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抗日戰爭時期,我國軍隊中湧現出無數抗日英雄,他們為了國家的解放事業不顧一切地犧牲生命,最後選擇長存於人民心中。想想那些最容易想起的抗日英雄的名字,相信楊靖宇的大名鼎鼎,這位曾經身為東北抗日聯軍總司令的人物,在東北人民心中也是名列前茅。
九一八事變後不久,楊靖宇就在東北主持抗戰,在他的努力下,東北抗聯逐漸發展壯大,成為敵後最具力量的武裝組織。同樣是楊靖宇在東北的威望,讓日軍把它當作眼中釘,想辦法把它剷除。
一九三九年秋冬之交,楊靖宇組織了東南滿洲反日偽軍「討伐」作戰,為了指揮部隊化整為零,分散遊擊,他還親自率領一支衛兵旅,轉到蒙江一帶。但是,由於叛徒的出賣,楊靖宇的行蹤被敵軍抓住,陷於重重包圍。最終楊靖宇所在的部隊全軍覆沒,只剩下他一個人和敵人周旋了五個晝夜。最後在吉林蒙江三道崴子壯烈犧牲,時年35歲。
當他死去的時候,他的妻子和一兒一女都在老家翹首期盼著他,等待著「馬尚德」回來。儘管楊靖宇犧牲的消息迅速在全國傳播開來,但馬尚德家族印象中的家庭成員卻遲遲沒有下落。所以解放戰爭開始後,每次看見解放軍經過,兄弟倆就會拉著解放軍問,有沒有人認識馬尚德?但總是沒有任何消息。
直至12年後,楊靖宇的家人才得知他的死訊,人們才得知,原來楊靖宇是馬尚德。又過了一年,楊靖宇的長子馬從雲和兒媳帶著孫子馬繼光,來到東北,第一次見到了他的遺體。
三十五歲的楊靖宇犧牲,十二年後的兒子才見到父親的遺體,後人的處境如何?儘管知道父親是抗日英雄,馬從雲卻拒絕了政府給他安排的工作,毅然當上了火車司機。然而,馬從雲卻得了胃癌,並在不久後去世。從那以後,他的妻子獨自撫養五個孩子長大,卻從未向政府求助,只靠自己辛辛苦苦幹的活兒養活他們。現在五子積極參加社會各階層活動,在國家各個崗位上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