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臨潼華清宮「裝臺」人說《長恨歌》的幕後故事

2020-12-23 美麗臨潼

近日,由閆妮和張嘉益主演的《裝臺》正在熱播,電視劇《裝臺》根據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家陳彥的同名小說改編,聚焦舞臺搭建的職業群體,講述了刁順子和他的裝臺隊搭臺、架燈、布光、裝箱,遭遇的悲歡離合、酸甜苦辣。

Q

何為裝臺?

顧名思義也就是裝備舞臺。明星角兒在舞臺上表演,總需要有人搭臺子、做布景,裝臺幹的就是這一行當,只要有舞臺就會有裝臺。

華清「裝臺」人

作為陝西金邊名片,文旅融合典範《長恨歌》、中國紅色旅遊演藝五強《12·12》西安事變演出的演出地,在華清宮,也有這樣一批「裝臺」人。當人們欣賞精彩演出時,很少有人會去顧及是誰搭建了這一個舞臺,鎂光燈、焦點與掌聲總是屬於舞臺上的人。

他們默默無聞辛苦工作,為了保證演出的正常運行,從道具、服裝、燈光、音箱,每個工種都要求精益求精,才能保證舞臺的呈現效果。

最美舞劇《長恨歌》一般20:10點開始演出,今年更是開啟了一天三場的火爆模式,為了確保《長恨歌》的完美演出,華清宮技術中心的工作人員演出前2小時抵達現場,充分發揮華清人的工匠精神,不畏雨雪嚴寒,日以繼夜技術保障,不斷改造提升維護檢修設備,只為給遊客完美的視覺體驗。

最熱血演藝《12·12》西安事變演出,旺季一日連開七場。技術設備中心的同事們清晨一到劇場,便投入緊張的工作中,井然有序地進行現場調整,配合演員們進行細節調整,力求最完美的舞臺效果,他們是默默付出的幕後英雄,也是保障演出最堅實的後盾。

每一場演出的成功,除了舞臺上的演員外,技術設備中心的「裝臺」人也是保障演出最堅實的後盾。在此,讓我們向」裝臺「人道一聲衷心地感謝!

來源:華清宮景區

編輯:詩 薇

責編:程 方

審核:王琨 思羽

相關焦點

  • 專訪 | 華清宮姚新垣:根植於本地文化的「長恨歌模式」,才具有生命力
    華清宮·盛唐宮苑對大多數人而言,華清宮當之無愧是陝西文旅的一張金名片。攜全家4口從四川來西安旅遊的付先生這樣評價《長恨歌》,「我們重溫歷史的同時,欣賞到了非常棒的藝術表演,這種文化旅遊的方式很有意義。」作為一部依託傳統旅遊資源進行文化創意開發的精品舞劇,《長恨歌》通過70分鐘11幕場景,藝術再現了1300多年前發生在華清宮唐玄宗和楊貴妃之間的愛情故事。「《長恨歌》一直以來都深受人們的喜愛,在假期更是一票難求。
  • 楊玉環的愛情故事是從這裡開始的,華清宮驪山景區,值得遊覽
    華清宮自古以來就是皇家遊覽沐浴的勝地,據說曾經是楊貴妃沐浴的地方。相傳西周的周幽王就曾在這裡建離官。這裡遺留有比較完整的周、秦、漢、唐、明、清等歷代文化遺址、園林景觀、古建築及古樹名木等文物資源。各個湯池照理說都是和天上的星象相對應的,比如說最早唐太宗李世民的是對應紫微星,自上而下的順序,湯池裡的水也是通過水道相互貫通的,可見當時皇家的生活品質。
  • 華清池再現《長恨歌》
    最早知道臨潼的華清池是在上中學時代,從歷史教科書中知道唐玄宗李隆基和楊貴妃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尤其喜歡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的長篇敘事詩《長恨歌》,這首詩雖然很長,但是因為太鍾愛這首詩的緣故,那時能倒背如流。時至今日,對「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這些流傳千古的佳句仍然耳熟能詳。還有周幽王在驪山上演出的「烽火戲諸侯,袌姒一笑失開下」的歷史鬧劇。
  • 品秦風唐韻·看魅力臨潼|文旅融合下回望長安「繡」成堆
    西安網訊(記者 黃敏)在兵馬俑探索神秘的秦文化,到華清池感受浪漫的愛情故事,去依山而建的特色民宿裡親近自然……因為擁有豐富的文化旅遊資源,承載著厚重的歷史印記,臨潼成為中國乃至世界了解西安的重要窗口。12月24日,「高質量發展看西安」網絡媒體行主題宣傳活動走進臨潼區。
  • 乘地鐵9號線赴華清宮一起穿越歷史
    倒計時2天期盼已久的西安至臨潼地鐵9號線正式運行!手牽手來到帝妃許下誓言的長生殿在盟誓臺連理樹下與愛人許下諾言讓載滿希望的連理樹見證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誓言願餘生不離不棄,生死相依如果說泡溫泉是冬天的不二之選那火鍋一定是冬天的美食名片華清御湯御膳小火鍋歷經歲月凝鍊的風味珍饈美饌,鍋底料碗無一不潛心改良或醇香
  • 《長恨歌》前後十年:華清池裡打撈曠世絕戀
    這句話對於陝西人來說是一種極大的諷刺,因為旅遊業最忌諱的就是聽與看的反差。如果一個景區聽起來很美,看上去很差,那麼,沒有任何遊客願意為它買單,甚至還會丟下幾句嘲諷的話。就連當時的陝西作家陳忠實也用忠實的語言刻畫了華清池當時的處境,「一千多年前的遺蹟,不論講解員如何講解,看起來也不如現在的池子好看;一千多年前皇帝和他的妃子在這兒再怎麼開心,今天留給觀眾的仍然是歷史的冷寂。」
  • 華清宮景區「五·一」假期參觀溫馨提示
    3、2020年12月31日前,華清宮對#陝西援鄂醫護工作者#執行六免費:免景區門票、免同行2名親屬景區門票、免本人一次《長恨歌》演出門票、免本人一次《12·12》西安事變演出門票、免景區觀光車票、免景區停車費。
  • 張嘉益主演的電視劇《裝臺》熱播,讓裝臺人從「幕後」走到了「臺前」
    隨著《裝臺》的熱播,讓裝臺人從「幕後」走到了「臺前」。在古城開封也有這樣一群裝臺人,他們過得咋樣?大河報記者帶你去看看!  為搞裝臺花費近百萬元買設備  12月21日早上,天剛蒙蒙亮,古城開封的「順子」張濤就領著他的工人來到場地趕活。
  • 《長恨歌》驪宮遺址被發現
    作為唐代華清宮驪山禁苑內的中心建築,朝元閣的興廢伴隨著華清宮的盛衰,也是唐王朝盛衰轉折的標誌。天寶年間(公元742-756年),唐玄宗因天下太平而疏於朝政,每年冬季駐蹕華清宮達數月之久,逐步將華清宮建設成唐代最奢盛的離宮。天寶五載(公元746年),唐玄宗詔令房琯創修驪山禁苑,華清宮和唐王朝就此迎來極盛時期,朝元閣即營建於此時。
  • 9號線就要來了,一起坐著地鐵去臨潼看兵馬俑、吃柿子餅吧!
    因其亙古不變的溫泉資源、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西安事變發生地以及豐厚的人文歷史資源而成為中國著名的文化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首批AAAAA級旅遊示範景區。 2007年4月推出的大型實景歷史舞劇《長恨歌》,成為中國旅遊文化創意產業的成功典範。
  • 西安華清宮,120元門票只為看個浴池?當地人:準備好再來
    春寒賜浴華清池,皇家專用澡堂子華清宮是唐玄宗的別宮,是「中國四大皇家園林」之一,與頤和園、圓明園、承德避暑山莊並稱。華清宮又叫「湯泉宮」,除遊樂外還有供皇室泡湯沐浴的功能,《長恨歌》中描寫到「春寒賜浴華清池」,可見華清池是歷史上的皇家浴場,沐浴聖地。
  • 《裝臺》:帶著生活毛邊的故事讓人著迷
    而正在央一播出的電視劇《裝臺》,卻讓人重溫了舊時光。「這是為數不多能和爸媽坐在一起看的電視劇。」不少網友這樣評論。《裝臺》的用心,在於它凝練了上下幾代人都無法抗拒的煙火氣。《裝臺》講述了蝸居城中村的刁大順,帶著一幫外來打工的兄弟,為秦腔團、婚喪嫁娶等表演裝臺的故事。裝臺工是無人留意的冷門行業,作品聚焦這樣一個群體難能可貴。
  • 臨潼石榴:絲路御果 香溢長安
    通訊員 王三合供圖初春新葉紅嫩,入夏花紅似火,仲秋碩果纍纍,深冬鐵幹虯枝,四季皆美,說的正是石榴。西安人喜愛石榴,廣種石榴,與石榴有著2000多年的不解情緣。石榴通過古絲綢之路來到長安,見證了古絲綢之路文明。據西晉張華《博物志》:「漢張騫出使西域,得塗林安石國榴種以歸,故名安石榴。」安石榴即石榴,是來自域外的一種花木果樹。
  • 《裝臺》作者陳彥:我們每個人都是「裝臺」人
    其創作的長篇電視劇《大樹小樹》獲「飛天獎」,並著有散文集《說秦腔》《必須抵達》《邊走邊看》等。《裝臺》簡介《裝臺》是陳彥創作的長篇小說,於2015年10月首次出版。《裝臺》故事主角是祖祖輩輩生活在西京城的刁順子,靠著肯出力吃苦,性格厚道又兼具一點處世必要的圓滑,順子逐漸組建起了自己的裝臺班子。
  • 電視劇《裝臺》:帶著生活毛邊的故事讓人著迷
    原標題:《裝臺》:帶著生活毛邊的故事讓人著迷   原標題:《裝臺》:帶著生活毛邊的故事讓人著迷   每晚八點檔,曾是國人全家共聚的難忘時光,但近年來隨著生活迭變,一家老小齊聚在電視前的場景變得日漸少有。而正在央一播出的電視劇《裝臺》,卻讓人重溫了舊時光。
  • 玩轉臨潼風情民宿,每一處都美到窒息!
    阿攀的家位於臨潼秦陵街道龐家村此處距離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不過幾百米的距離哦~想知道更多關於阿攀的家的故事請點擊這裡臨潼90後創業小夥與他的阿攀客棧窮廬驪山深處有人家這是一處潛藏山野林海之間的世外桃源猶如蜀南竹海中取一靜處聽竹聲聞啼鳥悟人生
  • 解讀杜常《華清宮》:經典的詠史詩,如身臨其境,您去過華清宮嗎
    建於唐、興於唐、衰於唐的華清宮,承載了太多的歷史。時至今日,到了華清宮,依稀還能聽到唐玄宗和楊玉環的嘻聲笑語,仿佛還能感受到白居易《長恨歌》中描述的「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的旖旎風光,似乎還能聽到西安事變時零落的槍聲。
  • 霓裳羽衣舞 百聞不如華清宮一見
    大家一定想要目睹這顆璀璨的明珠,今天,在唐玄宗、楊貴妃曾無數次演繹《霓裳羽衣舞》的華清宮,舞劇《長恨歌》主演團隊將驚豔上演這曲《霓裳羽衣舞》。唐朝樂舞是中國唐朝的漢族舞蹈藝術,在經過漢朝百戲舞蹈技巧上的飛躍,以及南北朝中外樂舞交匯的推動下,達到一個更趨成熟的新境界,是古代漢族舞蹈藝術發展的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