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買房致富,10年後的今天我還是建議你買房!

2020-12-22 騰訊網

10年前,上海浦東一套房或許只要150萬,可在10年後的2017年,已經達到了1100萬,換句話說,如果當初你選擇了買房,那你的財富便每個月增值7萬多。可是,時光無法倒流,即便是給個機會,當年的你也未必有勇氣買房。

十年之間,北上廣深的房價漲幅跑贏了收入和房租。為什麼一線城市的房價超越了普通人的承受範圍,卻依舊有人在買房?

現在不買,以後瘋漲了更加買不起了;即使現在當了高位接盤俠,十年之後再回首,當年的房價還是低谷,房子早買就是賺到。這是大多數人十年前選擇買房的心路歷程。

有人拿十年的光陰去換一套大城市的房子,有人用十年的光陰享受一段沒有房貸的舒適人生。十年之間,恰似南柯一夢。

十年間,一線城市的房價發生了什麼變化?

1、市場自我調節,房子供不應求,價格高漲

中國加入WTO,國際資本蜂擁中國搶佔市場,眾多跨國企業在華建廠,以及本土民族工業的崛起,大量勞動人口擠滿北上廣。

一線城市佔據了資源優勢,大量人口的湧入,就有了對房子的渴求。十年前的中國已取消福利分房,樓市開發進入市場自由競爭,人多房少,物以稀為貴,住房需求暴漲,房價被推高。

2、貨幣超發,房產成了財富保值的堅挺後盾

十年前,逐年增高的超發貨幣引發貨幣貶值,老百姓擔心財富縮水,私人資金可投資的項目不多,大概有理財,股票,房產等幾個渠道,炒股是有門檻的高智商投資,理財收益不穩定,唯有房產是傻瓜閉著眼睛都會做的投資。

儘管十年間樓市有過短暫下跌回調,站在十年的歷史長河來看,房子的投資回報率還算穩健,甚至出現了靠炒房賺錢的投資客。

3、國際熱錢湧入中國,人民幣升值,外資搶灘樓市紅利

中國走向全球市場之後,外匯儲備增多,人民幣升值,國際熱錢通過投資人民幣資產(比如:房地產)獲利。當時中國股市還太年輕,尚不健全,投資還需要勇氣。

與此同時,在當時中國資產荒背景下,中國的製造業多以低端製造為主,出口到國際市場,掙得都是血汗錢,還不如開發一個樓盤掙得多。十年之間,許多央企也涉足樓市,主業低迷,樓市利潤來湊,投資房地產被認為是資金獲利和避險的好去處。

數據顯示,2016年銀行新增貸款大頭都給了房貸,製造業萎靡了,如今在一招比一招狠的重磅樓市調控之下,銀行也知趣地收緊房貸了。但房地產在銀行眼中仍然是基礎的優質資產,銀行理財更是為其做嫁衣。

4、中國推動城鎮化,農民進城買房,在讀學生也加入買房大軍

隨著外資湧入中國以及中國城鎮化的進程,工業代工廠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大量農民進城務工,比如富士康在東莞的工廠,曾招納過上萬的流水線工人,還將觸角深入到中國內地,建立很多分工廠。

進城務工的農民用辛勤的汗水建設了一個又一個城市,也會想在城市買房安家,進而激發住房需求。曾經,瀋陽一度為了鼓勵農民工進城買房,還推出了零首付的優惠。

高考之後,是否要去讀書的城市買房成了熱門話題。隨著一線城市房價高漲,如今在一線城市買房的門檻越來越高,完全靠自己的能力(不需要家裡幫忙出資),首次置業時間都在30歲之後。有人調侃,人生不止有詩和遠方,還有買房。

尚無經濟能力的大學生買房最大的障礙是什麼?網上總結為家裡不給錢或者家裡沒有錢,歸根到底,錢才是買房的關鍵因素。

曾經有功成名就的人物勸說年輕人,別在讀書的時候想買房,應該將大好的青春年華用來學習和提升自己,未來靠自己的能力去創業。買房和創業永遠是一場博弈,不如讓年輕有年輕的模樣,其他功利的事情,順其自然。

5、當社會上升的通道被打開,房價也迎來上漲的十年

隨著經濟發展,高等教育已變平民教育,人口頻繁湧向大城市尋找機會,社會有了向上流動的通道,買房需求被激發,拉動了樓市的上漲。

每年,大量的畢業生留在一線城市工作,主要是就業機會多,這是現實。十年前買房的那波年輕人如果足夠努力,也許差不多能混跡中產階層了。

而十年前沒有在一線城市買房的年輕人,很多體驗過大城市的奮鬥歲月後,回到家鄉或者去了二線城市,過上了有車有房,老婆孩子熱炕頭的安寧生活,他們會反問在一線城市買房的年輕人:難道不在一線城市CBD的房子就不叫房子嗎?

十年前選擇了買房,十年後會發生什麼?

如果很多年前,你有幸在上海,讓時光回到2007年,以150萬的總價(可以貸款)買了上海浦東的房子,2017年以1100萬成交。十年之間,漲價了950萬。我們來計算一下你的賺錢速度:

這套房子一年漲95萬,一個月漲79166元,每一天漲:2638元。每小時漲:110元,平均每分鐘漲:1.83元。所以即便你在睡夢中,這套房子還是以每分鐘1.83元的速度在增值。

十年前又沒有限購,如果你有勇氣買下三五套,真等於買了一臺印鈔機,畢竟在上海一個月能掙7萬的人還是鳳毛麟角。

時勢造英雄,無數人在高房價的重壓之下感嘆:如果時光倒流十年,我們肯定會囤一大波房子。可是,時光無法倒流,即便是給個機會,當年的你也未必有勇氣買房。

小萬有話說

因為很多人沒想明白,十年前買房與十年後買房的區別:

十年前買房,上海房價大概1萬一平米,你的月薪才3千,咬咬牙買了房,即使是十年之後,你當年的房子價格會永遠停留在1萬一平米,而你的月薪會達到1萬以上,供房毫無壓力。

十年後買房,上海的房價5萬一平米,你的月薪就算高達2萬,連湊齊首付都困難,買房壓力山大,有人黯然神傷離開一線城市。

十年之間,樓市如同一場精彩的大戲,或許沒有真正的贏家!

相關焦點

  • 10年前買房是深有遠見,現在買房卻是「鋌而走險」?小心越買越窮
    在零幾年的時候,房地產剛開始發展,那會兒誰也想不到以後最值得投資的原來是房產,那會兒買了房子的,現在都不至於太貧窮,而只有一直沒買房的人,看著不斷上漲的房價,而變得越來越窮。可以說,10年前買房是深有遠見的人,雖然運氣成分也有,但是那個時候能咬牙買房,算是比較幸運的了,因為你根本不知道,現在的房價和10幾年前相比有多高。
  • 數據說話 買房和不買房10年後財富差別有多大
    第一種人:買房  買這套房子的話:首付20萬公積金貸款30萬20年計,月供1963元。10年後選擇一次性還款20萬還清貸款,房子歸自己!  那麼十年的月供總計為1963*12*10 23.6萬  第二種人:租房  租這套房子的話:按國內住宅3%的普遍回報率算,50萬的房子月租為1250元。
  • 買房和不買房10年後財富差別有多大?數據告訴你!
    選擇買房則是選擇了淪為「房奴」,一輩子下來可能只剩套房了;選擇租房又不穩定,缺乏安全感,到頭來,可能連套房都沒有。那麼到底是買房好還是租房好呢?買房和不買房10年後財富差別有多大?第一種人:買房買這套房子的話:首付20萬公積金貸款30萬20年計,月供1963元。10年後選擇一次性還款20萬還清貸款,房子歸自己!
  • 買房和不買房10年後財富差別有多大?意想不到的評論!
    第一種人:買房買這套房子的話:首付20萬公積金貸款30萬20年計,月供1963元。10年後選擇一次性還款20萬還清貸款,房子歸自己!可能有些人預期10年後房價還不如今天,或者漲幅低於26%,但因為中國人買房的傳統,為了成家、為了有家的安全感、穩定感,依然會買房,不會在乎房價漲跌。至此,買不買房,你的心裡是否已經清楚了呢?
  • 今年買房,10年後「躺賺」還是「血虧」?兩位前首富觀點一致
    來源: 樓市新觀即便是在房住不炒高壓調控的今天,依然有人對房地產「不死心」。筆者在各大網絡平臺發起的「有100萬你會怎麼花」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全部參與問卷的4987人中,選擇用100萬中的絕大多數去買房的佔比高達83%,選擇存在銀行吃利息的有12%,而選擇創業的僅有不到5%。
  • 「買房致富」時代成為過去,新時期來臨,什麼會替代「買房致富」?
    買房或是不買房,選擇的不同,足以拉開人與人之間的差距,甚至家庭與家庭之間的差距。不得不承認的是,過去買了房的人,幾乎是幸運的、不會後悔的一群人。而今時不同往日,現在買房,不僅是高位接盤俠,而且隨著我國樓市的變化,房子能拉大的差距是越來越小了。
  • 對10年前的自己有啥建議?買房,樂透,不炒股
    對10年前的自己有啥建議?5月29日上映的青春電影《給19歲的我自己》主旨就是時間是把雕刻刀,不僅能讓29歲的女主角回憶起校園美好,還能受到命運眷顧,回到19歲,彌補愛和生活的遺憾。《給19歲的我自己》海報講真,臺灣導演黃朝亮的《給19歲的我自己》符合水準,類型合格,男女主角的人設和顏值都有擔當。
  • 買不買房,10年後差別竟是這樣...
    買不買房?這個爭議始終伴隨著千千萬萬的家庭。今天小編就和大家算筆帳,買房或者不買房,10年後財富差別有多大? 第一種人:買房假設在一個二、三線城市,房屋總價為50萬的地方買房:首付20萬公積金貸款30萬20年計,月供1963元。10年後選擇一次性還款20萬還清貸款,房子歸自己。
  • 未來5-10年,買房與沒買房的區別,你還在擔心成為房奴嗎?
    有的人為了買房,花光了多年的積蓄,甚至掏空了8個錢包,還背負了30年的房貸,所以被笑話為房奴?租房的人,不用湊首付,也不需要還房貸,平時用於吃喝玩樂的開支比較富裕,生活質量明顯比背著房貸買房的人高很多。
  • 5年以後,分期買房和全款買房的人會有什麼樣的差別?
    其實這個問題,也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主題了:5年後,全款買房和分期買房的人會有什麼樣的差別?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先做一個前提假設:假設我們買房為剛需,而非是投資資產性質。三十年前的萬元戶比今天的百萬戶還要值錢。三十年前是這樣,那麼三十年後又會是怎樣呢?這就是我今天想說的最重要的一點。先說說我的結論吧,長期來看,分期買房絕對是優於全款買房的。這背後就是通脹在發揮著作用。
  • 講座:如何買房致富,成為人生贏家?
    來源:金融小夥伴最近,我發現身邊朋友、同事、同學都開始計劃買房,除了剛需之外,大部分的是想通過買房進行投資。除了剛需外,也發現5年以前購房的那些人,已經通過買房收益不少(買房賺的甚至比打工賺的多)雖然說房住不炒,但是也沒有更好的對抗貨幣貶值的方式,大部分人還是以買房,作為一種投資、保值手段。
  • 2020年即將過去!如果決定買房!那麼我勸:年底這段時間買房比上班重要
    一個是年前大家都比較忙,而買房不是買衣服,對每個人來說,買房都是一件很重要的大事情。很多人年前沒什麼心思和精力用在買房上,基本都會選擇年後子再說。年前買房的人少了,那麼對於購房者來說,就是一個機會。你想想,年前你的競爭對手少 你也可以有了更多篩選好房源的機會,也有了更多的時間可以慢慢挑選。不用擔心自己還在考慮中,結果轉眼就被別人搶走了。
  • 10年後的房子竟然是這樣,固安人先別急著買房!
    樓市一直是個經久不衰的話題房價一會兒跌一會兒漲不少人都處著觀望的態度買不買房已經成為茶餘飯後必不可少的談論今天小編就和大家算算這筆帳買房或者不買房看看10年後財富差別到底有多大以此為標準,如果在此地購買一套小戶型差不多60多平方,總價約120w的房子首付36萬公積金,貸款84萬30年計月供3600元10年後選擇一次性還款68萬還清貸款房子歸自己那麼十年的月供總計為3600*12*10 ≈43.2萬
  • 10樓九空什麼意思 買房為啥買邊不買中 買房建議買三不買二
    在買房子的時候,有很多流傳的技巧,例如買房不買中,不要買九樓等等,這些話都表示著這些房子是不適合購買的,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文中了解一下10樓九空什麼意思,順便來說說買房為啥買邊不買中以及買房建議買三不買二
  • 女性買房是經濟獨立的表現嗎?我的答案是,不建議女性婚前買房
    今天我其實更想和大家探討的,是女性買房這個話題。很多單身女性,在婚前都喜歡買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認為這是經濟獨立的象徵。二:經濟獨立與安全感接下來,我想和大家探討的是,為什麼我不建議女性為了尋求所謂的經濟獨立的表現和安全感去買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買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固然是女性獨立的表現,但是選擇買與不買同樣是女性獨立的表現。
  • 第一次買房,我有這4個建議
    我想了想回答他:的確如果從三年五年來看的話,最核心的需求的確是自住。但是如果從10年來看,除了自住的需求,期間一定會有置換的需求。從我們身邊大多數同事的置換頻率來看,這個時間基本就是五年左右。而置換的時候首付已經提升到6成,那時候對於一個普通家庭來說,一定是筆有壓力的支出。
  • 未來10年,2類房子或「無人接盤」,內行建議:真的不要亂買房
    相信不管是買房自住的剛需,還是準備投資房產的炒房客,只要名下有房產,都會期待房價上漲,因為房價上漲就意味著資產的升值。 對於買房自住的人來說,房產升值並不會帶來實質性的收益,因為即使房價上漲,也不可能把正在居住的房子賣出去。因此房價上漲對於自住的人來說,帶來的更多是精神上的滿足,而對於多套房的炒房客來說,房價上漲可以使他們大賺一筆。
  • 天門人到底買不買房?10年後差別竟是這樣...終於算清楚了
    買不買房?這個爭議始終伴隨著千千萬萬的家庭。今天小編就和大家算筆帳,買房或者不買房,10年後財富差別有多大?10年後選擇一次性還款20萬還清貸款,房子歸自己。那麼十年的月供總計為1963*12*10 ≈23.6萬。租這套房子的話:按國內住宅3%的普遍回報率算,50萬的房子月租為1250元。
  • 買房和租房?20年後相差的不只是一套房!
    樓市一直是人們熱衷討論的話題,到底買房好還是租房好?相信很多人都思考和糾結過這個問題。選擇買房的,認為租房沒有安全感,買房能保值升值,今天不買,可能明天全套變首付;租房的則認為買房就要成為房奴,萬一房價跌了,自己這一輩子可能被房子套牢。
  • 深圳男子月工資2萬,準備10年存200萬,回長沙買房!
    即使是這樣的收入情況,他說在深圳,一個人10年內根本買不起房,一個人精打細算1年存個20萬,10年也就存個200萬,期間還不能有大宗的開支情況出現。現在南山區寶安區的房價動則8到10萬一平方米。到這些地段買房根本不敢想像。他現在的想法是,打算在深圳一直租房住,過幾年有了一定的積蓄,準備到像湖南長沙這樣的內地城市買個大一點的房,退休後用來養老。這樣的想法符合實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