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王李克用:唐末最後一位「騎士」,極力維護皇室尊嚴

2020-12-17 騰訊網

880年,鹽梟黃巢率領30萬大軍進入長安,唐僖宗在宦官田令孜護衛下,狼狽逃往成都避難,關中形勢一片混亂。進入長安後,黃巢大肆屠殺門閥貴族,然後在含元殿登基稱帝,國號「大齊」,年號「金統」,起義達到最高潮。黃巢佔領關中,唐軍兵敗如山倒,關中許多節度使紛紛投降。那麼,是誰最終撲滅了黃巢起義呢?主要是兩位:晉王李克用、梁王朱溫。其中,李克用功勞最大,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評價:「克用年二十八,於諸將最少,而破黃巢,復長安,功第一,兵勢最強,諸將皆畏之。」

晉王李克用,何許人也?唐朝末年最後一位「騎士」,雖說驕橫無比,卻極力維護李唐皇室尊嚴。有人說,李克用對唐朝忠心耿耿,是唐朝復興之希望,筆者不認可。唐末五代亂世,藩鎮割據混戰,壓根不把朝廷放在眼裡。但是,相對其他節度使,尤其是臭名昭著的梁王朱溫,晉王李克用算是一位「騎士」,雖說他囂張跋扈,至少還有「忠義」二字。

01、不計前嫌,領兵入關,平定黃巢起義,居功第一

李克用,沙陀人,原姓朱邪,因父親平定龐勳起義有功,賜姓「李」,這是很高榮譽。安史之亂後,唐朝陷入藩鎮割據混戰局面,節度使之間經常攻殺,不把朝廷命令放眼裡,李克用自然也是一樣。880年,李克用被唐軍擊敗,狼狽逃往韃靼部避難。就在李克用逃往韃靼部這一年,黃巢起義軍攻入長安,唐僖宗狼狽逃往成都,唐朝江山危在旦夕。

黃巢攻入長安後,唐僖宗調集各路節度使,聯合進攻關中,試圖收復京城,結果都慘敗而歸。此時,唐僖宗想到了流亡關外的李克用,於是下詔讓他入關平定起義軍,戴罪立功。882年,李克用率沙陀騎兵17000餘人入關,給唐軍注入新生力量。883年,李克用連續擊敗黃巢麾下大將黃鄴、趙璋、尚讓,斬殺起義數萬人,橫屍三十餘裡。

懾於李克用沙陀騎兵巨大威力,黃巢被迫撤出京師長安。李克用乘勝追擊,連戰連捷,黃巢勢力一落千丈。884年,黃巢兵敗狼虎谷,被外甥林言殺死,首級送往長安。司馬光評:「破黃巢,復長安,功第一,兵勢最強,諸將皆畏之」。

02、上源驛事件,李克用上書朝廷,給足唐僖宗面子

884年,朱溫被黃巢軍隊擊敗,於是書信李克用,請求增援。收到來信,李克用再次率領沙陀騎兵從山西南下,一路所向披靡,連續追擊三百餘裡,黃巢軍隊損失慘重,沒了東山再起之機會。勝利歸來,朱溫在開封上源驛宴請李克用,犒勞沙陀軍團。誰知,就是這一頓「飯局」,讓李克用、朱溫結下仇恨。

酒過三巡,李克用言辭激烈,得罪了朱溫。夜晚,朱溫派兵焚燒上源驛,圍攻李克用。李克用已經酩酊大醉,不省人事,壓根不知道危險來臨。好在侍從郭景銖臨危不亂,用冷水潑醒李克用,並告知他朱溫派兵圍攻驛站。此時,正好天降大雨,將大火撲滅,李克用血戰突圍,縋城而出,逃過一劫。

逃回軍營後,李克用並沒直接發兵攻打朱溫,而是上書朝廷,請求唐僖宗下詔討伐朱溫,這點實屬難得。要知道,此時李克用實力碾壓朱溫,而唐末藩鎮之間混戰,從不給皇帝打「報告」,一言不合就開打。李克用還上書朝廷,算是給了皇帝面子。結果,唐僖宗並未下詔討伐朱溫,而是充當調解人,冊封李克用「隴西郡王」,將事態平息。

03、多次進兵關中,卻從未攻擊長安,維護皇室最後尊嚴

885年,朱溫挑撥離間,說李克用懷有異心,李克用不服,八次上書朝廷請求討伐朱溫。結果,唐僖宗不同意,李克用非常憤怒。不久,唐僖宗讓邠州節度使朱玫、鳳翔節度使李昌符出兵討伐河中節度使王重榮,朱溫也率領兵北上,響應朝廷號召。王重榮作戰失敗,向李克用求助。

李克用收到來信後,率沙陀騎兵南下,擊敗朱玫,攻入關中,唐僖宗逃往漢中躲避。但是,李克用並未攻打長安,而是退兵河中。888年,唐僖宗駕崩,弟弟李曄繼位,是為唐昭宗。890年,宰相張浚聯合李茂貞、韓建、朱溫等節度使,再次出兵攻打李克用。結果,李克用擊敗聯軍,再次攻入關中,依然沒打長安。895年,李茂貞出兵攻打長安,唐昭宗逃跑;李克用出兵「勤王」,擊敗李茂貞、王行瑜,唐昭宗得以回到長安。

此時,李克用兵強馬壯,關中各路節度使沒人是他對手,李克用想攻入長安,「挾天子以令諸侯」,不是難事。但是,李克用依然守住底線,沒有邁出這一步,維護了皇室最後的尊嚴。要知道,此時的節度使,已經沒多少人尊重天子了。

04、朱溫篡唐,李克用拒絕承認,讓兒子替自己復仇

保留著「忠義」之騎士精神,李克用在唐末藩鎮中屬實罕見,也正是因為這騎士精神,無形中讓李克用少了許多「挾天子以令諸侯」之機會,也讓他在與朱溫的爭霸中逐漸處在下風。904年,朱溫基本平定中原各路藩鎮後,出兵攻打關中,劫持唐昭宗,將皇帝帶回洛陽,充當傀儡。昭宗遷都洛陽後,朱溫強迫其將年號改為「天佑」。李克用認為,天子遷都洛陽並非自願,而是被強迫,所以拒絕使用「天佑」年號,繼續使用之前的「天復」年號。

907年,朱溫強迫唐哀帝李柷退位讓賢,改國號為「梁」,改元「開平」,定都河南開封。朱溫篡權奪位,李克用拒絕承認,繼續使用唐朝年號。908年,李克用病重,於是將兒子李存勖叫到榻前,給他三支箭:消滅燕王劉仁恭、契丹皇帝耶律阿保機,以及朱溫,否則他死不瞑目。為何要消滅這三人呢?劉仁恭,享受恩惠,卻背叛自己;耶律阿保機,與自己結拜兄弟,卻背信棄義;朱溫,國讎家恨交織,此仇不共戴天。可知,即便將死時,李克用依然從「忠義」角度看待問題。

綜上所述,唐末五代亂世,儒家「忠義」觀念遭到無情踐踏,李克用雖說也是藩鎮一員,但他至少還有「忠義」之底線,極力維護皇室尊嚴。就此而言,李克用應該是唐末最後一位「騎士」。具備騎士精神,未嘗不是好事。從個人品質上來看,李克用比朱溫強,但騎士精神並不適合亂世。所以,李克用雖然強大,卻越打越弱,還差點被朱溫趕回草原。

參考書目:《資治通鑑》

相關焦點

  • 梟雄古墓祭,晉王李克用
    ——訪「晉王」李克用墓說起雁門關,無論從歷史典籍到詩詞樂賦,一本本、一篇篇、一首首的記錄中,它都負載了厚重的人文內涵。大概從春秋時期開始,山西代縣以西六公裡的陽明堡鎮就是連接雁門關的要衝,而這個陽明堡鎮中有個默默無聞的小村——七里舖村,有一個響噹噹人物的古墓,文保級別並不高,墓主人卻是一位亂世英雄,是他奠定了後唐建國的基礎,他就是晉王李克用。
  • 晉王李克用:獨眼龍王爺
    侵權必刪梁唐晉漢周五代,其中後唐李存瑁建立,是李克用的兒子,李克用對後唐的建立產生了很大作用,可以說就是他的力量的。在《殘唐五代史演義》中首次形容李克用是從丞相鄭畋的口中表述出來的。唐僖宗到西祁州,升殿大哭黃巢犯闕,社稷危在旦夕,鄭畋就推舉李克用,這時對李克用進行了側面描述,一說他出生功績,再說他外貌形容。此人生得左眼大右眼小,黃睛綠珠,人皆稱為獨眼龍,自號碧眼鶘,手下兵稱為鴉兵。能徵善戰,勇略過人。
  • 晉王李克用墓 | 只手難扶唐社稷,連城猶擁晉山河
    李克用是晚唐五代極為重要的歷史人物,由於其子李存勖建立後唐政權,並追封其為後唐武皇帝,故極建陵及其附屬建築李氏家廟(柏陵寺)為顯赫一時的重要歷史遺蹟。李克用天佑五年正月辛卯卒,年五十三。天祐六年二月十八日葬於雁門。1089年,李克用墓誌出土於代縣七裡營,揭開了很多和史書中不一致的地方。成為晉王墓中最重要出土物。墓誌標題為: 《唐故河東節度觀察處置等使開府儀同三司守太師兼中書令晉王墓志銘並序》。
  • 晉王李克用隻手遮天,實力雄厚,結局卻斷送在自己的貪慾之中!
    在近幾年的時間裡面中國的動漫發展的非常迅速,現在在各大網絡平臺看到的動漫大部分都是國產動漫,中國的粉絲也越來越支持國貨,其中最讓大家喜愛的幾部動漫就是《秦時明月》和《畫江湖》系列,從2014年開播開始到現在為止能夠吸引大家視線的也就是《畫江湖》了,尤其是現在剛剛上映沒多久的第三季不良人,讓期待已久的粉絲大為暢快,在劇中晉王李克用隻手遮天
  • 後梁:五代時期的強大皇朝,與前晉爭霸十六年,為何最後失敗而亡
    中和四年(884年),黃巢兵敗自殺,朱溫與李克用在汴梁慶祝勝利。李克用在席間辱罵朱溫,朱溫大怒,放火想要燒死李克用,結果李克用成功逃脫。自此二人不和,互相攻殺,為以後的晉梁爭霸埋下了禍根。黃巢死後部下秦宗權繼續反唐,割據蔡州稱帝。光啟三年(887年),秦宗權進攻汴梁,朱溫聯合各鎮,消滅秦宗權,提升了自身的實力。此後朱溫東徵西討,兼併各地藩鎮,逐漸成為唐末最強的軍閥。
  • 朱溫為何急於逼唐皇禪位,李克用為何處處於朱溫作對
    他的最大競爭對手就是佔據山西的晉王李克用,李克用非漢人,少數民族出身,因護唐有功,被賜為李姓,李克用感恩戴德,擁唐之心較為真切。他和朱溫長期爭奪唐朝中央的控制權,成為死敵,朱溫最終戰勝李克用,取得了唐朝中央的控制權,李克用不甘心失敗,積極整軍備戰,尋找時機,意圖翻盤。朱溫實際控制的區域並不大,僅擁有河南全省之地以及陝西、湖北、河北、山東、安徽的部分地區。
  • 後兩個是唐朝皇室的後裔建立的嗎?
    唐朝、後唐、南唐雖然都以唐為國號,但後唐與南唐並非唐朝皇室後裔所建。三個以唐為國號的王朝,只有南唐與唐朝存在著一定的淵源關係。
  • 後唐太祖——李克用——李氏名人
    李克用也就因此改姓李了。  李克用是唐末,五代初的著名軍事統帥,也是一位亂世英雄。他靠鎮壓農民起義起家,在爭奪霸業中死去。他的個人榮辱都集中在他近乎40年的攻城略地的軍事生涯和爭權奪利的政治鬥爭之中。  史載李克用開始學說話;就「尤喜軍中語」,從小愛騎馬射箭,李克用15歲那年(868年),龐勳領導桂林戍卒起義,聲勢浩大,縱橫山東、江蘇、安徽等地。
  • 李克用出生地初探
    其中晉王李克用可謂是沙陀三王朝的始作俑者:後唐開國皇帝李存勖是其長子、次任皇帝李嗣源為其養子,後晉開國皇帝石敬瑭(臭名昭著的契丹兒皇帝)則是其養子李嗣源的女婿,及至後漢、北漢的兩位開國皇帝劉知遠、劉崇兄弟二人等沙陀貴胄莫不與他有著深厚的淵源。
  • 晉王李克用廣收義子,但沒有十三太保,李存孝只在義子中排名第二
    而這種關係經過南北朝和隋唐兩代的發展,在唐末發展到了巔峰時代。當時各種社會階層之間普遍的存在結義現象,實際上是亂世求存的本能。朝中宦官結義是為了掌控朝政大權,大臣和勳貴世家結義是為了瓜分土地資源和既得利益,各藩鎮節度使之間結義是為了瓜分整個國家。而李克用的十三太保則是屬於藩鎮內部的結義,其目的是加強控制個藩鎮節度使地盤和軍隊需要。
  • 他們的皇室是唐朝的後裔嗎?
    後唐和南唐是唐朝滅亡之後,在五代十國時期出現的兩個政權,其國號皆為唐,皇室都為李姓。那麼唐朝、後唐、南唐之間的關係如何?
  • 五代十國——中國最後一個大分裂時代
    起初朱溫是想一統全國後再行稱帝,但徵淮南失利朱溫大怒之下於907年逼迫李祝禪讓不久後又殺之,李祝死後李曄一脈盡皆被殺傳承289年的大唐宣告滅亡但同時也宣告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大分裂時代——五代十國登場。五代十國的五代指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和後周,十國是指前蜀、後蜀、南吳、南唐、吳越、閩、楚、南漢、南平(荊南)、北漢。
  • 唐朝版鴻門宴:此牛人宴請虎將李克用後亮劍,不可思議的事發生了
    李克用是唐末的蓋世名將。李克用出生於856年,沙陀人,他原本並不姓李,而是姓朱耶,他在家族內暱稱為「三郎」,他因為能騎善射、勇猛剛強,贏得一個響噹噹的綽號:飛虎子。李克用和唐朝的關係是若即若離。龐勳起義被平定後,朱耶赤心被賜姓李,改名李國昌,並成為振武節度使,而李克用為雲中牙將。
  • 梟雄李克用麾下十三太保,實力豪橫為何卻無一善終?
    亂世之中必出豪傑,除朱溫外,晉王李克用也是箇中翹楚,實力極為雄厚!三晉之地一向是出精兵強將的地方,加之李克用的老謀深算,更有十三位養子輔佐,所以早期他的實力絕對凌駕於其他軍閥之上的。今天要說的就是李克用這十三位義子,他們可以說個個都是英才,各自都有特長,人稱十三太保。雖然實力豪橫,然而卻無一善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