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歷史教科書中,中國歷史是被怎樣描述的?區別確實不同!

2020-12-14 騰訊網

以史為鑑,歷史就像是一個國家的「鏡子」。我們通過鏡子可以看出自己的外表。而歷史這面「鏡子」不僅可以看到一個國家的外表,還能看到國家的內在。還可以通過「鏡子」中的歷史進行一些總結,揚長避短,制定出更快、更好、適合國家發展的措施。

引言

眾所周知,我國是一個擁有五千多年悠久歷史的國家,還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也是唯一一個沒有出現文明斷層的國家。而在我們在從小學習的歷史課本中,也對我國的歷史進行了系統性的學習。

中國歷史

而在歷史課本之中,我們不僅學習了我國的歷史,也有學習外國的歷史。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歷史,每個獨立主權國家也有屬於自己的歷史教科書。在每個國家的課本之中也對他國的歷史或多或少有一些描述。

而涉及到歷史部分時,往往出現了五花八門的狀況,然而歷史對於一個國家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意義。那麼美國的歷史教科書是怎麼寫中國的吧?是對中國歷史客觀描寫?還是會有意改動呢?

歷史教科書的重要性

歷史一般是指人類社會的描述、記錄解釋了人們日常活動和歷史大事件一門學科。而通過歷史可以探索人類文明的發展軌跡。

還可以通過歷史借鑑和吸取前人的經驗教訓,少走彎路,可以總結歷史得出了適合國情和發展的有效舉措。而熟悉歷史也會發現裡面有許多有趣的故事。而歷史就像一篇篇有趣的故事串聯了起來,了解歷史越多的人就越發善於講故事。

我們作為一種懂得記憶的生物,本能意識就會對自己過去很感興趣,而對歷史的探究也有很大的興趣,比如在我們小的時候人人都會十萬個問什麼?我是怎麼來的?爸爸媽媽是怎麼來的?人是怎麼來的?有打破砂鍋問到底的心理,對探索有著極大的興趣。

中國歷史

渴望了解自己的過去,這是一種自覺的歷史意識。這種歷史意識對於個人精神世界的培育,期望充分實現自己的稟賦,價值和意義是極其重要的。

歷史教科書就是我們可以學習而探索相關的源泉,比如在歷史教科書中說長城是萬裡長城,我們的潛意識就會形成長城有一萬裡以上。而做一些改動的歷史就會導致我們錯誤的了解歷史,而形成潛意識的認知錯誤。所以我們有必要了解歷史的真相,不要被錯誤的歷史而影響我們潛意識認知。那麼美國歷史教科書中的中國是什麼樣的呢?

美國歷史教科書是如何描述中國的?

我們通過不斷的學習和了解,知道美國從建立到現在只有幾百年的歷史。美國本土居民是印第安人,在15世紀末的時候,一些西方的國家如:西班牙、英國、法國開始先後移民到北美洲。之後在18世紀前夕的時候,美國成為了英國的殖民地。

在1775年爆發了獨立戰爭,最終結果是美國的殖民地開始獨立,之後在1787年美國通過憲法成立了聯邦制的國家。

美國獨立戰爭

美國對比我國來說只有短短幾百年的歷史。而美國開國元勳華盛頓和我國清朝時期的乾隆皇帝是同一年去世的(1799年),相信大家看到這個是不是有點驚訝呢!也就說明美國的建立的初期,我國正處於乾隆時期。

紫陌認為美國的歷史教科書是可以起到一個參考的作用,它對我國的評價可以說是相對、客觀和公正的。美國的歷史教科書中,有一部分是用來專門寫中國歷史的。

美國歷史教科書中是沒有承認夏朝的,有關描述中國歷史是從商朝開始的。但是沒有把商朝徵討東夷開拓的江淮地區納入商朝的版圖。這段歷史可能很多朋友是不了解的。

在四千多年前,東夷分布在現今河北東部,山東,安徽,江蘇,浙江等地區。而商人祖先就是東夷其中的一支,商朝甲骨文、玄鳥、佔卜、人祭都與東夷相同。

商朝建立後,到了帝辛(紂王)和他爸帝乙這一代的時候,相繼對東方夷人展開了長期的戰爭。直到商朝滅亡前,商朝大軍還在徵伐東夷。殷墟婦好墓出土的卜辭中記載,商代有位女統帥多次奉商王命令進行徵伐。

而西周的時候,也有多次討伐東夷的戰爭。

《史記·周本紀》說:「召公為保,周公為師,東伐淮夷,殘奄,遷其君薄姑。」

東夷示意圖

對東夷的討伐主要是為了掠奪對方的金屬礦產,我們也知道我國青銅器是聞名於世的。經過夏商周三個時期的不斷徵討,東夷勢力已經不斷被弱化,東夷勢力範圍縮小到了淮河流域,到了春秋時期被諸侯國中吳國所消滅,在秦漢之後,東夷人完全融入了華夏民族。

但是美國的歷史教科書中並沒有把殷紂徵東夷拓展的江淮地區納入商朝版圖。

而秦始皇建立的多民族大一統的秦朝,之後在徵討南方百越等地劃入秦朝的版圖,也沒有被美國的歷史教科書承認。

而這段歷史相信是有很多朋友都了解的,紫陌也就說的大致說一下,秦始皇在即將完成統一六國的時候,就已經打算南徵百越。

在完成中原統一大業之後,經過準備,在始皇帝二十九年(前218年),命大將屠睢率50萬大軍,發動了南徵百越的戰爭。

「使尉屠睢發卒五十萬為五軍……三年不解甲馳弩,使監祿無以轉餉;又以卒鑿渠而通糧道,以與越人戰,殺西嘔君以籲宋;而越人皆入叢薄中與禽獸處,莫肯為秦虜,相置桀駿以為將,而夜攻秦人,大破之,殺尉屠雎,伏屍流血數十萬,乃發適戍以備之。」

美國教科書

而這場戰爭的艱難可謂是秦朝諸多戰爭中最艱難的一仗。秦軍率領了50萬秦朝精銳兵分五路。用了三年時間才把百越等地收復,並且軍隊還不能撤離,防止反撲和脫離秦朝的統治,大軍就地駐紮,並且和百越人民開始了繁衍同化。

但是美國的歷史教科書是沒有承認南徵百越併入的疆域,反而是把遼東疆域給瞎畫的擴大了。

而我們熟知的三國時期,美國的教科書和我國教科書敘述也是不同的,在我國教科書中,三國時期是以蜀漢為正統的,但是在美國教科書是以曹魏為正統的。

我國以蜀漢為正統的原因是來自傳統的原因,受儒家思想的影響。而因蜀漢在精神上繼承了東漢王朝,而且蜀漢集團的劉備也自稱是劉氏子孫,是西漢中山王的後代,又志在恢復漢室,所以算作正統。

而美國教科書以曹魏為正統是因為曹魏的實力在當時最強,國土面積最大,但是我們也知道,這並不能掩蓋曹氏集團篡奪東漢政權的事實。

美國教科書給出的理由是魏國直接繼承了東漢,而西晉有時直接繼承了魏國。這麼一看的話,也是有點道理,究其根本原因還是思想上不同,美國人沒有受到儒家思想的深刻影響。

而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兩國的學生,學習本國歷史教科書中的內容,所形成的思想也是不同的,比如我國學生學習了三國時期的歷史會推崇蜀漢,而美國的學生就會認為曹魏才是合法的繼承者。

歷史示意圖

結語:

綜合以上幾個時期的歷史角度來看,我們也能看出,不同教科書產生的歷史描述是有所區別的,能夠非常深刻地影響人們的思想。

不過美國教科書對中國的文化以及一些發明,比如四大發明。美國的教科書上是有一些肯定的(下期敘述)。綜合來看,美國的歷史教科書是相對客觀公正的進行描寫。因為美國沒有受到中國文化思想的影響來敘述中國歷史。

下期帶你了解美國歷史教科書的其它時期的對中國歷史的敘述。

大家對美國教科書對中國歷史敘述怎麼看?說說你的見解和看法,下方留言探討。

文/歷史紫陌閣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歡迎大家的關注和點讚,帶你了解更多的精彩歷史!觀歷史過往,看人生百態。

相關焦點

  • 美日韓三國歷史教科書都是怎麼寫中國的?可能有點出乎國人意料
    比如說,外國人看待中國歷史的角度也會帶著主觀意識。 那麼,美國日本韓國這三個國家的歷史教科書中,又是如何描寫中國的呢? 這一點,恐怕真的會出乎所有國人的預料了。 一、美國歷史教科書中的中國 在美國小學六年制的全部階段中,一到五年級是沒有提及中國歷史的。
  • 美國歷史課本是怎麼描述中國的?看了裡面的內容,值得讓人深思
    值得一說的是,《歷史》也是不少國家學業中的一門學科,但不少國家在編寫歷史教材的過程中,幾乎就有著不少選擇性略過的東西,比如說日本的歷史教科書在評價中國的時候,就讓人比較摸不著頭腦的解釋了,直白一點來說,《歷史》這種偏向於嚴謹的教材,日本也做不到客觀,帶著一副模稜兩可的態度,對於讀者而言就是一種「教科書」上的誤導。
  • 日本、俄羅斯和越南的歷史教科書,是如何描述對越反擊戰的?
    導語:日本、俄羅斯和越南的歷史教科書,是如何描述對越反擊戰的?上個世紀70年代末,越南在中國和蘇聯的援助下,成功擊退了美軍的侵略,完成了南北統一,取得了越戰的勝利。在這場戰爭中,中國讓越南體驗了一把什麼叫從實力上碾壓,也讓越南明白我們的實力,反擊戰中我軍僅用28天時間就重創了對方數萬人,很好的打擊了越軍的囂張氣焰。也是中國向世界證明自己實力的一次戰役,歷史證明效果顯著。關於這場戰役,別的國家又是怎麼看待的呢?看看他們的歷史教科書就知道了。首先來看日本,日本歷史教科書上表明的態度比較模稜兩可,但其中的意味值得琢磨。
  • 重視發揮歷史教科書在教學中應有的作用
    重視發揮歷史教科書在教學中應有的作用 揚州大學社會發展學院 朱煜 新課程改革以來,教科書在一些人看來好像已不再重要。在反對「教教科書」、提倡「用教科書教」的新教材觀下,教科書究竟在課堂中扮演怎樣的角色,值得研究。
  • 美日韓三國歷史教科書都是如何寫中國的?跟你想的不太一樣
    一、日本教科書中的中國日本作為中國最近的鄰邦,和中國之間淵源極深。唐宋時期的日本,不遠千裡來到中國,學習中國的政治制度。到了近代時期,日本也是不遠千裡來到中國,並大肆侵略中國。前後對比,日本完全不同的兩個形象。
  • 美、日、韓3國歷史教科書,是如何描述中國的?對比之下韓國完敗
    巴爾扎克在《幻滅》中說過:「歷史有兩部,一部是官方的,騙人的歷史,做教科書用的,給王太子念的;另外一部是秘密的歷史,可以看出國家大事的真正的原因,是一部可恥的歷史。」中國的歷史是悠久的、輝煌的,單拎出來任何一個時代,都足以讓世人大開眼界。可是,在美、日、韓三國的歷史教科書中,中國又是什麼樣子的呢?
  • 美國的歷史記載上,是怎麼描述中國的?只有六個人進入教材
    美國的歷史我們並不感興趣,感興趣的是,在這本1000頁得教科書裡,有20頁提到了中國的歷史。作為中國人,我們好奇的是:美國人是怎麼在這短短20頁內容了裡記錄我們的?看完美國的歷史書,才發現美國的書裡記載了六個人物,這六個人物,全都是曾經響噹噹的名人。
  • 外蒙古教科書是如何書寫自己的歷史?他們又是咋描述元朝的?
    而現在,蒙古族已經成為了中華民族的組成之一,但同時,蒙古族也是蒙古國的主體民族,那麼在外蒙古的教科書中,是如何書寫自己的歷史的呢?  簡單來說,外蒙古的歷史教科書有一個基調:元朝時期是蒙古帝國最輝煌的時期,他們不承認中國統治過草原,而是認為蒙古帝國統治了中原一百多年。
  • 外國歷史教科書都是怎麼評價中國的?俄羅斯最客觀,美國讓人深思
    然而,由於教科書也是給年輕一代灌輸意識形態的最好工具,出於這個原因,內容往往被不少國家刻意歪曲。 日本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他們的歷史課本上,對當年的侵華戰爭不斷美化,很多日本人被植入了中國和朝鮮是「對日本加害者」的潛意識,導致兩國年輕一代彼此之間的隔閡越來越深。除此之外,他們還在教科書裡強行將我國的某些領土劃歸日本,如此枉顧爭議和歷史事實,著實讓人不齒。
  • 俄羅斯歷史課本是如何描述中國的?翻開書後,發現很實際
    在校園中,歷史也是一門重要的學科,我們通過學習歷史,能了解到過往歲月的變遷以及其他國家的國情,不過每個國家對於歷史的記載也各不相同,各國關於我國的歷史記錄也有分差,有些國家甚至歪曲我國歷史,例如日本就曾經不承認侵華戰爭,並且極度的歪曲這段歷史,而美國卻保持一種中立的態度。
  • 美日韓三國歷史教科書都是如何寫中國的?或許和你想像的不太一樣
    在日本人的教科書之中,對中國的描寫也是愛憎分明的,他們十分崇拜秦始皇一統六國的氣魄。他們讚揚秦始皇修築萬裡長城,抗擊匈奴的氣概。他們對唐朝的強大無比嚮往。他們羨慕中國擁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和萬裡長城,京杭大運河等世界奇蹟般的作品。但從明治維新之後的日本迅速強大起來,加入了西方列強的陣營。在他們的教科書之中。將甲午中日戰爭和後面的抗日戰爭描述成解救中國的行為。
  • 渾天儀印在韓國紙幣上,為何地動儀卻從中國歷史教科書中移除?
    在中國古代,有一個叫張衡的人。他製造了兩種儀器,渾天儀和地震儀。據說渾天儀是專門用來測量天象的。地震儀負責測量地震並發出警報。後來,韓國人把渾天儀印在硬幣上,說是他們發明的。然而,地動儀逐漸從中國歷史教科書中消失了。
  • 在當今韓國編寫的歷史教科書中有關中國的部分有哪些爭議不實之處
    韓國編寫的歷史教科書中有關中國部分有不少不實錯漏之處。那在當今韓國編寫的歷史教科書中有關中國的部分有哪些爭議不實之處?韓國歷史教科書中 有關高句麗的描述如下: 「4世紀末即位的高句麗廣開土大王積極開展了對外擴張。西部攻破了後燕,東部使肅慎和東扶餘屈服,將勢力擴展到包含遼東地區在內的滿洲南部地方和圖們江下遊地區」。有關高句麗與隋唐之間的戰爭。
  • 美國歷史教科書裡是怎麼寫中國歷史的?其中這六人必不可少
    說起中國歷史,你會想起什麼?我想很多人都會想起四大發明,以及秦始皇、漢武帝這樣的千古一帝。那大家是否好奇,美國人的教科書中是怎麼描寫中國歷史的呢?
  • 臺灣歷史教科書慘遭「去中國化」,張彬:這招非常毒!
    作者:年負民進黨當局把「去中國化」的手伸到教科書上已經是基本操作,但是2020年九月新學期開學的歷史新教材更是變本加厲。中國古代史被大幅刪減,總共就只有1600字。歷史「去中國化」從李登輝時代,歷史課本「去中國化」已經悄然展開。李登輝表面上主張一個中國,教育改革時,就把順序改成了先學臺灣史,到二年級再學中國史。他這個做法就已經把臺灣史和中國史分隔開。在陳水扁當政時期,他又把三本中國史濃縮成一本,這又大幅削減了。
  • 對越反擊戰,日本、俄羅斯和越南的教科書,怎麼描述這場戰爭的?
    而這場自衛性質的戰爭在日本、俄羅斯和這場戰爭中的越南這三個國家的歷史教科書中,是怎樣進行描述的呢? ,只是在書中誇大其詞的描述了中國對越南士兵的殘暴,讓人覺得是中國先發起的戰爭。不過可想而知,當時的日本士兵對中國有多殘暴,而他們卻以失敗告終,會這樣描述也是「正常」的。
  • 外國歷史書都是怎麼寫中國的?
    美國歷史教科書非常重視中國歷史。喬治亞的《世界歷史》一書中有多達9節是關於中國的。 內容包羅萬象,夏、商、周、秦、漢、唐、宋、元、明、清都涉及其中,與我們自己的歷史教科書非常相似,從古到今都有梳理。最大的特點是,它們都是敘述性的,古籍是按記載的方式書寫的,很少有主觀的解釋。 重點是發明創造對今天的影響。 例如,說到針灸,據說這種古老的醫術在今天越來越被美國人民所認可。
  • 大衛·戈德菲爾德:美國教科書中的林肯形象
    在美國的教科書中,亞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總統佔有著令人尊崇的地位。然而在他任期內的不同時期,人們對他的看法與此大相逕庭。南方人和民主黨人大體上把他視作一個粗俗、無知、缺乏深度、敏感、無能而又語無倫次的人。即使是共和黨人同僚也覺得有必要加入反林肯的行列。
  • 初中生指出歷史教科書錯誤,愛讀歷史的孩子,眼界遠超同齡人
    為此,他向上海歷史博物館研究員、中國錢幣學會第七屆理事傅為群求證。傅為群直言「這是硬傷」:「如果具備一些錢幣學方面的知識,就能發現這個明顯的錯誤。『宣和通寶』不是北魏孝文帝時期的貨幣,書中配圖和說明都錯了,中小學教材更需要科學嚴謹。」
  • "新課綱"及教科書上路:拋棄歷史,傷害未來!
    而早前,島內一些教育工作者亦批評「新課綱」篡改歷史,根本目的是構建「臺獨史觀」。臺灣世新大學副校長遊梓翔表示,民進黨當局為了幫他們所謂的「臺獨」意識形態製造環境,就從課本下手,硬要造出一個所謂「臺灣民族的歷史」。      臺灣「歷史教育新三自運動協會」召開「反對去中國化歷史教科書」記者會,批判民進黨當局在課綱與教科書中的「去中國化脈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