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稱「高鐵黃河第一橋」的世界性大橋花費巨資,修建過程感人!

2020-12-10 蔣嘯天說美食

旅遊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走過一個地方,在這裡留下足跡,讓此刻變得更加有意義花開花落間記住此刻的美好,銘記一生並賦予它對往事的嚮往,讓我們一起走進美好的未來。

中國在黃河上建設了許多大橋,著名的有黃河上遊第一橋、蘭州中山橋、包頭黃河大橋、銀川黃河大橋、小浪底黃河大橋等,可以說那些的難度、價值、意義不高,黃河是中國最大的高速公路之一。

晉陝西黃河特大橋連接陝西省合陽縣和山西省永濟市,全長9969米,高50米,全程由西往東越過黃河,連接山西和山西兩省,大橋是大西鐵路最重要的組成要素之一,是大同和西安能否緊密結合的重要據點。

晉陝黃河特大橋屬於大同鐵路客運專線,2010年3月正式開工,橋用的橋墩很多,達到了175個,半高的樹幹幾乎都是半高的。

橋的建造費高達19億元,這座長度不足10公裡的橋上,平均1公裡的建造費高達2億元。

在橋的建設中,橋因為位於談判川國家級風景區和黃河溼地的邊緣,為了保護活動保護附近的天鵝、灰鶴、白鶴、鴛鴦等60種珍奇的鳥類和鳥群,大橋還專門為此設計了7.5公裡的隔音屏障好的,噪音對飛鳥的影響。

晉陝黃河特大橋成功與大西鐵路專用線對接,這也表明大西鐵路向通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2014年,大西鐵路正式開通,中國的高鐵跨越黃河最長,建設規模最大的橋晉陝黃河特大橋正式投入使用。

晉陝黃河特大橋還有很多人受到尊敬,據報導,春節期間,晉陝西黃河特大橋上有人保護橋,這讓我們感受到了守橋人的艱苦生活和他們認真負責的責任感,在一家團圓的日子裡,守橋的人們不僅不能回家,而且每晚都要進行零下幾十度的低溫檢查。

對於號稱「高鐵黃河第一橋」的世界性大橋花費巨資,修建過程感人!你怎麼看?去不同的地方,看不同的美景,感悟不同的人生,跟著小編一起旅行吧,下期你想要看哪個城市呢?評論區告訴小編吧!

相關焦點

  • 沙特人:中國人真可怕,幫助我們在沙漠中修建高鐵還順帶修了座橋
    ,比如第一跨海大橋、世界第一高橋等等,的確可以看出中國在基建方面的實力。但是在沙漠中修建高鐵,難度可想而知,雖然沙特石油資源豐富,但是在修建高鐵上的技術很落後,於是沙特給出了很高的利潤,在世界競標希望有國家能幫助他們,但是沒有一個國家願意接手,畢竟這是一塊難啃的骨頭,在沙漠中修建高鐵,光想想就覺得可怕。
  • 萬裡黃河「第一橋」,洋人修建,雖歷經百年依然氣勢磅礴
    黃河第一橋由洋人修建我國更是自古以來就有著雄厚的橋文化,只不過後來由於不重視科技,不重視外交導致了落後。也正是這一落後,使中國遭受了百年磨難,許多本該中國人留下足跡的地方卻讓外國人踏足,開創了首例。其中修建在我國母親河黃河上的第一橋就是由洋人所建造的。這座橋無論是建造材料還是設計、施工等幾乎全部都是洋人。當然了,話雖這麼說,不過這座橋對於我國的意義還是重大的,至少在當時為黃河兩岸人民的來往提供了極大的便利,而當下蘭州更是依託於這座大橋發展而來的。
  • 耗巨資修建的港珠澳大橋竟成了擺設?車輛寥寥無幾,車主:沒資格
    ,可能大部分的人印象都是非常深刻的,當時幾乎全世界都為這座大橋歡呼,因為這座大橋是作為跨海大橋最長的一條,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橋,再加上這座大橋的景象相當的好看,所以也就引起了無數網友的嚮往,但實際上,這座大橋並不是誰都能去的。
  • 黃河老鐵路橋:鄭州曾經的一座奇葩大橋
    更有一段時間,因施工需要,這座橋白天跑火車,夜間則放行汽車通過,這座奇葩的大橋就是在一百多年前修建的盧(京)漢鐵路鄭州黃河大橋。在鄭州市西北郊的黃河遊覽區內,有一段長約160米的鐵路橋遺址,這就是萬裡黃河第一橋的南端一段,其餘兩公裡多長的大橋鋼梁早已被拆除,只留下一處處、一根根橋樁矗立在混黃的河水或沙灘上,無言的訴說著往日曾經的悲戚與輝煌。
  • 德國人承建的甘肅鐵橋 屹立百年不倒 被譽「天下黃河第一橋」!
    ,因而被譽為「天下黃河第一橋」。蘭州歷來是中原與西域往來的必經之地,然而穿城而過的黃河卻成為這一交通樞紐一道難以逾越的障礙。明清時期,蘭州黃河段僅依靠始建於明洪武五年的浮橋過河,每年冬季黃河結冰時拆移,春天冰融時再重新搭建,花費非常巨大。
  • 五峰山長江大橋創七項世界紀錄 這座高鐵橋「高」在何處
    「五峰山長江大橋橋位地形符合修建懸索橋的條件,但是規劃預留了60多年,一直沒有能力和足夠的技術把握去付諸實施。」中鐵大橋勘測設計院集團副總工程師、五峰山長江大橋總設計師徐恭義說,這次在五峰山建設我國第一座鐵路懸索橋,鐵路各方面對前期工作進行了周密考量和慎重評估,懸索橋的跨度是根據水文地質和河道地形等條件決定的。
  • 濟濱高鐵黃河特大橋過審!橋長1178米,公鐵兩用!位置確定!
    山東鐵投消息:11月12日,中國國家鐵路集團工程設計鑑定中心在西安組織召開了「濟南至濱州鐵路黃河公鐵兩用大橋補充初步設計」專家評審會。國鐵鑑定中心、濟南局集團公司,山東鐵投集團、中鐵設計、鐵一院、鐵二院、鐵四院、中鐵大橋院、中鐵大橋局、西南交通大學等單位的專家和代表參加會議。
  • 被百億高鐵「垂青」,投巨資建風景橋,貴州這個縣城將崛起!
    說到貴州,人們首先想到的是貴陽,作為貴陽的首都,無論經濟建設還是交通運輸網絡建設,貴陽都比較完善,同時,慶陽也是避暑的聖地,但是慶州慶陽以外城市的發展不可低估,貴州省的縣級建築將投資1.2億元人民幣,在757億元的高鐵的支持下,建造一座風景秀麗的橋梁,成為荔波縣。
  • 廣東最美的跨海大橋,修建難度不輸港珠澳大橋,卻有一點不足
    高鐵技術一躍成為世界頂尖水平,令海內外無數人讚嘆不已;在造橋修路方面也是非常不錯的,比如就有像港珠澳跨海大橋、北盤江大橋等等的世界級大工程。相比於改革開放前,如今的中國社會已是煥然一新,生機勃勃。南澳大橋是我國廣東省汕頭市境內連接澄海區與南澳縣的跨海通道,位於後江灣水域之上,是汕頭市東北部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西起汕頭市澄海區萊蕪圍,上跨後江灣海峽,東至南澳島環島高速入口。南澳大橋全程約為11.08公裡,全橋長度約為9.4公裡,設計時速為80公裡。
  • 國內高鐵第一深水樁基橋——鄭萬高鐵彭溪河多線特大橋順利合龍
    彭溪河多線特大橋全長741.6米,共14跨,主跨長度達200米,10號、11號主墩橫穿三峽庫區,處於河段水深約60米的斜巖環境裡,是國內高鐵第一深水樁基橋。「水位的無規律大幅度漲落變化,對棧橋、深水樁基及圍堰施工帶來極大困擾。」大橋技術負責人介紹。
  • 我國花巨資打造的大橋,因當地情況特殊,反而被建成世界最高橋
    對於古代中國人的智慧最直接的體現就是橋梁方面的建設,如今我國的建築依舊被人們稱為「基建狂魔」,不僅如此,我國在建設方面依舊不斷刷新紀錄,對於雲南的地形,最形象的描述便是「地無三尺平」,而且還有陡峭的山峰,很多人表示這裡沒有修建公路的條件,就連最基本的盤山路也比較困難,要知道,交通便利對經濟非常的重要,面對這樣的情況,人們想出的辦法是通過修建大橋的來解決交通問題
  • 今年底前,河南兩座黃河大橋、四段高速將建成通車!
    今年底前,我省兩座黃河大橋、四段高速公路將建成,並具備通車條件。分別為:國道107河南官渡黃河大橋、國道234焦作至滎陽黃河大橋、濟源至陽城高速公路、臺輝高速公路豫魯界至範縣段、淮信高速息縣至邢集段、周口至南陽高速公路。
  • 創多個「世界第一」!五峰山長江大橋總設計師揭秘高鐵如何飛馳懸索橋
    徐恭義說,建橋是一項綜合性大工程,考慮好方方面面的制約因素,尋求最合理、適宜的方案,建設團隊不斷優化方案,最終被國鐵集團敲定了五峰山長江大橋的實施方案。 空間桁架破難題,懸索橋上跑高鐵 「直到現在,修建跨度超千米的高速鐵路懸索橋,在國際上都沒有先例。」
  • 官渡黃河大橋通車 成拉動經濟騰飛新引擎
    一條黃河波浪寬,大橋飛架通兩岸。10月16日上午,隨著被譽為「黃河第一跨」的官渡黃河大橋正式通車,標誌著連接新鄉與鄭州之間的第四座黃河公路大橋正式啟用。張建軍告訴記者,以往去往鄭州方向要麼走鄭新黃河大橋,要麼走老黃河大橋,走這兩座橋,都要多繞至少四五十公裡。官渡黃河大橋正式通車後,從廠裡出發10公裡左右就可以跨越黃河,直奔鄭州,這也將給張建軍的制動器廠節省不少的物流開支。官渡黃河大橋的開通,也讓原陽縣周邊的鄉鎮歡欣鼓舞。原陽縣大賓鎮是傳統的農業鄉鎮,作為官渡黃河大橋的北橋頭堡,大橋還未建成,便給大賓鎮帶來了發展機遇。
  • 深安黃河大橋今起通車
    蘭州晚報訊(通訊員巨小春蘇琦首席記者甄燕紅/文記者趙庭那/圖)經過近3年時間的不懈努力和日夜奮戰,黃河蘭州段上首座全互通立交黃河景觀大橋——深安黃河大橋9月30日通車,這也是獻給祖國母親65周歲華誕最好的禮物。
  • 濟南鳳凰黃河大橋主橋合龍
    (本報記者戴升寶攝)  ●大橋主橋全長1332米,主跨2×428米,整幅全寬61.7米  ●橋梁跨徑、梁寬均居同類型橋梁世界之最,是黃河上最寬的大橋  ●是濟南第12座跨黃河大橋、先行區區域交通「三橋一隧」之一  ●雙向八車道,
  • 「龍騰網」中國使用巨型架橋機修建長達15千米的跨海高鐵大橋
    n dài 15 km中國使用巨型架橋機修建長達15千米的跨海高鐵大橋TRUNG QU?C Các k? s? huy ??ng c? máy Côn Luân ?? l?p nh?ng thanh d?m c?a c?u ???ng s?t cao t?c v?nh Meizhou ? Phúc Ki?n.
  • 國內第一座跨海大橋,修建難度巨大,至今為止已有900多年歷史
    我國堪稱「基建狂魔」,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我國發展迅速,雖然歐美國家在建設之初就超過了我們,但我國可以說是後來者,尤其是在橋梁方面,已經成為世界一流,兩年前建成的港珠澳大橋震驚了全世界,創造了橋梁建設的奇蹟,然後是貴州六盤水大橋,這是世界上最高的橋,震驚了世界,今天說的是國內第一座跨海大橋
  • 黃河公鐵兩用特大橋:連接歷史 通向未來[圖]
    從木罌渡軍到太陽浮橋,從公路橋再到公鐵兩用特大橋,黃河見證了水上交通的巨大變遷,特別是新修建的三門峽黃河公鐵兩用特大橋,不但創造了建橋史上的世界奇蹟,而且展現了輝煌的發展前景。    連接過往歷史    寄託兩岸企盼    有水的地方就有橋,橋因水而生,是路的延伸,是交流融通的象徵。沒有橋的貫通,人們就失去了接應,斷絕了經濟和文化的交融。
  • 南宋時期建造的一座海港石橋,號稱天下無橋長此橋,真的嗎?
    自宋元至明朝,是泉州最輝煌的時刻,萬舸爭流,百朝來拜,號稱東方第一大港,市區內文物古蹟眾多。離開泉州市,南下經田安大橋,沿泉州灣騎行,走沿海大通道,過深滬灣,圍頭村(當年炮擊金門島的主陣地)再北上,為的就想看是一座橋。對,它就是安平橋,號稱古代海港第一長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