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跑、跳、蹲……一直以來,膝關節在我們的日常活動以及各類運動中承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然而,隨著現代人生活方式的改變,「坐」佔據了許多人一天中大部分的時間,膝關節不僅很少被好好保護,還在人們久坐的時候悄悄受到傷害。
所以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家介紹一個零成本、好上手、不需要使用道具,隨時隨地都能做到,既能鍛鍊肌肉又能保護膝蓋的動作——靜力蹲。
一、靜力蹲的好處
靜力蹲的動作類似於人們常說的「扎馬步」,其實這個動作主要是股四頭肌的練習。股四頭肌是保護膝關節的重要肌肉,對於膝關節的穩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股四頭肌能力減弱,將會影響膝關節的穩定性,而且股四頭肌在緩解膝蓋疼痛中也佔有重要地位,甚至有人說,靜力蹲是膝關節疼痛的剋星。
靜力蹲主要帶來兩大好處:
1、增強肌肉力量,防止肌肉萎縮
靜力蹲可直接刺激大腿的股四頭肌,合適的進行練習可以逐漸增加股四頭肌力量,提高膝關節周圍韌帶的強度,這些都是改善膝關節功能的重要因素。
2、預防損傷
靜力蹲練習堅持一段時間之後,雙膝會感覺變酸、變熱、變脹等,也就是靜力蹲刺激會使膝關節中的關節液分泌量加大。當關節液進入關節,此時關節會有三個收穫:潤滑關節、營養關節、緩衝重力,從而起到預防損傷的效果。
二、正確的靜力蹲姿勢
首先,雙腳打開至與肩同寬,或者稍微比肩寬一點;然後雙腳雙膝朝前,雙腿彎曲呈小半蹲姿勢,彎曲角度在30度到60度之間,注意膝蓋跟腳尖平行,也要注意身體不要過度前傾,此時雙手也可以往前伸出幫助平衡身體;最後保持姿勢,建議每次鍛鍊堅持2到5分鐘(具體時間可根據自身情況進行調整),並且早上和晚上各進行一次。
復旦大學運動醫學研究所所長、足部健康與鞋研究中心主任陳世益演示靜力蹲姿勢
三、靜力蹲的注意事項
1、注意下蹲的角度。靜力蹲角度在30度到60度之間即可,角度過大,甚至到達深蹲的姿勢時,軟骨的壓力會非常高,還可能對膝關節造成損傷。另外,如果在靜力蹲時感覺某一個角度蹲了之後膝關節疼痛,就需要及時避開這個疼痛角度。
2、注意靜止。靜力蹲是靜蹲,不要做成動態的蹲,動態的下蹲可能會傷到膝關節。
3、可以先嘗試靠牆靜蹲。如果感覺沒有充足的力量進行,可以先嘗試靠牆靜蹲,這樣可以減少負重的力量,等肌肉恢復到一定程度後再進行靜力蹲。
4、注意膝蓋跟腳尖平行。正確的姿勢中,膝蓋應該與腳尖平行,無論是膝蓋內扣,或者習慣性地打開膝蓋,都是錯誤的做法,不能把日常的習慣也帶到鍛鍊動作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