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便便有點稀,就是腹瀉?這份「寶寶腹瀉」防治攻略請查看

2020-12-26 齊魯壹點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張如意 通訊員 符曉莉

在孩童時期,每年都會有幾次腹瀉,在兒科消化疾病中,比較常見的也是小兒腹瀉。那什麼情況稱之為腹瀉,寶爸寶媽們未必十分清楚。 那是不是寶寶大便次數有點多,便便有點稀,就是腹瀉呢?

山東大學齊魯兒童醫院消化科副主任魏緒霞表示,不盡然!世界衛生組織(WHO)關於腹瀉的定義是指糞便水分及糞便次數異常增加,通常24小時內3次以上。應當注意,糞便的性狀比次數更重要哦!

「奶奶說了,小孩都會拉肚子,拉肚子沒事,真的這樣嗎?」

其實,奶奶不知道,腹瀉對孩子影響也是蠻大的,有時候是危險的。殊不知,腹瀉病是發展中國家兒童患病和死亡的主要病種之一,也是導致兒童營養不良、生長遲緩和認知發育障礙的主要原因之一。感染性腹瀉病是全球發病率高和流行廣泛的傳染病,對人類尤其是兒童的健康產生嚴重危害。

「媽媽問了,孩子腹瀉的原因有哪些?哪些情況會引起孩子拉肚子呢?」

魏緒霞表示,引起小兒腹瀉的原因有很多,小兒腹瀉根據病因分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兩類,是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腹瀉為主的一組臨床症候群。餵食不當,孩子對牛奶或某些食物成分過敏或不耐受,氣候突然變化,腹部受涼等非感染性因素可以誘發孩子腹瀉。多數情況下,是病理因素引起的。兒童急性感染性腹瀉大多由胃腸道病毒或細菌感染所致,常伴或不伴嘔吐、腹痛、發熱、腹瀉等症狀。病毒性腹瀉以輪狀或諾如病毒感染最常見;細菌病原包括大腸埃希菌屬、彎曲菌屬、沙門菌屬以及志賀菌屬。

儘管孩子每年四季都會發生腹瀉,但每年有2個高發季節。一個高峰為6月到8月,主要病原為致瀉性大腸埃希菌和痢疾桿菌;另一高峰為10月至12月,主要病原為輪狀病毒。

無論何種病因導致的急性感染性腹瀉,主要治療方法為補液治療,預防和治療水電解質紊亂及酸鹼失衡、飲食治療和藥物治療。

如何進行補液?要注意哪些呢?

專家推薦:

⑴推薦改良的口服補液鹽。即低滲ORS作為伴輕度至中度脫水的急性腹瀉患兒的一線治療方法,適合任何原因引起的脫水。

⑵不能耐受口服、虛弱但精神狀態正常或拒絕口服的患兒可考慮鼻飼管給予ORS。

⑶當有嚴重脫水、休克或精神狀態改變和ORS治療失敗,或腸梗阻時,應予等滲的乳酸林格液和生理鹽水靜脈補液。酮血症患兒的初始治療需要靜脈補液,以利於耐受口服補液。

⑷嚴重脫水時,應繼續進行靜脈補液,直至患兒脈搏、灌注和精神狀態恢復正常,且患兒清醒、沒有吸入的風險、沒有腸梗阻的證據,可口服ORS補充所需的剩餘液體。輕度至中度脫水患兒應接受ORS治療直到脫水糾正。

⑸一旦患兒脫水得到糾正, 應繼續給予維持補液。給患兒口服ORS補充從糞便繼續丟失的液體,直到腹瀉嘔吐緩解。

補液後何時開始進食呢?

專家建議:

⑴整個腹瀉期間,應當繼續採用母乳餵養嬰幼兒。

⑵在補液過程中或補液後即刻,推薦恢復適合年齡的平常飲食。

孩子患了腹瀉如何護理?怎樣預防呢?

⑴在上廁所和更換尿布後、準備食物前後和進食前、處理垃圾或髒衣物後、接觸動物或動物糞便或環境後,尤其是在動物園等公共場所,應當做好手衛生工作。

⑵護理腹瀉患兒應遵循的感染控制措施包括使用手套和外套、使用肥皂和水、乙醇類消毒劑做好手衛生。應當針對已知或疑似的病原體和傳播環境,選擇手衛生消毒產品。

⑶推薦採取適當的食品安全措施,避免在食品購買、製備和儲存過程中,與其他食物、食品表面、烹飪器具的交叉汙染;確保含有肉類和雞蛋的食品在適當的溫度下烹飪和保存。

⑷醫療保健機構應盡力直接教育所有腹瀉患兒,特別是易發生腹瀉併發症的高危人群,如原發性和繼發性免疫缺陷患兒、幼兒父母。

⑸腹瀉患兒在做好手衛生同時,應避免遊泳,或與水有關的活動。

⑹要預防孩子患腹瀉,疫苗接種可以考慮。可以給沒有禁忌證的嬰兒使用輪狀病毒疫苗。另外,在美國有2種傷寒疫苗(口服和注射)獲得許可,但常規推薦使用僅作輔助措施用於高危暴露人群。

相關焦點

  • 寶寶拉稀≠腹瀉,真正的腹瀉表現是這些!
    相信在很多人的理念中,拉稀便就是腹瀉。如果拉稀的人是小寶寶,更是不得了,可把一家子急的哦~其實,寶寶拉稀不一定是腹瀉。準確的來說,寶寶大便發生異常,並伴有一系列症狀,這才是腹瀉!具體,我們接著往下看:
  • 寶寶腹瀉必須吃腹瀉奶粉嗎?寶寶大便有次數規律!
    腹瀉是寶寶常見的一種症狀表現,家長一定要先判斷造成寶寶腹瀉的原因是什麼,而不是因為腹瀉了就馬上更換成腹瀉奶粉。若是寶寶腹瀉時間過長,腸胃消化吸收功能減弱的情況下,可以根據醫囑,嘗試一段時間腹瀉奶粉,待腹瀉痊癒、消化正常後就可以逐漸過渡到普通奶粉了,同時可以適當添加益生菌,有助於改善腸胃功能。
  • 新生兒拉肚子症狀,這幾個症狀可辨別新生寶寶腹瀉!
    作者:寶寶知道 兒科鮑秀蘭新生兒拉肚子症狀?新生兒拉肚子一般分為兩種原因,其一是倡導感染,其二是母乳或者奶粉不適應。那麼,怎麼區分這二者造成的不同症狀呢?非感染性腹瀉症狀新生兒腹瀉的原因可分為腸道內感染、腸道外感染和非感染性腹瀉三大類。新生兒拉肚子在不同原因下症狀不同。
  • 寶寶拉綠色的便便,就一定是著涼了麼?那可不一定
    自從當了媽,孩子的屎尿屁就變成了日常,拉的多了不行,拉的少了也不行,拉的幹了不行,拉的稀了更不行,拉的顏色淡了不行,拉的顏色深了一樣不行,每天就這樣糾結在寶寶的便便當中不能自拔。在這些其中,寶寶的便便顏色發綠,會被很多媽媽們當作是寶寶肚子著涼的一個判斷標準。
  • 便便發綠、發黃、有泡沫……寶寶身體好不好,看看便便就知道
    2.泡沫狀便便寶寶拉出泡沫狀便便,可能是乳糖不耐受、前奶攝入過多、寶寶攝入過多含糖食物等原因造成的。若寶寶持續拉泡沫狀便便,則可能是腹瀉,要及時治療。5.蛋花樣便便便便呈黃色,水分多、糞質少,沒有粘液,有較多未消化的奶塊,頻次增多時間,很可能是感染性腹瀉,需要帶寶寶去醫院確認。
  • 寶寶腹瀉不要慌,這些飲食建議不妨試一試
    孩子偶爾出現稀軟便不必擔心。然而,如果孩子的大便性狀不僅變成稀軟的水樣便,而且排便頻率也高於平時,那可能是發生了腹瀉。腹瀉期為什麼會出現稀便?出現稀便主要是因為腸道內膜受到損傷,腸道無法正常消化或吸收攝入的食物和液體,同時體液也通過受損的腸道內膜滲出,鈉、鉀等礦物質會隨著這些體液丟失。
  • 一個月大的母乳寶寶每天便便多少次算是正常的?
    做了媽媽之後,寶寶的健康就是媽媽最在意的事,原先那個看到別人家寶寶拉便便就繞路走的美少女如今也搖身一變,開始鑽研起寶寶便便來了,只能感嘆一句,世事正變化啊!一個月吃母乳的寶寶,一天排便多少次才是正常的?
  • 你家寶寶的便便正常嗎?
    寶寶的大便不僅可以反映飲食情況是否良好,更能夠反映出孩子的消化系統是否正常,可以說是寶寶消化的「晴雨表」。 家長該如何練就火眼金睛,在不同類型的正常大便中分辨出異常大便?快搬個小板凳學習起來啦!
  • 新生兒寶寶拉肚子或者腹瀉是怎回事?提醒:這些預防方法要做好
    對於剛出生的新生兒家庭來說,寶寶的到來無非是喜悅的,但是也同時會伴隨著緊張,畢竟寶寶還小,各方面的抵抗力不如大人,而新生兒見到最多的問題就是拉肚子,寶媽更是沒有頭緒,那新生兒拉肚子的症狀是怎樣的?拉肚子的原因是什麼?新生兒拉肚子怎麼辦寶媽們趕緊了解一下。
  • 寶寶腹瀉、中暑,長溼疹、痱子怎麼辦?這些知識點很重要
    如果寶寶生痱子嚴重,出現感染症狀,家長要及時到醫院就診,不宜擅自給寶寶用一些油膏類藥物,以免加重病情。腹瀉夏季寶寶體表血管擴張,更多的血會聚集到寶寶的體表部位,導致寶寶胃腸道的血液供應相對減少,使胃腸道的消化功能進一步下降,抗病能力下降,這種情況下,如果飲食不健康,例如,攝入較多生冷食品等,就容易出現腹瀉的症狀。
  • 腹瀉補充媽咪愛,調節腸道菌群康復快
    比如,若寶寶感染輪狀病毒,生病初期1~2天常伴嘔吐,之後出現腹瀉。通常來說,寶寶的大便次數會增多,每日可達3~10次,便便呈水樣或黃綠色稀便,寶寶有可能還會發高燒,感染對象多是6個月-6歲的寶寶。一般受涼引起的腹瀉,次數會稍有增多,之呈稀糊狀,有的還混有少量青綠色粘液,有的會腹痛而哭鬧,腹部有咕嚕聲。這種腹瀉的預防應注意避免吸入冷空氣,做好腹部保暖。消化不良性腹瀉患兒會有食慾減退、口臭、溢奶以及夜臥不寧等症狀表現。
  • 了解這些,讓你更好應對寶寶腹瀉|積食|腸胃|輔食|嬰兒|拉肚子_網易...
    ,寶寶拉肚子一般也稱之為「小兒腹瀉」,媽媽想要了解寶寶為什麼能夠腹瀉呢,主要原因也是因為這4點,家長一定要知道。  秋季晝夜溫差大,天氣逐漸變得乾燥,寶寶的身體抵抗能力遠不如大人,很多抵抗力差的寶寶就非常容易生病。很多小寶寶出現腹瀉的原因,不光是因為換季時天氣乾燥的原因,其實還因為家長沒有注意寶寶的這些因素才導致寶寶腹瀉。  寶寶腹瀉的3個原因,現在就來了解一下!
  • 掌握孩子冬季腹瀉的預防與護理,幫助幼兒健康過冬
    進入冬季後,腹瀉患兒逐漸增多。作為一種嬰幼兒時期的常見病,其主要原因則是由於寶寶消化系統的功能還不是非常健全,外界因素稍有影響,就非常容易出現腹瀉。而冬季腹瀉,除了飲食、受涼等原因,輪狀、諾如病毒也是引起嬰幼兒腹瀉的罪魁禍首之一。不同原因引起的腹瀉有著不同的症狀,掌握好病症特點,能夠有利於更好的護理。
  • 寶寶嬌嫩的腸胃易消化不良腹瀉,田中小農送寶寶四重呵護
    寶寶消化不良會腹瀉嗎?其實寶寶如果消化不良,是很容易導致腹瀉的,這也是家長很擔心、很焦慮的問題。年幼的寶寶,其腸胃比較脆弱,所以就很容... 寶寶消化不良會腹瀉嗎?其實寶寶如果消化不良,是很容易導致腹瀉的,這也是家長很擔心、很焦慮的問題。
  • 免疫接種 | 五價輪狀病毒疫苗預防寶寶腹瀉,各位媽媽了解一下~
    進行各類疫苗預約接種工作 根據安排門診工作時間如下 需要為寶寶接種疫苗的寶媽 及其他有接種疫苗需求的客戶 來院前請撥打上面的熱線提前預約
  • 嬰兒腹瀉怎麼辦?
    嬰兒腹瀉是一種常見的少兒疾病,其是由不同的病因引起的。其若不及時治療的話,輕的會影響寶寶的生長發育,重的則會危及寶寶的性命。因此新媽咪要掌握好嬰兒腹瀉的護理知識,其中嬰兒腹瀉的症狀就是其中的一門必修課。嬰兒腹瀉症狀嬰兒腹瀉,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臨床症候群。
  • 這些性狀的寶寶大便正常嗎?這裡有超全解析!
    寶寶的便便大多是偏糊狀的,很多寶寶糊狀便可以持續到兩三歲。像這種香蕉便,並不是每個寶寶都有的。 如果寶寶的便便比較硬,或者是水狀便便,那可能是處於便秘或腹瀉的情況。那麼需要家長帶寶寶及時到醫院就診。
  • 冬季腹瀉來勢洶洶!用對方法寶寶才能少受罪
    天氣寒冷寶寶腹瀉情況逐漸增多媽媽們可別以為都是普通的受涼、拉肚子近日,兩歲多的小濤連續幾天瀉蛋花樣大便,每天多達10次,疲乏無力,眼眶凹陷,進食即吐,被醫生診斷為冬季腹瀉。腹瀉患兒要注重飲食傳統觀念認為急性腹瀉應禁食8-12小時,讓胃腸道休息,這是錯誤的。急性腹瀉時,患兒胃腸道的消化吸收功能並未完全消失,較長時間飢餓,不利於患兒營養的維持,餵食可使患兒食慾、體力較快恢復,有利於疾病的康復。腹瀉的致死原因是脫水而非腹瀉本身。
  • 8個月寶寶大便次數增多,要換腹瀉奶粉?營養師:腹瀉奶粉別亂吃
    事實上孩子的大便次數增加並不代表就是腹瀉,即使是腹瀉只要尿量正常,精神好說明比較輕微,也說明是生理性的腹瀉,媽媽不用過於緊張。母乳餵養寶寶可能會出現母乳性腹瀉有一些母餵養的寶寶,一天拉五六次,甚至六七次。因為母乳前列腺素含量比較高,會促進腸道加速蠕動。腸道蠕動快就會讓大便排出的次數變多。
  • 腹瀉、黏人、睡眠差……寶寶的節後症候群怎麼破?
    要上班的你↓據說回歸工作崗位的部分小夥伴這幾天都有以下症狀:失落、失眠、焦慮、眩暈、工作效率低下、提不起精神等這可能就是其實,不止大人會這樣,寶寶也會有「節後症候群」!比如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很黏麻麻不願分開、拒絕去幼兒園……有些甚至身體狀況拉起了警報,肚子痛、腹瀉、發燒說來就來……面對寶寶這些典型的「節後症候群」表現,家長到底應該如何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