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為文王64卦註解前,爻辭並無文字,他又是如何精準推演的?
中國的傳統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有據可查的史料,是從上古三皇五帝時期起。
其中,天皇氏制定幹支,伏羲氏作甲歷,黃帝氏命大撓氏制定六十甲子,太昊氏設歷正,顓頊氏作新曆,帝堯氏命羲和敬授人時,一年365天,以閏月定四時成歲……
歷史發展到了夏朝時期,古人根據北鬥七星中的鬥柄指向和若干恆星出沒的時間定月,以月令寅月(農曆正月)為歲首;
到了商朝時期,以月令丑月(農曆12月)為歲首。而周朝則以月令子月(農曆11月)為歲首,秦朝以月令亥月(農曆10月)為歲首。漢朝初期,漢武帝改用夏朝月令為正月,沿用至今。
上述古書的文字記載中,多將伏羲氏、神農氏和軒轅黃帝,尊為「三皇」。認為,太昊伏羲氏為天皇居中,尊為「天皇」,神農炎帝居左,尊為「地皇」,軒轅黃帝居右,尊為「人皇」。
而在華夏燦爛文化,淵遠流長的發展過程中,《易經》又為古今中外的聖賢名人,稱為經典中的經典,哲學中的哲學,智慧中的智慧。
眾所周知,中國的群經之首《易經》起源於先皇聖人伏羲的先天八卦,及神農帝和黃帝對傳統易學的傳承和延伸。
到了商末周初,周文王姬昌,被紂王拘禁在河南安陽羑裡城7年之久。期間,文王在先後八卦的基礎上,將易經八卦進行了創新,用身邊的蓍草反覆推算演變,最終演繹成了八八六十四卦,386爻。
《博物志》中說:蓍草千歲而三百莖,故知吉兇。
名著《封神演義》原著中,多次談到,周文王原本就精通八卦、陰陽、五行、甲子、天文地理和曆法等知識,也可以進行佔卜預測。
如:《封神演義》原著第10回,「姬伯燕山收雷震」一章節中,時任西伯侯的姬昌,接到紂王讓他前往朝歌的命令時,知道兇多吉少。他在接見兒子和西岐大臣時,曾說過:昨天,接到宣召後,我特意起了一卦。此去,多兇少吉,但不會有性命之憂(縱不致損身),應該有七年之難。
而文王的母親——太姜見到兒子,更是先開尊口:我兒,母親隨演先天數,你有七年災難。
還有原著第11回,「羑裡城囚西伯侯」一章節中,文王又對奸佞之臣費仲和尤渾在交談中,預測過商朝氣數、紂王和費尤等人的禍事和下場。最終還因此失言,禍從口出,被拘七年。
從這些劇情中會發現,作為軒轅黃帝的後代,文王不僅得到先賢聖人們的真傳,就連文王的母親,文王的祖先也都是精通易經先天八卦的。
當年,伏羲聖人研製出先天八卦,是仰觀天文,俯察地理,觀鳥獸紋絡,取四時之變,畫出先天八卦,主要是通過天地間陰消陽長的自然規律來預測吉兇的。
周文王在研習先天八卦和河洛文化的基礎上,則是以人倫道德作為八卦為理論,研究出了後天八卦方位圖,並對《周易》後天64卦的卦序,進行了重新的排列,對每一卦的卦象及卦爻幹支的生克關係和位置吉兇等,進行了創新。
《周易正義》一書中,作者稱:「伏羲八卦,文王卦辭,周公爻辭,孔子十翼也……」
那麼,在周公為《周易》注釋文字前只有卦爻,沒有爻辭,周文王又是如何對當時的發展形勢和家國大事進行預測的?沒有爻辭的《易經》又能否能進預測呢?
答案是肯定的,通過四大名著《西遊記》和《封神演義》等文學作品,我們知道古人在後天八卦演繹前,用的是伏羲聖人的先天八卦。
開卷有益,原創不易。(以下付費內容更精彩!)
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用心寫成,感謝大家訂閱專欄,閱讀完整內容。如果喜歡,歡迎轉發和評論,留言或私信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