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徐達是個怎樣的人?他是怎麼死的?

2021-01-18 弋說歷史

君臣相處之道,自古以來就是一門諱深莫測的學問,高高在上的帝王既要臣子們的忠心耿耿、聽話順服,又需要臣子們的真才實學、過人能力,大多數能力出眾者脾氣都有一二,居功自傲者大多難以善終。無論是劉邦登基後誅殺功臣還是趙匡胤登基後杯酒釋兵權,一件件罪名下都蘊藏著駭人聽聞的陰謀。

明朝的徐達堪稱歷史長河中的職場達人,他勞苦功高、戰功赫赫、卻不減聖寵、不少信任。朱元璋乃是歷史長河中難以超越的逆襲皇帝,能夠從食不果腹、一無所有的底層乞丐,通過南徵北戰、不懈努力榮登皇位,若沒有超乎常人的堅持和毅力,怎能完成如此大業?

他的成功自然離不開他個人的堅持,也離不開左膀右臂的傾心輔助,徐達在朱元璋的號召下積極響應,窮盡一生為其賣命,朱元璋儘管感念於徐達的付出,但在政治面前,徐達真的只是驍勇善戰、武藝高強的武將嗎?事實並非如此,徐達這個人,只有多方面分析,才能得出他的處世之道。

第一:能力出眾、勤奮好學、毅力過人

朱元璋的成功離不開徐達的一路扶持,因受過底層苦難,朱元璋對來之不易的權利視若珍寶。勤於朝政、日理萬機的朱元璋過得是宵衣旰食、兢兢業業,典型的工作狂人。控制欲極強的他在基業穩定之後便大開殺戒,對一些肆意妄為、功高震主臣子痛下殺手。

除此之外,還為貪官汙吏制定了各種嚴酷刑罰,朝中臣子上朝,無一不惶恐不安,以至於出現了臣子上朝如上刑的說法,眾人生怕一個失誤就引來殺身之禍。過於嚴苛的朱元璋對徐達卻一反常態地溫柔認可、不僅委以重任,還給足賞賜。

生性多疑是帝王的通病,徐達能夠在眾多無辜喪命的臣子中得以倖存,主要是為明朝持續不斷奉獻的價值。

徐達自幼聰慧機敏、能力出眾,他在後來的徵戰中指揮有方、屢立奇功。徐達在朱元璋率軍徵戰中有著不可估量的作戰價值,一個人想要得到領導賞識,首先要有出眾的工作能力做支撐。徐達天生便是徵戰沙場的好將,所到之處、攻無不克、所向披靡。天分加上後期努力,他儼然是朱元璋創業時不可或缺的心腹。

戰功並沒使他放鬆警惕、懈於學習,每次戰爭之後,徐達「溫故而知新」,總結經驗、找出亮點,他不斷研讀兵書、研究陣法,一步步成為身經百戰、經驗豐富的大將,為朱元璋解決了很多後顧之憂,是名副其實的心腹大將。

第二:審時度勢、恪守規矩、善控情緒

官場浮沉乃常有之事,尤其在朝代更迭頻繁的封建時期,瞬息萬變的官場形式經常會令君臣反目。皇權和政權的相互牽制、暗自較量從未在戰亂頻繁中有所減輕。自古帝王多薄情,即使在嫡長子繼承制的封建王朝中,因皇位引發的腥風血雨數不勝數。很多人才華橫溢、戎馬一生、卻落得慘死下場。

建功立業之際,可以彰顯價值、深得帝王賞識;功高震主之時,包藏臣子禍心、深得帝王質疑。稍有不慎便會前功盡棄、功虧一簣,戰場和官場畢竟兩種運營模式,所無情商、怎能善終?

不同於其他將軍恃寵而驕、洋洋自得,徐達始終穩若泰山、不急不躁。在朱元璋開疆拓土、平定叛亂時,徐達的每次出現都是雪中送炭,創業時期最需要這樣的人才來輔佐自己,這種人做事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朱元璋雖多疑,卻也愛才,從創業到創業成功,徐達的價值一直穩增不減,官場和職場亦有相通之理,誰都樂意重用經驗豐富、做事利落之人。

一些人在建功立業後便會迷失初心、毫無後顧之憂,但徐達始終謹言慎行、常思憂患,朱元璋對他表現的越好,他越畢恭畢敬,這種謙恭態度確實令朱元璋始終受用。明朝建立之後,徐達研究前朝君臣相處之道,悟得不少為官道理。

即便他和朱元璋關係深厚,但君臣有別,即使曾經在沙場並肩作戰,耐不住帝王的薄情,因此徐達總是三思而行、喜怒哀樂不形於色、不以忤逆、不曾越矩。

第三:勇於改變、不爭不搶

徐達曾平定北方,這乃是明朝之事,北方戰亂一直是朱元璋的憂心大事,朱元璋接到捷報後大喜不已,率領文武百官前去迎接徐達。徐達婉言拒絕和朱元璋同坐龍攆,表現的惶恐受寵,他深知自己在朱元璋面前一定要恪守臣子之道,不然將會大難臨頭。聰明如朱元璋,臣子的心思怎能逃過他的眼睛,對於徐達的一腔忠心,朱元璋見之聞之信之。

和朱元璋自幼一起長大,徐達怎會不知朱元璋最痛恨因功驕傲、難以駕馭之人,無論是胡惟庸還是藍玉,他們兩個都是桀驁不馴之輩,雖然被殺可惜,但言行不打你也實屬咎由自取。一些放浪不羈的臣子在創業期間口出狂言,因人才急缺,朱元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然而,明朝成立之後依然我行我素,這直接觸動了朱元璋底線,所以朱元璋斬立決,很少有人得以善終。

徐達適應力極強,他知道在什麼時候該做怎樣的事,和他一同建功立業的其他大臣總是覺得大明江山沒有他們,就難以創建,所以在朝政之上仍然不改江湖習氣,粗魯蠻橫、無視君上,不修邊幅這讓身為天子的朱元璋怎麼忍受。

根基穩定的大明王朝,此刻需要的並非有各種不良習氣的江湖之人,而是文明有禮的朝中臣子。作為大明的開創者,朱元璋更加青睞於說話斯文、言行得體之人,任何一個領導都不希望自己的下屬無理取鬧、目不識丁。

徐達這一點值得借鑑,他能夠在察言觀色中,不斷揣摩領導心思,戰場上勇猛無比的武將在朝廷上立馬變身為言辭溫婉之人,這種大臣,在任何朝代都備受寵愛。

第四:徐達死因成謎

但是,令人好奇的是!徐達的死因,他的死有蹊蹺,是病入膏肓還是被君暗算?很多人說法不一!

不爭不搶,淡泊名利,徐達為人寬厚、禮賢下士,在朝廷中贏得一致好評,統治者大多喜歡順從臣子。徐達既有能力,又忠心不二,朱元璋完全沒有殺他的必要,這得益於他的高情商!

他被朱元璋封為六臣之首,可惜53歲就不幸病逝,關於他的死因眾說紛紜,朱元璋成為最大背鍋俠。很多野史中曾經記載徐達的死是因為朱元璋所送燒鵝,徐達生背疽,朱元璋關心之際,便派人送去了親筆慰問信,徐達吃下燒鵝不久後去世。

兇手真的是朱元璋嗎?其實不然,徐達得背疽,朱元璋分外關心,得知消息後便命人送去慰問,希望他早日康復。在病情稍微好轉後,立馬派人送去了徐達最愛吃的燒鵝,背疽在當時的封建社會中乃是絕症。

在醫療條件落後的情況下,很多太醫對背疽束手無策,加上多年的徵戰,徐達早已病入膏肓,他的死因是病入膏肓、不救身亡,和朱元璋毫無關係。

徐達死於洪武18年,這個時間節點比較尷尬,和朱元璋對其他大臣痛下殺手的時間剛好重合,很多人便把徐達之死歸結於朱元璋。通過醫術的記載,燒鵝並不會對背疽成不良影響,大概是後世之人痛恨朱元璋誅殺大臣的做法,便把徐達之死辭歸咎於朱元璋。

徐達的一生看似較為幸運,實則和他個人的努力密不可分,他為人處世、待人接物的處事之道至今都值得學習、值得借鑑。

你覺得徐達是官場達人嗎?

參考史料:《明史》《剪勝野聞》《龍興慈記》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明朝開國功臣徐達,戰功赫赫,傳聞卻是吃了一隻燒鵝而死
    徐達是大明朝的開國功臣:徐達是朱元璋的老鄉,也是濠州鍾離(今安徽鳳陽市)人。兩個人都出身農家,還一起靠給地主放牛為生。朱元璋皇覺寺出家後,還是不能解決溫飽問題,於是投靠了郭子興的起義軍。徐達生病的時候,朱元璋很是關心,還曾經派徐達的長子徐輝祖,攜帶他的親筆信前往北平慰問。不久後,徐達應詔返回南京,之後病情加重去世。徐達吃燒鵝而死的野史:根據《明史》的記載。徐達的死因是他的背上長了一個疽,之後病情加重去世的。但是野史記載卻是吃朱元璋送的燒鵝死的。
  • 朱元璋將徐達灌醉後抬上龍床,徐達醒來後的反應為何讓他徹底放心
    不過這徐達是一個例外,他深知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所以天下太平以後徐達做事非常低調,同時通過了朱元璋一個又一個的考驗,最後他才能成為少數幾個善終的開國功臣。(徐達劇照)徐達是明朝初年著名的軍事家,朱元璋能夠奪得天下徐達功不可沒。
  • 歷史上的生死圍棋局——朱元璋與徐達的對決
    圍棋,作為中國最古老的遊戲之一,至今已有四千多年歷史。歷史上知名的棋局有很多,但是真正能稱得上生死局的,要數朱元璋和徐達的這場對決。只見朱元璋眉頭緊鎖,因為他正處於劣勢,而徐達雙眉間的疙瘩也擰在一起,他要贏了如何是好?
  • 朱元璋將徐達灌醉,放在龍床上,徐達醒後的做法竟救了自己一命!
    但是一是之前這些人幫助自己攻打江山,二是當時朱元璋也給部分人發放了「免死金牌」,這讓朱元璋無從下手,而徐達就是其中之一。為了確保自己手裡的江山可以準確地傳到自己的子子孫孫的手裡,朱元璋不斷地在暗地裡解決掉那些開國功臣。經過不少年月之後,剩下的開國功臣已經寥寥無幾。
  • 徐達又是怎麼沒的?
    想必大部分人都聽說過這樣一件事:「朱元璋冷酷無情,曾經在慶功樓裡面放了一把大火把開國功臣都燒死了......」那麼問題來了,在歷史上真的發生過這樣的事情嗎?當劉伯溫離開的時候有很多大臣都來送行,這個時候劉伯溫一眼就看到了他的好朋友徐達,也是非常擔心徐達會在此喪命,忍不住哭了一會兒。當徐達看到劉伯溫的樣子之後,在心裡猜測或許有什麼不對勁的地方,後來找了個機會偷偷的去問了劉伯溫。只不過這可算得上是一件國家大事,劉伯溫不敢就這樣輕易的告訴其他人。
  • 徐達與《茉莉花》……
    記者採訪了明史研究會的劉凍先生,他的母親是徐達的後人,他曾作文《徐達作詞「茉莉花」》。據他介紹,從小老人就告訴他們晚輩,中山堂始祖明朝魏國公、中山王徐達是靠月餅起義的。據史載,中秋節吃月餅相傳始於元代,與徐達密不可分。當時,中原廣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統治階級的殘酷,紛紛起義抗元。朱元璋聯合各路反抗力量準備起義,但朝廷官兵搜查十分嚴密,傳遞消息十分困難。
  • 徐達的夫人謝氏,說了句「御花園真大」,為何遭到了殺身之禍?
    不過在建國以後朱元璋為了維持統治大開殺戒,曾經的功臣大部分都死在了屠刀下。在《北窗瑣語》曾經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說是徐達的夫人曾經到宮裡陪著馬皇后遊玩,因為口無遮攔慘遭朱元璋亂棍打死,究竟是怎樣一回事呢?朱元璋與徐達的關係非同一般,徐達、湯和、朱元璋這三人自幼相識。
  • 徐達與皇帝下棋,馬上要輸,他耍賴不玩了,朱元璋看看棋盤:重賞
    在一番寒暄之後,朱元璋邀請徐達下一盤棋。徐達一聽朱元璋的請求,心裡有點覺得好笑,畢竟朱元璋的棋藝有多爛,沒人比他更清楚了,畢竟他已經跟了朱元璋30多年了,於是他做好了假裝輸給朱元璋的準備,隨便應付一下。哪知,朱元璋說道:「這一次要認真下棋,不可以讓他,否則就奪去他的官職。」聽著朱元璋半開玩笑半認真的話,本來就小心翼翼的徐達額頭開始冒汗,不自覺的緊張了起來。
  • 如東姓徐的人快來看看,你是不是徐達的後人?
    明太祖朱元璋曾這樣評價自己的開國功臣徐達。「我們是徐達的後人,我們徐氏家譜從明朝開編,目前已經編到第22代了。」近日,77歲的如東人徐永德致電現代快報,稱他耗時10年,跋山涉水大半個中國,終於修繕成了一套《徐氏宗譜》。徐達的後人為何會來到如東?他們都有些什麼樣的故事?近日,在如東縣苴鎮棉花原種場,已年過七旬卻精神矍鑠的徐老,向現代快報記者娓娓道來。
  • 歷史上的鰲拜是個怎樣的人?他真的是一個大奸臣嗎?
    歷史上的鰲拜是個怎樣的人?他真的是一個大奸臣嗎?時間:2020-11-22 16:31   來源:趣歷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歷史上的鰲拜是個怎樣的人?他真的是一個大奸臣嗎? 鰲拜,瓜爾佳氏(全名為:瓜爾佳鰲拜),滿洲鑲黃旗人。鰲拜出身將門,他的伯父是滿清開國五大臣之一的費英東。
  • 徐達的基因傳承
    身體一向很不錯的朱瞻基,怎麼可能只活36歲呢?01朱瞻基有14位妻妾,卻只有倆兒子,常常搞仙丹吃。很多人提到朱瞻基,那都是要豎起大拇指的,因為這是一位基本沒什麼瑕疵的皇帝。任用賢臣管理朝政,國家風調雨順,百姓安居樂業,開創了仁宣之治這一盛世,的確是一個好皇帝。
  • 明朝開國元勳——徐達
    徐達 徐達(1332年-1385年),漢族,字天德。濠州鍾離(今安徽鳳陽東北)人。元末明初名將,明朝開國元勳。 徐達出身農家。元朝末年,徐達參加了朱元璋領導的起義軍,為淮西二十四將之一。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在鄱陽湖之戰中大敗陳友諒。
  • 灌嬰怎麼死的 漢朝名將灌嬰是個怎樣的人
    但如此厲害的一個人,為何在歷史上的名聲卻並不大呢?灌嬰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他又有多厲害?灌嬰最後的結局又是什麼,今天就讓小編帶大家一起來看看吧。1、灌嬰是個怎樣的人灌嬰,漢朝開國功臣,官至太尉、丞相。公元前208年參加劉邦軍隊,以驍勇著稱。在隨劉邦由漢中進取關中時,參與攻塞王司馬欣,圍雍王章邯。楚漢彭城之戰後,被劉邦選為騎兵將領。
  • 大將徐達一生寬厚仁義,他的二女兒卻毒如蛇蠍
    朱元璋能建立大明朝,大將徐達的功勞首屈一指,無與倫比。徐達是安徽鳳陽人,這裡也是元朝末年紅巾軍起義的發源地之一。徐達出身於一個貧苦農民之家,自幼跟著父母過著吃苦受累卻衣食難繼的窮困生活。但徐達卻沒有自甘沉淪,而是渴望著有朝一日能憑藉自己的才能幹一番事業,留名青史。
  • 明朝開國第一將徐達,一生傳奇,最後卻死於朱元璋送的鵝肉
    一統天下、鞏固江山都是需要運氣和實力的配合,當然更需要有很多願意一起拼搏的人,比如說李世民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同樣,明朝開國的時候也是有這麼一群人的,他們兢兢業業奮戰在一線,後人把這些人稱作是淮西二十四將。咱們今天說的這個開國功臣徐達就是其中之一。這個徐達據說非常貌美帥氣,可以說是帥哥了,也很高很結實。
  • 朱棣的皇后徐氏,是徐達的女兒,為朱棣生了三個兒子,四個女兒
    朱棣後宮妃嬪至少幾十個,然而,一共卻只有四個兒子,五個女兒,其中,皇后徐氏(明朝開國名將徐達的長女)一人就生了三個兒子,四個女兒,佔了一大半。也就是說,朱棣的後宮的幾十位妃嬪,只生出了一個兒子,一個女兒。
  • 徐達和常遇春明明出身草根,也沒學過兵法,為何卻能成為絕世名將
    歷史上像徐達、常遇春這樣的人有很多,明明原本出身底層、平平無奇,卻偏偏一朝從軍,便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成為譽滿天下的名將。就像大國家黨衛青一樣,其父親是平壤後的助手小李。他的父親叫徐五史,爺爺叫徐四七,和朱元璋的情況相似。朱元璋的父親叫朱小史,爺爺叫朱楚一,都是貧窮農民的典型名字。22歲的時候,真的活不下去了,徐達在投郡,在朱元璋手下。上有春祖也世代務農,家裡很窮,但他比徐達狠一些。早期做了幾年盜匪,搶劫房子,掠奪四周的生意。直到25歲才投降朱元璋,正式開始了軍隊生活。徐達和尚宇春都來自底層的窮人家庭,但他們倆基礎很好。
  • 明朝開國功臣徐達之子,究竟犯什麼罪,被建文帝一劍劈死在朝堂上
    在明朝建國的歷程中,有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那就是大將軍徐達,在中國歷史中,徐達一家深受朱元璋看中,甚至主動和徐達一家聯姻,讓自己的三個兒子娶了徐達的三個女兒,並且徐達三個兒子成為朝中重臣,以便輔佐儲君皇太孫朱允炆。
  • 中國古代歷史上四大名將,一個殺人無數,另一個被一群婦女亂棍打死
    所以在中國兩千多年歷史長河裡,湧現了一大批優秀的將領無畏的在沙場喋血。然而,歷史是厚重的,英雄是壯烈的,這些金戈戰馬的沙場豪情,中華英雄的錚錚鐵骨,在功成名就之後雖然有的能夠全身而退,但有的卻沒有落得一個好下場。接下來小編就來盤點中國古代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四位名將。
  • 不敗戰神徐達在新樂的離奇經歷
    徐達(1332年—1385年),字天德,明朝開國軍事統帥,濠州鍾離(今安徽省鳳陽東北)人,農家出身。元朝末年,徐達參加了朱元璋領導的起義軍。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大敗陳友諒。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任他為左相國。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率軍消滅張士誠地方割據勢力。同年任徵虜大將軍,與副將軍常遇春一起揮師北伐中原,推翻元朝殘暴黑暗的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