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後有「四苦」,別羨慕和嚮往退休生活

2020-12-15 我想我發

今天幾個同事閒聊,說到退休之事,其中一位年長的說:哈哈,我再混幾年就退休啦,很快就解脫了,可以說面露喜色,一種難以掩飾的喜悅流露於表,另一位中年同事則有些失落和鬱悶地說:唉,我還得十幾年才能退休,才能熬到頭,一副悵然和迷茫之感,而另一位青工則沮喪地說:你們都幸福,都有希望和盼頭啦,你看我還要二三十年才能退休,多難熬呀,實在太痛苦了。

言語中難掩對快退休者的羨慕和對自己退休時日遙遠的傷感,此情此景想必大家都很熟悉,說真的,現在有個普遍而有趣的現象,就是大家都特別盼退休,對退休充滿羨慕和嚮往,似乎退休特別的曼妙幸福,退休真那麼美好嗎?工作感覺真那麼不堪嗎?也許就像古詩說的「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退休生活可能並非你所想那樣,退休後有「四苦」,別羨慕和嚮往退休生活。

第一、「棄」之苦

亞裡斯多德說過「因為人是群居動物,所以說離群索居的人,不是野獸,便是神靈。人是群居動物,極少有人能離開社會。精神上離群索居的野獸和神靈都有個共同點:他們看不上除自己的外任何人,這也是他們離群索居的原因」。一個人作為社會成員,那麼必然離不開社會,需要融入社會,參與社會活動,離開群體生活離群索居的這種狀況是很難適應和接受的,更怕是被邊緣化和被遺棄。

而退休之後,離開了工作單位,就脫離了集體,基本上和社會脫節,集體生活和社會活動幾乎與自己再沒多大關聯,至此無法再融入社會之中,不能與社會同步了,獨自生活在自己狹窄的小天地裡,感覺被時代和社會淘汰,被人們拋棄和遺忘,好像啥都與你無關了,哪兒都不需要你了,完全被拋棄,成為可有可無的邊緣人,人嫌狗不愛,這種感覺常伴左右,總有一種無形的失落、壓抑心理,這種滋味極不好受。

第二「廢」之苦

古話說「天生我材必有用」,每個人來到世上都是一個可用之「材」,而且所有人也都希望在社會上自己能有所用,從而體現個人的價值,獲得人們和社會的認同與肯定,沒有誰會讓自己成為一個無用之人,在社會上無任何價值,只是不勞而獲,沒人會心甘情願讓別人覺得自己毫無用處,是個廢人,被人輕視瞧不起,再者說了,如果大家都只想得到不想付出,都這麼想、這樣做的話,那麼社會將成為什麼樣子?

誰為社會創造價值?誰該付出?誰該坐享其成?結果是不言而喻,而且是匪夷所思的。正因如此,人類總需要通過勞動來創造財富,滿足生活需求,這是法則和鐵律,一旦一個人無所事事、碌碌無為的話將是一件很無聊、很痛苦、很難受的事。還有這時已不參與社會勞動,老而無用沒人把你當回事,常被人不屑地說到「退休了」或「退休的」,其中不乏輕蔑意味,這種因「廢」而被「輕」的痛苦實在是難以言表。

第三、「寂」之苦

人類最怕的莫過於孤獨、寂寞和無聊,總是設法擺脫這種感受,而退休後,不與集體共融,同時沒有了欲望和目標,追求和動力缺失,那麼就極易產生孤寂感,並且時常出現困擾自己,就像古詩說得那樣「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可能有人對此完全否認,認為退休後自由了,可以遊山玩水、琴棋書畫、養花種草,什麼打太極、玩麻將、跳廣場舞等等,想幹啥就幹啥,何來孤寂?此言不差,但我們反思一下,為何要如此?

因為這一切都是孤寂使然,迫使自己必須這麼做,通過找事做來充實自己以驅走孤寂,為何在工作時大家不需做這些?有人會說這還用說嗎,因為那時沒時間、也沒條件,此言看似很對,但並非完全如此,主要原因是當時生活在集體中並不存在孤寂,而且每天都有固定工作要做,過的忙碌而充實,無空虛、無聊之說,至於說沒時間、沒條件,這僅僅只是種說法。

那些既有工作,工作之餘照樣有各種興趣愛好的大有人在,即使沒啥愛好也無妨,下班隨便忙點啥,一天就過去了,而為何到了退休,大多都得找點事做,就連沒興趣愛好的,也都要儘可能去培養,歸根結底就是缺少了工作這項固定內容,無事可做了,空閒時間實在太多難以打發,於是就必須沒事找事,以防止由此帶來空虛之感,這些做法恰恰就是退休後生活孤寂的最好佐證與說明。

第四、「亂」之苦

人都需要有規律的生活,保持一定的秩序和節奏,這對人的身心健康是非常重要的,而且還需要有一定的形式和儀式感,這一切在工作時是很容易做到和實現的,因為有職場規則的控制和約束,你每天起床、用餐、休息的作息時間非常規律,啥時該幹啥基本都是固化的,每天都是按部就班、有條不紊的,生活節奏不會有太大的變化,日子過得井然有序。

即使你內心很不願這樣,但也必須要受制於規章制度,帶有強制色彩,用時髦話說就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在職期間可以讓你一直保持有規律、有節奏和有責任感的生活,而一旦退休,這種模式被徹底打破,變成了自由人,不受任何管束,不是每天迷茫不知該幹啥,要麼就是想怎樣就怎樣,率性而為,你睡到幾時、何時用餐、一日幾餐、去幹什麼、晚上通宵達旦都無妨。

一切都順其自然、放任自流,沒有固定模式,生活規律也因此變得雜亂無章、亂七八糟,此現象在工作時,在休假是很多人都深有體會,在休假時生活都有過這種體驗,而當時僅僅只是短短數日,不影響什麼,現在退休則是天天如此,這種凌亂無序毫無規律的狀態是非常糟糕的,對自己是有害無益,而且生活的形式感和儀式感無從談起,這是人們不願看到和面對的生活。

相關焦點

  • 女人退休後真正能享受愉快的退休生活的有幾個?
    隨著年齡的增長和更年期的到來,身體素質下降,身體各種不適會出現,力不從心時就盼著趕緊退休,放鬆一下身心,享受一下生活。但是真的到了退休的時候,又有幾個人能真正享受退休後的生活呢?聽聽下面幾位女士怎麼說:古女士:我是教師,退休有三年了。退休三個月時,孫子出生。提前半個月我就收拾行裝來到了兒子所生活的城市。老伴也是教師,還沒退休,把他一個人留在家裡,自己洗衣,做飯,十分令我牽掛。
  • 80後人群如何退休養老,大家嚮往什麼樣的晚年生活?
    80後的人群該如何退休養老呢?大家都嚮往什麼樣的晚年生活呢?作為1980年出生的人群,實際上到今年為止也就是今年是2020年,僅僅不過只有40周歲。就算是作為最早女性的法定退休年齡,50歲就可以辦理退休,那麼至少還需要10年的時間,所以對於80後的人群來講幾乎是對於退休的問題,可能還有很遙遠的路要走。
  • 退休前和退休後相比,你有什麼生活感悟?
    有網友提問,題目:退休前和退休後相比,你有什麼生活感悟?退休前和退休後,生活真的不一樣,區別很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一、生活退休前,時間受限制,工作時間時長,還要加班,生活沒規矩,生活質量時好時差,有時豐富,有時簡單,時早時晚,對身體很不利。退休後則不一樣,時間自由支配,生活規律,合理安排生活,有利身體健康,舒心快樂。
  • 深圳24小時「退休生活圖鑑」?!怕酸的年輕人,千萬別點開……
    有活力是每一位年輕打工人,紛紛羨慕的對象深圳退休老人,實在讓人羨慕 不用上班、沒有早起鬧鐘、選擇性帶孫子.....這一批退休在深圳的長者,其精氣神是許多後生人「眼紅」的。在傳統印象裡,退休後幫子女帶小孩,是老人們的日常生活。事實上,問過公園一圈60+歲的長者後,才明白:深圳退休老人們,更愛走四方,而不是圍著孫兒轉。
  • 退休後生活的精彩,從學會遊泳開始
    愛人已經退休一個多月了。嚮往自由的浪漫退休前、退休後都作了很多打算,因為疫情就一直呆在家中工作期間一直沒有學會的遊泳,終於在退休後一個月時間內學會了,真有點倍兒爽的感覺,增加了人生的自信。學會遊泳,她說,這一切似乎比想像中的來得快一些。
  • 國乒功勳教練退休生活豐富多彩,曬自產水果引網友圍觀熱評!
    配上了多張圖片,一時間引來了球迷和網友的圍觀點讚和評論:「羨慕吳教練,圖四、圖五叫不上名字啊;好新鮮的水果,吳教練在海南安家了嗎;太厲害了,大豐收;吳指真能幹……」看來,退休後的吳教練在三亞安家了,不僅如此,還在房前屋後種上了各種果樹,這個時候溫暖的三亞正是第一個收穫季,香蕉、木瓜、楊桃、蓮霧、芒果應有盡有,讓人眼饞。吃著新鮮水果,呼吸著新鮮空氣,陽光、海灘、碧海、藍天,吳教練的退休生活真是太美好了。
  • 退休後一個月只有2000塊錢,該怎樣過好退休生活?
    那麼如何該過好自己的退休生活,這個話題,似乎對於每一個,即將退休或者說剛剛退休時間不長的退休人群,都是非常關心的一個話題,因為它突然一下子從,忙碌了幾十年的工作崗位當中閒下來那麼很多人,其實他在一開始是非常不適應的狀態。所以我們剛剛退休的人群首先要做好的是心態的轉變,因為這一點是非常的重要。
  • 美好退休生活 看看大爺大媽咋安排
    對於老年人而言,退休是人生的一個重要階段,對於如何安排退休生活,每個老人都有自己的打算和想法。那麼,大爺大媽們都是如何規劃自己的退休生活的呢?近日,記者專門對此進行了採訪,專家提醒:退休前後落差大,老人要積極調整心態。
  • 生活散記|老頭是國企退休人員,老婆是退休教師,這就有意思了
    儘管她是很「倒扣」地酸我,但從另一方面,還真讓我內心有一種莫名的滿足。畢竟那時咱是省城國企的。不要說是工資待遇高她一大節,就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初,能發放毛滌西裝制服,那羨慕的又豈止是一大批吃瓜群眾。沒有路子,老婆妄想當咱同事的企圖,也化作泡影。轉過頭來,經九曲十八彎的努力,才調入省城,繼續當她的教書匠。只是世事弄人。
  • 羨慕哭:是我夢想退休生活!
    網友羨慕哭:這是我夢想的退休生活!等你老了,有想過跟小姐妹一起抱團養老嗎?「五位單身姐姐的養老之家」突然衝上熱搜網友們看完羨慕哭:太美了,這不就是我要的退休生活!在東方衛視最新一期的《夢想改造家》節目裡有五位來自四川的姐姐平均年齡50多歲的她們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處於單身狀態
  • 體制內退休和體制外退休,區別有多大?
    我有兩個長輩,一個是體制內退休,一個是體制外退休,差別還是真是挺大的。體制內主要是指公務員,事業編和國企人員。體制外就是上述單位之外的人群,包括一些民企私企和自由職業者。1.我所能了解到的,體制內處級退休人員,養老金能夠超過1萬元。而民企退休的中層,養老金不到5000元。如果是國企的退休人員,還有不菲的企業年金。2.社會待遇不同體制內退休,實際上你還算是這個單位的老職工。職級越高的老同志,即使退休後也是有一定地位的。還可以根據退休前的職務,職級享受相應的政治待遇。
  • 張宇退休後,如今已是白髮蒼蒼,退休生活看來也不是非常愜意
    自從2018年1月30日張宇宣布「退休宣言」後。如今已經過去2年了,當時他透露這將是他進入這個行業以來首次無限期停止工作。他太累了,不能做他想做的事。希望粉絲能理解他。之後,張宇真的進入了閉關狀態。原來,他們和朋友組織了一次晚宴,而且張宇也出現在記者的鏡頭裡。張宇今年53歲。事實上,他還很年輕,但他已經頭髮灰白,面容憔悴。看來,他這兩年的退休並不像外界想像的那麼隨意。張宇說,他的妻子施琅(肖會文)生活中非常懶惰,所有的家務都要靠他。退休的張宇是否比事業巔峰時期更忙大家不得而知。
  • 重陽節|退休以後石油人的生活有多精彩!
    又是一年重陽節如今老年人退休後的生活是越來越精彩不少老人都在退休以後又找到了新的愛好或事業趁著這個重陽節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介紹老石油人們的退休生活他們在退休之後>依然活力滿滿、對生活充滿熱情這樣昂揚的生活狀態和人生態度值得所有年輕人學習~
  • 一個53歲女人的自述:一塊荒地,成就了我退休後幸福快樂的生活
    對於許多中老年人來說,隨著年齡增大,身邊朋友少了,孩子有了自己的生活,生活變得越來越孤寂。於是許多人退休後想要融入人群,讓自己的晚年生活看起來熱鬧一些。 為了讓晚年幸福,生活充實,有人退休後到處打工賺錢;有人選擇幫助兒女們帶孩子,渴望一家人在一起其樂融融,老了後,也能享受子孫滿堂的快樂。
  • 退休感言
    就像光平同事說的,這個團隊是最有智慧、最具才華的團隊,所以我是幸運的。       第二個關鍵詞:感恩。感恩是一種文化素養,是一種思想境界,是一種生活態度,更是一種社會責任。感恩國家,給了我們安定的環境,使我們沒有遭受戰亂頻仍、爆炸連連、內憂外患的痛苦。
  • 退休後,不要和前同事透露這3句話,別到老了還與人結「怨」
    退休後,不要和前同事透露這3句話,別到老了還與人結「怨」當人在退休的時候,其實內心裡是會覺得有些失落的。畢竟當你還在工作的時候,至少每天都能夠知道自己要做什麼事情,且在工作單位上,身邊還會有其他的同事,大家一起在空閒之餘的時候,聊聊天放鬆一下工作上的壓力等等,而在這個時間段中,自己是充實且快樂的。但是當你退休了之後,就不需要在上班的時間中,每天動身前往自己的公司了,生活上也沒有什麼需要顧慮的地方,因為有退休金,就沒有什麼經濟上的一些負擔。
  • 28歲退休程式設計師,恰到好處是最好的營銷
    #當看到28歲退休程式設計師被刷屏了的時候,我默默的在備忘錄中寫下來這句話:有些人的一生就是一生,而有些人的一生被稱作是前半生和後半生。是啊,當別人都還在掙扎生活,當別人都還在害怕35歲這個門檻,他卻在28歲這個正值年華辭去了讓多少人羨慕的工作而開啟了人生的下半場。28歲程式設計師、大廠,是兩個光輝的標籤,財務自由、退休養老,是無數人羨慕嚮往的下半生。
  • 男60女50退休已過時!70後最最受「影響」?別慌!70後已陸續退休
    可對於下崗職工、自由職業者來說,原本退休可以解決基本生活問題,現在也不行了,還要繼續繳納社保,一年少說六七千元,無疑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所以說雖然延遲退休勢在必行,但每每被提及都會引起不小的騷動。接下來和【曉梒聊社保】一起來了解一下。
  • 一邊延遲退休,一邊是提前退休,年輕人究竟選哪個?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退休生活那些事兒。一、延遲退休,對於年輕人真有好處嗎?嚴格來說,延遲退休除了人的身體和壽命原因之外,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那便是養老金的問題。說白了,目前的養老金情況,並不是很樂觀,甚至可以說,等到我們這一批年輕人老了之後,還有沒有養老金這個政策都是兩說的事情。
  • 28歲的碼農直接退休,選擇日本開溫泉酒店,就問你羨慕不?
    而有的人,28歲,就早早實現財務自由了,青年退休後東渡扶桑過上了世外桃源的生活。 最近一則「如何看待年僅28歲的郭宇宣布從字節跳動退休?」衝上了熱搜榜,進入了本柴的視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