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滿洲人和朝鮮人到底有何歷史緣淵?

2021-01-07 網易

2017-08-06 15:21:01 來源: 呂海峰頻道

舉報

  

   呂海峰

   按理說,中國歷史上的滿洲人,最早是屬於女真人,他們和中國歷史上的金朝建立者,屬於同一民族,而女真人最早的話,則是中國古代少數民族肅慎的後裔,存在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了。那麼,朝鮮民族呢?它本是朝鮮半島上南方的新羅、高句麗以及一部分漢人的融合體,所以說,朝鮮人跟滿洲人其實除了都受過漢族文化的巨大影響之外,根本並沒有多少的共同點。然而,有一點它們二者卻是共同的,那就是,滿語和朝鮮語屬於同一語系。換言之,滿洲人的語言,正是結合了朝鮮的新羅、 靺鞨 和渤海等語言特徵才得以誕生。當然,在後來的滿文中,又融合進了一些蒙古族語言。

   同時,相對於其他國家的使節,朝鮮的大使對於滿洲人所建立的清朝更情有獨鍾。所以,無論是當初朝鮮的使節李窗、金昌業、洪大容、燕巖樸、趾源、炯庵、李德懋等人,還是其他朝鮮的使臣,都對清朝充滿了崇敬之情,等他們回到朝鮮國內之後,一直都是不遺餘力地宣揚著大清王朝的文治武功是天下第一。比如,在朝鮮使節李窗筆下的順治王朝,寫道:「大清王朝是一片繁華之地,它無時無處不在彰顯著泱泱中華的巨大魅力」。

  

   再次,自1392年,在朝鮮王朝取代新羅王朝之時起,伴隨著中國東北女真人勢力的逐漸崛起,中國女真人的騎兵就開始經常進攻朝鮮,並不斷俘獲了大量的朝鮮人運回到了中國國內。男的當士兵,女的當老婆。比如,就在朝鮮世祖6年2月的時候,當時,一支無比強大的的女真騎兵就攻入到了圖們江以南的朝鮮鍾城地區、富寧地區和鏡城地區等地進行大肆擄掠,以至於,到了朝鮮世宗18年的時候,僅僅在一年的時間,朝鮮就被迫又向滿洲人上貢了52名年輕的朝鮮婦女。

   當然,這樣的民族融合還不算個啥。尤其是,在朝鮮王朝的中期,由於當時的朝鮮國王——燕山君,生活日漸奢華放縱,所以,導致朝鮮國家財政日漸枯竭,而老百姓也生活在一片水深火熱之中。於是,在這種情況下,為了生存下去,當時有很多的朝鮮人就紛紛越過圖們江逃到後金王朝的境內謀生。於是,滿洲人與朝鮮人的血緣融合則又開始了一次更大的遞增。

   此後,當時光的指針指向了——朝鮮光海君8年的時候,女真人努爾哈赤開始統一了女真族的其它部族,在中國東北的赫圖阿拉地區建立起了一個大金國(史稱後金)。於是,當時的明朝政府為了清除掉後金的這個隱患,就要求朝鮮國王派兵進行支援,一起來抵抗後金的騎兵。於是,1619年2月,朝鮮不顧後金要求朝鮮保持中立的意見,執意派出一支13000多名的軍隊參戰。但是,令朝鮮人沒有想到的是,後金軍隊的戰鬥力太過強大,朝鮮和明朝的聯軍很快就被後金騎兵打的落花流水,於是,這種情況下,朝鮮軍隊裡面的一位將軍——姜弘立,就率領一支5000名士兵的朝鮮軍隊向後金王朝投降了,以至於後來滿洲人裡面的朝鮮人就更多了。

   總之,滿洲人和朝鮮人到底有何歷史緣淵?那就是,不僅僅是語言屬於同一脈絡,還由於上述種種原因,導致朝鮮人和滿洲人之間存在斬不斷的血緣關係。(呂海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歐立德:清代滿洲人的民族主體意識與滿洲人的中國統治
    滿洲人的差異性有重要的政治意義, 事被滿洲王公貴族再度加以記述這件事本身,就有了下面的一種意味,即,儘管文化現象發生了種種變化,滿洲人仍然保持著自己的自尊心,這種自尊心與滿洲人自身特有的素質和生活方式分不開,這樣一種觀念仍然在被繼續著。本文試圖對這種滿洲人的特質加以詮釋,同時為了加深對作為中國史一部分的清朝史的理解,力圖從廣義的角度來作此嘗試。
  • 滿洲人不都是旗人,也有沒入旗的滿洲人
    就是所謂的滿洲旗、蒙古旗、漢軍旗,也不都是滿洲人、蒙古人、漢人,滿洲旗裡有滿洲人,索倫人、錫伯人、蒙古人、漢人、回回人、朝鮮人、甚至俄羅斯人等,蒙古旗裡有蒙古人、滿洲人、漢人、回回人、藏人等,漢軍旗有漢人,滿洲人、蒙古人、回回人、白族人、苗人、壯人、甚至越南人等。蒙古旗的滿洲人有完顏、瓜爾佳、伊爾根覺羅、巴彥等姓氏,漢軍旗有愛新覺羅、完顏、佟佳、瓜爾佳、富察、馬佳、李佳等姓氏。
  • 高麗人眼中的滿洲人(上)
    安東金氏與中國素有淵源,金昌業的曾祖父、父親、叔父以及長兄都曾以正使的身份出使過中國。這樣的家庭背景,使得金昌業從小就對中國十分嚮往。1712年,金昌業的長兄金昌集以冬至兼謝恩正使的身份赴燕京,金昌業也有幸作為"子弟軍官"隨行。在赴華之前,他已經從父兄的談話以及前輩的《朝天錄》和《燕行錄》中多少了解了中國的實情。
  • 歐洲眼中的滿洲人
    ——吉祥滿族,2002-2017年 近日得到幾本明末清初時西方傳教士寫的有關明清戰爭方面的史書,裡面有很多關於當時滿洲人(他們稱韃靼人)性格、習俗、外表方面的描寫,感覺與中國史書的記述及習慣性的印象有諸多不同,雖然不能說他們記述的完全正確,但近距離描寫滿洲人的書籍畢竟不多,因此將書中部分內容寫出來,大家看看當時的滿洲人與清朝定鼎後以及後世的滿洲人相比有哪些不同,其中又有哪些內容是我們不曾知道的
  • 朝鮮和丹東之間,原來只是一個列車的距離,這裡的朝鮮人很有味道!
    隨著中國遊客越來越去國外旅遊,普遍,給其他國家做出了很多經濟貢獻,越來越多國家親眯中國遊客,朝鮮國家就是一個例子。中國人的出行帶動了他們旅遊業,也讓來中國發展的朝鮮人能夠賺到好多錢 。朝鮮人期待中國遊客到來的同時,也對中國的經濟大加讚揚。他們對中國人帶來的一切都滿懷好奇期待與欣賞。
  • 東北人是滿洲人與山東人的融合體
    生活在東北的山東人,比生活在山東的山東人要「開放」,要「奔放」,性格上變得更加豪放和熱烈,東北地域廣闊,沒有束縛。 而生活在東北的滿洲人卻沒有山東人那樣自由自在。滿洲人在八旗制度的束縛下,嚴格遵守八旗規定,不許經商,不許嫖娼,甚至不許離開旗營。旗人多有「公職」,擅離職守是「大罪」。相比闖關東的山東人,滿洲人基本上生活區域固定,未經允許,不得「遷徙」和「搬家」。
  • 實拍朝鮮人的一日三餐:和中國對比,差別大嗎?
    實拍朝鮮人的一日三餐:和中國對比,差別大嗎? 【註:本文由〖看天下八卦〗作者獨家原創作品,未經允許禁止抄襲。侵權必究!】
  • 滿洲人愛玩扳指和核桃,可不僅僅是文玩那麼簡單!
    上邊是幾張現代滿洲人騎射的照片,有清一代,歷代皇帝都強調國語騎射為滿洲之本,此文通過幾段視頻,給大家講一下滿洲人與射箭有關的一些知識,滿洲人愛玩的扳指和核桃,也是為射箭而用,並非是為了單純的玩。  滿洲人帶扳指射箭為何甩手?  拇指的指甲與食指的指甲相對,內旋擰弦讓滿洲扳指滑離弓弦,後手因失去弓弦的拉力被自然甩出。不要有意識的做作甩手,更不要為了甩手而甩手。
  • 滿洲人是通古斯人嗎?
    今天接到今日頭條的悟空問答邀請,回答的問題是:為什麼會有滿族人是通古斯族的謠言,滿族是不是通古斯族?下邊是我收集一些資料做出的回答,歡迎大家一起討論和學習。阿爾泰語系分為突厥語族、蒙古語族、和滿洲通古斯語族(也有就寫為通古斯語族)。滿族人的滿語屬於滿洲通古斯語族,但是滿族人不是通古斯人,滿族也不起源於通古斯,滿族是肅慎——女真人後裔,和歷史上建立高句麗的扶餘人是近親,並有部分鮮卑人、契丹人加入。滿洲自古就是以肅慎——女真係為主體的多民族聚集區,所以滿洲文化上也繼承有扶餘高句麗文化、鮮卑文化和契丹文化。
  • 從高句麗到女真,與韓國人都沒半毛錢關係,韓國歷史該從何算起?
    韓國人認為東夷建立的商帝國就是他們的領土,沒想到被周滅了,所以長江以北都是他們的,他們沒搞清楚一件事,他們只是東夷的一支,大部分東夷還是中國之人。其實根本沒有女真這個民族,這是漢族人誤解造成的。原本有滿洲,哈達,輝發,烏拉,葉赫,錫伯,瓜爾佳,完顏等等部落組成的所謂的「諸申」,其實是以漢人為中心對少數民族的蔑稱而已。
  • 在日本的60萬朝鮮人,都經歷了些什麼?
    在日本,類似金達壽這樣的朝鮮人有60萬之多,他們被統稱為「在日朝鮮人」。歷史上由於種種原因,他們不遠萬裡來到日本生存,同時又無法返回自己的祖國,只能在這個第二故鄉艱難生活。他們為何來到日本,又為何不回到祖國?他們現在的處境又怎樣呢?
  • 為什麼在今天的中亞國家有很多朝鮮人?
    在前蘇聯的眾多民族裡,朝鮮人一直是一個非常活躍和勤奮的民族。也有一些朝鮮人曾經創造了巨大的成就,贏得了很高的聲望,比如前蘇聯搖滾之父維克多·崔。雖然今天有成千上萬的朝鮮人現在生活在俄羅斯和前蘇聯領土上,但這個事實並不廣為人知。一個長著典型東方面孔的朝鮮族經常在自己的國家被警察檢查護照以確定其是本國居民。
  • 直擊:朝鮮人生活裡的中國小家電
    朝鮮人喜歡小家電,尤其是中國產的小家電,從燃氣灶、影碟機、掌上遊戲機、電吹風、電動剃鬚刀、音響、電視機、蒸烤箱等等。 首先,來自帶貨一族。
  • 直擊:朝鮮人生活裡的中國元素符號
    走進朝鮮你才會發現,朝鮮人對中國商品的喜愛程度超越了咱們。不僅僅是街頭的各種小汽車,更有生活中的日用品。朝鮮的變化始於市場,變化結果最先在市場上體現出來,因此今天,我們從兩個市場上,朝鮮人生活中的中國元素符號。
  • 美國人:韓國人膽小如鼠,朝鮮人不值一提,於是,美軍自食其果
    因此當他們初上戰場時,看到友軍韓國人準備拿著爆炸裝置去炸毀橋梁阻擋朝鮮人前進時,他們居然搶過了爆炸裝置,扔得很遠,還嘲笑這些韓國人膽小如鼠。這種驕縱輕敵的情況如今看來是多麼的可笑,但在美國以及他們部隊的歷史上卻經常出現,好像他們永遠都是記吃不記打一樣,不會在戰場上吸取血淋淋的教訓。
  • 35萬朝鮮人,為什麼生活在中亞?
    雖然中國在條約上喪權辱國但當時東北和外東北整體上人口較少俄國人、中國人、朝鮮人、日本人,都在逐步向這塊東北亞的空白地帶移民,人口畢竟是事實佔領的重要基礎關於朝鮮人遷移到遠東地區的最早官方記錄是在1863年,他們申請在波西耶特灣附近的棘心河流域定居下來
  • 滿洲人的逆襲:清朝是如何徵服上億人口的大明的
    當滿洲人的鐵蹄剛剛踏入中原時,沒有人會想到,這個區區數百萬人的部族竟能徵服整個中原,並穩固統治266年之久。無論是當時的西方傳教士還是今日的歷史學家,都對這一看似荒謬的結果驚嘆不已。朱元璋曾斷言:「胡虜無百年國運」。這一曾經證據確鑿的斷言卻在滿洲人的成就面前不攻自破。
  • 一位18世紀的朝鮮人,他腦海中的「世界」是什麼樣子?
    這是令人著迷的歷史疑問,帶領我們走到一張張地圖面前,重新思索,這是什麼?一位18 世紀的朝鮮人,他腦海中的「世界」是什麼樣子?要徒步多遠,才能離開朝鮮?越過邊境,直至盡頭,是北極、南極嗎?世界是球狀體?人類曾經沒有谷歌地圖,仍必須想盡辦法,刻畫世界的樣貌。可以說,關於世界的知識,背後由一套歷史認識支撐。
  • 清朝有漢人和滿人留辮子嗎?新疆和西藏等地的人為什麼不留辮子?
    清朝留辮子的不僅是漢人和滿州人,理論上在旗的旗人和不在旗的民人、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漢人都是必須留辮子的。當然,道士、和尚或天生禿頭者除外。在這裡有必要說一說,旗人不僅僅是滿州人,八旗分為八旗滿洲、八旗蒙古和八旗漢軍,不只是滿州人。
  • 已不知祖國在哪裡:在日本的60萬朝鮮人,都經歷了什麼?
    在日本,類似金達壽這樣的朝鮮人有60萬之多,他們被統稱為「在日朝鮮人」。歷史上由於種種原因,他們不遠萬裡來到日本,又無法返回自己的祖國,只能在這裡艱難生活。他們為何來到日本,又為何不回到祖國?他們現在的處境又怎樣呢?金達壽於1919年出生在朝鮮南昌原郡內西面的虎溪裡,實際上在他出生的時候,朝鮮只能代表一個地理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