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3 15:10:10 來源:中國山東網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2月23日訊 (記者 高寧) 12月23日上午,「十三五」期間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情況新聞發布會召開。記者從會上了解到,「十三五」期間,煙臺市目前已累計完成投資419億元,其中鐵路完成投資104億元,公路完成投資224億元,港口完成投資66億元,機場完成投資12億元,場站完成投資13億元,基本建成支撐和服務經濟發展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鐵路建設加快提速
經過近五年的努力,煙臺初步形成了城際鐵路與普速鐵路相結合的多層次鐵路網。
濰煙高鐵。項目起自濰萊鐵路昌邑南站,經濰坊、青島、煙臺市,利用煙榮聯絡線引入青榮城際煙臺南站。全長237公裡(煙臺境內204公裡),設計時速350公裡,設站昌邑南、平度新河、萊州、招遠、龍口市、蓬萊市、大季家、福山南、芝罘、煙臺南10座。目前,項目已開工建設,正全力推進徵地拆遷和工程施工,預計2024年竣工。項目建成後,煙臺市北部4個全國百強縣、3個國家級園區將實現高鐵貫通,同時煙臺市的鐵路出行也將邁入時速350公裡的高鐵時代,煙臺中心城區可2小時到達濟南、3小時到達北京。
萊榮高鐵。項目起自萊西北站,終至青榮城際榮成站。全長192公裡(煙臺境內83公裡),設萊西北、萊陽丁字灣、海陽、乳山南、威海南海、文登南、榮成7座站點,設計時速350公裡。項目可研報告於4月29日獲省發改委批覆,初步設計於8月31日獲省交通運輸廳批覆。目前,項目已經開工建設,正全力推進徵地拆遷和工程施工,預計2024年竣工。
大萊龍擴能改造工程。大萊龍鐵路位於德龍煙鐵路中段,西起濰坊大家窪、東至煙臺龍口,全長176公裡(煙臺市境內長約90公裡)。自2018年12月起,啟動大萊龍鐵路擴能改造工程,計劃總投資45億元,其中煙臺段20.1億元,主要進行全線電氣化改造、增加部分站點客運功能、平交改立交等。目前,工程正穩步推進,計劃明年竣工。建成後,既能完善北部沿海港口集疏運體系,又將填補北部招遠、萊州鐵路客運空白,方便沿線群眾出行。
除了上述三條鐵路外,煙臺市還建成了煙臺港西港區和萬華化學工業園專用鐵路;積極推進城市軌道交通前期工作,啟動高鐵南站和蓬萊機場預留預埋工程建設。
港口建設成效明顯
牢固樹立「以港強市」發展理念,推進資源整合,完善基礎設施,提升服務能力,港口競爭力顯著提升。港口基礎設施更加完善。對標國內外先進港口,加快大型專業化碼頭、深水航道和防波堤建設,累計完成投資66億元,新建深水泊位25個、千噸級陸島交通泊位15個,新建擴建航道70公裡。西港區40萬噸礦石碼頭、30萬噸級原油碼頭、30萬噸級航道投產,芝罘灣港區搬遷穩步推進,西港區、龍口南山LNG碼頭及裕龍島煉化一體化項目配套碼頭即將開工建設。截至目前,全市共有生產性泊位247個,涵蓋17類主要裝卸貨類,礦石、原油、貨櫃、客滾碼頭達到或接近最大靠泊等級,為城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堅實支撐。今年8月,煙臺港西港區成功靠泊40萬噸鐵礦石運輸船,成為全國第五個能夠停靠40萬噸巨輪的港口。
港口物流體系更加完善。目前,煙臺港已成為全國綜合運輸體系重要樞紐、國家「一帶一路」重點建設港口及交通運輸部確定的郵輪始發港,擁有西港區、芝罘灣港區等10個港區,其中國家一類開放口岸8個,是全國最大的鋁礬土進口港、最大的對非班輪口岸,滾裝運輸、商品車出口、化肥出口居全國前列。依託西港區40萬噸礦石碼頭,打造「幾內亞礦山源頭—煙臺港西港區—魏橋廠區」鋁礬土全程物流鏈,成為「一帶一路」建設典範;依託西港區30萬噸級原油碼頭、西港區至淄博長輸管道和油品倉儲設施,打造了西港區至山東西部腹地的油品全程物流鏈。完成西港區礦石泊位和堆場自動化改造,實現了碼頭裝卸、運輸、混配全過程自動化,港口智慧水平和作業效率顯著提升。
港口集疏運體系更加完善。加快推進港口集疏運體系建設,西港區疏港高速、西港區至淄博長輸管道等項目先後投產,原油管道複線前期工作有序推進,鋁礬土、油品等優勢貨種的水水中轉發展迅速,公路、鐵路、水路、管道「四位一體」陸海運輸大通道已初具規模。
公路建設提檔升級
「十三五」末,全市公路通車裡程達到19741公裡,其中國省幹線公路裡程達到2495公裡,比「十二五」末增加5.6%,居全省第二;公路密度達到144.58公裡/百平方公裡,比「十二五」末增長4.77%;高速公路裡程達到670公裡,比「十二五」末增加29.4%,居全省第三。全市形成了以瀋海高速、榮烏高速、威青高速、煙海高速、蓬棲高速、龍青高速、汶萊高速、三條疏港高速和國道204煙滬線、國道228丹東線為主骨架,「四好農村路」為補充的高等級公路網。
十三五」期間,全市共完成高速公路建設投資140.25億元,建成蓬棲、龍青、汶萊三條高速,提升了膠東半島交通互聯互通能力。國省幹線公路新改建和大中修885公裡。「十三五」期間,煙臺市普通國省道公路建設完成投資61.6億元,改建G204煙上線、S306海萊線等公路85公裡,完成大中修裡程800公裡。新改建和大中修裡程佔全市普通國省道裡程的48.5%。積極爭取上級支持,投資1.06億元實施全市幹線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整治公路裡程216公裡,提升全市公路安全通行能力。農村公路突破1.7萬公裡。堅持把農村公路建設作為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舉措,持續加大投資力度,不斷提升農村公路建設、管理和養護水平。
實施四好農村路「三年集中攻堅」專項行動,建設路網提檔升級、自然村莊通達、路面狀況改善、運輸服務提升「四大工程」,目前全市已改造農村公路4792公裡,危橋改造110座,改造客運站點3500多個,實現了每個行政村有路面4米以上公路通達,具備條件的自然村實現有1條等級公路通達,農村公路中等路以上比例不低於75%,具備條件的行政村全部通客車,並設有1個候車站點,農村客運公交化改造比例達到79%以上。
實施農村通戶道路硬化工程,基本實現全市所有行政村「戶戶通」,打造群眾滿意的「連心路」。實施全省第三批村級公路網化示範工程,累計完成投資5.9億元,建設總裡程1144公裡,受益行政村1587個。實施農村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在全省率先完成了縣鄉公路安防工程4830公裡。將安全隱患治理範圍向村級公路延伸,對全市1.2萬公裡村級公路安全隱患進行了全面整治。
公共運輸基礎設施優化供給
截至目前,全市公交車輛達到3987輛,線路達到411條,分別比「十二五」末增長40%和65%;萬人擁有公交車達到15標臺/萬人,市民出行公共汽車分擔率達20.6%。升級公交設施。投資1.4億元,建設啟用了煙臺牟平旅遊換乘中心、福山西綜合交通樞紐、開發區八角公交樞紐和錦繡公交場站4處大型公交場站,新增場站面積5.77萬平方米;投資6245餘萬元,改造建設公交站亭262處、港灣式公交站點125處,並同步加裝智能電子站牌262座,市民乘車環境得到顯著改善。升級公交線網。廣泛徵集市民意見,結合公交線網規劃和城市發展等要素,及時調整優化公交線路。市區累計新增、優化公交線路141條,其中新增公交線路42條,新增公交運營裡程1200餘公裡,跨區線路為骨幹、區內線路為基礎的市區公交線網更加完善。發展特色公交,陸續開通旅遊公交、夜間公交以及微循環公交線路25條;開發定製公交服務平臺,開通定製公交線路17條。升級公交運力。更新、新增新能源公交車近千輛,其中大容量空調公交車300輛。新建公交充電樁316座,總量達358座,保障新能源公交車用電。升級服務能力。改革市區公交管理體制,將市區原有3家國有公交企業整合為市公交集團統一管理,形成市區公交「一個管理運營團隊」格局。改革公交票制票價,市區常規公交線路全部實行「一元一票制」,煙臺市成為全國第二個推行「一元公交」的城市。開通煙臺至棲霞城際公交,完成縣域10條線路公交化改造。推進公交便捷支付,市區170條線路、2250餘輛公交全部實現行動支付,提升市民出行便捷度。
面向「十四五」,煙臺市將全面貫徹落實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繼續把交通設施建設作為提升城市能級、推動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支撐,高點定位,加壓奮進,推動交通基礎設施全方位升級提速,著力打造人民滿意交通,為全市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當好先行,提供有力支撐。
點擊查看現場圖文實錄
1、凡本網專稿均屬於中國山東網所有,轉載請註明來源及中國山東網的作者姓名。
2、本網註明「來源:×××(非中國山東網)」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若作品內容涉及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在核實確認後儘快處理。
3、因使用中國山東網而導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約毀壞、誹謗、版權或智慧財產權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種損失等,中國山東網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4、一切網民在進入中國山東網主頁及各層頁面時視為已經仔細閱讀過《網站聲明》並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