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子奪嫡的時候,十三爺胤祥因為何事,被康熙軟禁了整整十年

2021-01-09 千年風史

九子奪嫡的時候,十三爺胤祥因為何事,被康熙軟禁了整整十年

康熙廢太子之前,是很喜愛並且重視胤祥的。胤祥喜讀書,精通武藝,康熙生前曾多次說他像自己。康熙南巡6次,其中有4次帶著胤祥,其他的皇子都沒有這樣的待遇。康熙還總是讓他幫忙處理朝中的政事,他處理的穩妥而漂亮,康熙感到很滿意。他受到父親的喜歡和器重,這使當時很多人都認為,康熙會讓他繼承自己的位置。

朝中的大臣何焯曾經寫過一封這樣的家書,其中特別提到了胤祥,說他深受皇帝的器重。並說他未來的前途「不能估量」。何焯是個官場老油條,他當然知道不能妄議皇儲的事情,所以用「不能估量」這個曲筆來形容胤祥的前途。可見,當時很多人都認為胤祥很有機會當上太子。

後來雍正即位,雍正對他非常的信任,封他為親王,給他實權管理朝中的大臣。直到他去世前,他都一直有實權處理國家的大小適宜。雍正穩定了朝中局勢之後,報復了曾經和他爭奪皇位的兄弟。除了胤祥之外的所有皇子,都受到了雍正一定程度的懲罰。可見雍正是多麼的看重和信任自己的弟弟胤祥。胤祥的史料上有一段時間是空白的,就是在胤礽被廢除之後的十年時間。

胤礽被廢除了之後,很多皇子都受到了皇帝的懲罰,原因是他們不顧手足之情,互相的明爭暗鬥。康熙實際上並不是真的要廢除太子,只是希望胤礽能夠自己反省一下自己。胤礽接受了教訓,再讓他重新坐上太子的位置。這是康熙的心思,可是當時皇子們不是這樣想的,皇子們是真的以為太子的位置懸空了。所以這些有機會的皇子就互相的爭鬥了起來,有的比功績,有的比軍功,還有的直接給兄弟潑髒水。康熙看到兒子們這樣不顧親情的互相爭鬥,感到很是心寒。凡是出來爭權的皇子,他都給予了一定的處罰,並且把他們軟禁了一段時間。根據史料的記載,胤礽被軟禁了大概十年的時間。史書上沒有記載胤礽的十年裡到底做了什麼,換言之,胤礽的這十年歷史是完全空白的。

經過了這10年的軟禁,康熙對胤礽的印象變得非常壞了,後來的出巡都沒有讓他陪伴在自己的身邊。康熙對每個皇子都有封爵,而胤礽是唯一一個沒有被封爵的皇子。根據一些清朝書信的記錄,康熙曾經給皇子們說過這樣一句話:「胤祥是一個不忠不孝無才學的人,如果你們在外面遇到他,一定要防範著他。」這段話不但說的非常嚴厲,而且還說的很是絕情。不但痛罵胤祥不忠不孝,還讓皇子們將他當成敵人一樣防範,仿佛他會害自己的兄弟一般。為何康熙對這個兒子的態度會180度的轉變呢?

史書上沒有明確的記載為什麼,只是隱晦的說他受到了廢太子事件的影響。不過沒有說清楚到底是受到了什麼樣的影響。皇子們在太子事件中會做的事情只有兩個,一是自己爭皇儲,二是幫助兄弟爭皇儲。胤礽應該並沒有自己爭奪皇儲,如果爭過,史書上必定會記載爭奪的過程。所以唯一的可能就是他在幕後幫兄弟爭了。聯繫上下文,大家應該已經清楚他到底幫誰爭了吧。

整個爭奪過程,太子基本和所有的皇子都交過手了,除了雍正。雍正一直都站在太子這邊,也因為他沒有插手爭權的事情,所以他沒有被康熙責罰。雍正即位以後,對胤祥極其重視和信賴,這種信任絕對不是單純的兄弟感情。可以肯定,當年胤祥必定是幫助雍正爭皇儲了。

小編覺得當時的情景應該是這樣的,雍正鼎力支持太子,而胤祥則鼎力支持雍正。在康熙的眼中,雍正是一個愛護兄弟的好兒子,而胤祥則變成了不顧親情的壞兒子。雖然雍正在父親那裡得到了很好的印象,而康熙則對胤祥產生了厭惡的感情。本來自己的兒子們互相爭奪權力,就是得康熙內心難受。現在胤祥還突然插上一腳,胤祥還不是為了自己爭,而是幫兄弟搶位置。在康熙看來,胤祥對兄弟簡直沒有半點感情,故意挑起兄弟的仇恨。這段空白的歷史,只有這樣解釋,才能夠解釋的通順。這就是康熙前面喜歡胤祥,而後面厭惡他的原因。這也能夠解釋為何雍正對胤祥這麼信任。雍正因為害怕這段歷史影響自己的名聲,所以對史料進行了一定的刪減。

小編的這篇文章講的是雍正的事跡,希望讀者們能夠看得愉快。

相關焦點

  • 康熙兩次圈禁十三爺胤祥十幾年,是懲罰還是有別的意思?
    十三爺胤祥被康熙先後囚禁過兩次,第二次更是長達十年,硬生生把一個生龍活虎的拼命十三郎迫害成了唯唯諾諾未老先衰的病秧子,也為後期胤祥的早逝埋下伏筆。據《清史》記載,康熙的確囚禁過胤祥,但是只有短暫的一次,就是在第一次廢太子之時,胤祥貌似牽扯其中被圈禁了一年,這點劇情跟史實基本符合,後來雖然沒有十年牢獄之災,但是康熙卻從對胤祥的榮寵有加變作冷落疏離,終康熙一世,胤祥再也沒有被提拔重用跟受封。胤祥素有俠名,行俠仗義,好打抱不平,所以康熙雖然很喜歡他,但沒有把他當做繼承人來考慮!
  • 《雍正王朝》中,康熙囚禁十三爺,並不是為了保護他
    《雍正王朝》這部劇塑造了眾多形形色色的人物,其中給大家印象最深的就是十三爺胤祥。胤祥是康熙的第十三子,屬於太子和胤禛的人。劇中的十三爺很早就在軍中帶兵,為人光明磊落,十分仗義,被稱為俠王,深得軍中士卒的喜愛。十三爺也不貪財,例如在劇中,魏東亭因為還不清國庫的欠款,找十三爺說情。
  • 雍正王朝裡,如果十三爺登基,四爺會像十三爺那樣幫助他嗎?
    雍正王朝裡,如果十三爺登基,四爺會像十三爺那樣幫助他麼?小崔認為不會的,為什麼呢?要說明這個問題要從以下方面入手:十三爺適合做皇帝嗎?康熙為什麼要圈禁十三爺數十年?以胤禛的政治手腕來說,他會讓老十三順利當上皇帝嗎?十三爺為什麼要跟著胤禛?其他阿哥會讓十三爺上位嗎?帶著這些問題,且聽小崔細細道來!
  • 《雍正王朝》八爺黨為何敵不過病入膏肓的十三爺?
    其實關鍵因素,在於以下幾點:雍正一生最寵愛的臣弟,淺談「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十三爺雍正上臺後,除了他一人是皇帝,皇權至上,十三爺胤祥算是第二號人物,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最核心的權力—兵權,自然是十三爺掌握。
  • 為什麼康熙一直不喜歡十三爺胤祥?都是因為他替四哥背了黑鍋
    89公裡,萊水縣以北12.5公裡的中東連隊兵營村西邊的雲水峪鎮王國胤(祥,也叫同書十三爺之墓康熙駕崩後,雍正皇帝胤禛登上皇位,但總覽大局雍正在位期間,允祥也非常重用——不僅是封親王,任命的議政大臣也經常委以他處理的重要部分政務當時的朝廷,雍正的支配和允祥輔佐下越來越好了,百姓的生活也安定了因此,雍正批准允祥怡親王位世襲,
  • 雍正王朝:為何八爺黨隆科多幾個旗主王爺抵不過病入膏肓的十三爺
    引子:十三爺是康熙御賜親封的「拼命十三郎」,是古道熱腸的俠王,是常務副皇帝,是鐵帽子王,是四爺的最堅實的後盾,也是四爺所有兄弟們中唯一一個不用避諱改名的兄弟。十三爺在高牆裡面整整待了十年,這十年時間使他性子變得沉穩,遇事能夠冷靜果斷的處置,不再是年輕時候的那個愣頭青了。
  • 《雍正王朝》鄔思道對十三爺韜光養晦的勸解為什麼沒起到作用?
    在《雍正王朝》中,當四爺胤禛成功殺出重圍晉升成雍正皇帝後,作為他曾經的智囊鄔思道也馬上脫身出走了,就在他出走的時候十三爺胤祥前來送行,當時鄔思道就勸解十三爺胤祥一定要拼死辭掉鐵帽子王,同時要記得韜光養晦,不能太露鋒芒,這樣才能保的一生平安。但從後面的劇情我們知道鄔思道的勸解沒有起到作用,反而出現了反效果,這到底為什麼呢?
  • 雍正王朝:張五哥為何放棄當御前侍衛,執意要為十三爺胤祥守陵?
    一來,張五哥之所以會險些被處死,還是因為聽從了自己父親的安排,才毫不猶豫的選擇替人定罪,且不說他的行為是否合法,單從他對於父親的感情來看,就是做到了至仁至孝。而此時的眾位康熙皇子,為了爭奪皇位已經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面對這份骨肉相殘、兄弟鬩牆,完全置親情於不顧的場景,張五哥能夠如此為父盡孝所帶給康熙的除了寬慰,便是一絲感動。
  • 十三爺胤祥的真實一生:經過康熙的磨練後,成了「常務副皇帝」
    康熙是一位很有作為的皇帝,也是一位很有成就的父親,共育有55個子女。同時,他也是一位非常糾結的父親,兩廢太子,臨終前都沒有公開繼承人是誰。後來,四皇子胤禛成了雍正皇帝,其餘皇子除了十三阿哥胤祥善終外,當年參與奪位的均無好下場。之所以如此,難道僅僅是因為胤祥和胤禛親密的緣故嗎?
  • 「十三爺」,一個印象深刻的銀屏形象
    皇十三子胤祥 胤祥是康熙帝第十三子。他的母親是一個宮女,子以母貴,所以胤祥在這麼多的皇子中不佔優勢。胤祥能文能武,康熙十分喜歡這個兒子,每次外出巡遊都將胤祥帶在身邊。後四十四歲時去世時,雍正皇帝傷心不已,將其名「允祥」的「允」字改回「胤」字,這成為清代臣子中不避皇諱的唯一事例。死後寢陵規格和規模也是親王中最高的,怡親王世襲罔替。
  • 《雍正王朝》裡十三爺是個怎樣的人?他有什麼能力控制豐臺大營?
    引子:十三爺是古道熱腸的「俠王」,是康熙御賜的「拼命十三郎」,他任俠好武,在練兵的時候,他和武將士兵們一個鍋裡吃飯,在休息的時候他又能和士兵們打成一片。八爺九爺十爺以及幾個旗主王爺鬧「八王議政」的時候,也是十三爺關鍵時刻力挽狂瀾,控制住了豐臺大營,想來情況同第一次差不多,因為豐臺大營的大多數軍官都是十三爺的人。最重要的一點是十三爺是一心為國為民為君分憂的阿哥,而是不是誰的私人,他做事全憑本心去做。接下來,我就此問題進行深度分析!
  • 雍正皇帝與十三爺允祥的關係是什麼樣的?真的有那麼好嗎?
    這位陵寢的主人不是別人,正是康熙皇帝的十三子,十三王爺愛新覺羅•胤祥,因此這座陵寢也被人們稱為「十三爺墳」。談到這位十三爺,除了死後配有豪華的陵寢和太廟外,還被賜予了鐵帽子王的爵位,且世襲罔替。然而這些都還無法體現其身份的尊貴,相比這些改回原名,更能體現出雍正皇帝對他的寵愛。
  • 《康熙王朝》寶日龍梅自願和康熙在一起後,生下的是十三阿哥嗎?
    正史當中,康熙皇帝三次親徵準葛爾,但是在《康熙王朝》之中,三次親徵中重點描寫兩次,即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的烏蘭布通之戰與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昭莫多之戰。烏蘭布通之戰,康熙大破準葛爾的「駝城」防線,葛爾丹敗逃科布多。此時,康熙皇帝忽聞太皇太后病逝,披麻戴孝班師回朝。
  • 康熙十三子和雍正的關係有多好?十三爺的後代結局又是怎樣?
    康熙十三子叫允祥,確實和雍正的關係很好,不過,在真實的歷史上,與雍正王朝裡是有點不一樣的,那就是允祥的實力沒有那麼強大。在康熙王朝裡,允祥給雍正最大的幫助就是在軍權上面,在劇中的設定,允祥在軍中享有很高的聲望,很多將領都是允祥帶出來的,所以在雍正繼位的時候,還有八王議政的時候,允祥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事實上,在真實的歷史上,並非如此,允祥並沒有被康熙圈禁十年,而允祥得了一種奇怪的病,所以允祥在康熙死前的十年裡,基本沒有什麼作為。
  • 雍正王朝:康熙駕崩,為何隆科多等十三爺到暢春園後才捧出遺詔?
    在康熙即將駕崩的前夕,作為九門提督的隆科多成了最炙手可熱的人,八爺胤禩在掌控了豐臺大營之後,又曾試圖爭取隆科多。可以說,在當時的狀態下,誰得到了隆科多的幫助,誰就控制了整個北京城。隆科多沒有立即答應,但肯定也沒有完全拒絕,他手足無措地找到佟國維指點迷津。佟國維告訴他,等康熙找他,看康熙支持的是誰,然後就把所有的寶都押上。
  • 《雍正王朝》中康熙彌留之際,為什麼還是不肯放出監禁的老十三?
    《雍正王朝》中的康熙,是一位父親,更是一位皇帝。在對待老十三時,康熙為了當一位好皇帝,為繼任者雍正鋪路,而做了一位壞父親,把老十三囚禁了十年。第一,康熙為什麼要傳位給雍正?因為康熙後期,吏治腐敗,而康熙諸皇子中,只有雍正敢於向官僚們開戰。
  • 十三爺為何能被雍正青睞有加 這哥倆親密無間古今少有
    十三爺,就是康熙皇帝的第十三皇子,叫愛新覺羅·胤祥。自幼聰慧過人,多才多藝,深受康熙寵愛。但是因為太子愛新覺羅·胤礽被罷掉時,為他說了好話,有包庇之嫌。便不再受到恩寵。
  • 不為人知:十三爺胤祥隱藏288年的死因終於揭曉!學者:並非
    (雍正)的命運,都在康熙四十七年發生轉變。瞏垶坵侑熁嚶窯訑蘽篙璪璥樦髣艾岷礊舸猞蹧鶈譯枤媋軑朊伳稶旒刜鰧鈾恘矤錼撡機鯒堔齼莇嘃簷釞暗趪玟鍁諧頰在真實歷史上,老十三確實無心覬覦儲位,故而被圈禁的時間並不長,僅從康熙四十七年到四十八年前後1年的時間,遂被康熙開釋。
  • 「九子奪嫡」中,那個被康熙厭惡,卻受雍正重用的神秘人到底是誰
    雖然歷史向來都是由勝者書寫,但是在康熙晚期九子奪嫡的景象到底有多慘烈卻不得不令人遐想,期間一些參與奪嫡之人他們在歷史中究竟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最終結局如何,也是我們所好奇的。眾所周知,參與奪嫡的皇子一共九位,而在這九個皇子中,不得不提的是康熙皇帝的第十三子——愛新覺羅·胤祥,也就是大家所說的十三爺,雖然最終的勝者不是胤祥,但十三阿哥卻是這場奪嫡之爭中精明而又神秘的人。
  • 《雍正王朝》劇中張五哥為什麼選擇給十三爺守墓而不願做侍衛?
    張五哥自幼生活在南方江夏鎮,如果不是遇到了路過的十三貝子胤祥和四貝勒胤禛也許一輩子沒有機會走到大內侍衛的位置上。從一個被莊子教頭都可以欺負的普通人成長為可以輕易決定一些人生死的皇帝貼身的大內侍衛都是十三爺的功勞。況且在張五哥頂替任季安被殺頭的時刻,是十三爺胤祥把案情即使通報到康熙哪裡並親到法場解救。這個跨越有司、道、府、縣的宰白鵝的案件最終才真相大白於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