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是全球女性致命癌症中最常見的疾病之一,據統計全球每七名女性中就有一名面臨患上乳腺癌的風險。
而熬夜與乳腺癌的風險之間存在較高的關聯性。經常熬夜不僅會造成內分泌紊亂,長期睡眠不佳也會對精神因素造成影響,從而導致乳腺疾病的發生。
在中醫文化的源遠流長中,對於乳腺疾病的治療也有悠久的經驗,很多書籍醫刊也記載著古今中外的中醫專家對於乳腺疾病的診療方法。
但是,還是要給家人們強調以下幾點
1.連續服藥效果未必好
有些患者對於服用中藥有依賴性,哪怕病症消除了,也要繼續喝中藥「預防」。其實,老祖宗講的是「是藥三分毒」,根據自身情況調理,謹遵醫囑最重要。
2.服用其他相似症狀病人的藥方
有些患者看到其他人的病理類型、免疫組化指標與自己的差不多,就複製了同樣的藥方服用。這種做法非常不可取。中醫講的是「同病異治,異病同治」,主要是針對病人的不同身體狀況(寒涼冷熱、陰陽虛實)來開具相應的藥方。即便疾病一樣,但證不一樣,就可能「千人千方」。
3.連續服藥一年甚至更長時間不更換
中醫講求天人合一,所以在不同的季節,用的藥方應該有所調整。因此,醫生一定要囑咐患者適時複診,因病症的加重減輕使用的藥方也應隨之變化。
4.追求名貴藥物或者迷信於某一味藥物
有些患者不斷提醒醫生開點好藥,而評定標準就是藥材貴不貴。其實,選擇藥物的關鍵在於有沒有效,貴不貴並不重要。部分患者還迷信於某一味「抗癌中藥」,四季不停服用,這種方法也不對。中醫治病的基本原則是辨證,即根據病人身體情況來選擇藥物。
做到以下幾點,在此基礎上治療,效果事半功倍。
中醫的治療方法
中醫一直強調「治未病」理念,有些女性尚未患乳腺癌,但存在明顯的衝任失調或者肝氣鬱結情況,類似於西醫所說的內分泌失調,這是乳腺癌的高危因素。
中醫可通過調攝衝任、疏肝理氣來改善。
理論上講,從乳腺增生病到乳腺癌的過程,可能是乳腺疾病患者的機體氣血經歷肝氣鬱結、氣滯血瘀、血瘀痰凝等過程,而最終痰瘀毒互結就形成乳腺癌。
在疾病發展的任一階段阻斷其繼續發展,就是中醫「治未病」理念的實際應用。
所以,針對乳腺增生的治療,中醫通常採取疏肝理氣、活血化瘀、化痰散結等。
現階段乳腺癌的中醫治療更多體現在對乳腺癌的術後調理,而且在西醫治療的不同階段,應使用不同的中醫方案,中西醫協同作戰。
王玉英教授數十年臨證經驗,針對乳腺癌術後患者首先強調顧護正氣,促進患者術後體質恢復;在後續的治療中,攻補兼施,祛邪抗癌。
根據天人合一的觀點,四季遣方用藥有所不同;又將中西醫治療看作整體,因此在西醫治療的不同階段,靈活配伍中醫治療方案,達到修復人體正氣、減少疾病復發、提高生活質量的目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