。其子如實相告。徐達後悔莫及,也正因此,徐達後人仕途一落千丈。
  • ​明朝開國元勳廖永忠後裔巡考記
    聯繫人:明朝開國元勳廖永忠後裔第二十世(四川鄰水廖正果),聯繫電話:18908282761明朝開國元勳廖永忠後裔巡考記傳說中廖永忠先祖有五個老婆有後裔,今天找到,不知是否還有其他老婆。(名人:明朝廖道南)廖莊,重慶長壽有,四川鄰水有,江西吉水有,貴州遵義撲老場有,重慶涪陵彭水等地。群裡廖鴻志,廖正果,廖道彬。(名人:清朝廖寅)
  • 不敗戰神徐達在新樂的離奇經歷
    徐達(1332年—1385年),字天德,明朝開國軍事統帥,濠州鍾離(今安徽省鳳陽東北)人,農家出身。元朝末年,徐達參加了朱元璋領導的起義軍。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大敗陳友諒。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任他為左相國。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率軍消滅張士誠地方割據勢力。同年任徵虜大將軍,與副將軍常遇春一起揮師北伐中原,推翻元朝殘暴黑暗的統治。
  • 歷史上的徐達是個怎樣的人?他是怎麼死的?
    明朝的徐達堪稱歷史長河中的職場達人,他勞苦功高、戰功赫赫、卻不減聖寵、不少信任。朱元璋乃是歷史長河中難以超越的逆襲皇帝,能夠從食不果腹、一無所有的底層乞丐,通過南徵北戰、不懈努力榮登皇位,若沒有超乎常人的堅持和毅力,怎能完成如此大業?
  • 明朝謀略與西漢張良、三國諸葛亮齊名的劉伯溫,為何沒當上丞相?
    他輔佐明太祖朱元璋,為其出謀劃策,平定天下,功勳卓著,成為明朝的開國元勳,多次被朱元璋稱讚為「吾之子房也」,將其比喻為漢初三傑之一的張良。明朝建立後,明太祖朱元璋卻只授予劉伯溫弘文館學士、資善大夫、上護軍這些沒有實權的閒散之職,爵位也僅僅是誠意伯,連侯爵都沒封上。那麼如此神機妙算、料事如神的智謀之士劉伯溫,為什麼沒有得到朱元璋的重用,當上丞相呢?
  • 徐達的夫人謝氏,說了句「御花園真大」,為何遭到了殺身之禍?
    在《北窗瑣語》曾經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說是徐達的夫人曾經到宮裡陪著馬皇后遊玩,因為口無遮攔慘遭朱元璋亂棍打死,究竟是怎樣一回事呢?朱元璋與徐達的關係非同一般,徐達、湯和、朱元璋這三人自幼相識。前者更是為大明江山立下了汗馬功勞,作為明朝開國第一大將,徐達始終對朱元璋忠心耿耿,要說朱元璋能成就霸業,離不開徐達開疆拓土。
  • 徐達與皇帝下棋,馬上要輸,他耍賴不玩了,朱元璋看看棋盤:重賞
    明朝開國的第一功臣,沒什麼爭議,一定是徐達。22歲的徐達,在朱元璋振臂一呼之時,毅然跟隨了朱元璋,走上了義氣的道路,也就此展開了徐達開掛一般的人生。破滁州、取和州、拔採石、定太平,徐達硬是憑藉自己一身過硬本領,為朱元璋打下了堅實的爭霸天下基礎,使得朱元璋躋身天下有力爭奪者之一。
  • 徐達又是怎麼沒的?
    當劉伯溫離開的時候有很多大臣都來送行,這個時候劉伯溫一眼就看到了他的好朋友徐達,也是非常擔心徐達會在此喪命,忍不住哭了一會兒。當徐達看到劉伯溫的樣子之後,在心裡猜測或許有什麼不對勁的地方,後來找了個機會偷偷的去問了劉伯溫。只不過這可算得上是一件國家大事,劉伯溫不敢就這樣輕易的告訴其他人。
  • 朱元璋將徐達灌醉,放在龍床上,徐達醒後的做法竟救了自己一命!
    後來也是成功依次消滅陳友諒,張士誠以及方國珍,最後一舉統一全國,成為了明朝的開國皇帝。得知徐達的情況之後,朱元璋的心裡也是十分不自在啊,想到與自己浴血奮戰多年的好兄弟居然還是住在茅草屋子,而別的功臣天天大魚大肉過著奢靡的生活。正到他想要賜一座宅邸給徐達的時候,他心中萌生出了一個想法,那就是試著把吳王府賜予徐達,正好可以測試一下徐達的忠心。
  • 大明開國第一功臣徐達,何以在朱元璋「大清洗」時得以善終
    徐達,字天德,濠州鍾離(今安徽鳳陽東北)人,自小習武,與朱元璋是從小長大的好友。後來,朱元璋回家鄉徵兵,徐達應徵入伍,從此戎馬一生,與常遇春一起推翻了元朝的統治,為朱元璋和大明朝立下了赫赫戰功,為明朝開國第一功臣,封魏國公。
  • 如東姓徐的人快來看看,你是不是徐達的後人?
    如東的徐達後人徐永德重修的12本《徐氏宗譜》  位於南京夫子廟附近的瞻園曾經作為徐達的王府「破虜平蠻,功貫古今人第一;出將入相,才兼文武世無雙。」明太祖朱元璋曾這樣評價自己的開國功臣徐達。「我們是徐達的後人,我們徐氏家譜從明朝開編,目前已經編到第22代了。」近日,77歲的如東人徐永德致電現代快報,稱他耗時10年,跋山涉水大半個中國,終於修繕成了一套《徐氏宗譜》。徐達的後人為何會來到如東?他們都有些什麼樣的故事?近日,在如東縣苴鎮棉花原種場,已年過七旬卻精神矍鑠的徐老,向現代快報記者娓娓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