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戰中兒子犧牲,父親一病不起也離世,20年後母親攢夠路費才掃墓

2020-12-26 騰訊網

越戰中兒子犧牲,父親一病不起也離世,20年後母親攢夠路費才掃墓

戰爭是殘酷的,有對抗就會有犧牲。20世紀前半葉中國遭受了帝國主義的蠻橫侵略,好在全國同胞同仇敵愾,最終實現了翻身做主人。可這期間我們的代價是慘重的,無數戰士血灑戰場,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幸福來之不易,我們會牢記先烈。七十年代末,中越又爆發了戰爭,同樣地,很多戰士出徵作戰,可最後沒能回到祖國,趙佔英就是這樣的英雄。

出生在雲南大山裡的趙佔英,雖然沒讀什麼書,但他對軍人格外崇敬,夢想長大後扛槍保衛祖國。聽老人們講抗戰的故事,他的心裡激動不已。19歲的時候,趙佔英終於如願以償,成為了一名光榮的戰士。當時邊境局勢不穩,他隨著戰友們一同奔赴前線,和挑釁的敵人頑強鬥爭。趙佔英的家人為兒子感到驕傲,畢竟這是為國爭光的使命。

作為父母,沒有人安心自己的孩子身處險境。槍炮無眼,誰能保證子彈就不會打中自己呢?趙佔英的家人內心也很焦慮,生怕這樣的慘劇發生在他們身上。果然,在老山戰役中,趙佔英被敵人的火炮擊中,身體多處被打爛,最終因為失血過多犧牲。當時趙佔英很年輕,只有21歲。這本來是風華正茂的階段,可他為了國家尊嚴獻出了生命。

父母得知孩子犧牲已經是很多天之後的事了,老家山高路險,信息閉塞。趙佔英的父母悲痛欲絕,怎麼也接受不了孩子犧牲的事實。他們整天哭泣,飯也吃不下,身體根本就吃不消。父親捨不得兒子,情緒平靜不了,幾天下來就一病不起。母親怎麼安慰也沒用,吃藥也不湊效,就這樣沒過多久,趙佔英的父親也離世了,剩下了母親一個人。

接連遭遇打擊,趙母也快崩潰了。送走了丈夫,她成了家裡最後的人。關於兒子的後續,趙母一無所知,就連埋在什麼地方都搞不清楚。她想去見見孩子,可是該朝哪個方向走都不知道。趙母不識字,但她堅定了要去尋找兒子。趙母四處打聽,見人就問,後來還是好心人幫忙從部隊打聽到的趙佔英的墓址。

雲南麻慄坡縣烈士陵園,這個地方趙母聽都沒聽過,從沒走出過大山她要到那裡去,簡直是難如登天。但趙母思念兒子,想盡辦法也要問清路線,後來她才知道,兒子的墓距離她家足足有400公裡。這是一段遙遠的距離,趙母無論如何也到不了,一來是經濟困難,付不起路費,第二自己沒文化,方向感差,靠步行基本不可能。

孤苦無依的趙母,為了能見兒子一面,她開始省吃儉用,除了基本的溫飽之外,從不花一分錢。即使如此簡樸,趙母一年也攢不了多少錢,但她一直堅持著,因為心中有目標。這樣的苦日子過了20年,後來身邊的人知道老人的所為是為了圓夢,才紛紛願意獻出微薄之力。當初她向當地部門求助過,可是沒有得到回應。

在好心人的幫助下,趙母終於來到了兒子墓前,這一刻她已經等了20年。趙母跪在孩子墳前,聲嘶力竭,內心的壓抑完全釋放了出來。趙母眼淚不停,心裡的思念難以言表。這次短暫的相聚之後,趙母希望以後還有機會過來探望。2006年的清明節,趙母第二次來到了孩子墓前,這個時候的她已經78歲了。

最後一次趙母見兒子是在2009年,這之後她的身體就出現了問題。以後要是再想去看孩子,可能已經不允許。2018年,趙母在家裡病逝,終年90歲。這樣的故事可能每天都在發生,如今的幸福來之不易,我們更應該牢記先烈的付出。

相關焦點

  • 兒子是國家的英雄,其母在他犧牲20年後才第一次為他掃墓
    其中有這麼一位烈士,他在老山戰役中犧牲成為了烈士,可是直到20年後,他白髮蒼蒼的母親才再次「見到」這個兒子,媽媽在墓前放聲大哭,讓國人為之落淚。這位烈士名字叫趙佔英,英雄的母親名為趙鬥蘭。趙佔英的母親趙鬥蘭聽說兒子陣亡前線的消息悲痛不已,當得知兒子被埋葬在離家400多公裡的麻慄坡時,老人第一想法就是接兒子「回家」。可是家中實在太貧困了,去麻慄坡扥路費都沒有,在求助無果之後,老人就一直在等,這一等等了20年。
  • 省吃儉用20年,年邁母親只為能湊夠路費,在死前看兒子最後一眼!
    可是對於一位母親而言,見自己兒子一面卻需要省吃儉用20年,才能夠攢足路費,在死前如願看兒子最後一眼。有人說「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有人在負重前行」。這句話說的很對,相信很多人也是十分認可這句話的。我們今天的國泰民安,歲月靜好,是曾經為保祖國和平的戰士們用他們的青春和熱血、無畏與生命換來的。
  • 對越自衛反擊戰,兒子壯烈犧牲,為何父親在30多年後才為其掃墓?
    今天我們要講的這件事就是關於父愛的,一位極其普通卻堅持尋找兒子幾十年不放棄的父親。在上個世紀我國發生了一場對越自衛反擊戰,在這場對越自衛反擊戰中這位父親的兒子壯烈犧牲了,一般戰場都是很混亂的,在蒲仕平犧牲後就直接被埋在了邊境戰場附近,為何蒲仕平的父親一直等到30多年後才來為其掃墓呢?
  • 一位傳奇母親:四個兒女都是中央委員,可到離世都不知兒子犧牲
    ——黃禹康 -《中華魂》母親,這兩個字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偉大而且神聖的,尤其是在亂世中,雖然英雄輩出,但是更偉大的,或許應該是將這些英雄培育出來的母親吧!而在近代史中,就有這樣的一位傳奇母親,她培育出來了四個兒女,每一個都是中央委員,可是讓人嘆惋的是,她的兒子都在工作中相繼犧牲,可是母親知道離世都不知道兒子早就已經不在這個世界上了!
  • 母親窮困,在趙戰英烈士犧牲二十年後終能來掃祭
    趙戰英,雲南嵩明縣人,生於1963年,於1982年參軍,並於兩年後隨部隊參加對越南的老山戰役而犧牲。 老山戰役打的很激烈,解放軍戰士付出了很大的代價而取勝。趙戰英作戰勇敢,在戰鬥中被越軍炮火擊中,整個大腿及臀部被炸掉,當即壯烈犧牲。
  • 周恩來父親周貽能:妻子離世後獨身35年,兒子有出息後仍願打雜
    萬冬兒出身名門,父親也在朝為官,但她卻有著普通官家小姐沒有的大方和幹練,她不纏足、有學識。晚年周恩來回憶起母親時,總稱他從母親身上學到了很多。由父親作主嫁給周貽能後,第二年萬冬兒就生下了長子周恩來。這可把周貽能樂壞了,聽妻子說她臨盆前,夢到過一隻鸞鳥入懷,他便給兒子取了個乳名叫「大鸞」,寓意將展翅高飛的鸞鳥。
  • 「你父親就是我父親」!22歲民警犧牲,同事踐行諾言陪伴其父近30年
    1991年,22歲的四川達州民警劉照東在執行任務時,與持刀嫌疑人搏鬥英勇犧牲,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為革命烈士。「你的父親就是我的父親。」在他犧牲後,他的同事餘川湖、覃劍踐行這個承諾,陪伴他的父親劉明生近30年,直到今年12月老人因病離世,他們送了老人最後一程。
  • 母親去世後,兒子帶著父親環遊中國,他們還打算……
    近日,微博上#母親去世後兒子帶父親自駕遊#的話題引發網友共鳴↓↓↓故事是這樣的母親不幸因癌症去世後從今年6月初開始他已經帶著父親旅行約150天,幾乎走遍了全中國今年5月,母親離世之後,有時候在家裡,爸爸會望著母親的遺像,呆呆地看著,忘了時間已是深夜。
  • 三浦春馬骨灰仍沒下葬,被母親霸佔不修墓地,父親指責她太狠心
    12月8日從外媒傳來三浦春馬離世後的新消息,到目前為止,三浦春馬的遺骨仍舊還是沒能平安入土落葬。 甚至父親透露三浦春馬離世之前還主動說自己和母親的關係不太好,又吵架了。但兒子並沒有傻到要自殺的地步,三浦春馬的父親懷疑兒子與母親生前鬧過矛盾,他的死可能與母親有關係。
  • 兒子前線犧牲,母親沒錢去,20年後到墳前失聲痛哭:媽媽來晚了
    而這最終的勝利,自然就是得益於無數心懷愛國之情的中華兒女在國家面臨危難之時站了出來,才為國家取得最終的勝利創造了條件。當我國終於贏得勝利,並且掀開了新中國的新篇章之後,我們都期待著能夠迎來嶄新的發展局面。我們在感知戰爭的殘酷之後,便致力於和平發展,對外也是遵循和平外交政策。可事實證明並不是所有國家都這樣想,所以在新中國成立之後,我國還打了好幾場自衛反擊戰。而這裡要講的故事,和對越反擊戰有關。
  • 鄭州民警張培楠:父親犧牲了,但我繼承了他的衣缽
    2015年12月10日15時05分,張聯誼同志在「上合會議」安保工作期間,顧全大局,忠於職守,連續工作,勞累過度,在值班期間突發疾病,因大量吐血導至昏迷後被送往醫院搶救,經全力搶救無效,張聯誼同志不幸因公犧牲。本文作者系張聯誼之子、鄭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民警張培楠。
  • 21歲戰士壯烈犧牲,母親卻沒錢去祭拜,20年後來到墓前失聲痛哭
    1963年4月,一個可愛的男嬰在雲南省嵩明縣呱呱墜地,父母為其取名為趙佔英,然而此時的雲南,並不太平。自從越南換了領導人後,便對中國的態度發生了一百八十度轉變,把中國視為「頭號敵人」,並且多次在中越邊境上挑釁,中國人民的生命財產受到嚴重威脅。
  • 憶父親與母親
    雖然父母親已離世多年,但父母親的養育之恩深深的銘刻在我心中,他們慈祥的面容時時出現在我腦海與夢境中,他們熱愛自己的祖國和人民,熱愛生活,耿直習性溶印在我人生中,我感謝我的父母親給予了我生命,他們的言行舉止,諄諄教誨也奠定了我心中的永不改變的信念。
  • 英雄母親王昌群:兩個兒子都犧牲在老山戰場,丈夫的身份更不簡單
    遠的不說,就說離得最近的對越自衛還擊戰,當戰鬥打響以後,作為英雄的人民子弟兵衝在最前,犧牲最大,而他們的親人心理上所遭受的痛苦甚至超過身體上的痛。比如英雄母親王昌群,他的兩個兒子先後犧牲在對越老山戰場,這種痛苦誰能體會?而王昌群老人的丈夫身份更不簡單。
  • 他是女排背後的男人,母親癱瘓父親離世時,他卻在賽場奔忙
    後來,陳忠和知道後對妻子非常心疼,並暗暗下決心一定要做出成績來,不辜負妻子的情意。1997年,夫妻倆再次迎來了愛情的結晶,李東紅誕下一名男嬰,一家人非常開心,給孩子取名陳翔。陳忠和日益忙碌的工作,使他無法陪伴妻子,在妻子生產完後一周,才回家呆了幾天,接著又回到了工作崗位。
  • 父親因新冠肺炎離世,沒想到母親的第一句話是……
    最終,父親敖醒吾因新冠肺炎離世。之後,敖慕麟和母親做出了一個特殊的決定——捐獻父親的遺體。為了減輕兒子的負擔,59歲的父親主動承擔起了為兒子開車的任務。採訪期間,父子倆儘量做好防護,採訪地點基本都在空曠的地方,避免去醫院等高危地方。△1月25日,敖慕麟作為特約記者在武漢報導疫情。然而,1月26日夜裡,母親莊建文開始發熱。接下來兩天,敖慕麟和父親敖醒吾均出現發熱,父親還伴有肌肉酸痛和全身乏力的症狀。
  • 男子母親離世後帶父親環遊中國
    男子母親離世後帶父親環遊中國 2020-12-08 14:52:53  來源:荔枝新聞      近日,網友白宇帶父親150天環遊中國的故事走紅網絡。
  • 楊靖宇年僅35歲犧牲,兒子12年後才見到父親遺體,如今後人怎樣?
    長期以來,抗日戰爭時期,我國軍隊中湧現出無數抗日英雄,他們為了國家的解放事業不顧一切地犧牲生命,最後選擇長存於人民心中。想想那些最容易想起的抗日英雄的名字,相信楊靖宇的大名鼎鼎,這位曾經身為東北抗日聯軍總司令的人物,在東北人民心中也是名列前茅。
  • 對越自衛反擊戰,這位偵察兵犧牲後,班長才知道他是師長的兒子
    而在1979年2月對越自衛反擊戰爆發後,160師在師長張志信的帶領下,由埝井出境,開始向越北的通農地區發起進攻。這張志信師長,他是四野老兵,在1945年就參加了革命,當過機槍手,從班長幹起,一直到連長、團長,再到師長,算是一名從戰爭中成長起來的軍人,可謂是身經百戰。
  • 父親犧牲兩個月後,28歲的他為父從警
    2019年2月22日晚上,關耀文在執行完成任務回家途中突發心肌梗死,搶救無效不幸犧牲,年僅52歲。而在兩個月後,關俊翔放棄了穩定的職業,加入警隊成為了一名輔警。關俊翔小學二年級的一次家長會,平常工作繁忙、很少有機會參加的關耀文難得當天輪休,還特意興奮地換上了一套嶄新的警服,去參加兒子的家長會。 「你這人怎麼這麼怪,哪有穿警服去參加家長會的?」一旁的母親嘴裡嘟囔著。父親邊整理警襯上的領帶,邊笑著回應:「正式場合得穿正裝。」 回憶起這些生活細節,現在的關俊翔,才懂得父親是多愛警察這份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