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寧波中學舉行120周年校慶。
創辦於1898年的寧波中學,七易校名,八遷校址——
從創辦之初的「儲才中西學堂」到被稱為「浙東第一校」的「寧波府中學堂」,從二十年代被譽為「小北大」的「省立四中」到抗戰時期輾轉千裡、弦歌不輟的「省立寧波中學」,從「寧波一中」到恢復校名、迎來發展新契機的「寧波中學」。
120年來,這所寧波歷史最悠久的學校之一,培養了大批優秀傑出校友。
今年校慶,諾貝爾獎獎獲得者屠呦呦校友發來賀信;剛獲小行星命名殊榮的中科院院士賀賢土回校作報告;原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桂曉風校友將生平所有藏書2萬餘冊全部捐贈於母校……
百年名校,人才輩出。這不僅是一所學校的榮耀,也是一座城市的文脈和財富。
寧波是全國歷史文化名城,素有「文教之邦」的美譽。
從唐設「州學」,宋置「書院」,明清時期浙東、姚江學派的興起,再到近代創女學,興學堂,寧波教育一直佇立於中國教育的潮頭浪尖。
來看看,寧波還有哪些超過百年的名校——
寧波市第四中學(173年)
173年!這可能是寧波歷史最悠久的學校了。
寧波四中的發展演變過程,可以概括為「一個源頭、兩條幹流、三條支流」。
「一個源頭」,是指美國長老會麥嘉締1845年創辦的崇信義塾,它是四中辦學史上的最早源頭,後幾經曲折演變,於1912年發展成為崇信中學。
「兩條幹流」,一條是美國浸禮會於1855年在西大街創辦的私塾,於1912年發展成為浸會中學,1923年浸會中學與崇信中學合併成四明中學;另一條是英國循道公會於1860年在解放北路竹林巷創辦的私塾,於1930年發展成為斐迪中學。1935年,四明中學和斐迪中學合併,取名浙東中學。1952年12月,市政府接管浙東中學,改名為寧波第四中學。
「三條支流」,即1949年10月,益三中學併入;1964年寧波市勞動局技校併入;1965年江北初中併入,才匯合發展形成今天的寧波四中。
一個半多世紀以來,寧波四中為社會培養出大量人才,有中科院院士談家楨、孫儒泳,青島大學原校長、航天軌道專家竺苗龍,教育部原副部長林漢達,監察部原副部長馮梯雲,民革中央常委、著名紅學家蔡義江,美國密西根大學數學系教授、著名青年數學家鄔似珏,雙博士學位獲得者生物工程專家黃萌珥,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朱意達、徐舫艇,以及中共早期黨員、前浙江省委書記張秋人、四明山遊擊隊徐嬰、章德敏烈士等等。
2016年,學校在職在編教職工162人,共36個班級,近1300名學生。
寧波市第三中學(150年)
寧波三中始建於1868年,其前身是英國人創辦的教會學校「三一書院」,後改名為三一中學。
1952年12月9日原青年中學併入後,學校改名為「浙江省寧波市第三中學」,性質由私立變為公立,受省教育廳和市教育局的雙重領導。1994年11月被浙江省教委命名為首批綜合高中。
學校跨越了清朝、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三個不同歷史階段,經歷了七易校名、九遷校址,是寧波市歷史最悠久、影響最悠遠的老校之一。
150年來,學校為國家為社會培養了萬千優秀人才,每個年代均有傑出代表——
既有像兩院院士路面樣、陳亞珠、陳中偉、孫偶泳這樣的學術泰鬥,也有以勵永慶將軍為代表的軍中豪傑,還有如中國奧運之父王正廷、中國奧運軍團第一團長沈嗣良、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沈躍躍、國務院僑務辦副主任何亞非等一大批精英。
寧波效實中學(106年)
效實中學創辦於1912年,原系浙江省著名私立中學。
1956年改為公立,更名「寧波第五中學」。1980年復稱「效實」。1981年被定為省首批重點中學。
2014年4月獲批成為浙江省首批省一級普通高中特色示範學校。
百餘年來,效實中學培養出了4萬多名學子,正如李政道博士函譽:「桃李滿天下,成果布四海。」他們中的許多人,當年在此孜孜以求,如今都已是寧波驕傲:
童第周、翁文波、陳中偉、朱祖祥、戴傳曾、紀育灃、李慶逵、鮑文奎,徐祖耀、胡思得、周光耀、毛用澤、陳肇元、陳敬熊、童志鵬、屠呦呦……這所名校裡,已走出了9位中國科學院院士、6位中國工程院院士、1位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
還有陳布雷、毛尖、安妮寶貝……也都曾在此手不釋卷。
鎮海中學(107年)
始建於宣統三年(1911),兩百餘年前,梓蔭山麓曾辦蛟川書院(後改名鯤池書院),光緒三十二年停辦後即興建鎮海縣中學堂,至今已走過整整一百多個春秋。
1960年,由於辦學成績卓著,學校出席了全國文教戰線群英大會,被授予「全國先進單位」稱號。翌年,郭沫若為學校題寫了校名。
1978年,鎮中成為浙江省十三所重點中學之一,1981年又列為省首批十八所重點中學。以後,學校聲譽日隆,陸續成為省第一所通過評估的合格重點中學(1991年),第一所實施高中會考全科免試的高中(1994年),第一所通過評估的一級重點中學(1995年)。
學校現有29個普通高中教學班,1300餘名學生,140餘名在編教職工。
百年辦學,鎮中為國家培養了數以萬計的人才,其間有許多德才兼備的高材生,如中國共產黨早期黨團領導人之一張人亞,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孫建國,青海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沈何,中科院院士李志堅、賀賢土、沈自尹,著名美籍華裔作家於梨華等。
寧波市慈湖中學(116年)
慈湖中學有「千年書院,百年名校」之美譽。
三國東吳闞澤曾在此結廬勤學,開啟慈湖文脈;南宋大儒哲學家楊簡建談妙書屋,弘揚心學,創慈湖學派,設慈湖書院引領浙東教育新紀元,歷經元、明、清,文風昌熾、弦歌不絕。
1902年,在慈湖書院基礎上創辦慈湖中學,辦學百十年,慈中人才輩出,共向社會輸送了四萬餘名畢業生,培育了眾多經世飽學之士、科技精英和政界人才。
近代名人陳布雷、中科院院士李慶逵、朱祖祥、中國工程院院士莊輝;航天功臣、神舟、天宮系列副總設計師副總指揮施金苗;著名實業家、「應氏杯」世界職業圍棋創辦者應昌期;中國外事委員會委員、國際交流協會副會長鬱文;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王義遒等是他們中的傑出代表。
目前,學校現有30個班級,在校學生1140餘人。全校在職在編教職工123人。
寧波二中(106)
學校前身為北宋慶曆年間樓鬱在竹洲開辦的城南書院。
1912年,由寧屬六縣人士集議,擇校址於竹洲島,創立了「寧屬縣立女子師範學堂」,首任校長施園棋,從此揭開了寧波二中輝煌辦學的第一頁。
百年來,學校八遷其址,六易其名,校名依次為「中山公學」、「寧波市市立女中」、鄞縣縣立女中」、「鄞縣縣立聯中」、「寧波市市立中學」,1954年更名為「浙江省寧波市第二中學」,延用至今。
據統計,一個多世紀以來,寧波二中已為國家和社會培養了近4萬名學子,其中三位校友成為院士,他們分別是兩院院士路甬祥、中科院院士李志堅、中科院院士沈自尹。
此外還有曾任黑龍江省副省長、省政協副主席的戴漠安;發明女傑、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金獎獲得者、有傑出貢獻的科學家徐錦航;美國耶魯大學終身教授勵名強等等。
奉化中學(117)
奉化中學創辦於1901年,始稱龍津學堂,是浙東地區最早創辦的學校之一,浙江省一級重點中學。
奉化中學幾易校名,幾遷校址,1958年始稱奉化第一中學,校址在現市政府所在地。1962年學校遷至奉城鳳山東麓錦溪河畔。
2000年在奉城縣江之畔、桃源路北端易地新建,2001年9月順利遷入新校舍,校名恢復為奉化中學。
知名校友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創天、工程院院士沈昌祥,以及蔣介石、蔣經國、網絡創始人丁磊等。
記者 成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