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主角五龍每次尋花問柳,必帶一把米,論小說人與物的異化

2020-12-15 青芒閱讀匯

《米》這本長篇著作,出自當代著名小說家蘇童,是他個人的首部長篇小說。蘇童被稱作是「特別會寫女人的男作家」,連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都說,「蘇童作品中對女性的把握,我覺得好像是天生的」。《米》一書,被翻譯成英語、法語、德語、瑞典語等多種語言,在國外也引起了不小的反響,它是國內少有的、能走出國門的著作。《米》後來又被改編成電影《大鴻米店》。

小說《米》,寫了農村青年五龍這個人物充滿欲望、罪惡和矛盾的一生。這本書罕見地以「反派」為主角,並且通過反派的視角驅動情節發展,讓讀者能夠透過惡人的眼光,去洞察這個世界。在小說中,主角五龍,對米有著近乎痴迷的狂熱,為米生存、為米作惡,為米不擇手段,甚至在尋花問柳之時,都不忘隨身裝著一把生米。

本文就著重論述在小說《米》中,米這一意象的多重含義,以及由此延伸出來的,關於人與物之間的異化關係。

五龍本來是楓楊樹村的一名孤兒,逃荒到小城的瓦匠街。他唯一的糧食只有一把生米,餓了就拿出一點嚼食充飢。由於實在是餓怕了,他覺得米,就是他的生命。

在小城裡,穿著破爛又沒飯吃的五龍,被當作乞丐。幾個混混,把他的手掌踩在腳下,往他嘴裡灌了幾斤白酒,受盡了折磨的五龍,在心裡埋下了仇恨的種子,他發誓,以後要狠狠地報復回去。後來,他想進大鴻米店當夥計,不要工錢,只要管飯就行,米店的馮老闆,看五龍年輕力壯,又不要工錢,於是答應收留他。

進入大鴻米店工作一段時間後,五龍發現了大鴻米店的薄弱之處:馮老闆年紀很大了,只有2個女兒織雲和綺雲,沒有兒子能當家做主、傳宗接代。馮老闆的二女兒織雲,因為跟當地富豪六爺廝混,未婚先孕。為了遮醜,馮老闆打算招五龍做上門女婿,把織雲許配給他。五龍欣然應承,心裡卻在醞釀著一個更大的陰謀。他娶了織雲之後,又趁機玷汙了織雲的姐姐綺雲的清白,強娶綺雲,氣死馮老闆,最後又用計炸死了富豪六爺,五龍從此要風得風,要雨得雨。五龍開始瘋狂作惡,把自己以前遭受過的折磨,化成狠毒的惡意,擴散向周圍的人。

在小說《米》中,「米」這一意象貫穿始終,被賦予多重意義。背後折射出主角五龍一步步陷入扭曲的心態轉變。

當五龍還是逃荒的難民時,一把生米,是五龍唯一的生存依靠。他餓得兩腳發軟,實在撐不住了,才捨得拿出一點點生米,塞進嘴裡充飢。這個時候,米,對於五龍而言,是維繫生命的唯一來源。這時候,米這個意象,代表的就是本源含義:維持人類生命的一種糧食。

進入大鴻米店當夥計之後,五龍的境遇好轉了,雖然他還是穿得破破爛爛的,但是每頓都有飽飯吃,不用再擔心被餓死了,他周圍都是米,他在米堆旁邊睡覺,聞著大米的香氣,對他來說是最大的安全感來源。

劇情發展到這個時候,米這個意象,已經超越了糧食本身的涵義。它被上升為一種財富的象徵。在現在這個經濟發達的社會,你有一屋子大米,一點也不能證明你有錢。但在那個到處饑荒的民國舊時代,有半屋子大米,絕對是財富的標記。在廣東地區的方言裡,富裕這個詞,又叫做「有米」,這從側面印證了,在舊時代,米,有時候比金子還寶貴。

當五龍娶了米店姐妹,逐步霸佔米店之後,他搖身一變,成了米店的主人,躋身有產階級,也算個小富人家了。在跟妻子同房時,他一定會拿起一把米,把米灑在她的身體上,代表著淨化對方的身體。五龍外出尋花問柳的時候,竟然也會隨身裝著一把生米,在跟風塵女子云雨之後,把一戳生米,拍到對方的身體上。他認為,米,比人乾淨多了。

這個時候,五龍跟米的關係,逐漸發生了異化。五龍對米的狂熱,已經陷入扭曲的狀態。

"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異化,是人的生產及其產品,反過來統治人的一種社會現象"。

在小說《米》中,主角五龍和米的關係,就發生了這種異化。米,反過來「統治」了五龍。米這個意象,被五龍當做是欲望、財富和權力的寄託,他變成了一個不顧一切追逐「米」的行屍走肉。

後來,五龍因為長期流連於煙花之地,患上了花柳之病。在求治郎中無效之後,五龍又把生存的希望寄托在「米」上面,他在院子裡放一個大缸,裡面裝滿米醋,他全身泡進去,他認為這樣的土方法,才有希望緩解他的病。這時候,米,又變成了他心目中的「救命稻草」。

最後,織雲的兒子回來報復五龍,把本來就已經病懨懨的五龍毒打一頓。當五龍被抬回家的時候,自知命不久矣了。這時候,五龍又做了一個令所有人都無法理解的的決定。他讓妻子兒子,趕緊拿出他的存款,馬上去買一火車的大米,他要親自帶著這一車大米,衣錦還鄉。妻子以為他瘋了,這麼一折騰,他肯定會死在半路上。

五龍心意已決,全家人只好照辦,馬上採購一火車的大米,把他的病軀抬到一車廂大米的米堆上,由二兒子護送他回鄉。結果,五龍還是沒能撐到最後,在回鄉的半路,五龍帶著他的罪惡,離開了人世。

五龍的一生,具有一種令人嘆息的輪迴宿命。他少年時,帶著一把生米,逃離家鄉來到城裡;最後到垂死之時,又枕著一車大米返回家鄉。他的一生,為米而生,為米而死,他成為了被「米」統治的奴隸。

看完蘇童的《米》,我們才發現,原來人與物的關係,竟然可以異化到這種程度。米,本來只是由人類生產、支配的一種糧食,沒想到在那個舊時代背景下,米與人的關係竟然異化成為主人:反過來統治人的欲望和行為。

其實,我們再審視一下我們當下,人與物之間的異化,依然存在,只不過隨著社會物質變化,而產生了變換,讓人身在其中不自知。讓人異化的東西,從「米」變成了其他更有迷惑性的物品。

有的大學生,為了買了一臺新款的蘋果手機,甘願裸貸,甚至賣卵。

有的年輕人,為了一個大牌包包,甘願節衣縮食幾個月,省出幾萬塊錢換一個所謂的奢侈品。

有的人,明明家裡已經有幾十套房,依然沒日沒夜地追逐更多財富,然後買更多的房子,讓自己變成追逐房子的機器。人一輩子,「一屋兩人三餐四季」就夠了,生活本來可以很簡單很愜意,弄幾十套房子,真的住得完嗎?人只有一張嘴,兩隻手,如果把時間都花在了賺錢上面,你一生有多少時間可以真正享受生活呢?

金錢,本來是一種交換物質的籌碼,用它可以為生命換來更好的生活。

但很多人,終其一生,都把大部分時間用來換取金錢這種籌碼,只用極少的時間來感受生活。

有的人,花大半輩子掙錢,等自己年老退休之後,再用掙來的錢治病。一生焦慮地奔跑在掙錢的跑道上,從來沒有慢下來看過日落日出,這真的是一種划算的人生活法嗎?

以上這些現象的背後,何嘗不是一種異化呢?手機、奢侈品、金錢、房子,它們反過來控制某些人的欲望和行為,讓他們不顧一切地追逐、去索取。本來應該是人支配物,有時候卻變成了物支配人。

結語

吳伯凡在《認知方法論》中提到:

「有了異化這種鏡片,我們就能感受到「手段變目的,僕人變主人」的境況——在沒有任何強迫的情況下,自己可能也會把手段當目的,給自己設下各種圈套「。

因此,無論哪個時代,如何處理人與物的關係,都是我們永遠繞不開的宿命。無論如何,我們都該銘記,人,應當用物來為生命創造價值,而不是被外物所支配,成為「物」的僕人。

相關焦點

  • 蘇童小說《米》:人性的黑暗,不滅的欲望
    最初被推薦閱讀這本小說是因為有人評價說,這是一部充滿絕望的小說。早已見識了魯迅先生筆下吃人的世界,不覺得還有什麼樣的人的劣根性未曾見識過。但是,筆者卻在這本書中見識到了極端的惡。故事伊始,五龍從發生水災的楓揚樹故鄉逃離出來,來到了人生地不熟的瓦匠街。他身無分文,只隨身帶著一包家鄉的糙米,只有在實在撐不住的時候,他才會掏出一把米塞進嘴裡,細細咀嚼,抵抗飢餓。他來到瓦匠街第一天,就遭受了不少變故。
  • 蘇童《米》農村小夥成為黑社會老大,始終難捨對米和女人的痴迷
    我們只要稍微走得更遠一點,就會發現,他的小說不僅是排斥歷史小說的寫法,而且排斥歷史本身。蘇童的第一本長篇《米》正應該放在這樣的背景下去解讀。《米》講述一個楓楊村的鄉下人逃離鄉村來到城市,最後又試圖從城市逃回鄉村的故事。這個鄉下人,五龍,最後的感受是「自己仍然在逃亡途中」,他看見淹沒故鄉的洪水,看見自己在水中多麼渺小。
  • 《米》中「水性楊花」的女人,逃不出悲慘命運,早死是她的福氣
    她就是蘇童小說《米》(後被翻拍為電影《大鴻米店》)中,水性楊花的織雲。當看見一無是處、一身破爛的五龍,織雲並未像妹妹那樣冷酷,而是饒有興趣地打量,沒有惡意地搭話,甚至給了五龍一碗飯吃。可因為五龍僅存的一點自尊,破壞了這份好意,織雲也只是咯咯笑道:「咦,看不出來你還有骨氣,像個男人······」這是小說中不多的美好,彰顯了織雲的美好人性底色,對素不相識者的同情,對底層難民的沒有惡意。可見,單純和善良是織雲的人性底色。
  • 論組織與人的異化|再觀《暗算》之想
    《暗算》的主角是我最喜歡的中國男演員柳雲龍,或許很多人並不知曉。柳雲龍,山東濟南人,與我同鄉。他比70後都老,但我覺得他異常有魅力——男子的魅力。據說他當年去考北京電影學院,外型分給了滿分。這樣面容的男子,如今屏幕上難得一見了。《暗算》根據麥加的小說改編。
  • 《米》:一個關於欲望、痛苦、生存和毀滅的故事,裡面沒一個好人
    2004年6月10日,再次拿到上映許可證的電影《大鴻米店》,終於在全國影院上線,只是早已失去了當初的熱度,最終以295萬的票房慘澹收場。其實,這篇小說,語言簡練,情節順暢,一點也不拖泥帶水,可是小說裡對於人性、欲望、善惡的探索,讀起來卻讓人脊背發涼。因為,通篇作品無處不散發著陰沉黑暗的基調,揭示著的人性陰暗至極的一面,這就要求讀者要有強大的心態。
  • 尋花問柳.8
    妧妧問她:「姐姐解了我的發,是為何意?」 尋央此刻沒有平日裡溫柔,似是心事重的很。 「妧妧。」她看著妧妧的眼睛,道:「回去睡吧。」 妧妧低頭,自顧自地解開衣裳:「不要。」 很快,妧妧脫得只剩一件裡衣,她直接鑽進了尋央的床裡,又滾了半圈。
  • 葛亮談新作《問米》:帶來人性溫暖的慰籍
    葛亮談新作《問米》:帶來人性溫暖的慰籍 2018-08-12 19:54:43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姜貞宇
  • 五龍嶽
    天氣整體還很不錯的,行走路上一直都是晴空萬裡,只是晚上睡覺的時候狂風呼嘯,傾盆大雨的讓人有點不安哈。第一天重裝走了7h左右,已經累得就差躺地上了,全員還是都堅持到了山頂。老天也挺開眼的,山頂晴空萬裡,周圍景色一覽無餘。
  • 推薦三本主角是龍的小說,柳下揮新作《龍王的傲嬌日常》已上線
    非人類為主角的小說不常見,但總有那麼幾本小說不按套路出牌,推薦三本主角是龍的小說,可以換種視角換種口味。第一本:《龍王的傲嬌日常》我敖夜,敖丙的敖,黑夜的夜,我是龍王,我驕傲了嗎?小說作者:柳下揮小說類別:都市——都市異能小說標籤:輕鬆、龍更新狀態:連載中小說《龍王的傲嬌日常》是知名作家柳下揮(沒錯,就是那個喜歡開車的老司機)所著,小說主角是一條龍,在地球還處於恐龍時代時降臨,身邊有一老僕,名為達叔,喜歡chou煙,喝jiu,燙頭,看喜劇電影,還有一個兩億年還沒嫁出去的龍妹妹—敖淼淼(非親兄妹),為了重返龍王星
  • 《米》:當人性一步步向欲望妥協
    經歷過饑荒的五龍,對米有一種強烈得幾乎病態的喜歡,他最喜歡看著白花花的大米、聞著米香、赤身裸體躺在米中。可是說到底,五龍是「下層人」、是難民,城裡人看不起他們,收留了他的馮老闆也只把他當做一個毫無地位的"討飯奴",馮老闆的二女兒綺雲更是對他冷嘲熱諷。五龍並不是一個麻木的人,他渴望得到尊重和認可,也因如此,他對馮老闆一家的恨意日積月累。
  • 川西高原尋花(二)--流石灘怒放的生命
    於是,我們與雪兔子有了一面之緣,接下來就是輪流趴,輪流拍,跟雪兔子各種親密秀幸福來的太快了.川西高原尋花更多內容請戳連結:(川西高原尋花(一)-流石灘怒放的生命)    早晨的四姑娘山,四姐妹一字排開,最高的么妹峰海拔6250米。
  • 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
    吃米就要吃出新花樣,快艾特好夥伴們來看看怎麼消滅白米飯!又氣又愛就屬它,每次吃煲仔飯,最愛的都是底下粘鍋的那層脆脆焦焦的鍋巴!!我愛吃,但吃著吃著會「翻桌子」!什麼?它老塞我牙,吃一口,塞口牙,塞的難受
  • 柳下揮轉型玄幻前的最後純都市小說《終極教師》
    柳下揮轉型玄幻前的最後純都市小說《終作品榮譽:《終極教師》是大神柳下揮最後一本純都市小說,講述的是校園中一系列幽默風趣的故事作品點評:《終極教師》是柳下揮最後一本純都市小說,作者自己說「都市小說寫煩了,厭倦了」。該書是後教師時代最有名的經典,內容幽默風趣,常有妙語驚人,其作品中的女性角色各有靈性,令人過目不忘。柳下揮也不愧是都市大神,小說中的情節放到現在依舊會受到很多讀者的喜愛。
  • 專訪|葛亮《問米》:在文學創造的世界裡做一個觀察者
    許金晶:《問米》裡的7篇小說,都帶有一點懸疑、驚悚的性質,跟您之前的小說風格很不一樣,您為什麼會嘗試這種全新的寫法,主要有哪些考慮?葛亮:之前讀者朋友對我比較熟悉的可能是《北鳶》或《朱雀》那樣回望歷史,甚至於向祖輩那個年代致敬的小說題材。這本小說集的不同之處是直面當下、拷問內心的。
  • 從異化到物化:馬克思的現代性社會關係批判
    [內容提要]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這一規定,奠定了社會關係在馬克思現代性批判中的本體論地位。正是把現實性的社會關係理解為人的本質規定性,以之取代了抽象的類本質,馬克思才實現了從異化到物化的邏輯轉換。馬克思把現代性理解為一種社會關係,他的物化批判也就主要圍繞現代性社會關係批判展開。
  • 五龍有「兩寶」:花米飯和壯錦
    五龍說的是位於師宗縣的五龍鄉,因五條河流匯聚於此,因而得名。距離縣城約60公裡,地處滇、黔、桂三省交界處,居住著壯、苗、瑤、彝等6個民族,其中,壯族人口數量較多。一次採訪,途經五龍,地熱河谷氣候下環山草長鶯飛滿目翠,心情突然就變得離奇的好。進入鄉裡,氣溫突增至35℃左右,比起縣城大約高了八九度。
  • 《大鴻米店》:被禁七年的電影,一個上門女婿不計代價的復仇史
    走投無路的五龍又回到了大鴻米店門前,他喜歡這兒,可以能聞到米的清香。五龍的家鄉本是一個大米場,他從小與米為伴,餓的時候就抓一把生米放嘴裡嚼,他就是憑著一小袋生米撐著來到了城裡。早上馮米店老闆來開門,五龍求老闆收留他做夥計,不要工錢,給口飯吃就行。
  • 傳媒觀察丨人設奴役與數字勞工:異化理論視角下的直播帶貨
    如果說,前幾年直播出現的問題仍浮於表面,那麼當前直播中的異化已完全凸顯並在不斷深入。憑藉技術支撐、人性驅動、資本介入,網絡直播這一生態中的各個流程中都已出現人與社會的異化。  主播異化:「人設」奴役  在今天的網絡直播中,對立的主體發生了變化,工人變為「主播」,勞動產品轉變為非物質的「直播節目」,對立的形式也由「工人被資本家奴役」轉變為「主播為人設奴役」。
  • 米餅小院【元淺】書單強烈推薦txt
    至愛看書-小沈書坊-十八斤肉_邊城浪仔-雲裡閱-花小櫻-青梅書香-南巷書生-大唐文社-啟點書廊-摸魚書齋-綠島書生-觀書坊-景梁圖文-候鳥書舍-晚睡文館-小沈書坊-十八斤肉_邊城浪仔-雲裡閱-花小櫻-青梅書香-南巷書生-大唐文社-啟點書廊-摸魚書齋-綠島書生-觀書坊-景梁圖文-候鳥書舍-晚睡文館-飛騰中文-酷讀吧-天樂品閣-微微看書-木槿愛讀-書林小巷-雯雯品閣--嬌嬌掌讀-珊瑚書誠-芝柯文學-花小柳-
  • 兩本小說,主角穿越變為魔族王子,拍電影搞網際網路用文化徵服異界
    兩本小說,主角穿越變為魔族王子,拍電影搞網際網路用文化徵服異界小鵬來推書了,如果您喜歡小編的推薦,可以點擊右上角關注小鵬哦!主角依靠著三王子所留下來的遺產:「魔能留影儀」和「音攝石」搞起了電影產業,隨後又編寫了電腦系統和自己擅長的遊戲設計,這些東西一問世,異界的居民們就開始歡呼雀躍,於是出現了以下的畫面,巨龍們搬著小板凳追看電影,精靈族們因為忠犬八公的故事潸然淚下,就連貴族的神明也親自到凡間催更小說《福爾摩斯偵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