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們不僅每天關心寶寶吃什麼,對寶寶的便便也是很關注的。比如便便多了、少了、顏色綠的還是黃的等等,今天就給大家一篇比較詳細的解析哦,快搬個小板凳學習起來啦!
寶寶便便的性狀,什麼樣是正常的?
我們首先來了解一下。寶寶什麼樣的大便性狀是正常的,那下圖顯示的是國際公認的布裡斯託大便分類法。
它包括七種大便性狀,其涵蓋了便秘、正常便和腹瀉便等幾個大便的情況,如上圖所示:
香蕉狀的便便,軟便,略有形狀的便便,對寶寶來說都是正常。寶寶的便便大多是偏糊狀的,很多寶寶糊狀便可以持續到兩三歲。像這種香蕉便,並不是每個寶寶都有的。
如果寶寶的便便比較硬,或者是水狀便便,那可能是處於便秘或腹瀉的情況。那麼需要家長帶寶寶及時到醫院就診。
寶寶大便的次數
了解嬰兒便便性狀後,我們再來看看次數,下面這張圖列舉了寶寶正常大便的次數。
六個月內母乳餵養寶寶的便便次數,通常比配方奶餵養的次數多一點,因為新生寶寶由於肛門括約肌發育不是很好,便便也會經常漏出來。
最主要的是要看寶寶隨著年齡的增長,他的排便次數會慢慢減少,但是要考慮個體的差異性。
寶寶的便便的次數一直比較多或一直較少,那麼一般就沒有什麼問題,最如果寶寶的便便出現突然的減少或增加,可能是由於病情的原因造成的,那需要引起家長注意。
不同階段/月齡的寶寶,大便是什麼樣的?
寶寶不同時期的便便,到底是什麼樣的,首先要來講一下胎便。
胎便
胎便是嬰兒在母親體內已經形成的糞便,它其實在寶寶體內積存了九個月之久,一般呈墨綠色、粘稠狀,會在生後8-24小時排出,2-4天排乾淨。
早產兒由於腸道蠕動差或者進食延遲,胎便排出時間可能會推遲一些。
胎便問題需要重視的情況:
1、延遲24小時沒有排出胎便。
要醫生來排除下,是不是寶寶存在消化的先天畸形。
2、如果寶寶排出胎便的顏色是灰白色或陶土色大便。
那麼要考慮先天性的膽道梗阻,需要立即通知醫生及時診斷和治療。
純母乳便便
純母乳餵養寶寶的便便,一般都是金黃色,比較稀軟,不成型沒有難聞的氣味。
對於純母乳餵養寶寶的便便,常有幾個問題:
1、便便特別稀正常嗎?
大便次數較多較稀或較少不是關鍵,關鍵是寶寶精神和吃奶情況良好,體重增加好。
有的純母乳餵養寶寶,有時候還會出現綠色稀薄狀,一般是大便量少次數多、帶有綠色粘液。我們稱之為飢餓型大便,大多數都是由於餵養不足引起的。如果純母乳餵養提示就是母乳不足,那麼需要增加配方奶來進行足夠的奶量的攝入。
2、有奶瓣怎麼回事?
不要緊的,寶寶小,這只是因為寶寶還小、消化系統發育還不完善。
3、乳糖不耐受症狀、如何幹預?
純母乳寶寶的乳糖不耐受典型症狀是有水樣便,每天4-6次,常常在餵奶後就排便,可能有奶塊、泡沫、酸臭味,也可能表現為出生後不久就腹瀉,持續數周到數月。
幹預措施是加用乳糖酶或換低乳糖配方奶粉。
純母乳餵養的媽媽在飲食方面,建議不要過於油膩,蛋白質不要攝入太多。
配方奶便便
配方奶粉不像母乳那樣易被吸收,廢棄物較多,所以配方奶餵養的寶寶一般都是淡黃色的便便。
有的時候大便會比較少、乾燥粗糙,會成硬膏狀,並且稍有臭味,配方奶只要是寶寶排便沒有困難,不像那種羊便就沒有關係。
配方奶餵養寶寶的常見便便問題:
1、 便便中帶綠或青綠正常嗎?
配方奶中鐵含量都比較高,當寶寶對奶粉中的鐵吸收不完全時,多餘的鐵就會使大便帶黃綠色,這是正常的。
2、 吃配方奶寶寶便秘是怎麼回事?
配方奶餵養的寶寶還容易出現便秘,可能是與奶粉衝的過程有關係,家長要按照奶粉的標準的衝劑方法進行衝調奶粉。
3、 配方奶寶寶腹瀉
如果還伴有大便血絲、嘔吐、腹脹、溼疹,高度懷疑是牛奶蛋白過敏,需要換水解奶粉或胺基酸配方奶粉。
異常的便便有哪些情況?
接下來看看寶寶有哪些異常的便便:
水樣便或蛋花湯樣便
最常見的就是水樣便或蛋花湯樣便,很多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比較常見的有兩種病毒,輪狀病毒和諾如病毒。
輪狀病毒感染的腹瀉,一般在九月份或到次年的一月份發生,腹瀉的病程會比較長,持續一周以上,以兩歲以下的嬰幼兒為主。
諾如病毒的高發期是十月份到次年的四月份,主要是通過腸道汙染的食物、水,共用餐具等。症狀主要是以嘔吐為主,病程一般是3-5天,兩歲以上的兒童比較多見,還有大人。諾如病毒的感染,發病比較急,症狀重,病程比較短。
無論是輪狀病毒還是諾如病毒,都會表現出腹瀉,嘔吐啊,腹痛發熱,頭痛的情況。建議家長帶寶寶兩個小時之內的大便,拿去醫院化驗診斷。
如果確診是病毒感染,一般都不需要服用抗生素,最主要的是補水,必要時還要口服補液鹽。
如果是寶寶出現腹瀉比較嚴重,那麼可以家用這種止瀉的藥物,像蒙脫石散、思密達這種有止瀉的作用,然後同時服用一些益生菌。
腹瀉其實最怕的就是寶寶有脫水的症狀。如果寶寶出現這種精神不好,尿量少。然後哭的時候眼淚水都沒有。嘴唇的皮膚發乾,那麼就提示寶寶有脫水,這種情況是危及寶寶生命的,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對於輪狀病毒的話,接種中心有相應的疫苗。所以對於嬰幼兒那麼建議是,雖然輪狀病毒疫苗是二類疫苗,但是建議家長還是常規接種,這樣子可以減少輪狀病毒的感染,減輕腹瀉症狀,目前諾如病毒是沒有疫苗的。
建議家長秋冬季節,經常通風,避免過量的擁擠,要多喝水,不讓寶寶吃就生的東西,要勤洗手。讓寶寶遠離腹瀉兒童,降低輪狀病毒和諾如病毒的感染機會。
豆腐渣樣便
另外一種異常的便便就是豆腐渣樣便,那麼豆腐渣樣便,他主要是表現在黃綠色豆腐渣樣。有的時候還伴有粘液,這個時候一般可能會考慮是黴菌性的腸炎。
寶寶在有黴菌性腸炎的同時,還可能會有鵝口瘡,如果孩子有上述症狀,需要立即到醫院就診。
泡沫狀大便
寶寶的便便裡面有泡沫是很常見的現象,泡沫主要是由於腸道中大腸菌分解糖類而產氣。所以,對於母乳餵養的寶寶,如果出現有泡沫的情況,建議媽媽要減少這種糖類和澱粉類食物的攝入。
只要是寶寶精神比較好,奶量比較充足,睡眠和體重增長好,帶有泡沫那也是正常的,家長們可以不必擔心。
粘液便
大便出現粘液的情況主要兩種。腸炎引起或者是寶寶受涼,腸炎的寶寶一般會伴有發熱、精神萎靡的情況。建議家長要把寶寶兩個小時內的大便拿去醫院化驗排查。
血樣便
還有一種異常的便便,就是血樣便。如果出現血樣便,建議家長需要立即帶寶寶到醫院就診。
如果是奶粉餵養的寶寶,腹瀉大便次數較多,那麼大便帶血,可能是牛奶蛋白過敏,到醫院請醫生檢查,更換特殊配方的奶粉。
如果是正在服用鐵劑的寶寶,大便出現黑色,是正常現象。
如果是粘液膿血便巧克力樣的便便,那要考慮細菌性的痢疾。
如果是鮮血便,還要考慮寶寶可能存在肛裂或者痔瘡息肉的情況。
寶寶出現果醬樣便,常見於腸套疊,還有陣發性的哭鬧不止,所以有這樣的症狀,及時到醫院就診。果醬樣便有時還考慮是阿米巴痢疾,不過阿米巴痢疾的感染比較少。
寶寶出現黑便可能是有消化道的出血,也是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的。
還有一種血水樣便,要懷疑是出血性壞死性的腸炎,比較危險,需要立即到醫院就診。
便秘
最後再了解一下便秘,便秘在寶寶中比較常見。持續兩周以上,給寶寶帶來痛苦的排便延遲或排便困難的情況,屬於便秘。
便秘發生的原因90%都是因為飲食當中缺乏水分和膳食纖維,不規律的作息導致腸道功能失調、缺乏運動、心理因素等。
另外10%的便秘原因是器質性病因:比如胃腸道發育畸形或腫瘤、內分泌系統代謝異常、先天性巨結腸等。
如何來緩解寶寶便秘的情況?
1.保證適量的膳食纖維和水分攝入;
因為這些膳食纖維和水分能夠幫助軟化糞便,促進了腸道蠕動。比如說綠葉蔬菜、紅薯,黑芝麻,土豆,蘿蔔等食物。
2.增加寶寶的運動,促進腸蠕動;
對於大的寶寶,那麼鼓勵多多運動,簡單的跑跑跳跳都有助於促進腸道的蠕動,使排便變得順利。那麼對於還不會走路的寶寶,媽媽可以順時針按摩寶寶的肚子,來緩解寶寶便秘。
3.如果寶寶持續便秘,還可以採取一些刺激肛門的方法;
熱水刺激法:打一盆熱水,抱住嬰兒兩腿,讓寶寶臀後部在清水中持續兩分鐘後,抱出休息三分鐘。這樣反覆數次,達到刺激肛門的作用。
油刺激法:一般是在寶寶吃奶後20-30以後,用消毒棉籤蘸上植物油。輕輕伸到寶寶肛門口處,通過這種刺激法來刺激寶寶的排便。
4.要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
所謂良好的排便習慣,就是在固定的時間要訓練寶寶排便。一般建議是家長最好是在晚餐後。
教寶寶在大小合適的坐便器上學習屏氣排便。訓練的時候,儘量讓寶寶注意力集中,即使排便失敗,也不要責備他。
每次成功排出大便後呢,那麼家長要及時的給予鼓勵。一般每次確定的時間是10-15分鐘,避免寶寶長時間坐便盆。
5.開塞露應急;
對於持續便秘,或者是寶寶五六天還沒有大便,寶寶也比較痛苦,那麼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我們就會用開塞露。但不建議多用,因為怕孩子會養成依賴。
6.使用乳果糖;
醫生一般比較推薦的用於寶寶緩解便秘的藥物,是乳果糖。
乳果糖一般是在清晨空腹時使用,根據寶寶的年齡不同來調節乳果糖的用量,在服用乳果糖的同時,建議家長可以在飯後半小時給小朋友服用益生菌,也有助於促進腸道蠕動,緩解便秘。
如果通過調理或者是在使用藥物之後,寶寶還是出現反覆便秘,要考慮器質性的病因,需要帶寶寶去醫院做針對性的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