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馬拉松30公裡就撞牆?我要把這牆撞得粉碎

2020-12-09 騰訊網

導讀

在目前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之後,復工復產成為了中國當下最重要的任務。上半年很多或取消或延期的賽事,也準備在下半年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情況下,推動賽事的落地。

資深老鳥跑者們紛紛準備重披戰袍,回歸跑道、山野中,還有許多新手跑友們,也在籌備著自己的第一個馬拉松之旅。

今天,小編就和新手朋友們聊聊,新手的「人生首馬」中一定會遇到的一個問題——「撞牆 」

30公裡後,歡迎來到新世界

馬拉松的圈子裡,口口相傳一堵神秘的牆,一旦撞上,你可能會開始懷疑人生,還可能會上演一場無與倫比的內心戲:

我是誰?我在哪?我為什麼要來給自己找虐?

我腦子是不是有問題,為什麼要報名?

我的雙腿有了自己的想法,它要罷工了?

我要不要放棄?算了,還是再咬咬牙吧!

有一輛車子開過:啊啊啊,把我也帶走吧……

怎麼還沒到呢?我的腿怎麼回事?要廢了?

那麼在這裡,我首先要告訴各位即將入「坑」的新手小夥伴。

全馬≠半馬×2

撞牆的發生與很多因素有關,其中最主要的幾點就是,訓練不科學,補給不合理,配速不合理等等。

但也有一些普遍的疑惑,比如,為什麼到30公裡,就容易出現撞牆?

舉個慄子

假設一個人體重為65kg,體脂率大概為10%(完美身材),那麼身體大約有6.5kg的脂肪,而每1g脂肪能產生9千卡的熱量。

當脂肪全部燃燒的話就會產生:

6500×9=58500千卡的熱量

人體內的糖由三部分組成,分別是血糖、肝糖原以及肌糖原,它們都可以為運動提供熱量。一般體重為65kg,大概有6g的血糖,94g肝糖原以及410g的肌糖原。

每1g糖產生4千卡的熱量,那麼體內的全部供能將產生:

(6+94+410)×4=2040千卡的熱量

再假設,這位跑者平均每跑1公裡需要燃燒60千卡的熱量,那麼:

脂肪:58500÷60=975公裡

糖:2040÷60=34公裡

由上面的推算可以得知,糖大概供能30公裡的跑步。體內的糖原耗盡,會發生明顯體力不支,導致運動能力下降的情況。

什麼是真正的撞牆?

在公眾號後臺也有首馬的跑友向我們提出了疑問。

「本人第一次跑馬拉松,不是說30公裡左右才會撞牆嗎,為什麼我跑到13公裡就明顯疲憊掉速感覺到撞牆了呢?隨後就只能跑跑停停了。」

其實這位首馬的跑友遇到的並不是真正的馬拉松撞牆!那麼什麼才是真正的撞牆呢?

相信很多跑友在跑步過程中會出現「岔氣」的狀況,同時伴隨呼吸急促、胸悶、步伐沉重,堅持不住跑步而變跑為走,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這種很難受的生理反應,在生理學中稱為「極點」。

雖然「跑步撞牆」並沒有具體的定義

只要是身體和精神在跑步過程中出現了各種拒跑的現象都可以統稱為「跑步撞牆」。

但是要注意,我們在跑馬過程中出現的「撞牆」不能完全用「極點」來解釋。

因為馬拉松「撞牆」與「極點」有很相似的地方,但其原因並不相同。

關於馬拉松「撞牆」

由於馬拉松屬於耐力運動,所以在運動的過程中,由有氧氧化系統供應的能量佔比高達95%。

我們身體主要通過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兩種能量物質來供能,當運動強度超過50%VO2max時,糖的分解供能顯著增強。

此時糖原

會被大量消耗!

在持續時間超過3小時的運動中,肌糖原含量顯著降低,脂肪氧化分解供能的比例加大。

在我們的身體中以糖原形式存儲在肌肉和血液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是有限的。

再舉個慄子

研究表明,在長跑時大部分跑者體內的碳水化合物儲量僅可以維持約1~2小時的運動量,在半馬比賽中肌肉中的糖原可以維持90分鐘左右,在馬拉松比賽中肌肉中的糖原可以維持2小時左右。

當我們跑了1.5~2個小時,此時體內可用於為運動供能的糖基本上消耗殆盡,剩下的糖必須留著用於為大腦供能。

此時我們的身體不得不完全依靠脂肪來為運動供能時,就是我們所說的「撞牆期」。

由於脂肪的供能效率比糖低,所以當運動的主要供能物質切換為脂肪後,人體會感覺渾身無力,腿發軟,以至於很多跑者無法再跑下去。

這種表現狀況和「極點」表現狀況極其相似,都氣喘無力,想停止跑步。

關於跑步「極點」

「極點」產生,是由身體從平常安靜的狀態進入運動狀態時,體內各器官及系統都需要一段時間作為適應。

訓練水平低及運動前的準備活動不足,都會增加出現「極點」現象的機會。

反過來說,運動前做足準備活動,及體適能狀況得到改善後,「極點」現象就會推遲或減輕,甚至不再出現。

什麼樣的跑者容易出現撞牆

一般有三類跑者更容易出現「跑步撞牆」的現象。

01

第一類是沒有進行過訓練的初級跑者

這類跑者會在3km或4km處會出現「撞牆」,甚至有些基礎體能比較差的人在全力跑步時1km處(比如800米衝刺跑)就可能出現「撞牆」現象。

02

第二類是經常進行力量訓練,增肌的同時缺乏有氧訓練的人群。

其實以上兩類人群出現「撞牆」的現象大多與「極點」有關,都是因為跑步前準備不足和乳酸大量堆積而產生的。

03

第三類是訓練系統不科學的、準備不充分的馬拉松跑者。

首先我們應該要知道體內能夠儲備的糖原量取決於個人的健康水平和基因狀況。

大多數人體內大概能儲備2000千卡左右的能量,足夠支撐人體跑完32km。所以在30km-35km處容易出現「撞牆期」,因為體內糖原耗竭造成的。

減少撞牆帶來的影響

「撞牆期」無法避免,但是我們還是可以減少其帶來的影響。

通過自身訓練,提升運動時人體氧化能系統利用脂肪的效率,並使自己的肌肉能夠儲備更多的糖原。

在跑馬拉松之前要攝入足夠的能量,同時也要及時補給運動飲料和能量膠。

小編給跑友們推薦兩個有效性減少馬拉松「撞牆」的訓練方法。

LSD

LSD是指強度較低、持續時間較長且不間歇地進行訓練,主要用來提高我們的有氧代謝能力。

一般每次訓練的時間可以控制在80—120分鐘(最多一般不超過150分鐘),心率區間控制在50%-70%。

關於強度,你可以理解為有喘氣感但心跳感並不明顯。

雖然LSD的速度較為輕鬆,但完成總跑量並不容易,隨著跑量的增加感覺會愈加明了。

對於不能堅持的初跑者,也可以用走跑結合的方法完成訓練。

計劃關鍵就是要讓訓練變得「連續」起來,讓機體逐步適應訓練負荷的同時提升有氧能力,久而久之,就會越跑越好了。

節奏跑

節奏跑是在設定好的距離或者時間範圍內維持不變的速度進行練習。身體經過這樣的訓練,能夠更有效的利用氧氣,也能讓自己跑的更快。

跑步時,心率區間控制在85%-95%

通常我們會把節奏跑的配速設定在乳酸閾附近,這樣可以更好地刺激我們的有氧能力。

相關乾貨文章推薦

最後要說的話

馬拉松「撞牆」和「極點」雖然狀態很相似,但產生的原因並不同,我們應該避免混淆從根本原因入手去合理應對。

其實出現「極點」或者馬拉松「撞牆」的情況不用氣餒,從側面證明我們還有很多的提升空間。

通過科學的訓練和合理的膳食計劃配合訓練後的放鬆拉伸,從而提高跑力,增強自己的實力,才會減少這些情況的發生。

本文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後臺刪除。

End

相關焦點

  • 如何優雅地跑過撞牆期
    很多選手都是把大量的時間花在跑道上,每周跑量200-250公裡,每月跑量逾千者比比皆是。業餘娛樂型選手若能把每月的跑量積累到200公裡以上,定能臨賽不亂,跑出輝煌。沒有持之以恆的訓練,沒有足夠的跑量,不撞牆都難,創造個人佳績只是一句空話。
  • 走出榮耀|馬拉松:今天你「撞牆了嗎?」
    走出榮耀|馬拉松:今天你「撞牆了嗎?」最可怕的是,你永遠不可能知道,那堵無形的牆,在哪個地方等著你。直到你撞上它,然後眼看著終點越來越遠。在紀錄片《走出榮耀:馬拉松》中,大神程子昂是第一個 「撞牆」的。他是六人中唯一一個曾經跑進三小時的跑者。他的牆出乎所有人意料。
  • 撞牆期能避免嗎?
    撞牆期能避免嗎?跑過馬拉松的跑友,相信對「撞牆期」並不陌生。
  • 馬拉松:30公裡以後怎樣跑才好?
    因為真正的馬拉松,是從30公裡以後,確切地說,35公裡以後才開始的,這個時候,全憑意志力奔跑,那種苦澀的滋味永遠只有自己懂。我來給大家描述一下,35公裡以後會遇到症狀:1、糖原枯竭。2、身體脫水。3、心率飆升。4、大腦疲勞。
  • 馬拉松中的「撞牆」是什麼意思?該如何應對?
    很多跑友跑馬拉松的時候,都會聽到一個詞,叫「撞牆」。那麼什麼是馬拉松「撞牆」呢?撞牆:一般指馬拉松比賽中,在後半段30公裡左右會出現的肌肉抽筋、僵硬、體能下降、呼吸急促的現象。1、體能消耗過大馬拉松本身就是消耗強度特別大的運動,能量的供給主要來自於「糖」和「脂肪」的混合供能。但是「糖」轉化為能量的速度要大於「脂肪」,且速度較快,所以,在30公裡之後,會出現糖原過大消耗,體能上就會使你有不想跑、想退賽的想法。
  • 馬拉松跑者如何進330? 生理心理都要破5分配速
    改進速度330的全程配速在4分55左右,也就是要用超過12公裡每小時的速度連續跑上3個半小時,對馬拉松選手來說,年紀大的人瓶頸往往在速度,年輕人的瓶頸往往在耐力持久上。王樂說,速度練習其實挺痛苦的,距離拉長的感覺是痛苦慢慢到來,而速度的痛苦則是每分每秒的過程都在爆發。  王樂建議跑友在操場上練習速度。
  • 30公裡之後才是馬拉松
    我算是幸運的一個,享受了聯想樂瘋跑·時尚兄弟團的福利,得以團體報名資格參賽,感動與開心。 對於首次參加全馬的我而言,開篇的那句話是最好的總結。最後十公裡,拼了親命,壓著關門的哨聲跑完了42.195公裡。 前20公裡計劃好的7分左右配速,執行得不錯,半程下來2小時30分左右。
  • 「走出榮耀」馬拉松跑者顧佳芸:即使到不了終點我也要在賽道上盡到...
    跑到能跑馬拉松  會經歷什麼  我著實被隱形的牆  結結實實差點撞暈了  那時的我信心全無  看到6小時的兔子又一次超越了我  我已經對繼續走下去都失去希望  努力將被筋膜捆緊的雙腿拉伸開  噴上藥 我對自己說  最痛苦的下半程要開始了  只要起跑 就不許停  一停下來  一定比這一次「撞牆」更痛苦
  • 每個跑友都有自己的牆要撞,為什麼會這樣?
    每個跑友都有感覺到達極限的時候,但知道是為什麼嗎? 大凡每個跑友都有自己的牆要撞?無論是長距離賽的撞期、還是起跑時不久的心理崩潰,非常多的狀況都足以讓跑友停下腳步。 情況1:一開始跑步就發現無法換氣
  • 馬拉松比賽:撞牆期和身體不適,你能分清楚嗎?
    馬拉松比賽是對每個人身體極限的挑戰,很多人把參加馬拉松作為自己跑步的終極目標,但是真實的情況是:你跑得了5公裡、10公裡、20公裡,也未必跑得了馬拉松。馬拉松全長42公裡,一般人一刻不停的跑,需要4個小時才能跑完,所以在跑步過程中身體必然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跑步過程中的撞牆期和身體不適。
  • 為什麼跑馬拉松需要LSD訓練?
    隨著馬拉松運動在中國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喜歡這種門檻相對較低的運動。當大家去深入了解這項運動的時候,才發現馬拉松並不簡單,它有很多的專業名詞和專業的訓練方法。比如LSD,這三個字母跑友們一定不會陌生。經常會在跑友圈裡見到有人周末約跑LSD,尤其是臨近馬拉松比賽的時候,無論怎樣都要進行一次LSD訓練。那麼到底什麼是LSD?
  • 馬拉松如何避免最後「撞牆」
    撞牆是指本來跑得好好的,突然狀態不濟,沒有勁,抬不動腳,完全不想跑的感覺。不光長距離的馬拉松跑步容易有撞牆的現象,短距離跑步也會發生。當我們撞牆後,會有肌肉僵硬,邁不動腳,呼吸頻率增加等症狀。其實撞牆的感覺很容易體驗,我們可以全力去跑100米,也許沒跑完就沒勁了,如能跑完,繼續別停,很快我們就會跑不動,然後我們會發現即使速度急劇減慢也無濟於事。通過努力訓練,我們可以避免跑步中撞牆。長距離跑步和速度訓練將更好提升我們的耐力能力,讓我們的肌肉勝任更高的負荷,順利讓我們通過終點線。一句話:要多練,要更辛苦地訓練。
  • 如何避免在馬拉松比賽中撞牆的 6 個技巧!
    歡迎關注 如果你正在訓練馬拉松,你可能聽說過可怕的"牆"。 撞牆發生在20英裡標記附近,它是當一個跑步者的糖原(儲存的能量)在肌肉內耗盡點。迫使跑步者放慢速度,有時步行。 與普遍的看法相反,有可能避免撞牆。
  • 馬拉松30公裡之後為什麼會掉速?這8個原因不可忽視!
    馬拉松比賽中,我們都知道會出現「撞牆期」,多發生在30公裡之後,開始出現嚴重掉速,其實之所以會造成這樣的結果,多半是跑者們前半程自己給自己挖的坑,前面跑得風聲水起,後面跑得痛不欲生。那這究竟是什麼因素導致的掉速呢?這8個原因不可忽視!
  • 馬拉松「撞牆期」時,如何應對?
    什麼是「撞牆」?簡單的來說,「撞牆」是長跑時可能會經歷的一種舉步維艱、配速驟降、心跳加速,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感覺。身體上精疲力竭,精神上意志消沉,產生嚴重的自我懷疑,自我否定,甚至放棄比賽的念頭,但是一旦撐過這個時期,身體就會恢復到常態,調整狀態後,不但健步如飛,還能讓人感到身心舒暢。 所以,如何克服「撞牆期」?別著急,要找答案得先知道原因。
  • 毛大慶:跑步,讓我重新認識世界!如果不跑馬拉松,我不會創業!
    「跑步確實給我帶來了一種非常不同的人生力量,沒人可以讓我不跑馬拉松。」如果不跑馬拉松,我不會創業2015年3月,毛大慶創辦了優客工場,今天,優客工場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聯合辦公品牌。「人很多時候都沉浸在一些非常窄的事情裡,關於公司、獎金、拿地、房地產、政府調控等等,從企業的變革、公司的變化、內心的變化來講,跑步給我的人生帶來一個巨大的轉折。」跑過馬拉松的人都能深刻理解一個專屬於這條賽道的術語——「撞牆」。
  • 1小時跑完10公裡,我可以走完馬拉松嗎?
    1小時跑完10公裡,我可以走完馬拉松嗎? 2020-01-10 22:01  馬拉松跑步健身TB 「10公裡一個小時跑完,那麼4個小時就是
  • 一場42.195公裡的約會:我的2020上海馬拉松記錄
    同樣的,針對自己長跑經常腳底起水泡的問題,買了專業的馬拉松襪(事後證明非常有效),也選了口味更好的GU能量膠,這些都讓我對上馬有了期待。根據自測的半馬和32公裡訓練結果,我對上馬的目標完賽成績計劃在320-330(3小時20分-3小時30分)之間。
  • 對於普通人來說,6小時之內跑完馬拉松,到底有多難?
    一,全程馬拉松不等於4個十公裡,它是一種極限運動1.全程馬拉松不等於4個十公裡對於一些剛剛入門的跑者來說,他們很容易犯的一個錯誤就是喜歡「換算距離」。比如上面這位網友說的10公裡一個小時跑完,那麼4個小時就是40公裡,全程馬拉松距離為42.195公裡,完賽時間為6個小時,這樣算下來,即便後半程跑得慢一點,6小時完賽也是妥妥的!
  • 跑42公裡全馬?我說的是100公裡戈壁馬拉松
    ✎徵稿郵箱:ruanjincheng@autolab.cn你以為馬拉松一定都在柏油馬路上跑嗎? 那你一定沒見識過戈壁超級馬拉松,全新一代「虐跑友」新招已誕生。在你的朋友圈上,已經有一群同事和好友在激烈地PK步數、曬跑步路線和公裡數,而你還在悠然自得地摸小肚子。沒錯,就在這幾年,愛上跑步健身的人群成幾何速度增長。為讓更多的人感受到這項運動魅力,每年各地方都會舉辦一次馬拉松賽事,諸如:上海國際馬拉松賽、北京國際馬拉松賽等都會引起極大的社會反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