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 十九世紀末的日本武士 日本武士最後的榮光

2021-01-09 騰訊網

日本武士,是日本歷史上長期存在的一個特殊階層。日本武士的產生是九世紀中期開始,一些地方領主開始建立保衛自己的私人武裝,並利用其擴張勢力。這種武裝逐漸成熟為一種制度化的專業軍事組織,其基礎是宗族和主從關係。到了十世紀,朝廷無力鎮壓地方勢力的叛亂,不得不藉助各地武士的力量,武士更進一步得到了中央的承認,成為日本的特權統治階級。

在日本的井上清先生的著作《日本歷史》中,明確為武士定義:殺人、搶劫、強盜即為武士,戰敗而逃亡、流浪的武士則為浪人,可見日本武士殺人成性的本質。

十九世紀日本明治維新以後,隨著日本現代國家的建立,日本武士的地位一落千丈。這些十九世紀末日本武士的老照片,記錄了日本武士最後的歲月。

日本武士,只能這些老照片裡去尋找昔日的榮光了。

相關焦點

  • 百年前日本武士老照片:面露兇狠,身材都很矮小,圖9女武士漂亮
    【老武士】武士在日本有著悠久的歷史,日文寓意侍者,貼身隨從。武士要求對主人無比忠誠,即便戰死也是可以的。日本武士始於平安時代,地方領主開始建立保衛自己的私人武裝,並利用其擴張勢力。這是一組反映百年前日本武士真實形象的照片。
  • 日本百年前的武士照:個個目光凌厲,鎧甲充滿了唐風
    今天為各位讀者朋友們分享的這一組圖組,是來自於百年前的日本武士上色老照片。通過這一組照片,我們可以來回顧一下這段歷史中留存下來的影像。照片拍攝於19世紀末,一名身穿鎧甲的武士,手拿一把摺扇,摺扇上繪製著一個太陽。
  • 罕見上色老照片:圖3是200年前的日本武士,小日本是有原因的
    日本武士是起源於13世紀的日本軍事貴族。這些人攜帶兩把劍,並堅持武士道精神,包括忠誠,忍受和戰鬥。一位德國商人在1910年拍攝了這張,日本人聚集在櫻花樹下的照片。來自瑞典維斯比的21歲學生Julius Backman一直對這段歷史非常著迷,除此之外他還喜歡上了對這些老照片著色。自2017年以來,他為1,000幅圖像上色,今天這些照片是他的眾多作品中的一部分。有日本武士的照片,也有抗日時期延安的一位普通民兵。下面就一起看看吧!
  • 罕見上色老照片:圖3是200年前的日本武士,為什麼叫小日本是有原因的
    日本武士是起源於13世紀的日本軍事貴族。這些人攜帶兩把劍,並堅持武士道精神,包括忠誠,忍受和戰鬥。 一位德國商人在1910年拍攝了這張,日本人聚集在櫻花樹下的照片。
  • 日本史話:日本武士階層如何興起?德川幕府時期武士如何生存?
    在日本,軍隊早在中世之前就已經存在。例如,在日本奈良時代,政府軍隊由從藩國農村徵召的農民構成。在中世早期, 從10世紀開始,日本政府強制徵兵的制度開始鬆動。儘管朝廷努力建立國民軍部隊,但是,最終貴族和皇室都得求助於地方武士群體來維持偏遠地區的秩序,而中央統治者在那裡幾乎沒有任何勢力。
  • 百年前日本武士舊照:身材瘦小,面露兇光,女武士很漂亮
    在昔日的歷史上,說起和中國淵源頗深的國家,日本絕對要佔據一席之地,在吸收中華文化的基礎之上,日本結合自己本土的神道教,加上近現代西方元素,形成了別具一格的文化氣息,而同樣也有一個職業,和日本文化如影隨形,這就是武士。
  • 日本人常以「武士」自居,日本武士在歷史上到底是什麼樣的存在?
    武士,這個詞大家可能都聽說過,雖然表明聽起來似乎有點「練武之人」的意思,但「日本武士」的含義似乎遠不只這樣,日本的「武士」似乎不是職業,而是一種類似於身份的階級,可是為什麼他們被稱為「武士」呢?
  • 日本武士老照片:手裡的真傢伙不錯,但是這身高……網友:尷尬!
    這是一組來自日本明治維新時期的武士老照片,武士的鎧甲和佩刀展現了日本武士的風格,如今這些照片已經成為古董了。武士作為職業的「打手」擁有很高的職業操守,忠於職守,精幹勇猛成為了武士的必備條件,不過武士也分很多等級,最高職位是徵夷大將軍,足輕頭、足輕是最低等級的武士。
  • 日本武士老照片:身材矮小強壯卻殺氣十足,戰敗後女武士下場悽慘
    很多人對於日本武士的了解大多是來源於影視劇,很少有人見過日本武士真實的樣子,今天我們就通過這組拍攝於明治維新時期的老照片帶著大家來看看真實的日本武士。1876年天皇廢止了武士隨身帶劍的權利,並開始推進建立常備軍,武士走向衰亡。這些照片中的日本武士也成了最後的武士。
  • 日本武士究竟是什麼樣的?帶你看日本武士的詳細內容
    日本武士其實沒有那麼的神秘,他們的起源很普通,地位也沒有那麼高。在歷史的發展當中恰逢日本混亂,政治割據興起。那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日本武士的發展,日本武士的切腹自盡又是什麼情況?一、日本武士的起源1.日本武士和武士道的起源日本武士起源於日本的平安時代,大概是在公元九世紀中期的時候。
  • 日本武士頭盔欣賞
    日本武士是出現於10世紀到19世紀在日本國內的一個社會階級。作為日本武士的盔甲,其設計與日本武士的工作、社會地位具有密切的關係。日本武士盔甲設計的如此威嚴(恐怖)主要是長期歷史發展的產物:日本武士崇尚武力,且戰鬥的情況較多,在戰鬥過程中威嚴(恐怖)的盔甲可以震懾敵人。在日本的古代武士地位較高。
  • 最後的武士---當金城武碰到日本武士鎧甲
    最後的武士---當金城武碰到日本武士鎧甲 時間:2011-08-16 11:10:00   來源:   責任編輯:夏娜天使醬        金城武的頭雕收來多時了
  • 櫻與菊,日本古代的「皇室」與「武士」為何長期並存?
    於是,日本列島西南部(九州島北部、四國島北部、本州西部)漸漸發展出了一些小的部族、村莊,這些小的聚集地受不同的貴族統治,形成不同的氏族集團,大概3世紀後期,近畿地方一個比較大的部族(中國稱呼的「倭國」),經過長期的擴張,並且逐漸徵服日本中部大部分地方,至5世紀末,這股勢力已經在西日本建立了公認的霸權,這個政權,日本人自己稱呼為「大和」
  • 19世紀罕見老照片中的日本風情:濃妝豔抹的女子,氣宇軒昂的武士
    19世紀,西方列強同樣用武力威逼利誘日本向世界敞開了大門。西方的一些攝影師們得以進入這個東方國度,用照相機記錄下了那個時代日本各個階層人們的生活面貌。【圖1】武士:一名日本武士精神矍鑠地望著鏡頭,他的右手高揚起自己的鬥笠,左手提著一把彎弓。腰間挎著一把武士刀。下身所穿的獸皮做成的左右兩片衣襟,奇怪地向上翹起。【圖2】畫家:一名日本中年男子跪坐於席上,凝神望著前方,仿佛陷入了創作的沉思之中。
  • 日本武士曾盛極一時,何解最後沒落,日本政府:他們是「吸血蟲」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除貴族之外的超級階層,越到後期反而越被分散,甚至最後到了消滅的地步,武士階層的不復存在,可能會令眾多人產生困惑。日本武士向來不都備受尊重嗎?為什麼最後還是會被消滅?其實,當時的整個日本的武士數量並不多,而且並不是什麼人都可以成為武士的,他們必須要有一定的後臺實力。
  • 武士不滅,日本不昌:明治政府是如何消滅武士階層的?
    往後七百年裡,武士階層都站在士、農、工、商四等級的頂端,他們以佩刀為主人服務,享有俸祿和各種特權。十八世紀中期以後,原本煊赫的武士階層開始走向沒落。幕府發生了財政危機,不斷將財政負擔轉移到大名頭上,大名又將負擔轉移到武士頭上,結果武士的祿米被剋扣、縮減,數量眾多的中下級武士淪為赤貧,艱難度日。
  • 「黑豹」新片變身日本武士 織田信長家最強非洲武士
    「黑豹」查德維克·博斯曼近日宣布主演動作新片《彌助》(Yasuke),變身日本武士,本片根據16世紀織田信長時代的真實故事改編,這是日本唯一有記載的非洲武士,彌助是其日本名字。
  • 正說日本史,武士階級的發展之路,武士集團進入權力中心
    今天小編要講的是武士階級的發展之路,武士集團進入權力中心的歷程,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隨著平安時代律令制的崩潰,日本社會在表面的繁榮下陷入了混亂,尤以相對富饒的關東地區爭鬥更為劇烈。939年,關東武士桓武平氏的平將門發動叛亂,自立新天皇,並一度控制了關東地區。
  • 日本武士的真實照片,個子不高,卻足夠狠辣,女武士長相驚豔
    日本武士的真實照片,個子不高,卻足夠狠辣,女武士長相驚豔 日本是一個尚武的國家,武士一直是一個令日本人尊敬的職業,雖然武士這個名詞是從中國傳到日本的,但是這個職業的確在日本被發揚光大了,日本武士的產生是從九世紀中期開始的,在日本割據時代
  • 武士:一張變幻莫測的日本面孔
    日本武士的品質,由此可見一斑。根據各自首領的不同需要,武士道就像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謙遜禮貌是武士之道,但有時「驕傲」也是;「忍辱」是武士道,但立馬剖腹也是;勇敢是武士道,但「勇於不敢」往往更受推崇。《平家物語》日本的武士文學,肇始於鎌倉時代的《平家物語》,講述源、平兩大武士集團之間的戰爭,勝者即是日本武家政權的開創者源賴朝。日本武士一開始登上歷史舞臺,就是為了當兵吃糧,他們的最高奮鬥目標,是被天皇冊封為徵夷大將軍(當然,不是哪個平民百姓都有機會的,早期的武士一定出身貴族,後來才有亂認乾爹者混入)。