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獸按:今天是2021年2月4日,小年,據說從今天開始,我們已經從庚子年進入辛丑年了。因為在新知覺之門的一次冥王式的交流而重新想起了這篇整理於2018年的因夢隨筆,決定加上後續的幾條,推出一個2.0版。
分享:胡因夢
整編:陳壽文
1、託馬斯由於必須找出適合現代人的語言詮釋來接引大家進入宇宙意識海及海面上的造物生息,繼而發現和揭露自己就是地球上的共同創造者,並不是一名微不足道的消費者或被消費者,所以盡量技巧地避免使用上主或基督之類的傳統字眼,但就如同所有整合學領域的學者一様,其結果卻是宣講者本身被投射成了救世主,這麼一來,依法不依人或組織的現代整合學(Integral Studies)核心精神就被淡化甚至消失,而受眾又落回到了啟蒙運動之前的缺乏個體價值的狀態。因此,人在面對心身靈這個極為複雜細緻的存在議題時,永遠擺脫不了對自力與他力、臣服與獨立、交託與拾回、感應與辨識等等的"覺知"功課。
2、凡是懶得靠自己去深入思考和閲讀的人,便只能依人和隨波逐流了!主動參與還涉及到意志力的運用中是否帶著良知與覺知!如同《塔羅冥想》所言,人類建構的社會就像是一艘巨輪,上面有一般的乘客,也有工作人員、舵手及船長。如果我們的志向只是做個乘客,自然會在希望和失望、渴求和嫌惡之間隨波擺盪。但如果立志成為舵手或船長,那麼就勢必得負起責任,為迷航的生命找到靠岸的方向,並且要解決船上發生的一切問題。既需要伴兒又煩厭他們身上的習氣,是人人都在面臨的日常困擾,你若是立志成為公司裡的"大人",或許可以換一種心情,不從好惡出發去與人互動,而是懷著好奇和創造性的探索精神,去觀察和研究對方更深層次的真相,以及自己的反應模式。如此一來,人際關係就不再是需索遊戲,而會逐漸演變成互助互融的關愛。人生經驗深刻化的契機,就埋藏在這樣的轉機中。這才是真正的實修和德行的培育。
3、整本《塔羅冥想》都在探討什麼叫創造力,但克氏説的最簡明,他説一般人的活動只能算是製造而非創造,那麼創造究竟是什麼呢?創造是"空中生萬有"的作用力,但人若無法靠自己去轉化業力或所謂的自淨其意,便顯然會因為業力製造的心理坑洞而卡在了恐懼、自卑、擔憂、虛弱、匱乏等等的負能量上面,這麼一來,人的空性、自性、神性本體也就無法發露出來,此回大家透過託馬斯的能量場以及對他的全然臣服,交互影響了彼此的能量場而嚐到了Bruce所強調的空與愛,於是切實體驗到本自具足的高層況味,可以説就是對造物主的創造場或零點場的一次"小悟"。今後要如何保任並將其延續下去,成為行、住、坐、臥中的存在基楚,這件事本身就是一種創造性的展現,有了它,才能將日常生活的每個瑣碎活動,化成當下即永恆的整全行動!
4、基督信仰在地球的遠古記載裡已經有一萬多年的歷史,比基督教會的出現要早了許多,佔星學就是遠古時代基督信仰的靈修工具,後來被主流教會打壓,因為這是教會精英和貴族把玩研究的學問。佔星學是用來助人的最佳工具,但是在自己的實修上只能起到"參考架構"的作用,過度依賴它,也會阻礙直觀智慧的發展,而"直觀智慧"肯定不僅只於"空和愛",它是永遠保持內外全觀覺知,經由漫漫長日積累而成的,急不得啊!內地朋友根深柢固的問題就是"急著掌握和抓取",雖然在資源缺乏競爭激烈的國度裡,這完全是可以理解和同理的問題!但別忘了佛陀和克氏都是"慢牛",佛系的自力"默照"加上耶系的他力"救贖,才能讓人在日常生活裡"依法不依人,依天師不依人師"!天師指的是"道或造物主,克氏說過:行徑符合"道","道"就會反過來照顧我們!這道即是神 。
5、其實恐懼也是空,並沒有實質性,只是長久壓抑漠視的一股強大能量罷了,而揭露內心深處的各種情緒能量,是到死都得進行的內在工作。
6 一些法佈施單位,可以說是既在做善事,也會一不小心變成障道的組織,譯介真理著作也是一様,老師教學生亦是如此,關鍵是,主事者如果不夠明白、對真理沒有全面性的理解,那麼最終也只可能落到"靈性超市"的層次,充其量僅僅是滿足了人們的"靈修物化之欲"罷了。
7、確信你不是孤零零的一介個體,你和一切生命及造物能源隨時相連、從未分離,但若想體驗到這種境界,心不安靜是進不去的。我們的內在都有個通道,可以進入到宇宙意識裡是"自然無念"的狀態一直持續一個小時以上才有可能出現的!內心沒有任何掙扎或努力,然後就捲進內在通道,但這種屬靈體驗並不是修行人應該全力追求的境界,因為會一閃而逝,卡在上面就會變成"屬靈醉漢"!
8、主禱文從頭到尾對應的是7個脈輪的振動,相當於咒語的功效,是基督隱修或密修者的靈煉方式,平時要養成習慣,臨危呼救時相應交感效果才會好。
9、人類正是因為有了基督化身的救贖與啟蒙,才可能在地球完成每個個體生命的共同創造使命,完成在物質世界演化到更高次元的任務,也就是從現在的地球期進入到未來的木星期(由水星的智力發展進入德行的神聖意志體現),再提升至金星期和最後的沃肯期!
10、與上主相應有別於持咒,不過透過咒定也能入靜,入靜後才能與上界互融!
11、如果其他脈輪都有振動,但比較聚焦於性輪,就比較沒問題,但如果完全被拉到性輪其他都不振動,那就代表過度運用意志中樞,掌控性太重,第三輪則是學術研究中樞,喜歡成套的系統硏究,但如果其他脈輪都不振動,就代表是大頭腦型的人!
12、我現正對任何一種見解都保留質疑空間,而且發現這樣的態度離空性越來越近,但同時感性層面的直觀密契體驗卻越來越強!見解是頭腦辨識和認知的範疇,但密契體驗是強大到頭腦還來不及活動就瞬間發生了。所以質疑不該是一種制約式的負能量,而是佛陀所提出的不攀緣、不立即認同或不認同。如同塔書中的月亮那章所說的,窮邏輯之究竟後,還要有勇氣躍入未知的深淵,其實不是主動躍入,而是被高能捲入,但捲入的同時並沒有喪失清明的覺知。這需要長年一直保持無懼的隨觀,才能在密契體驗發生時順服地進入啟示能量場!
13.「我繼續問她,在洞穴中修行是否是一種逃避?逃避日常生活的考驗?這是生活在塵世中的人們對隱士的生活最常提出的問題。」她快如閃電般地回答:這絕不是一種逃避。我認為世俗生活才是一種逃避。當人們遇到問題時,他會打開電視機、打電話找朋友、出去喝咖啡。但在洞穴裡,你沒有任何人可以傾訴,只能面對自己。當你遭遇困境時候,你別無選擇,只能面對它,最後,從另一個方向走出來。在洞穴中,你面對自己最粗糙的最原始的內在本質,你必須找出應對解決的方法。這才是封関修行的真實意義。
14、Mark Passio說精神變態者的人格特徵是:錯誤都是別人犯下的、自己的行為都有理由、無同理心或罪咎感、缺乏感受力但頭腦強大、有高度意志力、情緒冷淡抽離、能量封閉緊縮、自我中心、慣性説謊、不為行為後果負責、僥倖心理,深層動機往往是恐懼、匱乏、貪婪、界分、掌控!
15、宇宙的源頭不在外面,它在人體的核心深處,而前往這造物光源的通道就是我們的氣脈或經絡。但氣並不是這光源本身,因為氣永遠在振動,是顯化出來的,光源則是靜止的、如如不動的、未顯化的。中醫認為十二正經如同江河、奇經八脈如同水庫,後者的作用體現在前者的聯繫和溝通上面,最終還是得𣾀入天與地的通道:中脈。人體本身是一種信息感應器,修身養性培德都是在強化生物電磁場,精微化信息感應的能力,幫助我們連結那寂靜無為的聖光。不論是道系、佛系、瑜伽系或是基督信仰瑜伽系的靈煉方式,最終目的並不是停留在打通任督二脈的小周天階段(對現代人來說已經是難能可貴了),而是要讓氣感慢慢消失,意念慢慢停歇,逐漸融入寂靜無為之境,亦即一般所謂的練精化氣、練氣化神、練神還虛。然而這"練"字其實是不究竟的,是一種容易導致我執的概念,所以要修的主題是"無執之德",基督信仰的三聖戒,或是克氏所說的化解心中出自高標準或完美主義的二元對立。因此,我們可以從強身練氣入門,也可以從返觀化執入手,更可以從順服、守貞、神貧這種非技術派的信仰之道上路。
16、凱西:靈魂不僅僅在地球轉世,也在太陽系其他行星的非物質維度遊歷。靈魂,其實是宇宙的存在,可以前往宇宙的任何部分!而我們的太陽系好似一所大學,各行星似大學的科系。每一個行星提供自己特別的課程幫助靈魂成長。這些課程跟星象學非常相關:水星提供智力的開發;金星拓展愛和創造力;地球是因果維度,用以測試靈魂的理想和願心;火星涉及憤怒和動力;木星是關於高貴理想和大群體;土星意味著戲劇性的變化和清理;天王星與靈異能力相關,走向極致;海王星是關於神秘體驗的;而冥王星幫助靈魂意識的擴展。
17、Jordon Peterson 的思想主旨是以神聖意志取代自由意志,以自重取代自憐,以為生命負責取代放棄奮鬥,他不可思議的力量,背後有著對於人類目前的軟弱虛偽、自憐自艾、逃避責任、護己護短、自戀狂妄⋯的無限悲痛,一股和上界連結奮不顧身的救贖驅力。
18、只有致力於提升心輪的愛、頂輪的合一性、眉間輪的直觀智慧、喉輪的語文才能、性輪的創造性意志力、海底輪的大地之母落實力,再加上太陽神經叢的學術研究能力,然後在愛中結合覺知與行動,在覺知時結合愛與行動,在行動時帶著愛與覺知,方能時時與上界的屬靈光能連結,來消解掉以嗔恨、懷疑、恐懼為糧食的魔性能量。
19、批判滋長了自我膨脹的完美主義傾向,每當面臨關係中的衝突與對立時,我們不願去改善或探究問題所在,更缺乏轉化自我習性的意願,最後的下場就是萌生離群避世的念頭;而指責只會遮蔽能夠洞悉美的雙眼,認為身邊的人都沒有愛,只能儘快逃離,去尋找一個看似溫暖可靠的避風港或是遙不可及的烏託邦。
20、可能會有群友認為進入"空與愛"之前難道還需要進行那麼多心理學(包括佔星心理學)、哲學、理入禪修(克氏等)的思維修持嗎,為什麼不能直接入空,需要這麼麻煩嗎?答案是,的確需要,因為聞、思、修對一般人來說缺一不可,世上很少人可以像六祖惠能一様,有能力在一介文盲無任何學養的情況下開悟,也很少有人像克氏這樣,從小到大都被學校視為智障,卻在33歲左右大徹大悟。聞、思、修是一個人從充滿著幼稚的自戀、自卑、匱乏、不安全、依賴、逃避、投射織夢、失落幻滅等心理問題中,逐漸生出力量、勇氣、知見、智慧,以完成個體性發現深層自性的必經過程,也是療癒和釋放下三輪的創傷及情緒、開啟心輪之愛、窮邏輯之究竟、達成直觀確知力的自我訓練歷程,更是學習謙卑地與古往今來無數的智者們共同思考探索的最佳成長方式!這些知見的吸收和消化,佐以當下的返觀自照,久而久之才能進入自然無念、動靜自如,而非用技巧和二元對立的方法去製造空境!
21、高品質直接吸收的營養素就是光能,可以立刻消除負面訊息。
22、人只要對現前的工作產生三心二意的揀擇,很快就會製造出進退兩難的困境。在還未理出別的可能性之前,最不傷害自己的方式就是把心安住在目前的工作上面;其實喜歡閒散生活的人多半能量不足,而專注於工作,安心地落實在當下,就不太容易消耗能量──三心二意是最耗神的。
23、做母親的如果缺乏個體價值和學養,是無法以身教啟發孩子的,僅僅是個保姆或大管家而已,不過當然,如果能夠滿足於大管家的工作而不覺得無意義空虛,也是很幸福的事!
24.克氏教誨不斷揭露數千年來的組織化宗教之弊端和扭曲,所以才必須強調修行純屬"個人直悟之事",與任何組織或宗派皆無幹,但是要做到,首先得有不依賴的獨立精神,若是非得靠個什麼,不如直接向上界祈禱吧,這比人要可靠的多!把修行變成生命教育和個人信仰而非宗教或技術鍛練!
25.我欠的債很大,我土海合相12宮,二行星都有6、7個相位,還到死為止,有無形的指引,葉子說的。而且我自己也都經過想要依賴上師、法師,想要逃到道場裡而最後幻㓕的歷程。實在是太明白大家內心的需求和真相了。我也是後來才明白,必須臣服心才能柔軟安祥!最重要的是放下了"人比人"的執著,反正誰也比不上天父老子,大家就老實點相親相愛吧!真的,學佛修道者最愛比誰的境界高,誰的腿子功夫強坐得久,誰的傳承最牛逼,誰的師父化虹光了,云云!
26.人會因為不執著而輕鬆,但能量強大不能僅僅靠內觀!集體意識的負能必須藉由祈禱來淨化!他説的就是去除完美主義傾向,但即使去除了,仍然會受到地球周圍能量場的影響。佛法太過於簡化和個人主義!沒有把精微能量場納入修行範圍。過十年你再下結論也不遲,白甜!你現在只有認知沒有體證。已經精微化的李辛大夫為什麼要強調走路和運動?佛法是內修功夫,可以說是一切的基礎和體悟,但是仍然不足!你讀的東西都不是䆁伽牟尼口傳的原始佛法,去讀一讀阿含經和雜阿含經吧!克氏教誨被印度佛教著名學者喻為"沒有扭曲的佛法"!
27.總結一下十年工作坊深挖出來的問題:部落意識過強導致視力模糊、男女關係混亂不忠又不願直面改善、依賴人不依持真理、女性傾向於索取不甘心奉獻給予、男尊女卑導致女性不斷想證明自己比男孩兒強大卻仍然得不到父母真正的愛、伊底帕斯情結深重是源於父母的情感普遍嚴寒、家庭教育未能培養出良好溝通習慣、女性缺乏以建設性態度看問題的自我訓練、靈性追群者容易被二元對立式逃避現實的"屬靈醉漢之道"吸引、男性情願為面子買單不願為裡子負責、男性的天秤上事業野心與情感經營的砝碼不平衡、媽寶男越來越多導致原本缺乏陽氣的女性更陰沈哀怨、有過被性侵猥褻經驗的女性比比皆是而米兔卻是近年來才上市的平反運動、邪悪教育培養出了完美主義傾向的不如實者、因謀生不易而忽略了身心健康、急於掌握下一個精神或物質資源而無法安住於當下、缺乏內觀覺知力而習於自我緊縮、聚焦於物質表象導致對更精微更具有決定性的"場"缺乏覺知、面臨理想與現實的抉擇時通常會站在土星這一邊、對眼前的工作不滿意實則眼高手低、渴望成為超人卻不肯下苦工、幻夢永遠比現實美好、因壓抑真實感受追求和諧而內耗不斷⋯⋯⋯雖然如此,中國肯定成為地球靈性覺醒的大搖籃,因為西方之"作"絕非中土所能比!
28.在長達三十多年的返觀過程裡,我發現一開始的幾年很容易捲入眼前對象的能量信息中,當對方的眼涙還沒湧出,我已經接收到哀傷的氣場,而從身體的底端有一股氣往上推擠出眼淚來。多年後在辨識自他能量之分上面有了經驗,自己的個人情緒能量越來越減低之後,便開始明白以前並不是真的有同理心,是心理創傷尚未徹底揭露。過往的十年由於頻繁地舉辦工作坊,一次三十多人的覺察經驗累積下去,便更進一步地明白,不論是自己修行或是療癒他人,重點都在於過程中要氣沉丹田、讓氣息維持在隱微狀態,這樣就比較容易放空、讓身體的穿透性充分顯化,如此一來,別人的我執所製造出的緊縮、自卑、不安、慍怒等與外放的暢快能量相左的壓抑之氣,就能夠很快地穿過我們的精微體、消散於空氣中,否則只要還有自身的阻抗與防衛反應,或是還殘存著一些和對方勾招的相似情緒及情結,我們都會被負能量緊箍咒鎖住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裡,我們會莫名地感到煩躁、沮喪、有一種汚濁感,甚至會有莫名的自慚和恐懼,不太想與人接近或四目交接。這些反應都是因為精微感知力已經開發,但是空性、包容力、承受力及愛心還不夠,換言之,正氣尚嫌不足所致。總之,覺知、智慧、愛心、耐心的發展,必定會使我們的神經質疑慮反應降低、批判和嫌悪的念頭逐漸消失,到了這種程度,就不會再刻意地去覺或意識,比較像是一種似覺非覺卻能一目了然的全觀,這時才能出現終於鬆了口氣的自由感!
野獸電臺第二十一期:我的年度好書(20210102)
延伸閱讀
胡因夢:我們所執著的愛情裡,其實不一定有愛的成分|《野獸·薦讀》
胡因夢:東方的默觀冥想與西方祈禱之道的整合|《野獸·薦讀》
胡因夢:我們何曾真的擁有過誰|《野獸·薦讀》
胡因夢:依法不依人|《野獸·薦讀》
胡因夢:在關係中修行|《野獸·薦讀》
胡因夢:世上最動人的事是謙卑|《野獸·薦讀》
胡因夢:真正的修行是愛與德行的培育 |《野獸·薦讀》
胡因夢:女性主義的緣起與發展(下)|《野獸·薦讀》
胡因夢:世上最動人的事是謙卑|因夢老師生日喜樂
胡因夢答問錄|遭受性侵犯,該怎麼辦?
胡因夢:利他主義的陷阱|《野獸·薦讀》
胡因夢:活在世間,但不屬於它|【心靈自由·視頻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