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靖宇年僅35歲犧牲,兒子12年後才見到父親遺體,如今後人怎樣?

2020-12-22 李三三說歷史

長期以來,抗日戰爭時期,我國軍隊中湧現出無數抗日英雄,他們為了國家的解放事業不顧一切地犧牲生命,最後選擇長存於人民心中。想想那些最容易想起的抗日英雄的名字,相信楊靖宇的大名鼎鼎,這位曾經身為東北抗日聯軍總司令的人物,在東北人民心中也是名列前茅。

九一八事變後不久,楊靖宇就在東北主持抗戰,在他的努力下,東北抗聯逐漸發展壯大,成為敵後最具力量的武裝組織。同樣是楊靖宇在東北的威望,讓日軍把它當作眼中釘,想辦法把它剷除。

一九三九年秋冬之交,楊靖宇組織了東南滿洲反日偽軍「討伐」作戰,為了指揮部隊化整為零,分散遊擊,他還親自率領一支衛兵旅,轉到蒙江一帶。但是,由於叛徒的出賣,楊靖宇的行蹤被敵軍抓住,陷於重重包圍。最終楊靖宇所在的部隊全軍覆沒,只剩下他一個人和敵人周旋了五個晝夜。最後在吉林蒙江三道崴子壯烈犧牲,時年35歲。

當他死去的時候,他的妻子和一兒一女都在老家翹首期盼著他,等待著「馬尚德」回來。儘管楊靖宇犧牲的消息迅速在全國傳播開來,但馬尚德家族印象中的家庭成員卻遲遲沒有下落。所以解放戰爭開始後,每次看見解放軍經過,兄弟倆就會拉著解放軍問,有沒有人認識馬尚德?但總是沒有任何消息。

直至12年後,楊靖宇的家人才得知他的死訊,人們才得知,原來楊靖宇是馬尚德。又過了一年,楊靖宇的長子馬從雲和兒媳帶著孫子馬繼光,來到東北,第一次見到了他的遺體。

三十五歲的楊靖宇犧牲,十二年後的兒子才見到父親的遺體,後人的處境如何?儘管知道父親是抗日英雄,馬從雲卻拒絕了政府給他安排的工作,毅然當上了火車司機。然而,馬從雲卻得了胃癌,並在不久後去世。從那以後,他的妻子獨自撫養五個孩子長大,卻從未向政府求助,只靠自己辛辛苦苦幹的活兒養活他們。現在五子積極參加社會各階層活動,在國家各個崗位上做出貢獻。

相關焦點

  • 抗日民族英雄楊靖宇,35歲犧牲被敵人解剖後,日軍感嘆中國不會亡!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民族英雄楊靖宇的故事,楊靖宇在35歲的時候,因為被叛徒出賣英勇就義。 1940年2月,楊靖宇在和日軍對抗的時候,因為被叛徒給出賣,年僅35歲就就為國犧牲了。那個時候出賣楊靖宇的叛徒一共有4個人,這當中最主要的人名叫程斌,程斌是楊靖宇部下第1師的師長,楊靖宇很信任他,一直視其為最得力的助手。楊靖宇怎麼都不會想到自己竟然被自己最信任的人給出賣了,也正是因為程斌的出賣同志,楊靖宇英勇救義。 3.楊靖宇留下的一兒一女結局如何?
  • 楊靖宇:為抗日隱姓埋名十多年,犧牲後日軍為之泣!後人承其遺志
    馬躲第一次把「楊靖宇」和父親「馬尚德」完全連在一起,是在1953年。這年,她年已25歲。這也是她有生之年第一次真正「見到」父親,實際上,她見到的只是父親被日本人砍下並裝進玻璃瓶裡的父親頭顱。就在見到父親頭顱那天,在東北烈士紀念館開館儀式上,馬躲真正全面地了解了父親和他的抗戰。
  • 汶川地震後,那位徒步35裡背著兒子遺體回家的父親,如今怎樣了
    但相比起母愛,父愛同樣不會遜色分毫,同樣是汶川地震,曾有一位父親背著自己孩子的遺體徒步走了25公裡,只為帶兒子"回家",那位父親名叫程林祥。 程林祥夫婦不願面對兒子離開了自己的真相,告訴自己兒子可能已經回家了,於是在找了一天什麼都沒有找到後又立刻趕回家中,期盼看到兒子已經在家中等著他們。
  • 楊靖宇被害時日軍割下頭顱,18年後頭顱才找到,得以公祭安葬
    楊靖宇是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鄂豫皖蘇區及紅軍的創始人之一,東北抗日聯軍的主要創建者和領導人之一,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1940年2月23日下午4時30分,因叛徒出賣,在彈盡糧絕的情況下,楊靖宇孤身一人仍頑強與大量日寇在密林中周旋戰鬥,卻不幸身中數彈,壯烈殉國,年僅35歲。隨即,窮兇極惡的日本法西斯將楊靖宇將軍的頭顱砍下,導致英雄屍首分離。
  • 103歲老人逝世 曾秘密保藏楊靖宇將軍頭顱
    自幼就讀私塾,21歲,王淑茹嫁給了一個名叫杜文學的醫生。杜文學畢業於偽滿時期的醫學院校,當過軍隊的醫官。婚後,王淑茹和丈夫在佳木斯市開辦了一家叫啟哲的私家醫院。後來生下兩個兒子一個女兒。  1945年日本投降時,杜文學醫治一位被日本人在獄中槍殺受重傷的國民黨特工,實際是我黨打入國民黨內部的地下工作者,傷治癒後他發展杜文學成為我黨特工。
  • 楊靖宇將軍犧牲後,抗戰老兵為其守護陵墓62年,退休後仍不願離開
    1939年末,楊靖宇將軍組織東南滿反日偽軍討伐作戰。在極其艱難的環境下,他指揮部隊化整為零,打遊擊戰,自己帶領警衛旅在濛江一帶作戰。沒想到警衛排的排長張秀峰,也是從15歲起就被他養大的「義子」,拿著抗聯經費9900多塊大洋,唆使警衛排其他人跟著自己一起叛變投敵。
  • 東北抗聯英雄楊靖宇|年僅35歲壯烈犧牲,殘暴日軍為其舉行「慰靈祭」
    楊靖宇用兵戰術靈活,指揮得當,打了不少勝仗。根據《本溪滿族自治縣誌》記載,1936年,楊靖宇率抗聯一軍軍部等部隊由柳河、通化一帶來到本溪地區。這時日寇派漢奸邵本良率重兵在後窮追不捨。楊靖宇率領部隊在密林中建立70多所密營,除了供部隊宿營之外,還儲存了糧食、布匹、槍械、藥品等物資。1939年夏,日本關東軍總司令梅津美治郎到任後,把楊靖宇列為偽滿洲國第一心腹大患,懸賞兩萬元收買他的人頭。當時,日偽軍僅在濛江境內及其邊界就布兵25000多人,楊靖宇在濛江境內的全部兵力還不足一千人。
  • 楊靖宇35歲犧牲,組織安排子女就業,馬崇雲:我可不能丟他的臉
    堅強不屈的楊靖宇毅然決然得拒絕了日本人的拉攏,說到:「我珍惜自己的生命,但不可能如你所願。很多部下都犧牲了,我如今只剩了自己一個人。雖臨難,但我的同志們在各地轉戰,你們滅亡之日必將到來。我將抵抗到底,無須多說,開槍吧。」槍聲大作,楊靖宇倒下了,鮮血染紅了這片白皚皚的雪地。
  • 將楊靖宇割頭的日軍,結局如何?竟毒殺自己妻兒後剖腹,侄女謝罪
    如今,外界對這個地方有些誤解,其實這裡自古是英雄之地,東北抗聯楊靖宇將軍就出生在駐馬店的確山縣。 1929年,24歲的楊靖宇(原名馬尚德)告別2歲的兒子和剛剛出生的女兒,前往東北組織抗日。從那一天開始,這位英雄將領沒有回到家鄉,也沒見到自己的妻兒。
  • 楊靖宇妻子郭蓮:苦等將軍16年,至死都不知道將軍早已犧牲
    郭蓮一直堅信自己的丈夫在幹大事情,幹完大事後一定會回來的。可是她苦苦等了16年,還是沒有等來一絲絲音訊。1944年,郭蓮抱憾而終,臨終前囑咐兒女要繼續找自己的父親,繼續等自己的父親。郭蓮哪裡知道,楊靖宇將軍早已經在四年前,就壯烈犧牲了。
  • 年僅35歲壯烈犧牲,殘暴日軍為其舉行「慰靈祭」
    楊靖宇率領部隊在密林中建立70多所密營,除了供部隊宿營之外,還儲存了糧食、布匹、槍械、藥品等物資。 1939年夏,日本關東軍總司令梅津美治郎到任後,把楊靖宇列為偽滿洲國第一心腹大患,懸賞兩萬元收買他的人頭。當時,日偽軍僅在濛江境內及其邊界就布兵25000多人,楊靖宇在濛江境內的全部兵力還不足一千人。
  • 80年前,楊靖宇堅持鬥爭、以身殉國——常青樹下憶將軍
    楊靖宇將軍壯烈殉國前在此地,以此樹為掩體,與敵激戰,終因寡不敵眾,壯烈殉國。原樹已朽,這棵松杉是1963年移植此處的。常青樹,意喻將軍精神永存,萬古長青。在靖宇縣楊靖宇將軍紀念館,講解員的深情講述,把我們帶回到東北抗日聯軍那段艱苦卓絕的奮鬥歲月。楊靖宇犧牲於1940年。
  • 他是出賣楊靖宇的叛徒,母親得知後老死不相往來,外婆被活活氣死
    這是楊靖宇獨創的法子,他們特意在深山老林設立的秘密基地,這裡放置了他們的槍枝彈藥、糧食藥品,東北抗日聯軍依靠著它才與日本人對抗了十幾年。然而,現如今它毀於一旦,楊靖宇這支隊伍也走向了窮途末路。 然而,這還不是最令楊靖宇頭疼的,昔日他多次教程斌作戰,告訴他往哪個方向出擊、往哪個方向逃跑,導致程斌對他的去向了如指掌,楊靖宇和他的隊伍基本上是被他追著跑。
  • 越戰中兒子犧牲,父親一病不起也離世,20年後母親攢夠路費才掃墓
    越戰中兒子犧牲,父親一病不起也離世,20年後母親攢夠路費才掃墓 戰爭是殘酷的,有對抗就會有犧牲。20世紀前半葉中國遭受了帝國主義的蠻橫侵略,好在全國同胞同仇敵愾,最終實現了翻身做主人。可這期間我們的代價是慘重的,無數戰士血灑戰場,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幸福來之不易,我們會牢記先烈。
  • 我見到一個真正的中國人,絕對讓日本人服氣
    年的今天,35歲的楊靖宇,犧牲在老家河南1900公裡之外的吉林。他作為父親的馬尚德,沒有來得及給女兒起大名,這背後的深意,如今亦為人父的我,每每不敢深思,怕想穿了便會痛得扯心扯肺。此後幾十年間,躲兒再沒有見到自己的父親,只知道父親是一位共產黨員,為了窮苦人的孩子能有個奔頭,而四處奔波,無暇歸家。楊靖宇烈士犧牲五年後,中國人民終於盼來了十四年抗日民族解放戰爭的偉大勝利,楊靖宇的妻子卻貧病交加。
  • 「你父親就是我父親」!22歲民警犧牲,同事踐行諾言陪伴其父近30年
    1991年,22歲的四川達州民警劉照東在執行任務時,與持刀嫌疑人搏鬥英勇犧牲,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為革命烈士。「你的父親就是我的父親。」在他犧牲後,他的同事餘川湖、覃劍踐行這個承諾,陪伴他的父親劉明生近30年,直到今年12月老人因病離世,他們送了老人最後一程。
  • 兒子是國家的英雄,其母在他犧牲20年後才第一次為他掃墓
    其中有這麼一位烈士,他在老山戰役中犧牲成為了烈士,可是直到20年後,他白髮蒼蒼的母親才再次「見到」這個兒子,媽媽在墓前放聲大哭,讓國人為之落淚。這位烈士名字叫趙佔英,英雄的母親名為趙鬥蘭。趙佔英出生1963年,他是家中的老四,1982年趙佔英入伍, 年僅十九歲,後隨部參加對越自衛反擊戰,他參加了老山戰役。老山位置極為重要,位於中越交界處。因為戰略位置突出,老山一度被越軍佔領。依靠山勢,越軍在老山修建了大量的暗堡和暗道,企圖跟解放軍長期抗衡。1984年4月,我軍決定收復老山地區。
  • 出賣「民族英雄」楊靖宇的叛徒有哪些?他們最終的結局如何?
    1940年2月23日,「民族英雄」楊靖宇因為叛徒出賣而壯烈犧牲,年僅35歲。他犧牲後,吉林省的濛江縣為了紀念他,特意把縣名改成了靖宇縣。楊靖宇將軍於九一八事變後在東北掀起了武裝反抗日本侵略的戰鬥,為中國人民的抗日事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他的死重於泰山,是值得我們銘記的。
  • 軍長抗日殉國,犧牲後,村民自願守墓49年,92歲等到將軍後人
    唐淮源,雲南江川縣人,未滿周歲,父親亡故,靠母親一人拉扯長大,因為家貧,長大後的唐淮源沒有機會上學,便在私塾外偷聽,私塾見唐淮源如此好學,便免費讓他上學。1909年,23歲的唐淮源考入雲南陸軍講武堂,接受革命思想,並加入同盟會,先後參加「重九」起義、辛亥革命,從此走上革命道路,到抗日戰爭爆發時,唐淮源已是第三軍軍長。
  • 此人20歲當軍長,年僅22歲犧牲,衣不蔽體慘烈至極
    這年,尋淮洲年僅21歲,是紅軍中最年輕的軍團長,25歲的林彪任紅一軍團軍團長。 (一) 1926年9月,胸懷天下的尋淮洲先後參加了家鄉的兒童團、「反日雪恥會」和農協等團體,還一度被推選為骨幹。 1927年,在宋任窮和幕容楚強的介紹下,又加入到瀏陽義勇軍隊伍中,隨後參加湘贛邊秋收起義,並隨起義部隊上了井岡山,那年他才15歲。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