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淨利潤年複合增速近40% 小熊電器如何打造創意小家電巨頭

2020-12-22 騰訊網

本報記者 趙學毅 見習記者 李昱丞

從廣州南站驅車出發,沿廣珠公路南下,大約40多分鐘便可到達佛山市順德區勒流街道富安工業區。這裡是小家電上市公司小熊電器的總部所在。

號稱中國家電之都的順德,坐落著美的、格蘭仕、海信科龍等知名家電龍頭企業,擁有從簡單五金配件到核心家電控制器、壓縮機、電機的完善家電配件產業鏈。在這裡,街頭巷尾出現一家家電企業就像吃飯喝水那樣稀鬆平常,但在日益固化的行業中,頭部崛起一家新的領軍企業則並非是那麼常見。

小熊電器就是這麼一個新物種。從2015年到2019年,小熊電器的營收從7.25億元增長至26.88億元,淨利潤從7174.32萬元增長至2.68億元,年複合增速分別達到38.78%和39.05%。其市值則從上市首日的約59億元增長至目前的約169億元,一年多的時間中增長幅度高達約1.8倍,備受資本市場關注。

小熊電器令人振奮的高增長背後,秘訣是什麼?在高度競爭、幾乎已成紅海市場的家電行業中,公司依靠什麼突圍而出?在未來,公司的高成長能否可持續?帶著這些問題,《證券日報》記者走進小熊電器,試圖通過近距離接觸還原一個真實的行業「黑馬」。

忙碌工廠背後

小家電需求旺盛

早上9點半,工人們專注地坐在軍綠色的流水線前忙碌著,每個人的動作看起來嫻熟利落,零部件在手上停留幾秒鐘,旋即送往下一個步驟。頭頂的小電扇安安靜靜地轉動,為遲遲未能入秋的廣東驅散一絲熱意。

這裡是小熊電器廚房小家電的一條半自動生產線,用於生產廚房用絞肉機。除了部分流程需要人工參與,大部分機械化的操作被機器忠實地執行。鐳射平臺雷射打孔、轉盤式螺絲機擰緊螺絲、自動檢測不良品,在短短幾分鐘時間內,原料部件就被組裝成可售賣的成品,送往末端包裝打包區域。

生產線車間負責人曹先生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說:「這條E型生產線將前半段工作一拆為三,導入了單工位的自動化設備,傳統的生產線26-27個人一天可以做3500臺,而這條線28人一天可以做7000臺。」

按照一天7000臺、一個月20個工作日計算,理論上這條半自動生產線每個月能生產出14萬臺小家電。而實際上,這一數字還可以更大。

「疫情期間加班比較多,這條生產線一個月做了20萬臺,創造了1000萬元的產值。」談到這一點,曹先生顯得有點慶幸,「這條線在去年5月份開始研究,去年9月份開始全部倒入執行,去年年底成熟,趕上了疫情期間的爆單。」

疫情影響之下,「宅經濟」熱度空前,今年年初以來小家電備受市場歡迎。根據奧維雲網的統計,上半年小家電全渠道零售量約為1.3億臺,同比增長6.5%。

小熊電器是受益者之一。半年報顯示,在廚房小家電這塊傳統強勢產品上,今年上半年小熊電器電動類、電熱類、鍋煲類、壺類、西式電器分別實現營收4.71億元、2.10億元、2.95億元、2.43億元、2.76億元,分別同比增長81.88%、47.25%、22.62%、-6.14%和139.27%,幾乎全部實現了高速增長,尤其是西式電器,營收翻了一倍多。

按照公司招股說明書中披露的小家電2018年度均價進行粗略估計,上半年小熊電器電動類、電熱類、鍋煲類、壺類、西式電器銷售量將分別超過600萬臺、355萬臺、300萬臺、250萬臺、270萬臺。

「一般情況下我們小家電行業上下半年各有一個旺季,上半年是3月份-5月份,下半年是8月份-10月份。儘管如此,今年3月份還是出乎了我們的想像,非常旺,需求幾乎增加了50%、60%。我負責的生產線去年3月份做了80萬臺,今年3月份做了125萬臺。」曹先生告訴《證券日報》記者。

「小家電+電商」

奏響長尾市場狂想曲

拋開小家電,如果僅僅是看家電行業,景氣度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高。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發布的《2020第三季度中國家電市場報告》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國家電市場整體零售額規模為5792億元,同比下降8.6%。即使是逐漸走出疫情影響的第三季度,復甦步伐仍然不快,零售額規模為2102億元,比去年同期微增1.6%。

選擇了小家電行業作為賽道的小熊電器是幸運的。回溯創業伊始,面臨家電市場的激烈競爭環境,小熊從小家電酸奶機起家,一步一步擴展城池。

對於公司最初的業務方向選擇,小熊電器董秘、副總經理劉奎解釋說:「當初為什麼選擇做酸奶機,一是因為小熊電器的創立條件有限,資金有限,做大品類的做不起來;二是因為大品類已經很成熟了,2006年巨頭已經形成了,想擠進這片沃土太難了,所以小熊選擇了種草,在那些裸露的土地上種上草坪。」

不過事實證明,和空調、洗衣機、微波爐等很快處於紅海市場的大家電不一樣,小家電的市場正剛剛起步。

由於小家電需求與場景碎片化特徵明顯,小家電市場被認為是典型的長尾市場。申港證券研究報告認為,根據淘寶數據,目前銷售額介於1億元-16億元之間的小家電品類達有46個,低於1億元的單獨品類則有30個,更小的歸入「其他」的合併品類則至少30個以上,總計過百的長尾品類,數量上遠遠超出頭部品類。

長尾市場鑄就了小熊電器的成長基本盤,而點燃這個長尾市場的,則是過去十幾年內電商的爆發性發展。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至2018年國內小家電線上化率已達到50%;而根據奧維雲網統計,至2020年2月份小家電市場的線上零售額及零售量佔比已分別達到77.4%和88%,成為絕對的主體渠道。

2008年開始,小熊電器開始全面押注線上渠道。根據小熊電器的招股書,2015年-2018年線上渠道營收佔比始終保持88%-92%,在銷售渠道中始終佔據主導地位。正是依託天貓、淘寶、京東等線上渠道,小熊電器的電飯盒、打蛋器、養生壺走入千萬家。

今年「雙11」,小熊電器打蛋器、電熱飯盒、電烤爐、煮蛋器4大品類奪得全網銷售額第一,除此之外,還有多士爐/早餐機、三明治機、養生壺在天貓銷售額排名登頂,絞肉機在京東銷售額排名第一。

劉奎表示:「今年『雙11』我們銷售額做到了3.18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6%-38%。不過坦白地說,其實小熊的產品適合日銷,不怎麼靠『雙11』這種活動完成年度的目標,因為產品性價比高,產品折扣力度不大,不用非得等到節假日打折。」

圍繞消費者做創新

打造品牌思維

小家電市場進入門檻較低,市場上競爭者眾多,消費行為又以感性為主,如何牢牢抓住消費者的心?小熊電器的答案是:推陳出新。小熊最早切入廚房類小家電,之後拓展至生活類小家電,目前布局母嬰電器及個護健康電器。中報顯示,截至2020年上半年末,小熊電器有400款以上型號產品對外銷售。進入下半年,新品開發仍在加速。

「截至三季報披露,小熊有40多個品類;截至目前則有80個品類,400-500個SKU,到今年年底預計會有150款新款產品出來。」小熊電器證券事務專員金環對記者表示。

據了解,小熊電器的主流消費者畫像是25歲-35歲的年輕女性,她們較為看重生活品質並願意為之買單。基於此,一直以來小熊電器的產品主打時尚、美觀、功能豐富,在設計上多採用豐富的色彩和圓潤的外觀,通過小熊形象確立年輕化、萌研值的品牌辨識度,在功能上則注重消費者心理洞察,創新性與實用性並重,追求性價比。

劉奎告訴記者:「在小熊電器,有一群人專門分品類進行研究,他們利用網上銷售數據並結合一些工具,研究現在的90後、00後在倡導什麼、喜愛什麼。理性分析加上主觀理解,並結合小熊本身的基因,從而精準挖掘消費者需求。」

被問及行業最核心的環節,劉奎的回答幾乎沒有猶豫:產品創新。

「渠道在趨同,各個電商平臺都已經很成熟了,但產品創新不一樣,需要很多綜合的能力來支撐;其次,供應鏈能力也會越來越重要。」劉奎解釋道。

財報顯示,小熊電器2019年投入7651.52萬元用於研發,同比增長61.45%,相較於2015年增長6.7倍,佔當年銷售收入之比約為2.85%。截至今年上半年末,公司擁有7個研發團隊、278名研發人員,包含用戶研究、產品體驗、創新設計、工程開發、基礎研究等各方面人才,每年開發新品超過100款。

為了直接觸達消費群體,小熊電器還建立了用戶社區,通過品牌IP運營與有獎活動獲取用戶黏性,及時獲得消費者的體驗反饋信息,進行產品升級迭代。

在接受機構調研時,小熊電器表示,小家電行業品類的變動和波動性較大,但品牌具備相對穩定性,行業中品牌的集中度在逐步強化。品牌的定位、傳播和構建,是小家電行業需要去探索的,小熊在品類運營管理的同時會做更多品牌的思考。

「一款產品的開發周期不長,平均下來大概是半年,但是培育過程會很長,因為消費者是需要被教育的。」劉奎說,「小熊沒有爆款思維,因為靠爆款具有偶然性,企業很難可持續發展。爆款也是需要培育,比如我們的電熱飯盒已經做了三四年了,今年因為疫情才賣得較為火爆。」

種草成原

未來挑戰與機遇並存

小熊電器董事長李一峰也一直將創業歷程比喻為種草。他曾表示,小熊這棵小草不會跟大樹正面競爭養分,但是一棵一棵小草種下去就會形成草原,也會成為不輸給大樹的生態系統。不過在成長為「青青草原」之前,公司仍面臨諸多挑戰。就規模而言,公司不僅和美的、九陽和蘇泊爾這樣的傳統小家電巨頭差距較大,和同城的小家電行業上市公司新寶股份相比也有一定的差距。在疫情的催化因素淡去之後,小熊電器是否仍能保持足夠動力向前衝?

對此,小熊電器顯得謹慎樂觀。「經濟發展是有規律的,今年是異常好的一年,以後還是會回歸到正常的邏輯。而即便還能有如此高的需求增長,我們的供應能力也可能跟不上。小熊目前規模不大,我們也希望企業增長得快一點,但還是要有一個合理的幅度。」劉奎表示。

招股說明書顯示,小熊電器首發股票募集的9.37億元資金當中,8.77億元被投入到三個生產建設性項目中,佔比超過93%,建設期均為24個月。

「目前公司產能滿足不了需求,去年產能90%是自己生產,今年在下降。目前建工廠的速度趕不上發展的速度,公司也在跟更多優質的製造資源合作,因為自建工廠時間比較長。未來公司不會追求100%的自產。」劉奎透露。

除了產能以外,小熊也有很多功課要補。例如在出口上,小熊電器目前海外銷售佔比在6%-7%左右,仍有較大的空間可以挖掘。再比如,在拼多多、平安好醫生等新興平臺上,小熊電器仍處於比較初步的環節。公司發力的母嬰個護產品上,目前營收佔比也較低。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小熊電器廚房、生活小家電以外的小家電營收佔比僅為3.14%。

巨頭的傾軋風險也是顯而易見的。美的、九陽、蘇泊爾等傳統小家電巨頭也逐漸意識到創意小家電的重要性,加緊布局。2019年,美的推出網際網路品牌「BUGU(布穀)」,產品定位是網際網路品牌,在網際網路渠道銷售,價格是「主銷價格」。

「我們儘量避免與『美九蘇』的正面競爭。另外,市場是可以越做越大的,像美的進來,雖然我們某些產品的市場份額被蠶食了一部分,但是美的投放資源和流量多,整體也把蛋糕做大了,小熊電器最終也會是受益者。」談到競爭的問題,劉奎如此認為。

相關焦點

  • 小熊電器如何打造創意小家電巨頭 5年淨利潤年複合增速近40%
    來源:證券日報 5年淨利潤年複合增速近40% 小熊電器如何打造創意小家電巨頭小熊電器產品展廳 李昱丞/攝本報記者 趙學毅 見習記者 李昱丞從廣州南站驅車出發,沿廣珠公路南下,大約40多分鐘便可到達佛山市順德區勒流街道富安工業區
  • 實地探訪小熊電器:近5年淨利潤年複合增速近40% 創意小家電巨頭是...
    小熊電器就是這麼一個新物種。從2015年到2019年,公司營收從7.25億元增長至26.88億元,淨利潤從7174.32萬元增長至2.68億元,年複合增速分別達到38.78%和39.05%。其市值則從上市首日的約59億元增長至目前的約169億元,一年多的時間中增長幅度高達約1.8倍,備受資本市場關注。
  • 牛股基本面復盤1:小家電龍頭——小熊電器
    小熊電器今年二月份的股價是40元,7月份的股價是165元,妥妥的四倍牛股。今天我們復盤小熊電器,目的就是看看小熊電器脫穎而出的原因是什麼?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它的估值區間在哪裡?萬一未來出現低估的情況,我們還可以打一場知己知彼的戰役!
  • 蒸發72億,1年暴漲5倍的小熊電器「熊」了?
    蒸發72億,1年暴漲5倍的小熊電器「熊」了?  此後,小熊憑藉一款酸奶機起家,深度依賴於快速發展的中國電子商務銷售渠道,經過十多年發展,於2019年8月23日登陸A股資本市場,上市短短一年多,其股價不僅暴漲5倍多,市值最高更是高達252.92億,碾壓康佳、海信、長虹等傳統家電巨頭,靜態市盈率一度超過94倍。
  • 小熊電器要做創意小家電「種草人」——專訪小熊電器創始人、董事...
    2019年8月,小熊電器成功在深交所上市,市值目前逾90億元。作為一個「年輕」的品牌,小熊電器如何實現從無到有,並在一眾企業中脫穎而出?為此,《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到了小熊電器的創始人、董事長李一峰,聽他講述公司一路走來的發展歷程。回望公司成長史,李一峰表示,除了自身的內功修煉,小熊電器的發展更離不開時代的託舉。
  • 小熊電器:創意驅動型企業,價值幾何?
    根據wind一致預測,其未來3年歸母淨利潤複合增長率為:27.86%。6月23日,小熊電器PE為60.9其PEG=2.18,處於一個高估值、高風險區域。同時參考PB,其PB也處於一個2倍的行情,分析來看公司是一個好公司,但其目前股價偏高。
  • 小家電市場三足鼎立已現,小熊電器會是那個破局者嗎?
    電商紅利下的迅速崛起 小熊電器於2006年成立,成立之初便把自己定義成一家主要進行創意小家電的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的公司,旗下的酸奶機、煮蛋器、電燉鍋等,都是其主打產品。
  • 創意小家電藍海市場再起風雲,小熊電器憑何圈粉年輕群體?
    而小熊電器作為近年來小家電行業中一顆閃耀明星,它把握住了行業機遇,在美的九陽蘇泊爾等傳統巨頭之下突破重圍牢牢佔據有利位置。小熊電器是憑何俘獲年輕群體,並讓更多投資者將它安心放在備選股票池中?
  • 小熊電器挑戰美的、九陽,進攻已經開始
    「發家於創意小家電,如今要進軍廚電全品類。」作者:剛好編輯:tuya出品:財經塗鴉成立於2006年的廚電品牌小熊電器(002959.SZ),從創意小家電起家發展至今,在近幾年廚電增速並不快的行業基礎上,卻連續數年保持在30%以上的複合增速。
  • 小熊電器身陷價格鏖戰,產品難言創意,門檻低至塵下
    隨後,小熊電器又陸陸續續推出了煮蛋器、電蒸鍋、豆芽機、電燉盅等十餘款小家電產品。如果為小熊電器貼上標籤,那應該是「年輕」、「低價」、「小巧」、「網際網路」等。2019年半年報顯示,小熊電器實現營業收入11.88億元,同比上升29.46%;歸屬於發行人股東的淨利潤為1.28億元,同比51.11%。
  • 初入母嬰市場的小熊電器能否迎來品牌新升級?
    前不久,有著「創意小家電第一股」之稱的小熊電器宣布,以自有資金1000萬元在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投資設立全資子公司廣東小熊嬰童用品有限公司,已完成工商設立登記並取得營業執照。據奧維雲網相關數據顯示, 2018年母嬰市場規模突破了3萬億元(包含母嬰行業所有銷售數據),過去5年複合增速約為14.8%。
  • 「創意小家電種草人」成功上市!小熊電器細分市場創意美好生活
    成立於2006年的小熊電器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小熊電器」)從酸奶機開始切入市場,面對家電大品牌「大而全」的競爭優勢,小熊電器通過研發一系列「小而美」的新品,給消費者帶來生活上的改變與享受,並成功避開了與大品牌們的角逐,開拓出獨有的「創意小家電」品牌。近日,深獲市場芳心的小熊電器亦成功IPO。
  • 三分鐘看財報|關於小熊電器漲停,這些事情你要知道
    當日,小熊電器股價直奔漲停,收於75.09元。【解讀】1、這是小熊電器上市後首份年報業績快報,業績表現略超市場預期。這是一家成立於2006年3月,主營業務為創意小家電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的公司。2019年8月公司正式登陸深交所中小板。
  • 小家電行業全方位對比!蘇泊爾、華帝、小熊、九陽,哪家更優質?
    ▲30家小家電上市企業近五年營收 制表:數說商業從近五年營收複合增長率來看,有26家企業實現正增長,17家企業增幅達到兩位數,JS環球生活、小熊電器、浙江美大、浩澤淨水、開能健康、榮泰健康等6家企業增幅超過20%。
  • 小熊電器:大數據引領創新,融入年輕人生活
    據奧維雲網(AVC)統計,2020年第一季度,家電全品類零售額為1057億元,同比下降37.6%。但小熊電器實現逆勢增長,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17.31%,淨利潤同比增長83.66%。 小熊電器靚麗的數據,與其「創意小家電+網際網路」的發展模式密不可分。從小家電細分品類起家,小熊電器依託網際網路精準對接客戶需求,不斷創新品類和功能,逐漸佔據年輕消費者的「購物車」。
  • 蘇泊爾、小熊電器、新寶股份的碾壓與被碾壓
    奧維雲網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小家電全渠道零售量共計13016萬臺,同比增長6.5%。而「618」期間,廚房小家電更成為消費提振主角。京東、蘇寧易購、拼多多等平臺紛紛推出小家電主題優惠活動。出人意料成績單 碾壓與被碾壓水大魚大,龍頭企業自然近水樓臺,分享不少紅利。先看「網紅」小熊電器。
  • 創意小家電銷售屢破新高,小熊電器的這把火還能燒得更旺嗎?
    2020年即將走入尾聲,回顧今年國內家電行業的發展,小家電一定是繞不開的關鍵詞。今年以來,小家電市場蓬勃發展,創意小家電品牌小熊電器更是憑藉出色的銷售表現,極大地提高了品牌的知名度。      在小家電市場競爭愈發白熱化的大背景下,小熊電器想要繼續保持紅火勢頭並非易事。但11.11的亮眼成績單再次證明了小熊電器的潛力。
  • 「龍頭」蘇泊爾跑不過「黑馬」小熊電器?小家電半年報遭遇「冰火兩...
    小家電龍頭蘇泊爾(002032.SZ)7月22日晚間披露的業績快報顯示,公司1月-6月實現營業收入81.87億元,同比下降16.76%;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6.66億元,同比下降20.48%。有著電商基因的小家電品牌小熊電器(002959.SZ),上市才一年時間,上半年業績表現則增速超預期。
  • 小家電市場火熱,美的、九陽、蘇泊爾、小熊電器誰能稱王?
    與之相對的是小家電的繼續蓬勃發展,根據奧維雲網(AVC)推總數據,小家電(煲、磁、壓、豆、料、榨、水)2019年H1規模為288.8億元。 小家電市場規模不斷擴大,行業內也出現了一些黑馬品牌,比如格立高、摩飛、小熊電器等,其憑藉差異化的產品外觀以及高性價比定價策略,在線上渠道頻頻發力,爭取到了不錯的市場份額。
  • 財說|打蛋器熱賣,小熊電器一季度業績大增超80%
    自帶「電商基因」的創意小家電品牌小熊電器(002959.SZ)便是其一。這家上市公司也從財務數據直觀告訴你,確實,我們在大賣。不過,小家電行業競爭充分,小熊電器暫未形成有效的研發「護城河」;對線上銷售的重度依賴在非常時期是利好,待疫情形勢好轉後則成短板。小熊電器業績大幅增長的持續性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