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朝鮮人生活裡的中國元素符號

2020-12-18 一壺春秋

走進朝鮮你才會發現,朝鮮人對中國商品的喜愛程度超越了咱們。不僅僅是街頭的各種小汽車,更有生活中的日用品。朝鮮的變化始於市場,變化結果最先在市場上體現出來,因此今天,我們從兩個市場上,朝鮮人生活中的中國元素符號。

朝鮮有兩個最大的小商品批發市場,一個是新義州的彩霞批發市場。一個是羅先國際商貿城。

新義州,朝鮮的第四大城市,與丹東隔著鴨綠江相望。兩座城市通過友誼鐵橋相連,不到1公裡的距離。每年,都有大量的中國遊客來到丹東,為的就是隔著江水看新義州的風土人情。而作為丹東來說,是對朝貿易的主要通道,每年七成以上的物資通過這裡進入朝鮮市場。

但相對於朝鮮老百姓來說,他們感受最深的還是位於新義州彩霞洞的彩霞市場。新義州是朝鮮開放的橋頭堡,而彩霞市場,就是橋頭堡裡的最亮點。

新義州老百姓有經商的習慣,但很長時間以來,做買賣不被鼓勵,因此彩霞市場雖然有影響力,但規模並不大。這種情況在2003年出現改變,自發形成的市場納入整體規劃,低矮的臨建被拆除,擴建成為大型批發市場,大大小小的各種攤位上千個,經營的種類上萬個。

其中主要是各類中國商品。在這裡,你可以買暖水瓶、毛毯、牙刷、方便麵、水果糖、電飯煲、摩託車頭盔、自行車、電視機、影碟機等等。甚至我們身邊早已消失不見的小霸王學習機、魂鬥羅遊戲機都出現了。

這裡的商品主要是批發,是很多鐵路沿線的農村商家進貨的主要渠道。更有一些商品,直接銷往平壤。當然,這裡也有很多中國顧客,朝鮮最大的化妝品工廠就在新義州,並且以貨真價實聞名,因為成為中國遊客選購的主要商品之一。

朝鮮羅先,與中國的琿春隔著圖們江相望。1991年的時候,朝鮮設立到了羅津、先鋒自由經濟貿易區,1992年,把這兩個地區合併,同時升格為直轄市,這裡成為經濟特區,是朝鮮唯一的第三國人無需籤證便可前往的地區。由於地緣優勢,羅先市場在90年代就初具規模了,比新義州彩霞市場還大。真正的蛻變是從2015年開始,羅先國際商貿城開業,舊市場已變成倉庫和前店後廠的加工廠。

羅先國際商貿城主體三層,最多的時候聚集上萬名個體戶,這個數字是很厲害的,要知道整個羅先市,不過22萬人,幾乎是全民皆商了。

相對於彩霞市場以日用品批發為主,羅先市場還有水果蔬菜、農副產品、五金家電、新鮮狗肉泡菜等等。也就是說,只要你來到這裡,想買的都能買到。而這裡的商品,也絕大部分來自中國的圖門、琿春等城市。和我們的市場不一樣,羅先市場最熱鬧的時候是下午三四點鐘左右,各種大嗓門此起彼伏,人們現金交易,像極了7080我們廣州進貨的情形。

在羅先市場,你會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這裡的小老闆,基本都是已婚婦女,很少有老爺們,也很少大姑娘。導遊介紹說,男人們太懶,不適合經營。

除了可以買到中國商品,在羅先市場還有韓國商品的專櫃,也特別火爆。據說,這些韓國商品並不是直接從韓國拉過來的,而是從中國轉運了一下,甚至很多韓國服裝,就是中國產品,打上韓文商標,因為很多年輕的朝鮮人比起中國服裝更加喜歡韓國服裝。

相關焦點

  • 直擊:朝鮮人生活裡的中國小家電
    朝鮮人喜歡小家電,尤其是中國產的小家電,從燃氣灶、影碟機、掌上遊戲機、電吹風、電動剃鬚刀、音響、電視機、蒸烤箱等等。 不過,在黎明街小區、未來科學家小區等高級公寓裡,很多平壤市民已經開始使用冰箱了,因為這些樓房實現了24小時不間斷電源。 那麼,朝鮮人生活中的中國小家電是從哪裡購買的呢?很有意思:
  • 走進朝鮮,朝鮮民眾生活中的中國符號?
    特別是中國製造,在全球流行,幾乎任何國家都能見到中國製造,這值得我們中華兒女驕傲。朝鮮和我們相鄰,到朝鮮旅行,我最深的感受是,朝鮮民眾日常生活中,中國符號無處不在。那麼,朝鮮民眾的生活中,能見到哪些中國符號呢?首先從生活日用品來說,朝鮮輕工業不算發達,許多和民生相關的產品,都依賴進口。朝鮮的一些商店,中國製造很常見。中國製造的服裝鞋帽,家用電器,以及食品飲料,非常受歡迎。
  • 朝鮮人的特區,吸引中國人買房,街頭到處是中國符號
    對於中國人的熱情,朝鮮人也是很歡迎的,他們在丹東對面的新義州開闢了專門的旅遊線路,一日遊非常火爆。但是,今天我們要介紹的可不是主打旅遊的新義州,而是另外一個朝鮮城市羅先市,它隔著圖們江與中國相望。1999年5月27日,羅先市和琿春市締結了友好城市關係,到今年,友好城市關係就21周年了。
  • 35萬朝鮮人,為什麼生活在中亞?
    闖遠東中亞朝鮮人的先輩,其實是在近代從朝鮮來俄國遠東地區討生活的朝鮮人。1860年中俄《北京條約》籤訂後,中國黑龍江以北、烏蘇里江以東100多萬平方公裡土地盡入沙俄之口。但朝鮮人來到遠東並不代表找到幸福。1910年,有3.5-5萬朝鮮人一寸土地都沒有,朝鮮工人的工資也只有俄國人的一半,還會因移民政策調整而失業。經濟結構的脆弱和剝削的加重,使大多數朝鮮人過著半乞丐的生活。
  • 從元素符號到化學式
    元素及元素符號和化學式,是初中階段化學學習的基礎內容。後期學習化學方程式及根據化學方程式進行計算,都離不開這些基礎知識。世界是由物質組成的,物質是由元素組成的。目前,人類已知的物質有數千萬種,但是組成它們的元素卻只有一百多種。
  • 35萬朝鮮人生活在中亞,他們為何要來這裡?
    他當時為了尋找遠東不凍港,對中國東北發起侵略,逼迫大清籤訂不平等條約《北京條約》《璦琿條約》,佔領外興安嶺以南、黑龍江以北、烏蘇里江以東(包含庫頁島)約100萬平方公裡領土,擁有了太平洋出海口海參崴,使得中國、俄國、朝鮮三國領土相鄰,朝鮮族有了遷居俄國遠東的地理條件。
  • 中國滿洲人和朝鮮人到底有何歷史緣淵?
    呂海峰   按理說,中國歷史上的滿洲人,最早是屬於女真人,他們和中國歷史上的金朝建立者,屬於同一民族,而女真人最早的話,則是中國古代少數民族肅慎的後裔,存在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了。   再次,自1392年,在朝鮮王朝取代新羅王朝之時起,伴隨著中國東北女真人勢力的逐漸崛起,中國女真人的騎兵就開始經常進攻朝鮮,並不斷俘獲了大量的朝鮮人運回到了中國國內。男的當士兵,女的當老婆。
  • 中考化學高頻考點-元素存在、符號及其意義
    [考情剖析]此知識點主要考查學生對元素概念的理解、生活用語中元素的表述及自然界元素的存在等知識,一般在選擇題和填空題中出現。[方法歸納](1)從宏觀角度看,物質都是由元素組成的,所以生活中的食品、藥品、飲料中所描述的含鐵、鋅、碘、硒等都是指元素,而非物質。(2)物 質是由元素組成的,由分子、原子、離子構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
  • 朝鮮和丹東之間,原來只是一個列車的距離,這裡的朝鮮人很有味道!
    隨著中國遊客越來越去國外旅遊,普遍,給其他國家做出了很多經濟貢獻,越來越多國家親眯中國遊客,朝鮮國家就是一個例子。中國人的出行帶動了他們旅遊業,也讓來中國發展的朝鮮人能夠賺到好多錢 。朝鮮人期待中國遊客到來的同時,也對中國的經濟大加讚揚。他們對中國人帶來的一切都滿懷好奇期待與欣賞。
  • 中考化學正確書寫元素與離子符號
    一、物質組成是元素。元素有專用符號。   如:碳C鐵Fe   二、物質由微粒構成,這就是物質的結構。微粒分為原子、分子、離子三種。其專用符號如下:   1、原子符號:就用對應的元素符號表示。如硫原子S   2、分子符號:由構成分子的原子符號來決定。
  • 裝修運用濃鬱中國元素的符號語言,去繁存簡,空間設計更具實用性
    項目面積:240㎡項目風格:新中式業主訴求:據業主對淡雅,自然的生活追求,設計師運用了大量帶有濃鬱中國元素的符號語言,去繁存簡,其次考慮到家中有老人,空間設計也更具有實用性。客廳新中式風格,是基於中國傳統文化土壤中的傳承與創新。客廳空間的顏色都很統一,中式的元素也隨處可見,大理石背景牆的天然紋絡好似一幅渾然天成的山水畫,加之中國風的裝飾掛畫與全屋溫潤典雅的木質家具相呼應,共塑傳統之美。
  • 為什麼在今天的中亞國家有很多朝鮮人?
    在前蘇聯的眾多民族裡,朝鮮人一直是一個非常活躍和勤奮的民族。也有一些朝鮮人曾經創造了巨大的成就,贏得了很高的聲望,比如前蘇聯搖滾之父維克多·崔。雖然今天有成千上萬的朝鮮人現在生活在俄羅斯和前蘇聯領土上,但這個事實並不廣為人知。一個長著典型東方面孔的朝鮮族經常在自己的國家被警察檢查護照以確定其是本國居民。
  • 在日本的60萬朝鮮人,都經歷了些什麼?
    但實際上,日本人摧毀了他們的生活。到了1928年,已有23萬餘朝鮮人生活在日本,他們主要居住在新興的阪神工業區或是一些礦區。這是日本陸軍參拜平壤神社日本之前限制朝鮮勞工入境,此時卻不得不強行徵用朝鮮人到日本工作,甚至還徵召朝鮮人參軍當炮灰。截至1945年戰敗,在日本的朝鮮勞工有200多萬之巨,並且有47000名朝鮮人被迫參軍並被發往各個戰場。▲除了徵用勞工外,日本還強行徵用了5-7萬朝鮮婦女作為隨軍慰安婦,戰敗後被遺落在中國和東南亞各處。
  • 朝鮮人的「黑市」生活,大橋下擺地攤不會被轟走
    中國大媽去朝鮮,最熱衷地就是詢問關於憑票購買米麵油的那些事,其實原因很簡單,7080年代的時候,咱也這個樣子。我們的票證時代從上世紀50年代到90年代初,跨度非常大,畢竟物質基礎沒有那麼雄厚。那時候曾經流行一個詞「投機倒把」,說的就是在物資匱乏年代裡的各種倒買倒賣行為。如今,這個詞早就被拋到太平洋裡了,但在很多經歷過那段歲月的人來說,很難忘掉。朝鮮依舊在實行計劃經濟制度,人們日常生活中吃穿用,基本上靠供給制,每個月除了發工資,還有柴米油鹽等各種票證,憑票可以購買遠遠低於市場價格的生活必需品。
  • 樹葉雕刻中的動物圖騰元素符號
    圖騰崇拜源於原始氏族社會,是古老的宗教信仰觀念之一,是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觀念的結合,是對把大自然元素人格化的崇拜觀念。民族便是由圖騰崇拜分化而逐漸形成的群體。本文運用原始的動物圖騰符號,作為葉雕元素,希望能拋磚引玉與大家共同專研我國影響深遠的動物圖騰文化。
  • 直擊:朝鮮人買房,不吃不喝需要存幾年工資?
    很多去朝鮮旅遊的中國遊客都會了解到,這裡的住房是免費分的福利房,不需要交錢買的。朝鮮人的福利房,可不是根據你兜裡錢的多少分配的,好房子優先分配給知識分子、勞模和官員。譬如黎明大街小區主要解決金日成綜合大學的教職員工的住宿問題,未來科學家大街小區主要分給平壤金策工業大學的老師們,建設最早的高級公寓倉田街小區,則主要分給金正淑紡織工廠的勞模們等等。
  • 初三學生看過來:元素符號周圍數字的含義
    今天給初三的孩子們分享的是元素符號周圍數字的含義。一開始學化學的時候,大多數孩子還是很有興趣的,對這門課充滿好奇和探索的欲望,初學的內容也確實比較簡單,大多數孩子在第一次月考中都能拿到滿意的分數。然而隨著學習內容增多,難度加大,有一些學生慢慢掉了隊。比如開始接觸微觀概念以後,很多孩子有點洩氣了,第三單元開始是一個轉折點,一個分水嶺。
  • 國人旅遊新愛好,隔鴨綠江看朝鮮人幹活
    但是,一段時間以來,出國遊難了,這可憋壞了一眾國人,他們反覆推敲,扎堆選擇了丹東、琿春、臨江或者圖們這些和朝鮮接壤的城市,畢竟隔著江、隔著山也能看不遠處的朝鮮人騎車、走路、下地幹活啊。琿春市是中國唯一地處中、朝、俄三國交界的邊境城市,西南以圖們江為界與朝鮮羅先市相鄰,這裡還有個民俗朝族村,衣食住行,原汁原味效仿朝鮮。
  • 已不知祖國在哪裡:在日本的60萬朝鮮人,都經歷了什麼?
    在日本,類似金達壽這樣的朝鮮人有60萬之多,他們被統稱為「在日朝鮮人」。歷史上由於種種原因,他們不遠萬裡來到日本,又無法返回自己的祖國,只能在這裡艱難生活。他們為何來到日本,又為何不回到祖國?他們現在的處境又怎樣呢?金達壽於1919年出生在朝鮮南昌原郡內西面的虎溪裡,實際上在他出生的時候,朝鮮只能代表一個地理名稱。
  • 實拍朝鮮人的一日三餐:和中國對比,差別大嗎?
    實拍朝鮮人的一日三餐:和中國對比,差別大嗎? 【註:本文由〖看天下八卦〗作者獨家原創作品,未經允許禁止抄襲。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