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中國近代史知識點梳理: 新文化運動(從1915年起)

2021-01-19 中考網

  背景(原因):1.袁世凱賣國獨裁破壞共和(政治)2.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資產階級要建立一個真正的共和國(經濟,根本原因)3.民主共和思想與尊孔復古舊思想產生激烈碰撞,陳獨秀為代表的先進知識知識分子認為必須從根本上改選國民思想才能救中國(思想文化,直接原因)

  背景:1.辛亥革命後,民主專制沒有真正實行2.袁世凱竊取革命成果,在思想界掀起尊孔復古的逆流,進步知識分子開始尋找救國的新出路

  主要人物: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等標誌:1915年9月,陳獨秀上海創辦《新青年》旗幟:"民主""科學"

  陣地:《新青年》和北京大學(蔡元培校長)口號:打倒孔家店

  內容:1.提倡民主,反對專制;2.提倡科學,反對愚昧;3.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4.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

  意義:激發了廣大青年追求新思想的熱情,促使人們衝破封建思想的羅網,探索救國救民的新出路,在近代中國掀起一場思想解放的風暴鋒芒:直指封建儒家思想性質:思想解放運動

  1.胡適--發表《文學改良芻議》,主張用白話文代替文言文魯迅--中國近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新文學的巨匠;《狂人日記》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特點是深刻批判封建統治和封建道德;影響是樹立了新文學的典範,顯示了文學革命的成果,推動了新文化運動的發展

  新文化運動局限性:1.沒有和群眾運動相結合2.新文化運動中對東西方文化存在絕對否定或肯定。

  對傳統文化正確態度:取其精華,棄其糟粕白話文的意義:有利於傳播新思想、繁榮文學創作、推廣國民教育

  近代化特點:中國近代化的探索經歷了一個由學習西方技術到改變封建制度再到解放思想文化,由表及裡,逐漸深入的過程。同時救亡圖存貫穿其中

  感悟(結論):①地主階級、資產階級不能改變中國命運,資本主義道路在中國行不通,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救中國,只有無產階級才能領導中國革命走向勝利。②中國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③國家獨立、政局穩定是實現近代化的必要前提。

  。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行動裝置訪問中考網,2021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相關焦點

  • 2021年初中歷史知識點:新文化運動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歷史知識點:新文化運動,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新文化運動的背景: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在文化領域裡推行尊孔復古的反動政策,復古思想到處泛濫。一些帝國主義分子也乘機興風作浪。目的:反對尊孔復古。   (2)新文化運動的領袖人物:陳獨秀、李大釗、魯迅、胡適。
  • 為什麼我國會在1915年後,發生新文化運動?
    1915年9月15日,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誌》,拉開了新文化運動的序幕,一年後又將其改名為《新青年》。新文化運動就是以《新青年》為主要陣地,由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等人,發起的一場反傳統、反禮教的運動。
  • 1915年,在民主和科學的大旗下,新文化運動拉開了序幕
    近代的民主思想和科學精神從歐洲興起後,傳播到全世界.1915年,在民主和科學的大旗下,中國新文化運動拉開了序幕.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在「光榮革命」到來之前,一個偉大的人發現了解釋自然現象的鑰匙.
  • 2021年初中歷史知識點: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歷史知識點: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5、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年---1860年);   6、太平天國運動(1851---1864年):《天朝田畝制度》(1853年)、天京變亂   (1856年)、《資政新編》(1859年);   (2)經濟:   7、洋務運動(19世紀60年代---90年代);   8、民族資本主義產生(19
  • 新文化運動,近代中國的文藝復興
    由近代技術效仿,到西方制度變革,再到思想文化革新,晚清至民國時期的中國精英階層不斷地從不同角度對中國瀕臨萎縮、壞死的肌膚進行著狂飆、激烈的手術。這其中又以思想文化革新最為耀眼、奪目,這就是「新文化運動」。
  • 大美博物館丨北京新文化運動紀念館:五四愛國運動的發祥地
    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發生了一場以青年學生為主,廣大群眾、市民、工商人士等階層共同參與的,通過示威遊行、請願、罷工、暴力對抗政府等多種形式進行的愛國運動,這就是「五四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最具劃時代意義的一個重大事件。
  • 高考真題解析:一場新文化運動,究竟讓國人思想發生了什麼變化?
    今天小編繼續為大家解析2019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歷史試題,今天為大家帶來選擇題第6題的分析。第6題是這樣命題的:1915~1918年,《新青年》中「革命」「科學」「平等」「民主」等詞出現頻次大體相當;1919~1922年,「民主」出現次數不到「科學」的1/10,不及「革命」的1/20。
  • 新文化運動105周年|新文化運動與亞東圖書館
    陳獨秀8月25-26日,為紀念新文化運動105周年,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與「在藝」在北京商務印書館·涵芬樓藝術館聯合舉辦「陳獨秀、胡適與他們的時代——紀念新文化運動105周年」主題學術研討會。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安徽大學、北京魯迅博物館 /北京新文化運動紀念館、中國紅樓夢學會、陳獨秀研究會等高校及機構的專家、學者共20餘位與會發言,通過追溯百年前一個大時代的文化遺珍,梳理探討新文化運動對百年中國的深刻影響,挖掘百年前文化遺產之於現實的意義。
  • 激蕩中萌芽,開放中重建 ——「新文化運動與設計啟蒙展」在中國...
    著名學者、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雷頤,著名書籍藝術家、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呂敬人,本次展覽總策劃之一、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群總館長杭間出席開幕式。杭間還重點表達了中國美術學院對年輕策展人的重視,他說,推動年輕人向前走,能夠儘快地吸收學校的優良傳統並繼續發展,正是新文化運動的重要精神之一。本次展覽以新文化運動提倡的民主與科學為思想線索,結合視覺設計、裝飾設計、產品設計、服飾設計等,通過歷史敘事、人物介紹、重要事例分析等形式,全景展現了1861年至1937年間「新文化」與「設計」廣闊的脈絡聯繫。
  • 2019年初中數學知識點之倒數關係
    新一輪中考複習備考周期正式開始,中考網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中考五大必考學科的知識點,主要是對初中三年各學科知識點的梳理和細化,幫助各位考生理清知識脈絡,熟悉答題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下面是《2019年初中數學知識點之倒數關係》,僅供參考!
  • [歷史上的今天]1915年9月15日《新青年》創刊
    《新青年》的創刊是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標誌,《敬告青年》這篇文章則成為新文化運動的宣言。  軍事史專家、國防大學徐焰少將講述《歷史上的今天》。  徐焰:今天是9月15日,1915年9月15日,陳獨秀主編的革命刊物新青年在上海創刊,第一券名為青年雜誌,第二卷改名新青年。
  • 如何超越「輝格史」:關於新文化運動的百年評價
    而歷史似乎從來都是後來者立法,增刪與篡改其意義,模仿與升華其價值,對新文化運動的歷史評價也不例外,很容易陷入到對其主張的特定價值觀的推崇與接受上。不同派別從各自的思想、現實目的或政治意圖出發,各取所需,各自攻防,建立起不同的評價坐標與參照系,演化成一部關於新文化運動的「輝格史」。
  • 清末民初思想研究(1900—1915年)
    此期的思想表述經歷了從傳統思想話語到近代思想話語的變化,諸多近代概念如民族主義、革命、憲政、自由、權利、民權主義、國權主義、世界主義等等,逐漸建立起來,思想權勢也逐步從中國古代經典向日本、歐美文獻轉變。本項目擬對一些重要概念的演變做一系統的梳理。  第二,此期最主要的思想議題是政治革新問題,而關於這一問題,在當時思想界的認識中,其入手方法有政治改造與社會改造兩種路向。
  • 中國近代史大事件簡介
    《南京條約》影響:1)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給中國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開創了列強以條約形式侵略和奴役中國的惡例;2)中國的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遭到破壞,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3)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階級與農民階級的矛盾,演變為外國資本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主要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4)反侵略反封建成為中國人民肩負的兩大歷史任務;5)中國的歷史進入了民族民主革命時期
  • 初中語文修辭手法知識點梳理,乾貨滿滿,快收藏下來!
    老李回來了,更新初中語文知識點第二期,修辭手法的分析。這部分內容看似簡單,可我相信大多數同學肯定會在這個知識點上犯錯。另外,在後面更新的賞析題中,這個知識點點我們也要去著重分析的。下面,跟著老李看看相關的知識點吧!
  • 新文化運動,推動了中國的文化,大家開始說起了大白話!
    新文化運動提倡男女平等,個性解放,大學是否應該開放女禁,成為當時社會普遍將關注的問題。蔡元培、胡適等人都贊成大學開放女禁,很多女性也積極爭取接受高等教育的權利。1920年北京大學首次招收9名女生入學旁聽,開創了中國國立大學男女同校的先例。
  • 中國近代史大事件年表(附考點)!家有初中生,建議列印收藏一份
    中國近代史大事件年表(附考點)!家有初中生,建議列印收藏一份初中歷史從知識點難度來看,主要會分為三個部分,而中國近代史就是其中之一。其實相信很多老一輩的人談到近代史都會非常傷心,因為這是一部充滿了災難和屈辱的歷史,但是同時也誕生了許多的偉人,他們帶領著中國實現民族解放、打倒了封建帝國主義,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因此學習近代史也是為了讓現在的同學,記住這段屈辱並拼搏向上的過程。
  • 歷史乾貨丨中國近代史階段特徵詳解(附電子版)
    2中國人民的抗爭與探索   (1)太平天國運動   ①前期   1851年金田起義,太平天國運動開始擔負起反封建反侵略的雙重任務。   1853年頒布的《天朝田畝制度》反映了廣大農民的願望和要求,但其絕對平均主義思想具有空想性,且其強化自然經濟的主張,與世界工業文明的潮流背道而馳。
  • 李捷:對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詰難的回答
    新文化運動作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到來前夕一次重要的思想啟蒙、思想解放運動,彪炳史冊 新文化運動第一次把反對封建的政治制度和反對封建的倫理道德結合起來,形成了一次徹底反封建的思想批判運動,把自洋務運動、維新變法、辛亥革命以來對封建制度的衝擊進一步引向深入,真正觸及到了本質的方面。
  • 中國美院舉辦專題展回顧新文化運動的「設計啟蒙」
    而他全力投入的新文化運動,也給中國帶來了一場「設計啟蒙」。由中國美術學院主辦的「新文化運動與設計啟蒙」展25日在中國美院象山校區的中國國際設計博物館開幕,共展出300餘件展品,回顧了新文化運動在中國啟動「現代設計」的歷程。在展品中,觀眾就可以看到魯迅為多本書刊設計的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